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食物加工器(食物加工器怎么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0 11:23   点击:1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食物加工器怎么用

热食类食品,指食品原料经粗加工、切配并经过蒸、煮、烹、煎、炒、烤、炸等烹饪工艺制作,在一定热度状态下食用的即食食品,含火锅和烧烤等烹饪方式加工而成的食品等。

1.申请食品经营许可5大条件:

①场所环境条件;②设备设施条件;③人员制度条件;④布局流程条件;⑤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食品经营许可证应当载明:经营者名称、社会信用代码(个体经营者为身份证号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住所、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许可证编号、有效期、日常监督管理机构、日常监督管理人员、投诉举报电话、发证机关、签发人、发证日期和二维码。

3.食品经营许可实行一地一证原则,即食品经营者在一个经营场所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

2. 食品加工器具

“食品接触面”顾名思义,是指与食品接触的表面,美国良好操作规范(GMP21CFRpart110中)对“食品接触面”定义:指接触人类食品那些表面以及在正常加工过程中会将水滴溅在食品上或与食品接触的表面上的那些表面。

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食品接触面随处可见,根据潜在的食品污染可能来源途径,我们通常把食品接触面分成:直接与食品接触和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

直接接触的表面有:加工设备、工器具、操作案台、传送带、内包装物料、加工人员的手或手套、工作服(包括围裙)、空气等;间接接触的表面有:未经消毒的储存场所、车间卫生间的门把手、操作设备的按钮、车间的开关、墙壁等。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与食品接触面的结构、材料;清洗消毒方法和应用、清洁卫生的监测方法等息息相关,因此这些方面都是提高食品接触面卫生清洁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食品接触面的结构和材料结构设计和安装应:无粗糙焊缝、破裂、凹陷,要求表面光滑,无不良的关节连接、无腐蚀部件、无暴露的螺丝或螺帽或其他可以藏匿水或污物的地方,真正做到表里如一。

在我们CIQ日常监管检查中,常常会发现企业存在上述问题如部分案板凹凸不平,焊缝粗糙;案台底部藏污纳垢;传送带底部霉菌滋生等,这些结构方面的问题常常造成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清洁不到位,由此造成在进行食品接触面检测时,致病菌被检出屡见不鲜。

我局辖区内就出现过类似问题,某水产加工企业的拌糊机由于设计上存在弯管太多,部分区域成了卫生死角而无法清理消毒彻底造成在对食品接触面检测中发现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导致成品在检测中同样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造成企业损失巨大。

因此食品接触面的设计、安装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息息相关。

食品接触面的材料要求是符合食品安全卫生要求的“安全”材料。

“安全”的材料是指无毒、不吸水、抗腐蚀、不与清洁剂和消毒剂产生化学反应。

通常用于食品接触面的材料包括不锈钢、塑料、瓷砖、混凝土、木材等。

不锈钢应选用较高级别(美国推荐使用300系列),低等级的不锈钢容易被氧化剂腐蚀。

现在部分企业由于考虑生产成本,选择了低等级的不锈钢材料,使在使用过程往往变成不锈铁材料,设备、案板等锈迹斑斑,很难做到清洁卫生;塑料应选择无毒的食品级材料,根据用途选择不同的颜色;混凝土一般作为食品初级加工时使用,也可作为蓄水池,应选择相应的配方,以防腐蚀,并注意表面抛光,减少表面微孔;瓷砖不应含有铅等有害成分,选择高质量的瓷砖,防止腐蚀和开裂;国家法规明确规定禁止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竹木器具,因此除了传统工艺(如烘干海带制品)需要必须使用木材外,一般不推荐使用木材。

至于部分企业使用的镀锌盘、铁盘,考虑到锈蚀和化学物渗出问题,不允许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清洗消毒方法和应用清洗和消毒食品接触面是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基础。

清洗消毒方法通常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包括臭氧、紫外线灯、82℃热水清洗消毒;化学方法包括清洁用的清洁剂(包括食用碱、含氯清洁剂等)、消毒剂包含含氯消毒剂、碘附、季胺盐化合物、二氧化氯、过氧化物等。

臭氧、紫外线灯消毒大多针对生产空间或工作服等的消毒,在使用过程要考虑到生产空间的容积大小来控制消毒的浓度、时间。

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的步骤一般分5-6个步骤:清除-预清洗-使用清洁剂-再冲洗-消毒-最后清洗。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有效性不仅与消毒剂的类型有关,通常还与正确实施的清洁步骤有关。

清洁剂和消毒剂的品种选择、浓度以及使用的方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污物的性质、需要清洁和消毒的程度、被清洗表面的类型、用于清洗和消毒的设备的类型。

仅仅依靠消毒剂不能除去微生物。

包括鱼组织、锈迹、加工废物、油渍、细菌孢子、灰尘等。

某些细菌。

包括一些致病菌,可以通过形成孢子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它们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伸出卷须附着在表面或者互相附着,并很快释放出粘液层进一步保护自身。

因此应采用系统的清洁程序去除孢子和其他污物,这就包括前三个步骤。

清除(扫)是用扫帚、刷子或者橡皮拖把从表面扫除食品颗粒和污物。

预冲洗是使用水去除在干洗步骤中漏下的小颗粒,为使用清洁剂浸湿表面。

清洁剂有助于去除颗粒以及减少清洗时间和用水量。

对各种不同的清洁剂,必须按产品的说明使用。

对大多数加工厂推荐使用碱性或氯清洁剂,比普通用途的清洁剂去除食品污物的效果更好。

清洁后须再清洗,水被用于从食品接触面去除清洁剂和松动的污物,本操作过程为消毒提供清洁的表面。

必须清除所有的清洁剂以确保消毒剂的效力。

消毒是在已清洁过的设备和其它全部设备表面上使用许可的消毒剂相对简单的过程。

食品加工厂通常使用的消毒剂浓度要考虑消毒剂的类型和作用接触面。

目前食品加工厂都有自己的消毒计划来实施食品接触面的清洗消毒。

食品接触面清洁状况的监测 监测涉及的对象包括食品接触面的状况、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和消毒、使用的消毒剂的类型和浓度、可能接触食品的手套和外衣是否清洁卫生并且状态良好。

监测的方法包括感官检查、化学检测、验证检查。

感官检查包括表面状况良好、表面已清洁消毒、手套和外衣清洁且保养良好。

化学检测是指消毒剂的浓度是否符合规定。

验证检查是指表面的微生物检查情况。

对所有食品接触面的卫生清洁情况进行感官检查是直接有效的方法,使用强光或其他无黑影的光源检查暗处。

这对于食品加工厂尤为重要。

美国 FDA在来华检查工厂时曾经带着手电检查过工厂开工前的食品接触面的卫生状况。

试纸条是测定消毒剂浓度最常用的方法,具有快速、低耗费、不需要实验室设备和化学试剂,可以现场操作,不需要太多的培训等优点。

通常,只是简单地将试纸条直接浸入要检测的溶液,试纸条颜色改变显示消毒剂的存在,颜色的深浅与浓度有关,通过颜色对照表作为参考来进行测定。

遗憾的是,并不是在加工厂使用的所有消毒剂都有合适的检测试纸,通常只是对消毒剂浓度或者浓度的范围进行估计。

通过使用含有细菌生长介质的“接触平板”可以定期评价工厂食品接触面清洁消毒的有效性。

这些检测程序非常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培训。

大多说接触平板只要接触一下要检查的表面然后覆盖上保护盖、膜或者套。

经放置培养几天后,平板上菌落的数目是清洁和消毒效果的良好指示。

另一种方法是用无菌的面拭子擦拭某一区域,转入液体培养基,以后接种培养。

这些方法都是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检测过程比较缓慢,不能在开工前显示问题并及时纠正。

目前许多企业都开始寻找快速简便的方法来检测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程度,替代目前常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发光法。

发光法是基于萤火虫光的酶反应原理。

在检测过程中,光的亮度与表面的细菌和食品残渣的数量成正比。

在典型实验中,食品接触面在消毒后进行擦拭,面拭上的物质被放置到仪器中测量产生的光,仪器产生的读值与细胞物质的数量有关。

在某些情况下,因为有食品残渣导致仪器显示的读值较高,而表面微生物的数量却很低,因此发光法也受到某些局限。

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卫生监测一直困扰着食品加工企业,虽然微生物检测周期长使食品接触面的监控滞后,但在微生物检测数据汇总统计的基础上,探索一套针对不同结构材料食品接触面而采用不同清洁消毒试剂的浓度和方法的计划或方案是切实可行的,通过微生物检测加以验证,根据验证结果动态调整计划或方案。

达到既节约企业成本又达到提高食品接触面清洁卫生有效性的目的,为企业生产出安全卫生健康的产品保驾护航。

3. 多功能食物加工机怎么用

1.麻辣烫:可在炒制麻辣烫底起锅前添加,使用量5%-10%左右;也可直接添加到麻辣烫高汤中,用量2%左右;

2.卤制品:肉制品在卤制过程时添加到成品卤水中,添加比例相对卤水为1公斤6克左右;

3.米线面:可直接添加到米线高汤中,高汤烧到8成开时添加,添加量为1%-5%左右;

4.烹饪菜品:在菜品烹制8-9成熟时或起锅前添加,添加比例为1公斤4克左右;

5.包子饺子馅料:在搅拌馅时添加,比例为1公斤添加4克左右;

6.火锅、石锅鱼:直接添加到底料中,比例为1公斤10-20克左右,或1公斤火锅汤品添加4克左右;

7.炖汤:炖汤到八成开时添加即可,添加比例为1公斤6克左右;

8.烧烤:腌制时1公斤添加6克左右;如果添加到撒料中,1公斤添加10克左右

4. 食品加工工具用具

食品加工中,由可细菌芽胞耐热性很强,必须用116℃以上的温度灭菌,故需要采用高压灭菌器或装置进行灭菌。

高压灭菌是在完全密封的高压杀菌器中进行,常用温度为110~121℃。对食品进行杀菌的方法很多,而加热杀菌以其有效、便捷和经济等优点,成为目前食品工业中杀菌的最常用方法。

对食品进行加热杀菌,不仅要迅速有效地杀死存在于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而且,必须将杀菌热力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和组织成分的损伤,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

因此,加热杀菌条件的选择,不但要考虑有害微生物的耐热性,而且还必须充分研究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

因为不同食品的来源和组成成分不同,其所含有的有害微生物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食品进行加热杀菌的时间、温度等条件就不一样。

产芽孢的细菌,其耐热性极高,是加热杀菌的主要对象。

酵母菌的耐热性较高,而霉菌的孢子比菌丝也有更强的耐热性。

一般,微生物的耐热性越高,杀菌所需的温度越高,加热的时间越长(见表1)。表1 几种微生物的抗热力微生物 热致死时间温度°C 时间min伤寒沙门氏菌 60 5金黄色葡萄球菌 63 7大肠杆菌 60 5~30嗜热链球菌 70~75 30嗜热乳杆菌 71 30芽孢杆菌芽孢 100 2~1200酵母菌 50~60 10~15霉菌菌核 90~100 300黑曲霉孢子 50 4在加热杀菌过程中,食品处于高温状态,这会对食品成分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碳水化合物褐变、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等等物理化学变化,严重影响食品的色泽、风味和口感。

因此加热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高。加热杀菌分为低温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瞬时杀菌及无菌灌装(充填)等。

低温杀菌是将食品中所存在的微生物部分(而不是全部)消灭的一种杀菌方法,其适用温度在100°C以下,例如消毒牛奶、奶油、酸性饮料、pH在4以下的果品加工食品、啤酒、酱油等。

由于这种杀菌方法并未将存在于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步冷藏或使用添加剂等措施来抑制残余微生物的繁殖。

低温杀菌在操作上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使食品温度上升至设定温度的升温阶段、按设定时间维持恒温的保温阶段以及冷却至室温或低于室温的冷却阶段。

以消毒牛奶杀菌为例,先将牛奶在62~65°C下加热30min或采用具有与此同等杀菌效果的方法进行杀菌,之后立即冷却至10°C以下进行保存。

高温杀菌则是将食品经过100°C以上加热进行杀菌处理,从而使食品具有更长的保质期。

pH在中性或酸性的食品和饮料,大都采用高温杀菌。例如植物蛋白饮料、浓缩乳、水产品罐头、蔬菜罐头、畜产品罐头等。

对于乳制品,一般采用超高温瞬时杀菌的方法,它只要将食品在130°C左右的高温下杀菌数秒。

不论在理论上或生产上都表明,超高温瞬时杀菌的乳制品质量比低温长时间杀菌好得多。构成食品色、香、味和营养素的化学成分一般都为不稳定的因素,它们受热破坏的速度和一般化学反应一样,温度每上升10°C,就会增加2~3倍,而食品腐败菌芽孢的死亡速度将增加10~20倍。

因此,超高温瞬时杀菌时腐败菌经瞬时处理后就迅速死亡,维生素并不一定会遭到破坏。

对于一般的罐头制品,可用高温蒸汽进行杀菌。有些罐头,为了保证良好的杀菌效果和罐体的密封性不受破坏,往往采用无菌罐装,就是对食品和容器分别进行杀菌消毒,待冷却后,在无菌环境下装罐、密封。

无菌罐装对食品品质的影响程度较小,但装罐必须在无菌或几乎无菌的环境中进行,以免食品遭到再次污染。

5. 如何加工食物

捡起一团泥,和一些水,塑一口锅,用几根木棍支起,再拾一些枯枝当材,扯一把野草当菜,端上炒好的菜,扮成妈妈的样子,假装开始喂孩子。于是我过了一次家家酒

是鲁迅的吧!好像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

邀来了同伴,大家散开来。弯腰抓起一把雪,用力揉成圆球,眯着眼瞄准了,捏紧拳头,身体向后一仰,把手抬高,使劲儿扔出去。(这应该不是仿写,是考用动词准确描述动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