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式水分测定仪(水中电容测试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0 02:32   点击:21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中电容测试方法

铅酸电瓶内含有硫酸与蒸馏水按比例调配而成的电解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电瓶漏液量少,清洗干净后可继续使用,但需要及时补漏。如果电瓶漏液过多,则不能使用,需要更换电瓶。因为大量漏液可能会引起电流过大,从而发热起火,这是极其危险的。另外,电瓶电解液有毒,含有腐蚀性,不能用手或身体接触。

电瓶漏液原因

1、接线端处渗酸漏液;

2、帽阀渗酸漏液;

3、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导致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

检修电瓶漏液

1、检查电瓶外观,找出漏液部位,损伤部位可采用塑料电焊补上,之后检测电解液浓度,从而确保电瓶的正常工作;

2、打开电瓶盖片,查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液痕迹,如果密封有问题,更换即可;

3、做气密性测试,将电瓶放入水中进行充气加压,观察电瓶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有气泡则说明有漏液现象,对损伤部位进行焊修。

如果电瓶漏液位置损伤较大,漏液比较严重,一般很难维修,建议直接更换新的电瓶,否则流出来的电解液会腐蚀电瓶周围的车身或者零部件,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2. 水中电容测试仪

应为耦合电容,无耦合电压,测量耦合电容使用电容耦合测试仪,它是用来测试对称通信电缆的工作电容、电容藕合系数和对地电容不平衡的。

仪器可对通信电缆进行终端测量和中间测量,也可以在实验室和线路上对通信电缆进行补偿和检测。仪器终端为液晶数字显示。

3. 测电容怎样测

  判断电动机启动电容坏了的方法:  1看:看电容有无鼓包,胀起;  2听:接上电机听电机有无嗡嗡声音,用手拨动转子转速慢且无力 ;  3闻:有的电容因电流过大烧坏表面有烧焦味(限塑胶外壳类电容);  4用万用表电容挡测量。  电机流过的单相电流不能产生旋转磁场,需要采取电容用来分相,目的是使两个绕组中的电流产生近于90゜的相位差,以产生旋转磁场。  电容感应式电机有两个绕组,即启动绕组和运行绕组。两个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在启动绕组上串连了一个容量较大的电容器,当运行绕组和启动绕组通过单相交流电时,由于电容器作用使启动绕组中的电流在时间上比运行绕组的电流超前90度角,先到达最大值。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两个相同的脉冲磁场,使定子与转子之 间的气隙中产生了一个旋转磁场,在旋转磁场的作用下,电机转子中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场转矩,使电机旋转起来。  要使单相电动机能自动旋转起来,我们可在定子中加上一个起动绕组,起动绕组与主绕组在空间上相差90度,起动绕组要串接一个合适的电容,使得与主绕组的电流在相位上近似相差90度,即所谓的分相原理。这样两个在时间上相差90度的电流通入两个在空间上相差90度的绕组,将会在空间上产生(两相)旋转磁场。在这个旋转磁场作用下,转子就能自动起动,起动后,待转速升到一定时,借助于一个安装在转子上的离心开关或其他自动控制装置将起动绕组断开,正常工作时只有主绕组工作。因此,起动绕组可以做成短时工作方式。但有很多时候,起动绕组并不断开,我们称这种电动机为电容式单相电动机,要改变这种电动机的转向,可由改变电容器串接的位置来实现。

4. 电容值测试方法

1UF的启动电容测试,首先使用万用表这次有没有,会不会漏电。然后测一下这个电容会不会充电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适用于耐压值比较低的电容比如6V或10V以下的电解电容。首先把指针式万用表拨到电阻档,档位为R*1k档,然后再把红表笔接在电容器的负极,黑表笔接在其正极。连接的同时注意万用表的指针变化。指针会出现摆动,然后在放完电之后,恢复到零刻度,或其附近。出现跳动恢复零位则证明它是好的,反之则坏了。

5. 水中电容测试方法视频

那是在讲电容器的耐受电压,

因为不论介电质的介电系数为何,

平行板距离越近,迟早会无法承受电压差而放电,

严重者会导致电容器烧穿短路。

相同电压差之下,介电系数越大者,放电距离比较小;

介电系数越小者,放电距离就比较大。

反之,相同介电质(如空气),两平行板距离越远,

就可以升高电压差而不会导致放电。

6. 水中电容测试方法图片

水位传感器包括有常见的光电式、浮球式、电容式、探针式,及电缆式、超声波式等,每一类水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各不相同,那么如何快速的找到合适的水位位传感器?如何怎么判断水位传感器的好坏?

  首先需要看自己的应用环境,如果是工业级别的那首先可以排除浮球式,通常工业水处理等采用浮球式的易卡死,容易导致误报,寿命短。而超声波一类是工业上采用较多的,光电式也可以应用于工业液体检测。

  如果是家电类的那么可以排除超声波式的水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有一定距离的盲区,且对量程有要求,对被测容器的体积有要求,如果是容器太小则无法测量,因此类似于咖啡机、饮水机、净水器等都无法使用超声波式的水位传感器。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的优点是可以实时侦测,而其他类水位传感器只能在一个测量体上安装多个探头制成多点水位传感器,并不能实时侦测。

  主要看可靠性与稳定性,浮球式水位传感器尤其不稳定,其容易受水位影响,受液体黏稠度、杂物、磁性等因素,此类水位传感器液位检测精度低且可靠性低。

  而电容式水位传感器则是只能应用于非金属材质的水箱上,其工作原理是水位的变化引起电容变化,从而判断为传感器所在的位置是处于有水状态还是无水状态。

  而金属材质内含的物质也会引起电容式变化,有可能导致误判,因此传感器稳定性会受被测容器内所含有的物质影响。

  光电式水位传感器是由内部发射管发射出的红外光经过折射,根据内部接收器接受到的光电的多少来判断传感器是否处于有水状态。若只接收到到少量光线或接受不到是因为光线折射在水中导致的,则判断为有水状态。光电式因为其工作原理受影响的因素为红外光,而与压力、温度、密度、腐蚀性等因素无关,对被测介质影响小。因为重复精度高、检测精度高,拥有可靠性高、寿命长的特点。

  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的特点是体积大,通常家用电器、小设备是无法使用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的。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通常用于工业设备等,有用液位检测精确、反馈信号快等特点。

7. 电容法测含水

1 引言 粮食的水分含量是评价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是粮食检测的基本项目。

正常的粮食都含有适量的水分,并且水分含量通常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是粮食维持生命及保持其固有良种品质和食用品质所必需的。由于受到收获早晚、成熟度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粮食的水分含量是变化的数值。粮食水分的检测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两大类。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待测物原来的状态和化学性质等前提下,通过粮食本身的物理、光学及化学特性来测其含水量。有损检测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 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现就粮食水分检测浅谈其常用的主要方法。2 粮食水分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2.1 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 标准,在130 ℃的温度下保持19 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2.2 电容法 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他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2.3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2.4 微波加热法 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 450 MHz 或915 MHz 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 能耗。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2.5 射线法 近红外线反射光谱(NIRS)是在1964 年应用于粮食水分测定的。由于不同的分子对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当用近红外光(波长为1 940 nm)照射样品时,漫反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成分含量有关,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测量快速、简单,无需对粮食进行烘干,只需在仪器前流动即可检测,但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很难反映整个物料的体积水分(内部水分),测量精度受粮食籽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影响。2.6 微波吸收法 微波吸收法始于19 世纪40 年代,它利用粮食中的水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空腔谐振频率和相位等参数随水分的变化来间接地测量水分含量。其优点为灵敏度高、速度快、安全、不损坏物料、可在线连续测量、测量信号易于联机数字化和可视化;缺点是检测下限不够低,易引起驻波干扰,测量值与物料成分有关,不同品种需单独标定。3 粮食水分有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3.1 105 ℃恒重法 用比水沸点略高的温度(105 °±2 ℃)使经过粉碎的定量式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根据所失水分的质量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3.2 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又称130 °±2 ℃电烘箱法。其原理为: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规定加热温度的烘箱内烘干一定时间,烘干前后质量差即为水分含量。3.3 双烘法 双烘法主要用于测量高含水量粮食。测量时,先称取整粒试样20 g~30 g,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30 min,取出冷却称质量,然后粉碎,再用105 ℃恒重法进行烘干测量。3.4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也是定温定时法的一种,它将象限秤与烘箱结合起来,烘干试样后无需冷却可直接用象限秤称量,并可在象限秤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水分含量。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感官来对粮食进行含水量测定,通过与标准样品对照,手摸眼看来感官鉴定杂质;手摸掐、眼看、牙咬、听声来判断水分。例如,大豆的含水量鉴别。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鉴别主要是应用齿碎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而定,水分相同而季节不同,齿碎的感觉也不同。冬季:水分在12 %以下时,齿碎后可呈4块~5 块;水分在12 %~13 %时,虽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块;水分在14 %~15 %左右时,齿碎后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状,豆粒四周裂成许多小口,牙齿的痕迹会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齿咬过的部分出现透明现象。夏季:水分在12 %以下时,豆粒能齿碎并发出响声;水分在12 %以上时,齿碎时不易破碎面且没有响声。良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下,次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上。4 结束语 水分是粮食贮藏、收购、加工、运输过程中必须测量的重要质量指标。近几十年来,粮食水分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水分检测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方法是通过干燥方法和化学方法,直接检测出粮食中的绝对含水量,检测精度高,但费时,不适于在线和现场检测。间接法是通过检测与水分有关的物理量(例如物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间接地测定物质的水分,一般速度较快,易实现在线检测。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烘箱法,当然,也有其他方法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参考文献 1 陈 斌、黄星奕.食品与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9~30 2 翟宝峰.基于数据融合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2 3 王艳.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3.78:18~19 4 李业德、王一鸣.一种在线检测谷物干燥机出粮含水率的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1995.26(2):73~77 下面是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看干燥法,上面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是烘箱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准确,所以也用作其他方法校准的标准。):一般取试样为2克进行检测。(以下论文的作者是翟宝峰)

8. 测试电容的方法

检测一个电容的好坏有两种方法:

1、用万用表电阻档可检查它动、定片之间有否碰片,用红、黑表笔分别接动片和定片,旋转轴柄,电表指针不动,说明动、定片之间无短路(碰片)处;若指针摆动,说明电容器有短路的地方。

2、用万用表电阻档检查电解电容器的两根引线有正、负之分,在检查它的好坏时, 对耐压较低的电解电容器(6V或 l0V),电阻档应放在R×100或 R×1K档。

把红表笔接电容器的负端,黑表笔接正端,这时万用表指针将摆动,然后恢复到零位或零位附近。这样的电解电容器是好的。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指针摆动得也越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