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级计量理化检测建筑有何规定求(广东消防检测标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4-21 08:22   点击:284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广东消防检测标准?

十一类场所消防安全自查检查标准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防风险保平安迎大庆”消防安全执法专项行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广东省消防总队制定了商场市场、“多合一”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共娱乐场所、群租房、宾馆饭店、高层建筑、养老院、施工工地、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和学校等11类场所消防安全自查检查标准。

一、商场市场

1.不允许在经营区、库房区设置员工宿舍或值班宿舍。

2.设置的店铺前店后库,应按要求做好防火分隔;店铺内禁止长时间使用电磁炉、热水器、微波炉等大功率电器;不允许在存货间内为电池充电;货物摆放整齐且与照明灯、内部敷设的电气线路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3.儿童游乐场、游艺场场所内设置的使用蓄电池驱动的游戏机、骑行(乘坐)玩具等娱乐设施,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等电气线路情况,防止短路、充电等故障情况直接引燃外部包裹或装饰的可燃材料。

4.设置的培训、早教等机构,房间禁止采用泡沫、海绵等易燃材料装饰,做好电气线路定期检测。

5.冷库、冷藏室内禁止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装饰材料,电气线路不应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做好电气线路定期检测。

6.节庆、店庆等活动期间的禁止在临时装饰物(氢气球、易燃可燃物挂件、仿真圣诞树等)敷设电气线路,周边设置高温电器设备。

7.严禁外卖骑手在店铺内为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充电;商场内大量安装广告LED屏、霓虹灯和灯箱等,应定期做好电气线路检测;禁止在橱窗和柜台内安装大量的照明灯具,私拉乱接电气线路、违规使用插线板、超负荷用电等。

8.建筑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

9.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

二、“多合一”场所

“多合一”场所应符合《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技术要求》(GA703-2007),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多合一”场所应采用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将住宿部分与非住宿部分完全分隔,住宿与非住宿部分应分别设置独立的疏散设施;当难以完全分隔时,不应设置人员住宿。

2.“多合一”场所使用的疏散楼梯应通至屋顶平台。

3.“多合一”场所应配备轻便消防水龙。

4.“多合一”场所业主、主管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或受委托的单位应在承包、租赁、委托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管理责任,使用方应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

1.厂房、库房焊割作业时周边易燃可燃物应及时清理,焊割设备定期检测,避免故障、焊割易燃易爆设备或装置等行为。

2.机械设施应定期维护保养、避免供油系统故障导致摩擦发热;厂房内烘烤设备应严密封堵,严禁烘烤物距火源近、超过额度温度运行等行为;厂房冷却系统、压力系统应定期检测,避免新出高温产品直接接触易燃可燃材料。

3.人、车、物进入存有甲、乙类易燃易爆厂房、库房时应做防静电、车辆尾气未做防护处理,避免因静电产生火花、车辆尾气火种或高温烟气引发火灾爆炸。

4.厂房、库房内生产原料、货物应按照其化学性质、特点分类储存,避免在日晒、高温、遇潮等情况下发生自燃、氧化放热等情况,或者相互反应引发火灾。

5.专用冷库内禁止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装饰材料,电气线路禁止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应定期做好电气线路检测。

6.厂房、库房内电瓶铲车、装卸车应在室外设置集中停放和充电。

7.库房内堆放物品与照明灯具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

四、公共娱乐场所

1.灯光、音响等用电设备较多,功率较大,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灯具与幕布、背景等可燃材料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靠近和接触极易引发火灾。

2.场所内包间、走道、墙壁、座椅禁止采用泡沫、海绵等易燃可燃材料装饰。

3.严禁客人举办庆祝活动点蜡烛、采用特殊灯光,避免易引燃周边可燃物;节庆、店庆等活动期间的临时装饰物(氢气球、易燃可燃物挂件、圣诞树等)禁止布置在电气线路、高温电器设备等处。

4.娱乐设施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避免长时间通电运行,临时增加大功率用电设备等行为。

5.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应安全储存,禁止存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6.物品库房内禁止超量存放高度酒、易燃可燃物品,避免因管理不当、电气故障或贴近灯具高温部位易引发火灾。

7.场所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

8.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

五、群租房

1.群租房所在建筑应配备消防安全楼长,楼长应由物业服务企业人员或出租人担任。建筑或套间内同时设置10个以上出租床位的,应按每10人的标准,在居住人员中确定1名热心公益,经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人员作为管理人员定点看护。楼长及管理人员应组织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日常消防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2.群租房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二级,且不应设置在地上10层或者10层以上(用于出租的商品房除外)。

3.群租房应从严控制居住人数,每个住人居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得少于4平方米(不包括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且每个居室实际居住人数不得超过2人(有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关系的除外)。

4.群租房建筑内严禁停放电动自行车、为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充电。电动自行车应当独立设置集中停放、充电区域。除设置于室外敞开区域的集中停放点外,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排烟设施。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或装置应选用合格产品,并具备充电结束自动断电功能。物业服务企业或使用单位、出租人应当在禁停区域醒目位置张贴禁停标识,定期开展检查巡查,及时劝阻、制止违规停放、违规充电行为。

5.群租房电气线路的规格应当满足用电设备负荷要求,电线、电缆应当穿金属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者绝缘阻燃PVC电工套管保护。严禁私拉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

6.群租房安全疏散设施应保持畅通,并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或原消防设计审核、备案时适用消防技术标准设置或改造。属于村民自建或村集体用地建设项目的既有建筑,且无法短期内进行整改的,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1)未设有两部不同方向疏散楼梯的群租房,外窗、阳台上的防盗网应设置紧急逃生口,并在户内和公共区域设置逃生软梯、逃生缓降器、消防逃生梯或辅助爬梯等辅助疏散逃生设施。

(2)群租房疏散楼梯间应能直通屋顶平台,如确难直通屋顶平台,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应设不燃烧体隔墙和防火门分隔。

(3)通过长度大于10米的内走道连接各户的群租房,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开向内走道的户门应具备防火防烟功能。

(4)设置于地上3层或者3层以上的群租房,疏散楼梯不得采用木楼梯或者未经防火处理的室内金属梯。

(5)当发生火警时,群租房疏散通道上和出入口处的门禁应能集中解锁或能从内部手动解锁。

7.鼓励群租房所在建筑按楼层设置集中管理的公共厨房。

使用明火的厨房应当采用不燃烧体隔墙和密闭门、窗与其他功能区域分隔,并设置排油烟设施或开启外窗。同一套间内设置住人居室,确需使用明火的,应集中设置厨房。除厨房以外区域严禁使用明火,严禁使用、存放瓶装液化石油气及其他易燃易爆危险品。

处于管道燃气已覆盖区域内的群租房所在建筑应采用管道供气。在管道燃气尚未覆盖的区域,设置于高层建筑内或设置公共厨房的群租房应采用液化石油气瓶组供气,并设置独立瓶组间。

8.群租房严禁设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严禁与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在同一建筑内。出租人、承租人不得擅自改变建筑原有使用功能,严禁群租房套间用于经营商店、作坊、电商网店、公共娱乐场所等生产、经营性场所。

9.群租房所在建筑应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配齐消防设施,并落实维护保养,确保完好有效。出租方必须为承租方配备口罩、手电筒等逃生器材。属于村民自建或村集体用地建设项目的既有建筑作为群租房使用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居住总人数超过30人的,公共走道应当设置火灾手动报警警铃,手动报警按钮应当设置在每层出入口处。

(2)建筑高度小于21m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简易喷淋装置,并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建筑高度大于21m(含)的建筑,应在公共区域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并保证保护区域全覆盖;如确难设置,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及简易喷淋装置。

(3)公共走道和每个居室应设置独立式火灾探测报警器。

(4)应当按照每一承租户不少于1具的标准配置灭火器,并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地方。灭火器应选用4㎏以上的磷酸铵盐(ABC)干粉灭火器或相应灭火级别的水基型灭火器。

10.出租人和承租人在订立房屋租赁合同时应当书面明确双方消防安全责任。出租人应当对公共区域的电气线路和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灭火逃生演练。告知承租人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和扑救初起火灾、疏散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常识,并以签订防火公约和在公共区域张贴标识的形式提醒承租人用火、用电、用气等消防安全注意事项。承租人应当规范用火、用电、用气,确保消防安全,自觉参与各项消防安全培训活动和灭火逃生演练。

六、宾馆饭店

1.布草间内不应堆放大量换洗被褥,床单、毛巾等易燃可燃生活用品,与照明灯具应保持安全距离;禁止保洁人员在布草间内吸烟、为手机充电、使用存放电饭煲、热得快、热水器、咖啡机等情况。

2.洗衣房内洗衣机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严禁洗衣机供电线路上覆盖或近距离接触待洗被褥;避免高温蒸洗的床单、被褥堆放时可能发生阴燃。

3.提醒客人严禁酒后卧床吸烟,手机、充电宝、游戏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应长时间充电等。

4.客房、走道的地毯、墙面不应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

5.冷库、冷藏室内禁止采用易燃材料作为保温装饰材料,电气线路禁止直接敷设或穿越保温材料,用电线路应定期检测。

6.设置的会议厅,承办会议、婚庆、公司年会等活动,应做好用电功率测算及电气线路检测,避免增加用电设备,增大用电负荷,造成电气线路高负荷过热和故障引发火灾。

七、高层建筑

1.高层居住建筑不应与厂房、仓库合建在同一建筑物内,严禁设置经营、存放和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

2.业主(负责人)、物业管理单位(人)是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应当履行消防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消防安全职责和义务。业主(负责人)、物业管理单位(人)及租户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或者责任书,对消防安全管理事项、双方权利义务、消防设施和器材维护保养、火灾隐患整改费用落实、违约责任等内容进行约定。

3.应当委托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机构、消防设施检测机构定期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维修保养和功能检测。

4.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消防车取水口和水泵接合器等应当设置明显标识。

5.电气线路敷设应套管保护,安装防火型漏电开关。电线选型应按电气规范采用合格电线产品。户外电致发光广告牌不应直接设置在可燃、难燃材料墙体上,户外广告牌的设置不应遮挡建筑外窗,不应影响外部灭火救援行动。

6.电动车应在室外或室内房间内停放及充电,用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存放及充电的室内房间应设置简易喷淋设施。

7.楼梯间、楼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严禁下列行为:

(1)堆放杂物及设置任何影响疏散的设施。

(2)采用易燃及可燃装修材料。

(3)停放电动车或对电动车(电池)进行充电。

(4)擅自占用或改建避难层(间)。

8.应以同一单体建筑或住宅小区、建筑群为单位,按有关规定设置微型消防站。建筑高度大于100米的既有高层公共建筑,应建立专职消防队。

八、养老院

1.养老院禁止采用易燃可燃材料为芯材的彩钢板搭建临时用房、员工宿舍。

2.养老院不得搭建违章建筑,不得占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举高消防车作业场地,不得设置影响火灾扑救或遮挡排烟窗(口)的架空管线、广告牌等障碍物。

3.养老院建筑的疏散走道严禁堵塞、占用,安全出口严禁锁闭。

4.严禁在起居室、活动室、疗养室、厨房的外窗、阳台等部位设置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设置了安全防护网的,须留有消防应急逃生窗口。

5.养老院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

6.养老院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

7.养老院内不宜随意乱拉乱接电线,擅自增加用电设备,电气设备周围宜与可燃物保持0.5m以上的间距,对电气线路、设备应定期检查、检测,不宜长时间超负荷运行。

8.在养老院起居室内,不宜使用电热毯、电磁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供老人使用的微波炉等大功率电气应集中设置,制定安全使用规程,避免长时间使用。

九、施工工地

1.切割、焊接、防水施工等明火作业应及时清理作业点及其周边和下方易燃、可燃杂物,封堵周边孔洞。

2.钢筋、板材切割、加工、压缩等作业应及时清理作业点及其周边易燃、可燃杂物。

3.动火、动焊与铺设保温材料等应避免交叉作业。

4.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应设置专库存放,单独分类存储,避免因存储环境发生化学反应引发火灾。

5.物料堆场严格火源管理,避免来火源或人员吸烟等遗留火种引发火灾。

6.在施建筑内严禁违规设置库房存放易燃、可燃材料,施工现场调配油漆、稀料等行为。

7.民工宿舍严禁使用“小太阳”、电暖气、电磁炉等电器设备取暖、做饭以及烘干衣物;落实手机、充电宝等电器产品管理措施;使用安全电压,电气线路应穿管保护。

8.严禁违规彩钢板搭建临时用房并作为员工宿舍或休息室使用。

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

1.焚香、觐香、点蜡、长明灯区周边禁止堆放杂物,与其他区域做有效隔离,不应将焚香、觐香、点蜡、长明灯器具直接放置在可燃易燃物上。

2.文物建筑被居民占用,在文物木质本体结构中,严禁使用明火做饭的行为。

3.游客或工作人员不应携带打火机、火柴、香烟进入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内,严格控制火源。

4.照明、展览背景灯光不应时间通电,不超年限使用,定期进行检查并及时更换。

5.电气线穿管保护,不应直接敷设在文物木质结构本体上。

6.博物馆和文物建筑修缮不宜使用电气焊、防水修护等明火作业行为,如需使用,应落实防护措施。

7.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内不应使用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和电炉等大功率电加热器具。

8. 博物馆和文物建筑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

9.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

十一、学校

1.教学楼、体育馆、礼堂、游泳馆、俱乐部等学生活动场所内使用的音响、投影仪、空调、冬季辅助加热器等电器设备不超负荷使用、超年限使用,不存在长时间通电,使用后未断电现象。

2.实验室、危化品仓库等按规定贮存实验用剂,实验用剂按要求存放,危化品库房应采用防爆灯。

3.实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图书馆内电气线路、电子阅览设备、固定插座、移动式插座等通电物品与书籍、报刊、杂志、书柜等易燃可燃物品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5.学生宿舍不使用热得快大功率电器等,引导学生不许卧床吸烟和不许在床上使用台灯、蜡烛看书等行为。

6.学生宿舍断电后应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电源。

7.建筑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严禁电动车乱停乱放、违规充电。

8.建筑消防设施应保持完整好用,按照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定期检查、检测。

安卓消防学院简介

广东省安卓消防职业培训学院

由广东省安卓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全资申办,是经广东省消防总队审核、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广东省民政厅核准登记的省级定点消防职业培训机构。

二、报工程检测企业资质需要检测单位提供哪些资料?

申请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需报资料、申报程序和资质条件申报资料(一式三份)

1、xx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

3、检测机构组织框图;

4、行政、技术、质量、检测人员从业资格和聘用关系证明材料;

5、检测机构各项管理制度;

6、申请开展检测项目的能力和业绩证明材料;申报程序1、申请单位如实填写《xx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资质申请表》,准备申报材料,并按要求录入软盘。

2、申请单位将填写的申请表、资料软盘和相关资料报申请单位工商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其所报材料进行核实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我委。

3、我委每月1至10日受理,对资料齐全、符合要求的在20个工作日内初审完后报省建设厅审批。资质条件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依据检测的综合技术能力分为:建设工程材料类、建设工程专项类和建设工程鉴定类检测机构。一、建设工程材料类检测机构(一)、基本条件1、独立法人单位;

2、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3、具有与所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办公场地、设施和检测设备;

4、检测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应由熟悉本专业检测技术和管理业务并具有三年以上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

5、检测机构中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应少于百分之七十;

6、检测机构应有4名以上取得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执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其中总检测工程师至少1人,项目检测工程师至少2人。(二)、应具备的基本检测项目:

1、建筑材料:

(1)、水泥、砂石、轻集料、掺合料、砌墙砖和砌块;

(2)、钢筋、钢筋接头(焊接与连接);

(3)、普通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砌筑砂浆;

(4)、防水材料。

2、混凝土预制构件3、外饰面砖粘接强度(三)、可开展的其它检测项目:

1、建筑门窗——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能;

2、化学建材

三、石灰活性度的单位-石灰活性度检测国家标准是什?

根据石灰活性度检测国家标准GB/T 10552-2006,石灰活性度的单位为ml/g,即每克样品中滤液体积ml/g,这个数值一般介于1-5 ml/g之间,其与石灰的型号、产地、活性程度,以及检测方法等有关。

四、中风化泥岩检测标准?

  1、 中风化岩层判定

 中风化岩石构造层理清晰,但被节理切割成岩块状,裂隙里填充着少量风化物,结构部分破坏,矿物质的成分基本没发生变化,只沿着节理面出现了次生矿物 ,用锤击声音轻脆,岩体不容易击碎,用镐难挖掘,岩芯钻方可钻进,有以上特点便说明属于中风化岩石。

   2、岩层的风化作用

   岩石的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引起物理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岩石释重和温度变化,通常导致岩石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化学风化主要是氧化作用,通常导致岩石颜色、质地、成分的变化,能明显影响岩石或岩体的工程特性。

        风化作用一般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弱,但由于存在差异风化区,可能改变层状风化分带序列。岩石中矿物和碎屑物颗粒的粗细、分选程度及胶结程度等决定着岩石的致密程度和坚硬程度,从而影响到岩石的风化。比如疏松多孔或粗粒多孔的岩石,就比细密而坚硬的岩石更加易于风化。

五、消防报审最新条件?

1.填报《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应填报《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

2.建筑工程所在单位地形图(1/1000),工程概况及简要说明;

3.建筑工程项目1/500实测总平面图一式两份,计经委立项批文,城建规划部门勘测红线图一份;

4.国家、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及其他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项目应送消防设计专篇

5.设计任务书、说明书、工业建筑应有生产工艺流程,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成品的理化性质、数量和运输、储存方式等资料;

6.全套土建、结构、水、电、暖通及消防系统图纸;

7.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必须由法定资格单位承担。图纸必须有设计证号、设计单位名称及设计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名,盖设计专用章,并出具《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

8.设计单位相应资质证书复印件。

(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申报条件:

1.填报《建筑内部装修防火审核申报表》;

2.经原土建设计单位签证认可的装修平、立、剖面设计图纸, 装修节点详图,水、电、暖通及消防系统图纸;

3.原建筑物平面图,消防设施布置图;

4.装修材料的防火性能及有关证明;

5.建筑消防设施设计必须由法定资格单位承担,图纸必须有设计证号、设计单位名称及设计人员、审核人员的签名,盖设计专用章,并出具《工程消防设计自审表》;

6.原建筑消防审核验收意见;

7.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相应资质证书复印件。

审批期限:

建筑消防设计、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审批期限从受理图纸、资料之日起,如图纸、资料齐全,一般工程应在10个工作日之内,国家、省级重点工程以及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应在20个工作日内核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消防设计的工程可以延长至30个工作日。如图纸、资料不齐,应在受理后3个工作日内发出《补送图纸资料通知书》,通知申报单位补送,审批期限从补齐图纸、资料之日算起。

(三)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条件:

1.已竣工的建筑工程经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初验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机构提交要求组织消防验收的报告,并填报《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

2.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

3.消防给水、消防车道检查报告。

4.消防工程施工企业的消防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5.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消防安全质量验收合格的报告。

6.公安消防机构的审批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装修工程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其它设计防火审核意见书。

7.消防设计专篇及消防设计变更技术联系单。

8.消防产品生产许可证明复印件、建筑防火材料、构件和消防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明。

主要消防产品、设备的生产单位对其产品、设备的数量、型号及施工安装质量的确认报告。

9.地下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消防设施系统调试报告;施工单位出具的消防设施联动测试报告;操作维护管理手册。

消防报审分总平消防报审和单体建筑消防报审,单体建筑消防报审不用立面、剖面,只要总平、标准层、地下室(如有)、商铺的水电、建筑平面图,以及建设工程消防审核申报表。

电气的消防报建主要做的是各单体的平面布置,比如探头、手报、警铃、电话插孔、启泵按钮等,平面可不连线,意思是说只要各消防元件布置到位即可,一般地下室是重点,再一个就是系统,虽然平面可不连线,但系统不可马虎,审的较严,还有就是消防设计的说明,防护对象的保护等级、系统组成、系统的控制(联动)系统接地等等,一点就是要细

二次装修消防报建图包括:平面图\天花图\电路图\电路系统图\所在楼层全层平面布置图\四置图\喷淋布置图\烟感布置图\消防设计说明等等。消防报建图还在盖上有消防资质设计院出图章、注册建筑师章及设计院资质文件等

六、建筑工程材料和构配件的检测包括?

材料的成份含量检测,质量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化学成分检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