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站仪的i值测定(全站仪的使用与检测实验报告)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9 16:07   点击:2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站仪的使用与检测实验报告

1.全站仪的基本操作与使用方法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应注意的两点:

1、应使用仪器的竖丝进行定向,严格使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点地面要有牢固清晰的对中标记。

2、B点棱镜中心与仪器中心是否重合一致,是保证检测精度的重要环节,因此,最好在B点用三脚架和两者能通用的基座,如用三爪式棱镜连接器及基座互换时,三脚架和基座保持固定不动,仅换棱镜和仪器的基座以上部分,可减少不重合误差。

2.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误差分析

      使用全站仪当中发现测距不准,坐标误差大等问题,有时候并不是仪器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设置不当造成的。

1、i角(垂直角误差)2C值(水平角误差)精度;我们知道,全站仪要使用水平角计算平面XY坐标,使用垂直角计算高程,i角和2C误差大,自然会导致坐标计算误差。

2、棱镜常数。仪器置入的棱镜常数要与当前使用的棱镜常数一致,使用国产全站仪和棱镜,常数一般为-30;早些年个别日本品牌全站仪用的棱镜有过常数为0;徕卡和中纬的全站仪特殊处理。

3、气压、温度: 仪器测距与处地的气压和温度密切相关,每次测量需要重新输入,仪器自动计算ppm改正值。

4、测距精度(加常数、乘常数): 光波测距仪(全站仪)的测距精度统一表示如下: ±(A+Bppm×D)mm D是测量距离,单位是mm;A是与测量距离长短无关的误差,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加常数;B是与测量距离长短有关的误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乘常数。加常数是一个固定误差,乘常数是一个随机误差。

3.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结果分析

横向和纵向最简单的理解就是方向偏差,横向就是水平方向,而纵向就是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偏差。

横向偏差多由于距离测量误差所造成的,当测量一条边的距离时,因仪器精度不同,操作者对距离测量设置不够全面(如加、乘常数和气象改正)而造成的误差。而纵向误差大多是因为测量水平角引起的误差,为减弱该误差要提高测角精度,增加测回数。

4. 测量学全站仪的使用实验报告

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5.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这是教学大纲: 一、测量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测量的任务和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2)地面点位的确定; (3)直线定向和坐标推算; (4)测量的基本工作和原则。

2、教学要求: 了解测量的任务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理解测量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地面点位的确定;了解直线定向和坐标的推算;了解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二、水准测量 1、教学内容 (1)水准测量原理; (2)DS3型水准仪的组成和使用; (3)普通水准测量; (4)DS3型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5)水准测量的误差; (6)自动安平水准仪; (7)精密水准仪。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实验二水准测量; 实验三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2、教学要求 熟悉水准测量的原理;了解水准仪的组成,掌握水准仪的操作;基本掌握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熟练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外业和内业计算;了解水准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消减方法;了解自动安平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的使用。三、角度测量 1、教学内容 (1)角度测量原理; (2)普通光学经纬仪的组成及使用; (3)水平角测量; (4)竖直角测量; (5)光学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6)角度测量的误差。实验四经纬仪的使用与测回法测水平角; 实验五竖直角观测及竖盘指标差的检验与校正; 实验六经纬仪的检验。2、教学要求 掌握角度测量原理;了解光学经纬仪的组成,掌握经纬仪的操作与检验方法及角度的测量方法与记录计算;了解角度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减方法。四、距离测量 1、教学内容 (1)钢尺量距; (2)视距测量; (3)电磁波测距; (4)距离测量的误差; (5)全站仪。实验七 全站仪的认识与使用。2、教学要求 学会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掌握三项改正计算;了解视距测量与电磁波测距方法;熟悉全站仪的使用;了解距离测量的误差产生原因及消减方法。五、误差的基本知识 1、教学内容 (1)测量误差概述; (2)衡量精度的标准; (3)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 (4)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5)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 2、教学要求 了解误差的来源、分类、性质和衡量精度的标准;了解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掌握等精度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了解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及其中误差。六、小地区控制测量 1、教学内容 (1)控制测量概述; (2)导线测量; (3)交会测量; (4)三、四等水准测量; (5)三角高程测量。2、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测量的概念、控制网的分类、等级与布设、导线的布设形式、等级与技术要求,熟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内业计算方法;了解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及记录,掌握水准测量的作业与计算方法。七、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1、教学内容 (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2)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4)地形图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2、教学要求 掌握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大比例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与测绘方法;基本掌握地形图的应用。八、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 1、教学内容 (1)施工测量概述; (2)施工控制测量; (3)测设的基本工作; (4)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实验九测设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教学要求 熟悉施工测量的任务与特点;熟悉施工控制测量的方法;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以及点位的测设方法。九、建筑施工测量 1、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 (2)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 (3)工业厂房的施工测量; (4)建筑物的变形观测。2、教学要求: 掌握民用建筑、高层建筑和工业建筑的施工测量方法;熟悉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方法。十、道桥施工测量 1、教学内容 (1)道路中线复测与曲线测设; (2)纵横断面测量及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3)道路施工测量; (4)桥梁施工测量。2、教学要求 仅对道桥专业,要求掌握本章内容。十一、现代测量技术 1、教学内容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 (2)数字化地形图的测绘和应用; (3)地理信息(GIS)系统的建立和应用。2、教学要求 一般了解现代测量新技术发展情况及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 全站仪的应用实验报告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①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②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③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2)仪器的安置。

①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②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③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3)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①竖直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竖直度盘制动钮,将望远镜纵转一周(望远镜处于盘左,当物镜穿过水平面时),竖直度盘指标即已设置。随即听见一声鸣响,并显示出竖直角。

②水平度盘指标设置。

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旋转照准部360,水平度盘指标即自动设置。随即一声鸣响,同时显示水平角。至此,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已设置完毕。注意:每当打开仪器电源时,必须重新设置和的指标。

4)调焦与照准目标。

操作步骤与一般经纬仪相同,注意消除视差。

(2)角度测量

1)首先从显示屏上确定是否处于角度测量模式,如果不是,则按操作转换为距离模式。

2)盘左瞄准左目标A,按置零键,使水平度盘读数显示为0°00′00〃,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读取显示读数。

3)同样方法可以进行盘右观测。

4)如果测竖直角,可在读取水平度盘的同时读取竖盘的显示读数。

(3)距离测量

1)设置棱镜常数

测距前须将棱镜常数输入仪器中,仪器会自动对所测距离进行改正。

2)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会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15℃和760mmHg是仪器设置的一个标准值,此时的大气改正为0ppm。实测时,可输入温度和气压值,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大气改正值(也可直接输入大气改正值),并对测距结果进行改正。

3)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4)距离测量

照准目标棱镜中心,按测距键,距离测量开始,测距完成时显示斜距、平距、高差。HD为水平距离,VD为倾斜距离。

全站仪的测距模式有精测模式、跟踪模式、粗测模式三种。精测模式是最常用的测距模式,测量时间约2.5S,最小显示单位1mm;跟踪模式,常用于跟踪移动目标或放样时连续测距,最小显示一般为1cm,每次测距时间约0.3S;粗测模式,测量时间约0.7S,最小显示单位1cm或1mm。在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时,可按测距模式(MODE)键选择不同的测距模式。

应注意,有些型号的全站仪在距离测量时不能设定仪器高和棱镜高,显示的高差值是全站仪横轴中心与棱镜中心的高差。

(3)坐标测量

1)设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2)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或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当设定后视点的坐标时,全站仪会自动计算后视方向的方位角,并设定后视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其方位角。

3)设置棱镜常数。

4)设置大气改正值或气温、气压值。

5)量仪器高、棱镜高并输入全站仪。

6)照准目标棱镜,按坐标测量键,全站仪开始测距并计算显示测点的三维坐标。

7. 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实验报告

应该是参数设置的问题,同时不排除点位问题。

只要仪器能测距,一般测距方面就没什么问题。建议使用与仪器相匹配的原装棱镜,仔细检查每一项设置。

8. 全站仪的认识和使用实验报告数据

全站仪由照准部、基座、水平度盘等部分组成,采用编码度盘或光栅度盘,读数方式为电子显示,有功能操作键及电源,还配有数据通信接口。

全站仪的使用:

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2、电池的安装(注意:测量前电池需充足电)。

3、把电池盒底部的导块插入装电池的导孔。

4、按电池盒的顶部直至听到“咔嚓”响声。

5、向下按解锁钮,取出电池。

仪器的安置:

1、在实验场地上选择一点,作为测站,另外两点作为观测点。

2、将全站仪安置于点,对中、整平。

3、在两点分别安置棱镜。

4、竖直度盘和水平度盘指标的设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