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蔬菜移栽机械化(蔬菜大棚机械化种植)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8 11:28   点击:14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蔬菜大棚机械化种植

大棚15亩,露地蔬菜55亩,果园30亩,总面积达到了100亩,算得上一家中型果蔬基地。在农设施配置上,由于既种植蔬菜,又种植果树,不可能完全实现机械化操作。大型机械由于成本过高,而且在大棚里和果园里根本无用武之地,能实现中小型机械操作的只有露地蔬菜和大棚蔬菜。

下面我来简单说一下,这三种类型的种植地应该配置什么样的农业机械比较合算。

大棚15亩,不管是普通大棚(钢架),还是温室大棚,喷淋设施按装必不可少,既能浇水施肥,又能喷洒农药,既方便又实用,可谓一举多得。此外,保温灯光通风设备也要俱全。有条件的可以装置监测气温,湿度变化的精密仪器,更利于防治病虫害。

在耕地方面,结合露地蔬菜地,建议购置一台多功能中小型拖拉机,具有犁、铧、旋耕、平整、起垄、点播的功能。一机多用,附带多种辅助设施,方便操作。

在田地和果园管理上,除了正常的排灌设备全部到位外,还需要购置一架中小型无人植保机,方便露地蔬菜和果园病虫害防治工作。大棚建议购置3~5台电动喷雾器,用来防治病虫害。在中耕和除草上,建议购置一台中小型中耕机和2~3台小型割草机,方便露地蔬菜和果园的中耕除草工作。

对于规模在100亩的果蔬园地,机械设备尽量自己购置,不建议租用。因为现在购买农业机械,既可以分期付款,又有10~30%的农业购机补贴。一性投入,多年使用。相对于人工和租借费用来讲,能节省很多成本。

以上只是我个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2. 蔬菜大棚机械化设备

食用菌栽培设备有工厂化和普通设施栽培的区别,以普通栽培设施为例。一般的设备包括。大棚。床架,拌料机。装袋机,灭菌锅炉,灭菌灶。接种箱等等。

食用菌工厂化需要的设备有。:空调设备。

保湿设备。

通风设备。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运输设备等等。

3. 大棚种植机械化设备

一般农田盖农机具仓库算典型的违建。国家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任何单位,集体,个人都无权擅自占用或转变农田用途。确保农田种植面积,以纳入国家基本法。一般农田上建农机具仓库,是明显的私建乱建行为。要立即停止,解受处罚,回复原貌。

确实需要建仓库的,要仔细考察,主动申报,严格申批后,在不影响种植和农田发展的情况下,选择田埂外或边远地点建筑。

4. 大棚蔬菜种植自动化设备

一、自动卷帘机。单纯的机头要两千块钱左右,型号不同价格不一样,加上配套的钢管每个棚的费用在五千元左右。

二、自动喷雾器。劳动强度小,喷雾效果好,省水省药,喷一个棚的药用两块钱的汽油,时间大概半个小时。价格在一千二百块钱左右。

三、自动除雪机。利用汽油机带动鼓风机,利用风的力量将大棚上的积雪吹落,省工省时。价格在一千块钱左右

5. 机械化大棚蔬菜种植利润

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

一、有利于农机具的选型、配套与机组编制优化,从而降低耕地单位面积的农业机械使用数量及机具投资额;

二、由于农机具选型、配套与机组编制得到优化,对农业机械的高使用率和低成本运行极为有利;

三、农业机械作业能实现农作物种植的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四、农业机械化作业效率高,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尽可能使用农业机械,可确保农作物种植、护理和收获等生产环节不误农时,有利于减少农作物损失和增产增收;

五、大面积使用农业机械化作业,可节省大量的劳动力,有利于降低农作物生产成本。总之,大面积机械化种植,可以用最少的劳力与物质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当然,在大面积机械化种植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好机械化生产的计划管理、劳动(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机务管理工作,惟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农业机械化的优势,获得应有的效果。

6. 蔬菜大棚机械化种植方法

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包括哪些技术措施?

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是我国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加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强农业用水管理,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完善工程设施,因地制宜地推广各种节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传统农业向集约化农业转变,形成一批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形成了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管理节水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体系,使水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一、节水技术

  ㈠渠道防渗技术。在自流灌区,土渠易被水冲刷坍塌,渠道渗漏损失量的50%,因此,渠道防渗可大大减少水量损失。渠道防渗一般采用衬砌混凝土U型渠或梯形渠。混凝土防渗渠道粗糙率小,流速快,有利于提高渠道输沙防淤能力,输水时间比土渠缩短30%—50%。同时,采用混凝土渠道防渗,有利于控制地下水位,改善土壤,便于渠道管理。

  ㈡低压管理灌溉技术。它是用PVC管代替土渠通过输水暗管式地面移动软管把水从水源输送到田间地头进行灌溉的一种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省时、省地、适应性强、输水快、损失少等优点。这项技术主要适用于井灌区,投资相对较少,施工简单,操作方便,部分地区已大面积推广使用。管道输水水的利用率为96%—98%。

  ㈢喷灌技术。这项技术是通过水泵加压,使灌溉水流经管道、喷头等专用设备,射到空中并成雾状的雨滴,像降雨一样均匀地散落田间,对作物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溉。它适用于各种地形和土壤,具有节水、省力、灌水均匀、保持水土等优点。采用这种技术,一般不会产生地面径流和深层渗漏,地面湿度均匀,可以根据作物

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状况,适量地供水,灌溉水水的利用率达92%。宜在以井灌为主的蔬菜、果树、经济作物等连片种植的地区推广使用。

  ㈣微灌技术。它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种灌水器,将作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地表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又叫局部灌溉。它分为滴灌、渗灌、微喷和涌泉灌溉,具有省水、节能、适应性强等优点,比喷灌节水15%—20%。以灌溉果树、蔬菜、花卉、药材等经济为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