发电机 技术动态 电机 空压机 磁力泵 水泵 图说机械 增压泵 离心泵 电磁阀 阀门 机床 止回阀 基础机械 蝶阀 截止阀 球阀 纺织 减压阀 压缩机 压滤机 液压件 轴承 气缸 保温材料 数控车床 打包机 贴标机 加工中心 激光打标机 包装机械 电焊机 印刷 换热器 工业机器人铣床 冷水机 真空包装机 船舶 点胶机 柴油机 开槽机 模切机 制冷设备 蒸汽发生器 灌装机 氩弧焊机 吹瓶机 封边机 工业自动化 木工机械 焊接设备 激光焊接机 烫金机 套丝机 钢化炉 纸袋机 印刷机械 贴片机 工业烘干机 色选机 伺服电机 陶瓷机械设备 剪板机 折弯机 制砂机 压铸机 抛光机 注塑机 锅炉 3d打印机 模具 uv打印机 缝纫机 激光切割机 等离子切割机 破碎机 卷扬机 货架 精密空调 风机 高压风机 轴流风机 雕刻机 塑料托盘 温控器 工业洗衣机 管件 压力开关 孵化器 物流设备 冷却塔 真空泵 集装箱 燃气锅炉 超声波清洗机 齿轮箱 工控机 冷焊机 铣刨机 蒸汽清洗机 光刻机 弯管机 高压清洗机 塑料机械 搬运机器人 深井泵 橡胶机械 螺杆泵 隔膜泵 挤出机 齿轮油泵 循环泵 渣浆泵 自吸泵 齿轮泵 泥浆泵 气泵 蠕动泵 屏蔽泵 转子泵 造粒机 伺服系统 气压罐 法兰 空气冷却器 绞盘 计量泵 PLC控制柜 回转支承 增压器 旋压机 液压设备 机械臂 硫化机 步进电机 抛丸机 航空发动机 燃气轮机 螺杆压缩机 谐波减速器 液压泵 行星减速机 螺丝机 齿条 机械密封 回转窑 颗粒机 水轮机 粉末冶金制品 补偿器 无刷电机 堆垛机 燃气调压器 燃烧器 旋转接头 给料机 空分设备 钻井机 电子束焊机 数控铣床 工业炉
返回首页

铣床支撑架(机床支撑架)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21:59   点击:2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机床支撑架

1、主轴箱: 又称床头箱,它的主要任务是将主电机传来的旋转运动经过一系列的变速机构使主轴得到所需的正反两种转向的不同转速,同时主轴箱分出部分动力将运动传给进给箱。 主轴箱中的主轴是车床的关键零件。主轴在轴承上运转的平稳性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质量,一旦主轴的旋转精度降低,则机床的使用价值就会降低。

2、进给箱: 又称走刀箱,进给箱中装有进给运动的变速机构,调整其变速机构,可得到所需的进给量或螺距,通过光杠或丝杠将运动传至刀架以进行切削。

3、丝杠与光杠: 用以联接进给箱与溜板箱,并把进给箱的运动和动力传给溜板箱,使溜板箱获得纵向直线运动。丝杠是专门用来车削各种螺纹而设置的,在进行工件的其他表面车削时,只用光杠,不用丝杠。

4、溜板箱: 是车床进给运动的操纵箱,内装有将光杠和丝杠的旋转运动变成刀架直线运动的机构,通过光杠传动实现刀架的纵向进给运动、横向进给运动和快速移动,通过丝杠带动刀架作纵向直线运动,以便车削螺纹。

5、刀架: 有两层滑板(中、小滑板)、床鞍与刀架体共同组成。用于安装车刀并带动车刀作纵向、横向或斜向运动。

6、尾架: 安装在床身导轨上,并沿此导轨纵向移动,以调整其工作位置。尾架主要用来安装后顶尖,以支撑较长工件,也可安装钻头、铰刀等进行孔加工。

7、床身: 是车床带有精度要求很高的导轨(山形导轨和平导轨)的一个大型基础部件。用于支撑和连接车床的各个部件,并保证各部件在工作时有准确的相对位置。

8、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主要通过冷却水泵将水箱中的切削液加压后喷射到切削区域,降低切削温度,冲走切屑,润滑加工表面,以提高刀具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2. 机床支架作用

用得较为广泛的有下列三种;即平面导轨、直线滚动导轨和循环滚柱与平面导轨的组合所构成的滚动体导轨。

1、直线导轨 新的导轨系统使机床可获得快速进给速度,在主轴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快速进给是直线导轨的特点。直线导轨与平面导轨一样,有两个基本元件;一个作为导向的为固定元件,另一个是移动元件。为了保证机床的精度,床身或立柱少量的刮研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安装比较简单。 直线导轨的移动元件和固定元件之间不用中间介质,而用滚动钢球。因为滚动钢球适应于高速运动、摩擦系数小、灵敏度高,满足运动部件的工作要求,如机床的刀架,拖板等。 工作时间过长,钢球开始磨损,作用在钢球上的预加负载开始减弱,导致机床工作部件运动精度的降低。如果要保持初始精度,必须更换导轨支架,甚至更换导轨。如果导轨系统已有预加负载作用。系统精度已丧失,唯一的方法是更换滚动元件。

2、直线滚柱导轨 直线滚柱导轨系统是平面导轨与直线滚柱导轨的组合,用滚柱安装在平行导轨上,用滚柱代钢球承载机床的运动部件。优点是接触面积大、承载负荷大、灵敏度高。从床身尾部看,支架与滚柱置于平面导轨的顶面和侧面,为了获得高精度,在机床工作部件和支架内面之间,设置一块楔板,使预加负载作用于支架的侧面。楔板的工作原理与斜铁相似,工作部件的重量作用于支架的顶面。由于作用在导轨系统上的预加负荷是可调的,为此楔板的损失得到补偿,这一特点被广泛用于中型或大型机床上,因为它对CNC指令反应灵敏,承受负荷大,直线滚柱导轨系统比传统的平面导机能经受高速运转,改善机床的性能。

3、镶钢导轨 机床上最常用的导轨形式是镶钢导轨,它的使用已有很长的历史。镶钢导轨是导轨系统的固定元件,其截面为矩形。它可水平装在机床的床身上,也可以与床身铸成一体,分别被称为镶钢式或整体式。镶钢式导轨是由钢制成的,经淬硬和磨削。硬度在洛氏硬度60度以上、把镶钢导轨用螺钉或粘结剂(环氧树脂)贴在机床床身或经刮研的立柱配合表面上,确保导轨获得最佳的平面度。这种形式,维修更换方便、简单,很受维修工人的欢迎。

4、滑动导轨 传统导轨的发展,首先表现在滑动元件和导轨形式上,滑动导轨的特点是导轨和滑动件之间使用了介质,形式的不同在于选择不同的介质。 液压被广泛用于许多导轨系统。静压导轨是其中的一种,液压油在压力作用下,进入滑动元件的沟槽,在导轨和滑动元件之间形成油膜,把导轨和移动元件隔开,这样大大减少移动元件的摩擦力。静压导轨对大负荷是极其有效的,对偏心负荷有补偿作用。例如:一个大型的砂型箱在加工时,正好走到机床行程的末端,负载导轨能够增大油压,使导轨准确地保持着水平负载的状态。有的卧式镗铣床使用这种技术补偿深孔加工时主轴转速的下降。 利用油作为介质的另一种导轨形式是动压导轨,动压导轨与静压导轨的不同点是:油不是在压力下起作用的,它利用油的粘度来避免移动元件和导轨之间的直接接触,优点是节省液压油泵。 空气也可以用于移动元件和导轨之间的介质,它也有两种形式,气动静压导轨和气动动压导轨,工作原理与液压导轨相同。

5、其它形式的导轨 机床上常用的另一种导轨形式是燕尾槽导轨,一般用于机床运动部件的定位。例如:车削中心的尾架,导轨系统可以使尾架在上面移动或者移到要求的位置去支承被加工零件,然后迅速夹紧。机床很多附件,如定位工作台、回转工作台或旋转轴等,也采用燕尾槽导轨作为定位元件。然后夹紧在要求的位置上。如果机床往复行程较长,则采用V型导软,如平面磨床和刨床等。优点是V型导轨系统导向性好,能承受重力切削。有的采用V型导轨和平面导轨相结合的形式,V型导轨作为导向,平面导轨作为支承体。

3. 车床支撑架

(1)工作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扎好袖口,不准围围巾,女工应戴好工作帽。高速切削或切削铸铁、铝、铜工件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接触旋转关键及旋转部位时,不得带手套作业,在夹装工件过程中允许带手套作业。

(2)操作者应熟悉所操作机床的工作原理、结构和性能,并经考核取得资质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严禁无证者单独操作。

(3)检查机床的防护、保险、信号装置、机械传动部分。电器部分要有可靠的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

严禁超规格、超负荷、超转速、超温度使用机床。

(4)工件、夹具和刀具必须装夹牢固。

(5)机床开动前,检查各手柄位置是否正确。按润滑表加注润滑油,并要观察周围动态。

机床开动后,要站在安全位置上,以避开机床运动部位和铁屑飞溅。

(6)机床开动后,应低速运转3—5分钟,确认各部位正常后方可工作,在冬季操作车床时一定要跑温、检查管线是否冻裂,不得在运转部位传递或取拿物品。

(7)调整机床转速、行程、装夹工件和刀具以及测量工件、擦拭机床时,要等停稳后才能进行。

(8)机床导轨面上、工作台上禁止摆放工具或其它物品。

(9)不得用手直接清除铁屑,,要用专门工具清扫。如刷子或钩子。

(10)凡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台机床工作时,必须指定1人为机长,统一指挥,防止事故发生。

(11)机床发生异常时,如异响、冒烟、震动、臭味等,应立即停车,请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12)不得在机床运转时离开岗位,确因需要离岗时,必须停车,切断电源。

(13)应正确使用量具、手工具,严格执行通用工具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14)卡盘扳手、刀架及螺丝配合应合适,不得在扳手口上加垫使用,在扳手上加套管使用后,应立即取下。

(15)使用的各种胎具、卡盘、量具不得随意乱放,用完后要放在工具箱内,经常使用的要放在专用的木盘上。

(16)划针盘使用后,应将划针竖直,头部朝下,放在适当位置。

(17)卡紧工件找正时,不得使劲敲击,以免震坏床头,或卡盘松动而使工件掉下造成事故。

(18)使用顶夹顶重型工件时,不得超过全长的二分之一。

(19)车刀必须牢固卡在刀架上,刀头不得伸出过长。

刀垫要整齐,不得以锯条、破布、棉纱等作为垫用材料。

(20)进刀前,刀架顶尖、中心架、跟刀架等各部位的定位螺丝都要拧紧。

(21)使用纱布抛光时,不得将纱布缠在工件上用手握紧进行抛光,必须把纱布卡于适当木版或锉刀上方可抛光。

(22)车孔时,不得用锉刀到交。

严禁工件转动时将手伸进孔内摸刀或工件。

不得将头部靠近转动的卡盘或胎具,观察孔内的切削情况。

(23)机床在运转时,严禁用手拿着板牙、丝锥造扣,必须使用专用的夹具。

(24)机车转动时用锉刀进行打磨时,锉刀必须安装把柄。

操作者两腿要前后站立,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用力均匀。

(25)车床高速旋转时,严禁用倒车挡刹车,更不得用手制止卡盘旋转。

(26)加工偏心工件时,必须加平衡块,紧固牢靠,刹车不要过猛,转速不能过快。

(27)切大料时应留有足够余量,卸下后砸断。小料切断时不得用手去接。

(28)加工细长料时,要用顶针、跟刀架或中心架。

工件从主轴内孔向后伸出的长度超过300mm的应有托架支撑,必要时设防护栏杆。

(29)停车时,应先退刀,后停车。

(30)工作结束后,停止机床运转,将使用的各种工具有序的放在工具箱内,将毛坯、半成品、成品分别堆放整齐。(31)严禁用脚操作电源开关和手柄。(32)下班时对未加工完的重、长、大型工件应加好支撑,以免引起工件和主轴变形。(33)工作区附近的铁销、余料等要及时清理,以免堆积造成人员伤害。

4. 机床的什么是支撑件支撑机床上的各部件

1、操作面板 它是操作人员与数控装置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

2、控制介质与输入输出设备控制介质是记录零件加工程序的媒介输入输出设备是CNC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装置。交互的信息通常是零件加工程序。即将编制好的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的零件加工程序输入CNC系统或将调试好了的零件加工程序通过输出设备存放或记录在相应的控制介质上。

3、 CNC装置(CNC单元)组成:计算机系统、位置控制板、PLC接口板,通讯接口板、特殊功能模块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 作用:根据输入的零件加工程序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运动轨迹处理、机床输入输出处理等),然后输出控制命令到相应的执行部件(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PLC等),所有这些工作是由CNC装置内硬件和软件协调配合,合理组织,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的。CNC装置是CNC系统的核心4、 伺服单元、驱动装置和测量装置伺服单元和驱动装置主轴伺服驱动装置和主轴电机进给伺服驱动装置和进给电机 测量装置 位置和速度测量装置。以实现进给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作用 保证灵敏、准确地跟踪CNC装置指令:进给运动指令:实现零件加工的成形运动(速度和位置控制)。主轴运动指令,实现零件加工的切削运动(速度控制)5、 PLC、机床I/O电路和装置PLC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用于完成与逻辑运算有关顺序动作的I/O控制,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机床I/O电路和装置:实现I/O控制的执行部件(由继电器、电磁阀、行程开关、接触器等组成的逻辑电路;功能:接受CNC的M、S、T指令,对其进行译码并转换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控制辅助装置完成机床相应的开关动作接受操作面板和机床侧的I/O信号,送给CNC装置,经其处理后,输出指令控制CNC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机床的动作。二、数控机床机械部分:数控机床的主体,是实现制造加工的执行部件。组成:由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部件(工作台、拖板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支承件(立柱、床身等)以及特殊装置(刀具自动交换系统工件自动交换系统)和辅助装置(如排屑装置等)。

5. 机械支撑架

支撑架体地基基础做法:

1)支撑架体搭设在已施工完的灰土地面上。

2)立杆下垫板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的木板。

2 梁底模板的起拱

规范规定:当设计无特殊要求时,模板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应在梁侧模安装前进行。

3 立杆

1)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lm。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小于0.5m。

2)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l/3。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所有立杆支撑应在底垫木和梁底模板的中心,并应与底部垫木和顶部梁底模板紧密接触,且不得承受偏心荷载。

4 水平杆

1)扫地杆:在立杆底部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2)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3)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道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大于20m时,在最顶两步距水平拉杆中间应分别增加一道水平拉杆。

4)扫地杆、水平拉杆采用对接。

5 剪刀撑的设置

1)在支撑架体外侧周圈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2)在支撑架体中间纵、横向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

3)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底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4)在整体支撑架体的四个角部增设竖向垂直剪刀撑桶。

5)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与水平夹角为45度~60度。

6)支架高度超过8米,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

7)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6 螺旋式可调支托

立杆顶部设螺旋式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杆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保证上下同心。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7 支撑架体与主体结构的拉结

在架体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主体结构作刚性支顶或刚性拉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