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淀粉检测机构(淀粉检测机构有哪些)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2 23:33   点击:27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淀粉检测机构有哪些

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是由单一类型的糖单元组成的多糖。

淀粉的基本构成单位为α-D-吡喃葡萄糖,葡萄糖脱去水分子后经由糖苷键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共价聚合物就是淀粉分子。淀粉属于多聚葡萄糖,游离葡萄糖的分子式以C6H12O6表示,脱水后葡萄糖单位则为C6H10O5,因此,淀粉分子可写成(C6H10O5)n,n为不定数。组成淀粉分子的结构单体(脱水葡萄糖单位)的数量称为聚合度,以DP表示。

1、吸附性质

淀粉可以吸附许多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因分子形态不同具有不同的吸附性质。直链淀粉分子在溶液中分子伸展性好,很容易与一些极性有机化合物如正丁醇、脂肪酸等通过氢键相互缔合,形成结晶性复合体而沉淀。

2、溶解度

淀粉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加热30 min后,淀粉样品分子的溶解质量分数。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受损伤的淀粉或经过化学改性的淀粉可溶于冷水,但溶解后的润胀淀粉不可逆。随着温度的上升,淀粉的膨胀度增加,溶解度加大。

3、糊化

将淀粉悬浮液进行加热,淀粉颗粒开始吸水膨胀,达到一定温度后,淀粉颗粒突然迅速膨胀,继续升温,体积可达原来的几十倍甚至数百倍,悬浮液变成半透明的黏稠状胶体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淀粉发生糊化现象的温度称为糊化温度。即使同一品种的淀粉,因为存在颗粒大小的差异,因此糊化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所需糊化温度也不是一个固定值。

4、回生

糊化的淀粉在稀糊状态下放置一定时间后会逐渐变浑浊,最终产生不溶性的白色沉淀。而在浓糊状态下,可形成有弹性的胶体,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回生,也叫淀粉的老化或凝沉。

5、膨胀能力

加热淀粉乳,淀粉颗粒会膨胀。对于不同种类淀粉其颗粒膨胀能力不同。将淀粉乳样品在一定温度水浴中加热30 min,然后离心,倾出上清液,将沉淀的颗粒称重,淀粉膨胀后沉淀颗粒的重量与原来干淀粉重量之比称为膨胀能力。

2. 淀粉检测什么

淀粉的检验方法是用碘酒检验,颜色变成紫色说明是淀粉

3. 什么是淀粉探测仪器

淀粉碘化钾试纸一般检验氧化性气体,如氯气,溴蒸气,能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因此遇到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还可以检验有氧化性的溶液,如三价铁离子,因此三价铁离子能和碘离子反应产生碘单质也能使试纸变蓝。还可以检验碘单质本身。

4. 面粉检测机构

家用最好选细的面粉筛

面粉筛除了造型不同之外,也会有粗细的区别,这种粗细的衡量是以目为单位。目数是指单位面积内孔的个数,目数越多面粉就越细。

5. 淀粉含量测定的公司

佳欣种业的红禾118,株型紧凑,成株约20片叶,株高283厘米左右,穗位114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约19.3厘米,穗行数约16行,穗轴粉色,籽粒橙黄色,籽粒类型为中间型,百粒重约39.2克,出籽率82.4%。经鉴定,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中抗丝黑穗病,感灰斑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58克/升,粗蛋白含量9.83%,粗脂肪含量4.21%,粗淀粉含量73.58%。

6. 生物淀粉检测

淀粉遇碘呈蓝色这一特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因其显色反应灵敏而被广泛用于检测碘或淀粉的存在实验中。那么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什么呢?

1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

淀粉是一种植物多糖,是由几百到几千个葡萄糖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它通常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这两个部分组成。直链淀粉可溶于热水,分子量比支链淀粉小;支链淀粉不溶于冷水,与热水作用会形成浆糊,分子量比直链淀粉大。淀粉与碘之所以会产生呈色反应,是由于碘分子进入淀粉的螺旋圈内,形成淀粉碘络合物的原因。至于呈现出什么颜色则与淀粉糖链的长度有关。当链长小于6个葡萄糖基时,则不会呈色;当链长平均长度为20个葡萄糖基时,则会呈红色;当大于60个葡萄糖基时,则呈蓝色。

碘遇淀粉变蓝的原理是淀粉与碘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一种包合物,从而使得颜色变蓝了。

2显色反应影响因素

淀粉类型。选取可溶性淀粉溶液、马铃薯浆、糯米浓浆三种类型进行试验,可发现: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呈现蓝色;马铃薯浆遇碘呈紫红色;糯米浓浆遇碘呈紫红色。由此可见,淀粉和碘的显色反应会受淀粉类型的影响。

淀粉新鲜度。观察新配置的淀粉溶液、配置一周的淀粉溶液、配置一月的淀粉溶液,观察它们遇碘后的显色反应,可发现:新配置和配置一周的淀粉溶液均呈蓝色,而配置一月的淀粉溶液则呈紫蓝色。由此可见,淀粉和碘的显色反应会受淀粉新鲜度的影响。

温度。将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分别放置在0℃至100℃等不同温度下观测,可发现:当温度≤30℃时,溶液仍呈现蓝色;当温度在40℃至50℃时,蓝色很快褪去;温度在60℃以上时,则不会出现蓝色。这是因为淀粉分子受热时,螺旋圈会由于膨胀而扩大,碘分子不能在螺旋圈中利用氢键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导致原有颜色逐渐褪去。因此,观察淀粉的显色反应应该在30℃及以下的情况进行。

《淀粉遇碘变蓝的原理是什么.dox》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