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南方全站仪坐标放样步骤(南方全站仪参考线放样怎么操作)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2 10:15   点击:2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南方全站仪参考线放样怎么操作

现在建筑工程大半径圆弧常用两种方法放样圆弧线。

一种是按放样间隔长度逐点计算放样坐标,然后用测量仪器逐点在实地放样出各点,最后把各点依次用直线连接起来即可。

另一种是只用测量仪器放样出少量的几个点,然后依据圆弧及相邻放样点之间的弦长等参数用几何作图的方法进行加密,以保证圆弧的精度。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Total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

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

2. 全站仪方向线放样

1、设站。>在控制点上摆设仪器,对中整平。>设置测站参数,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

2、定向。>望远镜瞄准后视方向。>设置后视参数,输入后视坐标>完成后视后,可直接测量一下后视点坐标,作为校核。

3、放样。>在菜单中(多数仪器在主菜单)选择放样功能>输入放样点的坐标,确认后仪器会显示距离及角度参数。>按显示屏提示转动望远镜,当水平角偏差为0时固定。>指示跑棱镜者走到视线方向,按仪器给出的距离,估计他应该去到的位置。>测量一次。仪器会显示距离的差值,一般负数表示往仪器方向移动,正数则往相反方向移动。>再测量一次。重复这个步骤,知道距离差值符合要求为止。>这就是要放样的点了,施测一下坐标,记录。

3. 南方全站仪怎样坐标放样

步骤基本如下:

1、仪器对中整平, 开机进入主菜单, 进入放样程序,站点在已知点上: 然后开始建站, 先输入站点坐标,然后根据提示输入后视点坐标,把仪器对准后视点,然后按测距, 测好后站就建好。

2、这时候要反测下后视点,看测量出的后视点坐标和你输入的坐标差多少,如在允许范围内,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放样,如不在,则需要找出原因,原因来自三方面: 仪器问题, 人问题, 点坐标问题。在解决好后可以进入下一步放样了。

3、根据仪器提示输入放样点坐标,输入后 一般仪器会显示 角度 *** 距离*** 这表示根据你输入的数据仪器算出要放样的点和站点的关系,然后按极差按钮或下一步之类的按键,会进入到一个水平角会不断变化的界面。

4、把仪器转到水平角数据显示为0°0分0秒附近,然后用水平微动把仪器调到 0度0分0秒,这表示要放样的点在这条线上。在仪器前方另一人拿棱镜对准仪器,测量下,会显示比如 -30米 或+30 米,表面你所要放的点前进或后退30米,不同意正负号表示前进后退可能不同。

5、持棱镜人就按照操作仪器人的提示前进或后退,在测量数据位正负10公分的时候就可以打桩了,然后在桩上打钉,继续精确定位。等精确好了,这点也就放好了。

4. 全站仪点到线放样

放样方法口诀是:

全站仪使用“一口清”

施工测量是关键,使用全站来放线;

电池导块入导孔,听到“咔嚓”锁定好;

仪器安置稳为主,对中整平是基础;

移架腿,粗对中;

调架高,粗整平;

移机头,精对中;

调螺旋,精整平。

后视法精度高,坐标输入不能糙;

测站坐标仪器高,后视输完棱镜照;

棱镜立于后视点,气泡居中不偏显;

建站完成需检查,放样后视看误差;

三角顶尖粗瞄准,调焦螺旋不能混;

目镜调焦十字显,物镜(望远镜)螺旋像清晰;水平微调精瞄准,十字丝中对镜中;

重复“测量”和移镜,直到测点被锁定。

市政施工放样先,准确无误记心间;

疏忽大意不得了,尤其曲线和转角;

操作熟练误差少,工程质量会更好。

5. 南方全站仪后交法放样的操作流程

工程测量学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在待定点上向至少三个已知点进行水平角观测,并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及两个水平角值计算待定点坐标的方法。

一、全站仪后方交会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开机后先按S.O 键,输入文件名(也可跳过),确定,再按 S.O 键下翻,F2 键选择新点,再按F2 选择后方交会法,再 选择一个文件,确定,自定义点名(可跳过),再F1 距离后方 交会,输入仪高,确定,在No1#界面里面选择坐标,输入 第一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已知点上架好凌镜,测量,再用同 样的方法进行第二个点的操作。然后再看残差大不大,不大 可以进行计算,后面的就进行定位放线。

以南方全站仪为例: 放样---新点----后方交会法----输入点号---回车----输入仪高 ---回车---输入A 点已知坐标-----输入棱镜高---测量距离---自 动保存-----输入B 点坐标---输入棱高----测量距离----自动保 存----计算----记录---(完成) 说的挺多,其实挺简单的,你可以上网下一本说明书,说明书里 说的很祥细.网上有很多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全站仪后方交会的操作方法请告诉我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跟极坐标法的原理是一样的,都要有两个 已知条件。极坐标法有两个已知坐标或者一个坐标一个方向 就可以了,后方交汇要有两个坐标。步骤:在仪器里面找到 后方交汇,有的叫交会测量,有的叫新点。每个仪器不同都 不一样。有的一起要输入两个坐标后在测距,有的是输一个 测一个。反正就是输入坐标,然后测距,然后按计算,定向 就可以了,后交有条件限制的。交会角度不能小于15 度和 大于165 度、更不能再一条直线上。要不然仪器就不能计算 出结果。无法交会。对交会距离也有一定限制,得慢慢摸索, 总之比极坐标法好用但是精度差点,可以交会2 个坐标,也 可以交会很多坐标。坐标都精度高。

二、测量方法

全站仪后方交会放样

全站仪放样,作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对技术员已上升为必须擅长的仪器操作内容。全站仪建站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极坐标法建站和后方交会法建站,本项目采用的一般为后方交会法。现以本项目尼康全站仪为例,讲述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建站、放样全过程。(其他品牌全站仪可参考进行)

(一)建站

1.将仪器架于两已知点均可通视,且可完全看到放样目标点位置的高处。尽量保证视线夹角在60度左右,仪器架设高度适中,三脚架腿踩实,不可出现放样过程中架腿松动现象。(注意:整个放样过程中仪器附近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且放样人员应尽量站在一点不动,减少因人员走动导致仪器震动偏移。)

2.固定仪器,上下松动架腿大致调整圆水准器气泡基本居中,按下电源键开机,上下左右转动一下,按下“0”键,进入精平模式。

将水准管放于平行于两螺旋连线方向,关注屏幕上数值,“ ”过大,便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平行方向两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一般数值处于5"以内即可);“ ”过大,便左转或右转垂直方向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旋转60度,检查,若仍有些许偏差,再按上述调整。再旋转60度继续检查至完成。

3.按下“确定”键记录,按“建站”键进入建站模式,选择“后方交会法”按“确定”。①若全站仪内已有建站点坐标,可在“PT”栏输入点名(“MODE”键可切换数字与字母),按“确定”键自动跳出坐标,再输入棱镜高(本项目为1.35m和1.2m两种);②若全站仪内无建站点坐标,于“PT”处按“确定”键进入坐标输入界面,XYZ输完后,按“确定”回到界面,再输入仪器高。

CD数值暂时不输,按“确定”跳过进而记录,进入瞄准后视点1界面,视线内横竖丝卡住棱镜头“横竖尖头”(一般要求:竖向从镜杆底部瞄起,再翻转上去;横向以卡住两边尖为准),瞄准后,点击“测量1”(一般仪器内部设置“测量1”为棱镜模式且双频,“测量2”为免棱镜模式且单频,具体设置可内部调节变动)测量,待响两声后,在不转动仪器前按“确定”键记录,重复“PT”输入点坐标和棱镜高进行后视点2的瞄准,按“测量1”测量(若发现测量时后视瞄准有移动,再瞄准再按“测量1”测量)。

4.确定无误后,按“确定”键记录,自动开始计算建站误差,一般要求建站误差在5mm以内。(考虑仪器自身状态和其他情况,计算出结果有几种不正常情况:①建站误差过大,处理办法为按一次“ESC键”返回测量后视点2,再次瞄准,测量,再计算,若还是很大,重新建站;②出现“输入第三个点”,处理办法为检查输入点坐标是否输入有误,确定无误,再次测量,若不行,重新建站)

建站误差符合要求后,按“确定”键记录,重新输入点名,其他可按“确定”或“ ”键跳过,最后“确定”键完成建站。

(二)放样

点击“放样”键,按“确定”或“ ”键跳过界面,至下一个坐标输入界面,输入坐标,瞄准,“测量1”测量,按指示告知架镜人员左右前后移动至定点位置,通知定点。

一次“ESC”键返回,再按“确定”或“ ”键跳过界面,进入下一点坐标输入界面,可按左右键在已有坐标上更改部分数字,再按“确定”键进入下一点放样,直至完成全部点放样。(放样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水准气泡偏差,若偏差过大,可适当小范围调节至符合要求;每放一个或几个点,扶镜人员应根据图纸设计,查看放样点之间及与模板的偏位偏差,及时获知并调整)

6. 南方全站仪如何放样

全站仪转控制点方法

第一种方法:设置测站-后视,测量需要的点,然后在测站-后视,测量需要的点,如此往复以达到转点的目的。

第二种方法:进行自由测站后,测量需要的点,如此往复。

在干测绘工作之前,首先得确定所使用的坐标系,而坐标系在实地的体现就是控制点;放样是把已有坐标在实地找出来并标示好,因此控制点坐标是需要甲方提供的,不可能是假定的。

所说的测站点坐标和后视点坐标也就是其中的控制点坐标。测站点是指架设仪器的控制点,后视点是指用来定向的控制点。当然,在精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支站,之后测站点的坐标就是现在所架设仪器的支站点坐标了。

7. 南方全站仪直线放样

首先进入的时候选择放样模式,先输入测站点,然后输入后视点,然后输入放样点,这样就可以了。

8. 南方全站仪放样正负怎么走

你这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用全站仪放样,不同的仪器具体步骤不同,但总体原理如下:首先用全站仪建站,即确定好业主给你的坐标系,分别输入站点,后视点坐标,测量下后视点,复核。

其次输入或调用放样坐标,把仪器转到dHD为0度0分0秒处,然后在前面用棱镜对着仪器测距,根据结果来进行前进或后退。

再次:在结果已经到了正负1cm时可以打桩,打好桩后在桩上打钉,继续精确放样。所以你不管是放桩位还是轴线,关键是要把需要放样的点坐标计算出来,全站仪是只认坐标。以上是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启发。

9. 南方全站仪放样视频教程

1、设站。>在控制点上摆设仪器,对中整平。>设置测站参数,输入测站坐标,仪器高。

2、定向。>望远镜瞄准后视方向。>设置后视参数,输入后视坐标>完成后视后,可直接测量一下后视点坐标,作为校核。

3、放样。>在菜单中(多数仪器在主菜单)选择放样功能>输入放样点的坐标,确认后仪器会显示距离及角度参数。>按显示屏提示转动望远镜,当水平角偏差为0时固定。>指示跑棱镜者走到视线方向,按仪器给出的距离,估计他应该去到的位置。>测量一次。仪器会显示距离的差值,一般负数表示往仪器方向移动,正数则往相反方向移动。>再测量一次。重复这个步骤,知道距离差值符合要求为止。>这就是要放样的点了,施测一下坐标,记录。

10. 南方测绘全站仪直线放样使用方法

1、全站仪激光对中

将全站仪架设到已知点(基站点),打开仪器,转动望远镜后,打开激光器对中,进行整平,只上下调动其中两个脚架,将圆水准器调平后再调管水准器精平,再看对中点是否居中,如有偏差,只移动仪器,再进行调精平,反复直到对中为止。

2、设置全站仪坐标

进入仪器菜单项,选择放样测量,进入测站设置,输入测站基点坐标后,进入后视点输入,将仪器十字丝对准后视点棱镜中心后,按确定键,这样仪器已经设置好坐标方位,再找个已知坐标点进行坐标复测,确认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外业测量工作。

3、选择坐标测量

进入菜单项,将棱镜架设到复测点位,整平,望远镜十字丝对准棱镜中心,(看仪器性能而定)选择坐标测量,打出坐标与现有坐标进行对比,相差不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放样程序。

4、输入坐标进行测定

进入放样测量中的放样数据,输入我们要测定的未知点坐标进行测定,输入坐标后按仪器显示角度方位进行调整,将棱镜移动到正确方位进行距离测量,根据仪器上显示距离棱镜进行适当的前后调整。(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棱镜调平-圆水准器)直到仪器上显示为几毫米甚至更小为止,这就是我们要测定的未知点的点位)。

5、木桩固定点位

测定出未知点位后,我们最好打上木桩,订上钉子,再用混泥土沿木桩四周围护好以免松动。

11. 南方全站仪怎么编辑水平定线

地面控制测量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定各洞口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以便根据洞口控制点将设计方向导向地下,指引隧道开挖,并能按规定的精度进行贯通。

平面控制测量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直接定线法、导线测量法、三角网法和GPS法。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按照设计精度施测两相向开挖洞口附近水准点之间的高差,以便将整个隧道的统一高程系统引入洞内,保证按规定精度在高程方面正确贯通,保证隧道工程在高程方面正确修建。

一般在平坦地区采用等级水准测量,在丘陵及山区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隧道施工测量 ( 1) 洞内导线测量与进洞点的标定。

施工导线是隧道施工中为方便进行放样和指导开挖面布设的一种导线,导线点是边开挖边设置,通常沿中线布设,边长一般为25~50m。

施工单位还需布设洞口点,进洞点利用设计坐标和洞口点坐标, 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通过极坐标法标定, 洞口点设仪器;然后,用极坐标反算所得方位角,标定方向,并测量距离, 从而确定进洞点。

( 2) 中线测量。

中线测量是保障隧道按设计要求施工的重要举措。根据施工方法,开挖的宽度以及曲线设计半径大小等不同,中线测量的方法也不同。由于洞口施工方法的特殊性,中线分临时中线和永久中线。

当隧道掘进20m左右,就要对临时中线点进行重新检查标定, 检查符合要求后,标定永久中线。

直线隧道的中线测设通常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法, 瞄直法和激光指向仪导向法。

( 3) 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是为了使两个或多个掘进工作面,按其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贯通测量应遵循以下原则:要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测量方法正确的同时,保证贯通精度;对每一项测量都应有客观独立的检查校核,严防差错。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平巷贯通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用经纬仪把两端巷道的中心线都延长到巷道贯通接合面上,量出两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其大小就是贯通在水平面内的实际偏差。

②平巷贯通时竖直面内偏差的测定:用水准仪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连测两端巷道中的已知高程控制点,求出高程闭合差,它实际反映了贯通高程测量精度。

③竖井贯通后井中实际偏差的测定:竖井贯通后, 可由地面上或由上水平的井中处挂上中心重球线到下水平,直接丈量出井筒中心之间的偏差值,即为竖井贯通的实际偏差值。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