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水分测定仪谷物(谷物水分测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2-02 16:43   点击:1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谷物水分测量

1 引言 粮食的水分含量是评价粮食品质的重要指标,是粮食检测的基本项目。

正常的粮食都含有适量的水分,并且水分含量通常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这是粮食维持生命及保持其固有良种品质和食用品质所必需的。由于受到收获早晚、成熟度及气候条件的影响,粮食的水分含量是变化的数值。粮食水分的检测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两大类。无损检测是指在不破坏待测物原来的状态和化学性质等前提下,通过粮食本身的物理、光学及化学特性来测其含水量。有损检测则是指在测量的过程中待测物粉碎或发生了化学变化,致使其不能保 持原有的形状、结构或组分。在这两类中,无损检测的方法更经济、快捷,发展也最为迅速,是当今世界水分检测的主流。现就粮食水分检测浅谈其常用的主要方法。2 粮食水分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2.1 直接干燥法 直接干燥法是指将待测样品置于烘箱中,根据ASAE 标准,在130 ℃的温度下保持19 h,测量前后的质量差,即为其水分含量。2.2 电容法 电容法是根据水分的介电常数远远大于粮食中其他成分的介电常数,水分含量的变化势必引起电容量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与样品中水分变化相对应的电容变化即可知粮食的水分含量。以上两种方法的测量原理非常简单,技术相对来说也较成熟,但都存在不足之处:直接干燥法测量周期较长,人为干扰因素多,并且不能进行在线测量;电容法的影响因素较多,在精度和重复性等方面难以达到国家规定标准。随着人工智能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综合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目前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结果。2.3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 红外线加热干燥法是利用红外线加热样品使其失水,从而达到测量水分含量的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温度和加热时间,该法不能进行在线测量。2.4 微波加热法 微波加热法是利用微波炉的磁控管所产生的2 450 MHz 或915 MHz 的超高频率微波快速振荡粮食中的水分子,使分子相互碰撞和摩擦,进而去除粮食中的水分。与传统干燥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缩短了测量周期、减少了 能耗。其中,红外法不需加热介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微波法操作方便,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样品,但它存在温层效应和棱角效应,造成微波的不均匀,从而影响测量精度。2.5 射线法 近红外线反射光谱(NIRS)是在1964 年应用于粮食水分测定的。由于不同的分子对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具有不同特征的吸收,当用近红外光(波长为1 940 nm)照射样品时,漫反射光的强度与样品的成分含量有关,服从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测量快速、简单,无需对粮食进行烘干,只需在仪器前流动即可检测,但仅属于表面测量技术,很难反映整个物料的体积水分(内部水分),测量精度受粮食籽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影响。2.6 微波吸收法 微波吸收法始于19 世纪40 年代,它利用粮食中的水分对微波能量的吸收或微波空腔谐振频率和相位等参数随水分的变化来间接地测量水分含量。其优点为灵敏度高、速度快、安全、不损坏物料、可在线连续测量、测量信号易于联机数字化和可视化;缺点是检测下限不够低,易引起驻波干扰,测量值与物料成分有关,不同品种需单独标定。3 粮食水分有损检测的主要方法 3.1 105 ℃恒重法 用比水沸点略高的温度(105 °±2 ℃)使经过粉碎的定量式样中的水分全部汽化蒸发,根据所失水分的质量来计算水分含量。该方法是水分检测最常用的标准方法之一。3.2 定温定时烘干法 该方法又称130 °±2 ℃电烘箱法。其原理为:在一定规格的烘盒内称取经过粉碎的试样,在规定加热温度的烘箱内烘干一定时间,烘干前后质量差即为水分含量。3.3 双烘法 双烘法主要用于测量高含水量粮食。测量时,先称取整粒试样20 g~30 g,放入105 ℃烘箱中烘干30 min,取出冷却称质量,然后粉碎,再用105 ℃恒重法进行烘干测量。3.4 隧道式烘箱法 隧道式烘箱法也是定温定时法的一种,它将象限秤与烘箱结合起来,烘干试样后无需冷却可直接用象限秤称量,并可在象限秤上直接读出试样的水分含量。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感官来对粮食进行含水量测定,通过与标准样品对照,手摸眼看来感官鉴定杂质;手摸掐、眼看、牙咬、听声来判断水分。例如,大豆的含水量鉴别。大豆含水量的感官鉴别主要是应用齿碎法,而且要根据不同季节而定,水分相同而季节不同,齿碎的感觉也不同。冬季:水分在12 %以下时,齿碎后可呈4块~5 块;水分在12 %~13 %时,虽然能破碎,但不能碎成多块;水分在14 %~15 %左右时,齿碎后豆粒不破碎而形成肩状,豆粒四周裂成许多小口,牙齿的痕迹会留在豆粒上,豆粒被牙齿咬过的部分出现透明现象。夏季:水分在12 %以下时,豆粒能齿碎并发出响声;水分在12 %以上时,齿碎时不易破碎面且没有响声。良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下,次质大豆——水分在12 %以上。4 结束语 水分是粮食贮藏、收购、加工、运输过程中必须测量的重要质量指标。近几十年来,粮食水分检测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多种水分检测方法。总体上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两大类。直接方法是通过干燥方法和化学方法,直接检测出粮食中的绝对含水量,检测精度高,但费时,不适于在线和现场检测。间接法是通过检测与水分有关的物理量(例如物质的电导率、介电常数等),间接地测定物质的水分,一般速度较快,易实现在线检测。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烘箱法,当然,也有其他方法被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参考文献 1 陈 斌、黄星奕.食品与农产品品质无损检测新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9~30 2 翟宝峰.基于数据融合的粮食水分检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02 3 王艳.微波加热法测定谷物水分的研究[J].江苏调味副食品,2003.78:18~19 4 李业德、王一鸣.一种在线检测谷物干燥机出粮含水率的方法[J].农业机械学报,1995.26(2):73~77 下面是具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看干燥法,上面介绍了“目前最常用的是烘箱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准确,所以也用作其他方法校准的标准。):一般取试样为2克进行检测。(以下论文的作者是翟宝峰)

2. 谷物水分测定仪说明书

第一步:开机按校准键,放砝码,自动校准。(定期效准,不用每天开机效准)

第二步:取样,按测试键开始工作

第三步:仪器加热中,仪器正在显示丢失的水分值。

第四步:测定结束,仪器显示终水分值,记录数据

第五步:等待仪器冷却继续下一个样品的测量

3. 谷物水分测定仪的用法

粮食水分测量仪主要是基于一个安装在不锈钢法兰外壳里的外置的共振器的工作原理而设计的。通过共振器在测量面表面厚度100mm的圆柱形区域里形成均匀的测量场,当物料均匀的经过测量区域,会削弱此测量场的能量。

这样传感器就可以给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与物料的多少,以及物料被极化程度的难易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从而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水分值。它适用于测量物料表面的的活性水分(附水)。

4. 谷物水分测量仪8188怎么调水分

他这个包装外壳都会有一个二维码的二维码的上方或者下方都会有一个。需要刮码的数字验证码你可以扫描他的二维码最后再把数字验证码输进去你就可以知道他到底是不是真的

5. 谷物水分测量仪怎么调怎么校对

维修步骤及方法

故障一:测量开路

  当测量开路时,测量状况显示器、电解状况显示器将显示大,LED数字显示器记数使阳极室电解液产生过颜色变深。此时应检查下列情况:

  1、测量插头、插座是否接触良好。

  2、测量电极引线是否开路,插头焊接是否良好。

  故障二:电解开路

  当电解开路时,测量状况显示器有指示,电解状况显示器只亮2个绿灯,“LED”数字显示器不记数,此时应检查下列情况:

  1、电解插头、插座接触是否良好。

  2、阴极室上的电解引线是否开路,插头焊接是否良好(当重新焊接插头时,应注意正、负极性不得焊错)。

  3、阴、阳电极铂金丝的焊接点是否开路。

  故障三:测量短路

  当测量短路时,测量、电解状况显示器均无指示,LED数字显示器不记数,此时应检查下列情况:

  1、测量插头或插座是否短路。

  2、测量电极两球端是否碰到一起或内部是否短路。

  3、测量电极是否渗漏,渗漏时仪器电解时间尽管超过半小时以上,也不能到达终点(此时不属于电解液问题,应更换测量电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