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洁净室洁净度检测(洁净室洁净度检测频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2 05:12   点击:29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洁净室洁净度检测频率

1、A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2、B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3、C级和D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4、关于静态悬浮粒子大允许数/立方米:

A级:静态→≥0.5μm→3520;静态→≥5.0μm→20

B级:静态→≥0.5μm→3520;静态→≥5.0μm→29

C级:静态→≥0.5μm→352000;静态→≥5.0μm→2900

D级:静态→≥0.5μm→3520000;静态→≥5.0μm→29000

静态悬浮粒子检测仪器:尘埃粒子计数器

5、动态悬浮粒子大允许数/立方米:

A级:动态→≥0.5μm→3520;动态→≥5.0μm→20

B级:动态→≥0.5μm→352000;动态→≥5.0μm→2900

C级:动态→≥0.5μm→3520000;动态→≥5.0μm→29000

D级:动态→≥0.5μm→不作规定;动态→≥5.0μm→不作规定

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时应满足以下几点准则:

1、根据洁净度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2、在关键操作的全过程中,包括设备组装操作,应当对A级洁净区进行悬浮粒子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如活生物、放射危害)可能损坏尘埃粒子计数器时,应当在设备调试操作和模拟操作期间进行测试。

3、A级洁净区监测的频率及取样量,应能及时发现所有人为干预、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损坏。灌装或分装时,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允许灌装点≥5.0u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4、在B级洁净区可采用与A级洁净区相似的监测系统。可根据B级洁净区对相邻A级洁净区的影响程度,调整采样频率和采样量。

5、悬浮粒子的监测系统应当考虑采样管的长度和弯管的半径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6、日常监测的采样量可与洁净度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时的空气采样量不同。

7、在A级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5.0µm的悬浮粒子时,应当进行调查。

8、在洁净车间检测中,生产操作全部结束、操作人员撤出生产现场并经15~20分钟(指导值)自净后,洁净区的悬浮粒子应当达到表中的“静态”标准。

9、应当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对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控要求以及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可根据操作的性质确定,但自净时间应当达到规定要求。

10、应当根据产品及操作的性质制定温度、相对湿度等参数,这些参数不应对规定的洁净度造成影响。

2. 洁净室洁净度定义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检查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再污染。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验证。

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无影响。

3. 洁净室洁净度检测周期

必测项目包括送风量(12个月)、高效过滤器检漏(24个月)、新风量(12个月)、排风量(12个月)、静压差(12个月)、洁净度、甲醛(24个月)、温湿度(12个月)、噪声(12个月)、照度(12个月)、浮游菌或沉降菌(6个月)。以上信息由杭州杭康卫生检测技术把有限公司提供参考。

4. 洁净间检测

1. 1人员按《人员进出一般生产区净化程序》进入一般生产区后再进入B级洁净区人员需经空调开启30分钟后方可进入到B级洁净区。

1.2换鞋、脱一般生产区工作服

人员通过B级洁净区缓冲间进入到B级洁净区换鞋更衣室,根据工号将衣物脱放至更衣柜内 ,除必须的的基本内衣,坐到更鞋柜上,将一更鞋脱下,放在自己工号的鞋柜内,双脚脱鞋后不得接触地面,抬起双脚,转体180度从对应的工号鞋柜里取出拖鞋穿上。

1.3洗手

人员走到洗手池前,用水将双手湿润,使用洗手液揉搓双手,揉搓手掌使产生丰富泡沫,搓洗手心、手背、指缝、手腕,搓洗至手腕上5cm处,保证手的每一个部位及各指缝都清洗干净,必要时可用毛刷进行清洁,并检查手的各部位是否清洁,如不合格可重新进行清洗。搓洗合格后用注射用水将双手的洗手液冲洗干净,最后将手在烘手机下烘干,于此区风淋3分钟后进入无菌内衣更换间。

1.4换无菌内衣、洁净拖鞋

5. 洁净度检测时间

ISO净化车间换气次数:

ISO1-4级(1-10级净化车间)截面风速0.3-0.5米/秒;ISO5级(百级净化车间)截面风速0.2-0.5米/秒;ISO6级(千级净化车间)换气次数为50-60次/小时;ISO7级(万级净化车间)换气次数为15-25次/小时;ISO8-9级(十万-三十万级净化车间)换气次数为10-15次/小时。

换气次数是通人室内的洁净空气量相当于室体积的倍数,其单位是次/h。如果一小时内通人的空气量和室体积一样,换气次数就是1次/h.以此类推。换气次数是乱流洁净室决定洁净度水平的最主要参数。

在实用范围内,洁净度随着换气次数的增加而提高,换气次数和室内含尘浓度的关系在双对数纸上呈直线(假定微粒在室内均匀分布)和折线(实际微粒在室内为不均匀分布)的情况。

国外发表的在静态(非工作)和动态(工作)条件下,乱流洁净室换气次数与洁净度级别的关系曲线。可见动态比静态的大约2~8倍。换气次数越大,洁净度级别越高。换气次数可以根据要求的空气洁净度级别、室内人数、房间面积、室内其他发尘量和新风比通过公式求出来,特别是动态条件下更需要针对具体条件进行计算。

GMP(2010)对B,C,D级没有提出空气换气次数的数值或者一般原则。而欧盟CMP对此三级则提出“应根据房间的大小、室内的设备和操作人员数决定换气次数。

现在GMP要求静态下达到洁净度级别,最低换气次数应该如何确定?在20次/h换气次数时,室内含尘浓度为33粒/L,即达到6级。15次/h换气次数时,室内含尘浓度为40粒/L,即达到7级;低于10/h换气次数都可以达到8级。由静态曲线可知,20次换气时,洁净度只比6级差一点。

由此可知,静态下达到各级的换气次数可以相差很多,绝对值可以很低。何况实际采用的换气次数往往比规范规定值又提高了许多。所以作为标准应对保证洁净度的最重要参数——换气次数,给出一个合理的稍偏于安全的、照此去做基本都可以达到要求的数值。

6. 洁净室清洁频率

洁净室应本着人员zui少、物品zui少、工作时间zui短的原则,每3平方米应不多于一个人,三楼百级粉碎间应控制在3人以内;一楼接粉室应控制在2人以内。

百级间不得裸手操作(特殊情况必须经工艺员批准)。

无菌操作间至少每15分钟应彻底消毒手部一次,要求在酒精中浸泡消毒不得低于30秒钟。

7. 关于洁净室洁净度检测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表的标准:

1、洁净度级别为1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5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每皿。

2、洁净度级别为1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2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3每皿。

3、洁净度级别为10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每皿。

4、洁净度级别为30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10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5每皿。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级别表的标准:

1、洁净度级别为1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5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每皿。

2、洁净度级别为1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2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3每皿。

3、洁净度级别为10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3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每皿。

4、洁净度级别为300000级,≥0.5μm尘粒的最大允许数为10500000每立方米,≥5μm的最大尘粒数为60000每立方米,浮游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000每立方米,沉降菌的最大允许数为15每皿。

8. 洁净室噪音测试标准

万级无尘车间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1、尘粒最大允许数(每立方米);

  2、大或等于0.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350000个,大或等于5微米的粒子数不得超过2000个;

  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4、浮游菌数不得超过100个每立方米;

  5、沉隆菌数不得超过3个每培养皿。

6、压差:相同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压差保持一致,对于不同洁净等级的相邻洁净室之间压差要≥5Pa,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之间要≥10Pa。万级无尘车间对温度、湿度无特殊要求时,以穿着洁净工作服不产生舒服感为宜,温度一般控制在冬季20~22℃;夏季 24~26℃;波动±2℃。冬季洁净室湿度控制在30-50%,夏季洁净室湿度控制在50-70%。

  7、配电:洁净室(区)的主要生产用房一般照度值宜≥300Lx;辅助工作室、人员净化和物料净化用室、气闸室、走廊等的照度值宜为200~300Lx。

  8、噪声控制

  (1)动态测试时,万级洁净室内的噪声级不应超过70分贝A。

  (2)静态测试时,万级乱流洁净室的噪声级不宜大于60分贝A。

  另外,万级无尘车间吊顶内的设备需要高度一定要留足。

  最后,除建筑构造需要空间外还应考虑:送风、回风、排烟、电缆桥架、工艺直排、工艺纯水、压缩空气、事故照明各类设备设施外还应考虑检修人员的活动和操作空间需要。

9. 洁净度测试仪器

羽绒服清洁度其实指的是羽绒洁净度,羽绒洁净度600指的是羽绒内含有的细小微粒达到每立方米空气有600mm的微粒。

通过水作载体,经震荡把毛绒中所含的微小尘粒转入水中,这些微小尘粒在水中呈悬浊状。

然后用仪器来测定水质的透明度,以测定羽绒清洁程度。

一般来说清洁度≥350mm为合格,反之未达到指标要求。

说明羽绒杂质多,容易引起各种细菌吸收在羽绒中,同样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羽绒还有诸多的其他标准,具体如下。

含绒量,比如80%灰鸭绒,是指100克毛绒中有80克为绒子,其余20克为符合规格的毛片等。

蓬松度,指在一定口径的容器内,加入经过预调制的定量毛绒,经过充分搅拌,然后在容器压板的自重压力下静止一分钟。

羽绒所占有的体积就是它的蓬松度。

蓬松度的好差直接影响羽绒服及制品的保暖性。

耗氧指数,羽绒的耗氧指数指100克毛绒中含有的还原性物质,在一定情况下氧化时消耗的氧气的毫克数。

耗氧指数≤10为合格,超过说明羽绒水洗工艺不够规范,会引起细菌繁殖,对人体健康不利

10. 洁净区检测频率

2 仪器与用具

2.1 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器应检定合格,且在使用有效期内。

2.2 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配制详见《培养基配制操作规程》(SOP-QC-0060)。

2.3 培养皿φ55mm。

2.4 一次性医用棉签、生理盐水、三角瓶、灭菌剪刀

3 测试条件

3.1 如使用自制培养基平板,在测定前培养皿表面必须严格消毒。

3.2 如使用市售预制平板,则每进入一级洁净区,即脱掉一层包装袋,测试所用培养皿最终以无菌状态进入所测定区域。

3.3 测定状态分为静态和动态,静态测试时室内测定人员一般不超过2人,测试人员必须穿戴符合环境洁净度级别的工作服。

3.4 对单向流测定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10min之后开始;对非单向流测定应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正常运行时间不少于30min之后开始。

4 表面微生物测试点选择及测试频度

4.1 采样点数目及其布置应根据以下几个方便设置:

空调系统初始验证的结果;房间(或区域)的大小和布局;房间(或区域)的用途;与暴露产品的距离;人流物流方向;设备、管理等的复杂程度;易受污染的部位等;

应考虑包含以下部位:每扇门、每个门把手、地板(至少两点)、墙壁(不易被清洁、消毒的部位,至少两点)、公共介质的管路(不易被清洁、消毒部位)、生产设备的关键性部位(如灌装针、易与人员接触的塑料帘膜、胶塞筒、传输带)等。

操作人员人体表面采样点应考虑以下部位:双手手指及掌内侧、双手前臂、前胸或腹、眼镜、前额、口罩等处。

根据洁净区内设施、设备等表面对产品和洁净室环境的影响程度,通常将表面分为三类:关键表面(产品、容器及密封件的表面)、一般表面(如设备的外表面、墙壁等)和地面,并且分别设定不同的微生物限度要求。

4.2 采样次数

一般来说,对于同一洁净区或区域,每个相同的取样物体应在其不同的地方采2个样。如墙面2个采样点,地面2个采样点,洁净区主要设备2个采样点等。

表面微生物的每点采样点面积宜控制在25cm2左右。

4.3 测试频度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测试的频率见表1。

表1 测试频率

4.4 日常监测采样点和频度见 洁净室(区)环境监测管理规程(SOP-QC-0095 01)。

5 测试方法

5.1 接触平皿法

5.1.1 接触平皿法适用于平整表面。

5.1.2采样前仔细检查每个培养皿的质量,如发现变质、破损或污染的应剔除。

5.1.3 在培养皿上盖标记测定项目、测定点,日期等信息。

5.1.4 表面附着菌

5.1.4.1 打开接触板碟盖,让培养基表面与取样面直接接触,均匀按压接触板底板,确保培养基表面与取样点表面充分接触不少于10秒,再盖上碟盖。

5.1.4.2 取样后,立即用75%乙醇擦拭取样表面。

5.1.5 手套附着菌

5.1.5.1 打开接触板碟盖,操作者并拢五指,将双手指面与培养基表面均匀充分接触不少于10秒,再盖上碟盖。

5.1.6 取样后的接触板置于培养箱中,先30~35℃培养不少于3天,再20~25℃培养不少于2天。

5.2 棉签擦拭法

5.2.1 棉签擦拭法适用于非平整表面。

5.2.2 取100ml生理盐水放入250ml三角瓶中作为浸出液,取300ml生理盐水放入500ml三角瓶中作为洗净液,取400ml生理盐水放入500ml三角瓶中作为空白液,121℃15分钟灭菌。

5.2.3 在三角瓶上标记测定点、日期等信息。

5.2.4 取出一次性棉签,握住棉签柄,用浸出液浸湿棉头,以约30度角与取样表面接触,擦拭面积为5cm×5cm,缓慢纵横交互擦拭3遍。

5.2.5 擦拭完毕,用已灭菌剪刀剪断棉签,棉头装入100ml浸出液的三角瓶内,手持一端废弃。

5.2.6 取样后,立即用75%乙醇擦拭取样表面。

5.2.7 将上述取样后的三角瓶振摇2分钟,每分钟振摇120次,在超净工作台内通过过滤装置,将100ml浸出液全部过滤。浸出液过滤完毕,用洗净液300ml分三次冲洗过滤器,将过滤后的滤膜放入培养基平板内。用400ml空白液进行过滤,做为空白。

5.2.8 将样品培养基平板和空白样培养基平板倒置在培养箱中,先30~35℃培养不少于3天,再20~25℃培养不少于2天。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