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凯式自动定氮仪(自动凯氏定氮仪)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6:13   点击:24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自动凯氏定氮仪

凯氏测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建立的,现已发展为常量、微量、平微量凯氏定氮法以及自动定氮仪法等,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

凯氏定氮法的理论基础是蛋白质中的含氮量通常占其总质量的16%左右(12%~一19%),因此,通过测定物质中的含氮量便可估算出物质中的总蛋白质含量(假设测定物质中的氮全来自蛋白质),计算公式: 蛋白质含量=含氮量/16%

2. 自动凯氏定氮仪计算公式

(V1-V2)*C*0.0140*6.25/m 其中V1是滴定时消耗盐酸的量(毫升),V2是空白实验所消耗的盐酸量(毫升),C是盐酸标准液浓度(摩尔/升),m是样品质量(克),6.25为氮换算为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3. 自动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优点:

1、可用于所有食品的蛋白质分析中。

2、操作相对比较简单。

3、实验费用较低。

4、结果准确,是一种测定蛋白质的经典方法。

5、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可测定样品中微量的蛋白质。

缺点:

1、最终测定的是总有机氮,而不只是蛋白质氮。

2、实验时间太长,至少需要2小时才能完成。

3、精度差,精度低于双缩脲法。

二、凯氏定氮法注意事项

1、样品应是均匀的,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万一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被检样消化不完全,结果偏低。

3、硝化时如不容易呈透明溶液,可将定氮瓶放冷后,慢慢加入百分之三十过氧化氢2到3毫升,促使氧化。

4、在整个消化过程中,不要用强火。保持和缓的沸腾,使火力集中在凯氏瓶底部,以免附在壁上的蛋白质在无硫酸存在的情况下,使氮有损失。

4. 自动凯氏定氮仪参数设定

(V1-V2)*C*0.0140*6.25/m 其中V1是滴定时消耗盐酸的量(毫升),V2是空白实验所消耗的盐酸量(毫升),C是盐酸标准液浓度(摩尔/升),m是样品质量(克), 6.25为氮换算为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5. 自动凯氏定氮仪蒸汽发生器报警

1、样品应是均匀的,如是固体样品应事先研细,液体样要混合均匀。   

2、蒸馏时,蒸汽发生要充足均匀,加入样品后,应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以免影响结果偏低,加氧化镁要快,防止氨损失.冷凝管口应渗入吸收液中,防止氨损失。   ??

3、蒸馏完毕后,应先将接受瓶液面离开冷凝管下端,并放在其下方,冷凝液清洗管口内壁,再蒸1min后关掉热源,否则会造成吸收液倒吸。

6.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凯氏定氮仪是检测蛋白质含量的常用仪器,广泛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种的粗蛋白含量检测。在使用凯氏定氮仪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检验仪器性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方法:

  空白试验可以检查仪器的稳定程度并排除杂质氮的干扰。

  空白试验的检测物选择可以蔗糖。蔗糖是纯碳氢化合物,本身不含有氮化物,且比较稳定,不会随着温度、水、电解质等的变化发生改变。故蔗糖可以用来模拟有机氮中碳、氢元素组分,使空白测定的消化过程在与试样消化相近的条件下进行,保证空白值的正确性。

 

  空白试验方法:称取约0.5g蔗糖(无氦)代替试样,按测定步骤进行空白测定,连续测量两次,消耗标准滴定溶液的平均体积不得超过0.2 mL。

7. 自动凯氏定氮仪最大滴定体积

凯氏定氮法是分析有机化合物含氮量的常用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浓硫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蒸馏出来并为过量的硼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盐酸滴定,计算出样品中的氮量。

首先将待测物中的氨在加强热及硫酸铜催化,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硫酸铵。此过程最终溶液需要呈蓝绿色澄清透明溶液。

第二步是在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通过蒸馏释放出氨,收集于硼酸溶液中。硼酸溶液中提前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暗红色变为绿色。

最后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或硫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标准酸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氮的含量。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灰绿色为终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