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国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6 14:53   点击:1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国标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种类繁多,究其原理来说主要分为两大类:生化测定法和色谱检测法。

其中生化测定法中的酶抑制率法由于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特点,被列为国家推荐标准方法(GB/T 5009.199-2003),已成为对果蔬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进行现场快速定性初筛检测的主流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有机磷农残检测国标前处理

1、淡盐水浸泡是去掉农药残留的方法之一。

蔬果等植物体内细胞液的盐浓度低于浸泡水中盐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失水的过程会将植物细胞内残留的部分水溶性农药流失出来,降低部分农药的残留。

2、酸或碱性溶液浸泡也有助于去除农药残留。

如维生素C、柠檬酸溶液等会去除马铃薯上的丙溴磷、林丹、滴滴涕等农药残留;碳酸钠碱性溶液可以去除残留的有机磷农药。

3、淘米水清洗蔬果也是日常生活可以使用的方法之一。

将蔬果放入淘米水中浸泡几分钟后,再用清水洗涤,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农药残留。

4、沸水加热也可以去除部分农药。

如芹菜、菠菜、菜花、豆角等蔬菜都可以在清洗前先用沸水处理下,然后再用清水浸泡清洗,农药去除率可高达90%以上。沸水处理的时间不要过长,以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3. 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

有机磷农药,是指含磷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农药。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病、虫、草害。多为油状液体,有大蒜味,挥发性强,微溶于水,遇碱破坏。实际应用中应选择高效低毒及低残留品种,如乐果、敌百虫等。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导致农作物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残留。有机磷农药对人体的危害以急性毒性为主,多发生于大剂量或反复接触之后,会出现一系列神经中毒症状,如出汗、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严重者会出现呼吸麻痹,甚至死亡。

4.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国标标准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

用分光光度计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通过抑制率可以判断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存在。

农药残留测定中,使用酶抑制法,酶抑制法即用有机磷农药来抑制酶,使本可以由酶参与的显色反应失去颜色,而呈白色。抑制率即指有机磷农药抑制酶能力的强弱表示。

5.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国标规范

1.化学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高意味着水中含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其中主要是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越高,就表示江水的有机物污染越严重

2.生化需氧量

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温度下将水中有机物分解成无机质,这一特定时间内的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是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

3.悬浮物

悬浮在水中的固体物质,包括不溶于水中的无机物、有机物及泥砂、黏土、微生物等。水中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

4.细菌总数

指ml水样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摄氏度经24h培养后,所生长的细菌菌落的总数

5.总磷

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

6.大肠菌群

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胚杆菌。

水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1607-8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084-92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废水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8978-1996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52-1983

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6-84

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 GB 4914-85

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4287-92

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544-200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6-92

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7-92

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458-200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5580-95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95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082-199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 CJ 3025-1993

6. 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理化指标、营养成分检测、 营养标签检测等等 食品安全卫生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氨基甲酸甲酯类农药 重金属检测:铅、汞、铬、镉、砷等元素 有毒有害物质:亚硝酸盐、三聚氰胺、苯并芘、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赭曲霉毒素A、二氧化硫残留、容积残留量、丙二醛、聚氯联二苯、多溴联苯、壬基苯酚、磷酸三苯脂、多氯化萘 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真菌鉴定、细菌鉴定等

7.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测定技术

目前,国内主要的快速检测方法有生物检测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等。

1.生物检测法

主要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进行检测,例如通过给家蝇喂食样品,观察死亡率来判定农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定性粗糙、准确度低,对农药的适用范围有限。

2 仪器分析法

主要指利用气相色谱法、质谱仪或各类光谱仪等大型精密仪器进行农药残留分析,例如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光谱分析,首先要获得各种果蔬的拉曼光谱,然后测量各种标准农药的拉曼光谱,进而检测果蔬表面的农药含量。此方法具有检测快速、成本低、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无污染等优点,但在实际检测应用方面仍需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

3 免疫分析法

免疫分析法是将抗原抗体反应与现代测试手段相结合的痕迹分析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分析容量大、安全可靠等优点,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其开发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和时间,抗体制备难度高,对试剂的选择性高,很难同时检测多种成分,以及对结构类似的化合物有一定的交叉反应等。另外,由于抗原抗体具有特异性,不能同时检测数十种甚至更多农药残留。免疫分析法用于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时,在检测单个农药时具有快速、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农药品种繁多及混配使用,在检测大批样品时,仍无能为力。

4 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研究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农残快速检测技术,主要依据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根据胆碱酯酶抑制法的原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法主要有酶抑制率法和检测卡法。

4.1酶抑制率法

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的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度呈正相关。正常情况下,酶催化神经传导代谢产物碘化乙酰硫代胆碱(ATCHI)水解,其水解产物与显色剂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反应,产生黄色物质,用分光光度计在412nm处测定吸光度随时间的变化值,计算出抑制率,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高浓度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4.2检测卡法

样品中的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经缓冲液提取,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白色药片)有抑制作用,抑制胆碱酯酶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药片)水解为乙酸与靛酚(蓝色),从而导致速测卡颜色深浅的变化。通过与空白颜色的比较,能够对样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进行定性判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
下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