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全站仪参考线(全站仪中线测量)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1 23:20   点击:20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全站仪中线测量

1.控制点埋设

在施工之前,控制点已嵌入现场,每个桥位置都嵌入了两个控制点。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桥的长度,控制点的位置便于观察和放样。使控制点的高度与垫脚石的位置以及与路线的距离保持距离,以免损坏路基结构。

2.控制点坐标测量

埋入控制点后,使用GPS测量其坐标。桥的长度不是很长,使用GPS收集坐标时,不使用静态测量功能,STONEX仪器RTK具有测量控制点的功能,收集30个坐标并计算平均值。

使用平面坐标代替高程,并且分别使用电子水准仪测量高程,该项目使用独立于项目的坐标系。找平测量步骤是:从参考控制点到节点的往返闭合误差小于规格,然后执行下一个测量,然后是另一个闭合参考点。

3.控制点坐标验证

全站仪检查两点之间的距离,测得的距离比设计的距离小1CM,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60米,则表明坐标存在问题。固定一个点的坐标并保持方位角不变,然后重新测量或重新计算另一点的坐标。X和Y值与先前的坐标相距几毫米,这样放样的全站仪的桥梁位置与设计平面位置略有偏离,偏差约为25px,但结构尺寸准确,请检查全站仪的距离测量。

4.施工放样坐标的计算

接下来的工作是计算坐标,由于工程图未提供每个零件的设计坐标,因此需要使用CAD绘图功能自己计算。先计算线的坐标,然后使用计算软件(可用的“简单测量”,“道路测量师”等)计算与码头中线和前墙端部相对应的路线的坐标,在码头中间绘制一条垂直于路线切线的垂直线,并计算垂直线上的点的坐标。例如路线右侧的10m点的坐标(计算软件具有相应的功能),这样就确定了码头的轴线。

2. 全站仪测等高线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模拟法测图和数字测图两种。目前,地形图测绘主要采用数字测图方法。

工程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一、全站仪数字测图

全站仪数字测图是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的主要方法,基于全站仪的数字测图系统主要有两种类型:

1、分为数字测记模式(全站仪+电子手簿或人工记录数据再传输至成图系统中经处理生成数字图,内业成图) ;

2、电子平板模式(全站仪+便携计算机或PDA个人数据助理,实地成图),实现“所见即所测,所见即所得”。

数字测图系统具有基本数据编辑加工、图形分层、符号配置等功能外,有些还具有属性数据录入与挂接、由离散点构建不规则三角网进而生成等高线、影响数据集成与叠加和不同数据格式转换等功能。

二、 GPS RTK数字测图技术,此方法完全与全站仪类似,利用RTK系统代替全站仪或与全站仪组合使用。

三、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测图:对于大范围的地形图以及大型工程建设场地测绘等,可以利用航摄影像、遥感影像、机载激光雷达扫描系统LIDAR或使用轻型飞机摄取影像,  使用数字摄影测量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生产生成DOM (数字正射影像图)、DEM (数字高程模型)、DRG (数字栅格地图)、  DLG (数字线划地图)以及复合模式组成。

四、车载移动测图系统测图,又称移动道路测量系统(MMS) , 以车辆为平台,集成GPS接收机,视频传感器CCD,惯性导航系统INS,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快速采集道路和两旁的地形数据成图。

3. 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

全站仪属于短距离测量,一般最长测距也就是1.5公里左右,再远的话人眼难以发现观测目标,而且返回信号太弱会导致测不出数据,如果需要观测的点距离已知点比较远,那么就要需要多次搬站来完成测量工作。

RTK的测量距离一般都在10公里左右,所以在常规测量的时候,只需要基准站架设一次就可以完成测量工作。

4. 全站仪线路中线测量

此放线专业术语为边坡或者是路肩坡脚放线。其实方法很简单。有两种其一为水准仪测量标高发,第二为全站仪测量标高放样发。而着重介绍水准仪放样方法,全站仪法同理。

1.需要的测量工具水准仪,塔尺,皮尺和计算器。

2.需要的已知数据为(1)设计路肩标高(2)实测原地面标高(3)BM水准点 3.立塔尺于既填路基假设路肩上测得一个实测标高;公式为:(计标高---实测标高)*坡率例如坡率1.5;设计标高10米;实测标高6米则有(10-6)*1.5=6米 4.以上为例会得到一个值为为正则靠近线路中线移动皮尺6米,为负则反方向远离线路。

然后再重复这个步骤直到:(计标高---实测标高)*坡率这个公式值接近于0。不知道可以帮到你不?

5. 如何用全站仪测设中线

一、施工测量的工作程序 1、首先建立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将路基中轴线测设到地面上,再进行路基建筑物各特征点测设。必须遵守“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2、控制点恢复布设 恢复路线勘测所设导线点水准点,增设加密导线点水准点。当导线点的密度不能满足路基施工要求,可采用全站仪来加密控制点。当有的控制点在路基施工范围以内,则需要在该施工范围附近增设控制点,以便在原控制点被施工破坏后,使新增设的控制点仍能对路基施工进行有效控制。 3、路基中线恢复测量 可用全站仪进行点的平面位置测设;水平角的测设(放样);水平距离测设 4、纵断面测设 在线路中桩的平面位置确定后,按设计要求计算出各中桩地面的设计高程,并测设出该高程。中桩平面位置的测设和中桩高程的测设可独立进行,也可用全站仪(测距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同时测设(精度精确在5cm内)。

1 5、横断面测设 线路设计的横断面,主要包括路基和边坡。在复测工作结束后应马上对设计路基横断面进行测量并计算出路基实测工程量上报。在线路施工之前,首先把设计的边坡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称为边桩放样,其次要把边坡和路基放样出来。横断面测设可采用抬杆法和全站仪测设法。

二、路基施工测量方法 1、首先复核图纸和曲线要素,复核结果无误后,依据设计有关文件和技术交底书中提供的线路里程计算出相对应的中心坐标。计算资料两人分组计算,计算后比对结果无误后,在计算的放样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作为放样的依据。计算时必须注意曲线断链的调整里程,高程计算时要注意该段路基在竖曲线的哪一处,该段有无加宽和超高,超高段上或超高渐变段上路基内外侧的坡度等,保证计算数据的准确无误。 2、采用坐标法配合计算器,准确放样出路基左(右)开挖(填)边线桩及该点标高,检查原设计图纸上的开挖边线是否足够,原征地界是否足够。并放出实际开挖(或填)边线桩,并在桩顶做出标识。 3、对于填(挖)方原地面线与设计图纸不符、出入较大地段,需要变更的要及时将测量数据提供给工程部门。

高边坡路基在第一个台阶挖完成后,要用全站仪检查第一个平台的位置、标高、宽度是否正确,并依现地形特点放出下一个开挖边线的桩点位置。

3 4、当原地面被挖开后,在每一进尺下挖的过程当中,要详细记录第一个里程段土石变化点处的标高及该点至中桩的距离,为验工计价,变更增量,竣工结算积累第一手资料。 5、填方地段的施工放样密度应满足施工的要求,边桩灰线应清晰,百米控制桩设立稳固、明显。 6、路基施工宽度、层厚应每层2~3层,特别是密度区域交界层,实放中、边桩,并检测其地面高程 ,宽度、横坡,保证线形按设计进行。 在确认断面中桩、边桩后,对其边桩高程,坡脚高程进行实测控制,以保证坡率、线形正确及坡道设计宽度。 7、在放完边桩后,应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勾机每换一个座基(2~5米)都要放出该挖方的坡脚处,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坡度并放样线桩开挖点,测定其标高解决下一道开挖坡度要求

6. 全站仪测量直线

1、我们在测量之前要首先要选好两个点,选好点之后我们要现在就要把仪器拿出来,放在之前选好的位置上面了,在后对仪器进行调试或整理。还要量出仪器对于地面的高度,方便后面精确的计量和计算。运用计算器,先编辑一点到直线的放样程序(此程序经常用到),再计算测点到直线的偏差,然后移动棱镜,直到把测点标定在直线上。

2、将对仪器就行对焦,观察上面的棱镜是否在全站仪十字丝的中心位置,如果没有在,我就需要先对仪器进行对焦,将棱镜转到后视点的位置,然后在让其对准全站仪十字丝的中心位置即可,如果已经对准十字丝就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

3、打开全站仪的启动键。对全站仪进行设置,我们进入程序设置界面后,首先要选择“坐标放样”。因为是全站仪的第一步,如果第一步都没有做好后面就会全部出错。然后再去设置“方向角”。再把角度设置好。

4、全站仪完全设置好了之后,就可以进入到放测量点的界面了。要先在仪器内输入我们刚刚测量好的仪器离地面高度的数据,然后点击“确认”。然后我们在输入测量点的位置坐标等。输入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放样测量了。

5、在放养的界面中我们先要调整仪器,以保证仪器测量的准确性。要把仪器在“角度”界面中的所以dHR参数调零,然后固定。然后通过棱镜将测量点与仪器的十字丝和棱镜中心调到一条直线上去,然后进行测量了。测完之后记住数据,然后进行下一个放样点的设置并进行放样测量,一直到所有的都测量完成之后并且记下数据,就结束了。

6、测量完成后,要退出仪器的程序,并且像手机一样关机,然后在吧全站仪拆分装好就可以了。 拓展资料: 1、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Electronic Total Station),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 2、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

7. 全站仪导线测量

1.《公路勘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C10-2007)

2.《工程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4-2009)设站时,全站仪对中误差不大于5mm。照准一控制点作为起始方向,观测另一控制点作为检核,算得检核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误差均符合规范要求才开始

8. 全站仪基准点测量

1、全站仪架设在圆曲线的起点,找平好2、对准后视点,中间十字对准中心点3、正镜对准圆曲线的转角点,读数应当是180度,如果不是,记录。

4、倒镜对准圆曲线的转角点,看读数是多少,如果是180度,就以这个为准。

5、用弦线偏距法计算沿圆曲线切线每隔20米圆弧与切线之间长度(切线支距),然后再根据切线支距定出圆弧点的偏角是多少,这是普通经纬仪的做法,全站仪都能自行计算。

6、用这种方法放完圆曲线的一半。

7、将全站仪搬到圆曲线的另外一个点(终点),用同样的方法放出圆曲线的另外一半。

9. 全站仪参考线测量

架设A为测站点,B为后视点,你把全站仪架设在A点,进行测站设置,输入A点坐标、高程、仪器高,然后进行后视定向:输入后视点B点坐标、高程、镜高,根据仪器提示:是否照准参考点?

这个时候你要确保全站仪望远镜照准的是后视点B,然后才能按确认键。

这个时候为了确认你前面的测站设置和后视定向是正确的,必须进行检核。

也就是定向完成后,仪器界面跳转到可以测量任何一个点坐标,而仪器仍然瞄准B点,按下测量键,实测B点坐标,测出的坐标与B点的理论坐标对比,如果相符,则说明前面测站设置和定向正确,可以进行碎步测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