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么用全站仪测土方量(全站仪土方测量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8 18:32   点击:28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站仪土方测量方法

全场设网格图,网格间距可自定(2-10米),然后用全站仪测定每个网格中心点坐标及高程。然后按网格图优化土方挖填方案。

2. 用全站仪测土方量

全站仪对中器设置高度没有规定,然后没有障碍或特殊要求,一般设置高度1.8-2.0米。

3. 全站仪怎么测土方量方法

1、全站仪安置在一个控制点(测站点)上,整平对中,另一个控制点(后视点)立棱镜;

2、按MENU(菜单)键,按F1(数据采集),输入测站点的坐标和仪器高,点击下一步;

3、输入后视点坐标。

4、仪器瞄准棱镜,点击测量。

4. 全站仪怎么测量土方

没有全站仪可以直接算土方,只可以直接算面积。如果想算土方,只能是采集完数据在软件里算。

5. 全站仪测土方量操作

一,观测顺序:

1,掌握四等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计算

2,掌握水准测量闭合差调整及求待定点高程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数安排3实验组由4 ~ 5组

2,实验设备每组水准仪台水准尺2根尺垫2记录板1块测伞13.实验场选择条闭合水准路线间设置三坚固点A、B、C作水准点A点已知高程点假定高程10.000m 由A点发测定B、C点高程并测A点组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待定点高程记录计算实验报告八每交份实验报告

三、步骤:

1,已知点A发固定点A、B、C间设置若干转点

2,每测站观测程序:

(1)视黑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2)前视黑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3)前视红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

(4)视红面尺水准器气泡居读丝读数3.每测站各读数按四等水准表格记录

计算校核计算要求:

(1)视线≤100m

(2)前、视距差d ≤±5m

(3)红、黑面读数差≤±3mm

(4)h黑—h红≤±5mm

(5)视距差累计值∑d ≤±10m

四、注意事项

1,每测站观测完毕要立即进行计算校核符合要求搬站否则需要重测

2,本站∑d接近10m 站要调整前、视距使减少超5m 展开@_@水准仪使用操作基本程序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准尺读数

方法与步骤:

1,水准仪的认识 DS3水准仪的外形和主要部件的名称,应了解其作用及使用方法

2,安置脚架时,应使架头大致水平,对泥土地面,应将三脚架的脚尖踩入土中,以防仪器下 沉,

3,对水泥地面,要采取防滑措施,

4,对倾斜地面,应将三脚架的一个脚安放在高处,另两只脚安置在低处,

5,对于倒像望远镜,则是从上往下数

6. 如何用全站仪测算土方量

动态RTK是可以进行土方测量。测量时高程误差有7-8厘米尽量不要作业。测量土方全站仪可能多一些。%60是点校正没有做好,GPS每测量一个点都有高程中误差7-8厘米肯定不能进行测量。

7. 怎么用全站仪测量土方

等高线是绘图的时候生成的,不是用全站仪直接测出来的。

全站仪测量等高线是吧所要测的地区的特征点(地形变化点,建筑角点)测出来然后导出到电脑上,经过软件处理生成等高线。

在cad上你是无法直接展绘测量点位的,要通过专业的软件才可以在cad上展点;

网上下载一个cass就行了;

地形土方量计算用等高线计算不是很精确,差别较大。你可以算一下等高线所围的面积,然后按梯形计算土方体积,最后累加即可得到。

8. 全站仪测土方怎么测量

1断面法

我们设想利用施工区的平面控制点,使用全站仪配合测距仪远距离施测断面,在通视较好的平面控制点上,一站即可完成一项工程的全部断面测量任务。

原理

全站仪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测站的三维坐标,利用这一功能,只要将测站与基线纳入统一坐标系,经过坐标旋转,建立新的施工坐标系,在测站点架设仪器并输入测站点相对于基线的里程桩号和规化距离(轴距),此时所测得测点的纵、横坐标就是该点的桩号和该桩号上的横断面点相应的轴距。

(1) 建立独立的施工坐标系统

建立以基线起点为原点,基线前进方向为X坐标轴,垂线方向为Y坐标轴的施工坐标系统。

在该坐标系统中,X坐标表示测点沿基线方向相对于基线起点的间距即里程桩号 ,X为正数表示该点位于基线起点的前方,负数表示该点位于基线起点的后方 。Y坐标表示测点到基线的水平距离即轴距,Y坐标为正表示该测点位于基线的右方,Y坐标为负表示该测点位于基线的左方,其绝对值所表示的轴距是相等的。而断面测量所采集的数据一般都是沿基线、基线的平行线、基线的垂直线上的特征地形变化点相对于基线起点或基线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建立了上述施工坐标系后,在该施工坐标系测得测点的三维坐标,X表示该点的桩号,Y表示轴距,H表示该点高程。

(2) 施工坐标系坐标与大地勘测坐标系坐标的换算。

在施工坐标系下进行断面测量,主要问题是将测站点的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换算成施工坐标系坐标,以所计算出的坐标作为站点的坐标值,进行断面测量。

断面法的应用

使用“断面法”进行作业,首先要选定控制点,在需要挖填部位的对面,通视条件好、视野开阔、距离适当的地方进行布设,为了防止控制点丢失,便于方向检测,可以多增设几个点,保证施测要求。选定测站点并完成坐标值的转换后,在测站点安置仪器,对准后视方位配盘、检测后视坐标无误(后视方位角为施工坐标系方位角)方可进行。测量时,一种情况是原始断面测量,即立尺员依地形变化要求选定断面。二种情况按给定的原始桩号、轴距进行测量,立尺员初步估计断面位置,再用试测法找到准确的断面位置,依次完成各个断面的测量任务。使用全站仪可根据仪器显示:X—桩号、Y—轴距、H—高程,进行指挥、计算或记录,使用经纬仪配合测距仪可按具体条件使用可编程计算器通过输入边长、水平角、垂直角,计算桩号、轴距。

之前先检查测量记录数据,准确无误后绘制断面图。一种方法是手工将点展绘在方格纸上,联成断面线,并将原始地面线、设计线、土石分界线等分别予以展绘,各种数据线相互叠合生成断面图。时,采用常用的平均断面法 :即假定两相邻断面间为一棱柱体,其高为两断面的中线长度,底面积为相邻两断面之平均值。

断面面积S分别用求积仪量出,代入公式求出总工程量。

第二种方法是将各种数据(原始地面数据、土石分界线、收方线、竣工线等)分别输入计算机,利用AutoCAD强大的绘图功能完成断面绘制、断面面积查询,配合(Excel)利用平均断面法计算总工程量,断面图用Auto CAD输出。

地形图法

对于地形变化复杂、通视条件差、开挖或回填区域不规则的地区,有时测量几个有限的断面很难表达出该地区实际情况,增补断面,如果通视影响就不得不频繁搬站 ,无形中加大了外业工作量,由于受视野的限制可能室外选定的断面对于不一定非常合理,这时使用“断面法”就没有太大优势,因此我们使用“地形图法”。

地形图是地表的模拟图象。地形图是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地物 、地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正射投影图。“地形图法”即野外直接测定地物、特征地貌的,依据计量要求确定测图比例,近距离现场展点现场勾绘地形图,地形图比例尺根据用途、工程部位、范围大小等选择,如主要建筑物的开挖竣工地形图选用1:200,收方图以1:500或1:200为宜,大范围的土石覆盖层开挖可选用1:1 000 。测图完毕 ,交付现场验图,地形图之“地物点位置中误差、等高线高程中误差等”均符合“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允许精度,即可交付内业计算使用 。

内业计算时在地形图上先定出基线位置,在地形图上参考基线位置依地形变化趋势、地质情况等以满足计量要求截取横断面,依断面线量取距离与高程等断面数据 ,并填入相应的表格。这样即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又减少了外业的盲目性,或是断面不足而造成的补测停工,甚至影响工程计量。绘制断面图与计算工程量的方法如同上述 "断面法"所述,但因注意所使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应不小于断面的绘图比例尺,并尽可能提高测点的点位与高程精度,加大点位密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