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果酒罐装设备(果酒发酵罐葡萄酒发酵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11:21   点击:14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果酒发酵罐葡萄酒发酵设备

1.酒精:酒精能防止微生物(杂菌)对酒的破坏,对酒的质量有一定作用。因此,果酒的酒精度大多在度。

2.酸:果酒中的酸有原料带来的,如葡萄中的酒石酸,苹果中的苹果酸,杨梅中的柠檬酸等;也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如醋酸,丁酸,乳酸,琥珀酸等。酒中含酸量如果适当,酒的滋味就醇厚、协调、适口。反之则差。同时,酸对防止杂菌的繁殖也有一定的作用。生产中用于表示果酒含酸量的指标有总酸和挥发酸。总酸,即成酸性反应的物质总含量,与果酒的风味有很大关系(果酒一般总酸量为克/毫升)。挥发酸,是指随着水蒸气蒸发的一些酸类,实践中以醋酸计算(果酒中的挥发酸不得高于克毫升)。

2. 果酒酿造设备

展开全部

你好!!

一: 什么是果酒:

果酒是以和各种人工种植的果品或野生的果实为原料,如苹果、家葡萄、石榴、山楂、山葡萄、猕猴桃等,经过破碎、榨汁、发酵或浸泡等工艺流程精心酿制调配而成的低度饮料酒。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果酒类型较多,有枸杞果酒、桑椹酒、石榴酒、猕猴桃酒、五味子酒等众多品种。

二:果酒的原料选择:

原料品种是保证果酒产品质量的因素之一,它将直接影响果酒酿制后的感观特性。

酿造果酒的水果以猕猴桃、杨梅、橙、葡萄、荔枝、蜜桃、草梅等较为理想。选取时要求成熟度达到全熟透、果汁糖分含量高且无霉烂变质、无病虫害。

三: 果酒酿制工艺:

果酒酿制非常讲究工艺,因此,个人是没有技术和设备能力来酿制果酒的。

下面介绍一下果酒的酿制工艺:(以苹果为原料)

一、 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破碎→榨汁→入缸→发酵→测定→配制→贮存→装瓶。

二、制作要点

1. 原料选择:在苹果充分成熟、含糖量最高时采收,贮藏备用。也可用剔除病虫害的残次果酿制。

2. 清洗:用清水浸泡、漂洗去除杂质,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

3. 破碎:用机械或手工破碎均可,但破碎度要高,以便榨汁。

4. 榨汁:用压榨机榨汁,也可用木榨或布袋代替。出汁率一般为56%-60%,剩余的果渣可加工成饲料等。

5. 入缸:用清水洗净缸内壁,并除净缸内壁水珠,然后倒入苹果汁,缸上面留出20%左右的空隙。每100㎏果汁中可添加8-10克焦亚硫酸盐,以抑制对酵母菌有害的其它杂菌的生长。

6.发酵:为酿制的主过程,一般采用“”法,即利用附着苹果表面的醇菌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依果汁糖度、温度和酵母等情况而异,一般需要4-10d。室温高,液体温度达到28℃-30℃,发酵速度最快,大约几个小时后即可听到蚕食桑叶似的沙沙声,果汁表面开始起泡,这时酵母菌己将糖转化成乙醇(酒精),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7. 测定:发酵高峰过后,液体的温度又逐渐下降,声音也开始沉寂,所泡减少,原有的甜味变淡,酒味增加,用糖分计测测出糖度接近零度时,证明主发酵阶段己基本结束。

8.配制:苹果果实糖度一般不超过15度,因此只能酿制出9度以下果酒,而普通果酒只有在酒度达到14-16度时才易保藏。所以发酵时可以在果汁中再加入一些白糖来提高酒度。据试验,每升果汁中加入17克白糖经发酵后可产生酒精1度。也可采用在主发酵结束时立即加入的方法,将酒度调至于14-16度为宜。

9.贮存:将发酵好的果酒转入小口酒坛中, 密闭贮藏,进行后发酵和陈酿。贮藏期间,色泽逐渐加深。口味变得复杂而柔和。

10.装瓶:将贮藏后的酒液过滤后,可装入经消毒的玻璃瓶或易拉罐中,在70℃热水中杀菌10-15min。

在配制过程中,还可采用乙醇分别浸提肉桂、红花、苦艾等多种中药材的有效成分,配制成各种保健酒。

谢谢!!

3. 葡萄酒发酵设备有哪些

  自制葡萄酒可以放些酵母帮助发酵。  自酿葡萄酒一共有两次发酵的过程,第一次发酵可以通过添加酵母控制发酵的过程,使糖类物质尽快转化成酒精,酒精数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发酵过程就会立刻停止,自酿葡萄酒第一次发酵完成之后,经过过滤之后便可以正常饮用,如果第一次发酵没有完成,人们还需要进行第二次发酵,很多人想知道自酿葡萄酒二次发酵是否需要加入酵母,一般自酿葡萄酒第二次发酵是需要加入酵母,第二次发酵主要是为了使自酿葡萄酒的味道更加香甜。  如果自酿葡萄酒第一次发酵的时候,没有看到自酿葡萄酒表面有气泡,证明自酿葡萄酒没有正常发酵,之所以第一次发酵没有正常进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自酿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没有加入酵母,因此才会导致自酿葡萄酒的发酵不能正常进行,温度过低也会导致自酿葡萄酒发酵不能顺利进行,这时候应该向自酿葡萄酒中加入一定的酵母,然后等待一段时间自酿葡萄酒发酵便可以正常进行了。这时候会发现自酿葡萄酒表面会产生大量的气泡。第一次发酵完成之后就可以正常过滤了,但是过滤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一定要要在自酿葡萄酒第一次发酵完成之后,这时候自酿葡萄酒中已经基本没有糖类物质,只有酒精类物质,这时候对自酿葡萄酒进行过滤是合适的。    如果发现自酿葡萄酒中仍然有糖类物质,那么需要进行自酿葡萄酒二次发酵,主要是将自酿葡萄酒中的糖类物质完全分解,将都记一次发酵没有分解的糖类物质完全分解成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果第一次发酵已经非常彻底,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第二次发酵。

4. 葡萄酒的发酵罐

家庭自制葡萄酒发酵用塑料桶是可以的。

家庭自制葡萄酒发酵酿造,应选择PET材料的透明塑料瓶,这种材质的塑料瓶是用来包装盛放液体食品、饮料、白酒等。

这种塑料桶的特点是质硬、韧性好、强度高、表面光亮、环保无毒。

酿制葡萄酒钱要把塑料瓶用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彻底灭菌消毒,然后反复用清水冲洗,控干水分,敞盖静置24小时,等待余氯挥发干净才能正式使用。

5. 葡萄酒控温发酵罐

为什么会变酸?葡萄里的糖被酵母菌发酵,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了,糖少了,葡萄里的酸就明显了。酒精发酵需要的酵母来自葡萄果皮,发酵一段时间后酒精上升,酵母会被酒精杀死一批,又过滤残渣会去除很多酵母,再加冰糖也不会继续发酵的。不懂原理就一顿操作,猛如虎。

另外,葡萄酒酿造过程中,为了抑制杂菌生长,杀菌消毒抗氧化,会加入一些防腐剂,比如二氧化硫。自酿葡萄酒操作不规范,也不安全。

看看这个报道:

一则新闻报道称,来自湖南的张先生饮用自家酿造的葡萄酒而导致甲醇中毒入院,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自酿葡萄酒安全性的关注。葡萄酒中为什么会含有甲醇?自酿葡萄酒的风险又会有多大呢?

葡萄酒中为什么有甲醇?

与直觉相反的是,甲醇并不是葡萄汁发酵得到的,甲醇实际上来源于植物组织本身

。对于葡萄果实来说,其细胞壁上含有大量的果胶,它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分子交联构成细胞组织的支撑结构。果胶的本质是半乳糖醛酸聚糖,其侧链可被酯化。在果胶酶存在的情况下,酯化的果胶就可以产生甲醇。

甲醇的产生主要与葡萄的皮与籽部分有关,因此在连皮发酵的红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也会更高一点。

甲醇来源于植物组织,因此在酿造过程中很难完全避免。不过,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工艺控制可以较好地限制甲醇的产生量。在大规模的葡萄酒生产中,为了提高出汁率以及方便澄清,会添加外源的果胶酶来分解果胶。这些外源的果胶水解酶本身并不导致甲醇的生成,从总体上来说就降低了酒中甲醇的含量。

对原料的筛选,以及对发酵条件的严格控制,都可以避免产生过多的甲醇。此外,在红葡萄酒的酿造中,适当减少连皮发酵的时间也可以降低酒中甲醇的含量。

工业生产的葡萄酒中甲醇的含量约为60-150毫克/升,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标准(Oeno 19/2004,葡萄酒中不同物质的最大检出值,国标规定与其相符),红葡萄酒与白/桃红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上限分别是400毫克/升和250毫克/升,甲醇含量低于此标准的葡萄酒可以认为是安全的。

至于自酿葡萄酒,由于原料和酿造方式千差万别,因此很难断定其中的甲醇含量究竟会有多少。不过,相比工业生产,家庭自制确实存在更多甲醇超标的风险。

一般来说,如果采用新鲜、质量好的葡萄酿酒,并且酿造方法得当,葡萄酒中的甲醇含量并不至于超过上述限量标准。然而,当原料出现霉烂,或者在过热的条件下酿造时,就有可能出现甲醇超标的情况。

由于家庭酿造缺乏检测条件,酒中的甲醇又不容易通过感官特征来分辨,因此自酿酒中即使甲醇含量过高也难以察觉,由此就有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自酿酒,小心杂菌污染

自酿葡萄酒在原料、酿造条件控制不佳时,确实可能带来种种安全风险。与甲醇超标相比,杂菌污染导致的有毒物质积累是更常出现的问题。

我们人类觉得可口美味的东西,微生物也同样喜欢。葡萄果实中大量的葡萄糖为酵母提供了适宜的营养来源,同时也为其他杂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在工业化生产中,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对杂菌进行抑制。通常,我们会通过添加二氧化硫来对葡萄汁进行消毒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葡萄表皮上的白霜里面虽然含有天然酵母,但在工业生产中并不使用这些天然酵母来进行发酵。这些天然酵母并不一定符合生产的要求,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味道,此外白霜上也会含有其他的杂菌,对酒产生污染。所以,在发酵之前会对葡萄汁进行杀菌处理。这一步由于添加了二氧化硫,其本身也使得葡萄细胞里面的果胶酶失活,进一步减少了甲醇的生成。灭菌后的葡萄汁被装入发酵罐中,并添加上人工培养的酿酒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杂菌的生长也会受到抑制,从而保证葡萄酒的安全。

但是,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卫生条件。自酿葡萄酒较少对容器或者葡萄汁本身进行消毒,杂菌容易残留。另外,相比工业生产中使用的酿酒酵母,家庭酿酒所使用的酵母品种不一定能耐受较高浓度的酒精,因此最终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也可能不够高,不足以抑制杂菌生长,这也增加了成品酒变质的风险

。另外,对于自酿葡萄酒来说,发酵容器的选择也是一个问题。在家制作发酵食品,最有效的预防杂菌污染的方法就是密封,然而葡萄酒在酿造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中途必须要打开容器进行放气处理,这也会导致杂菌进入到葡萄汁里面,增加安全风险。

在酒的品质和安全性方面,自酿葡萄酒其实都没有优势。自酿葡萄酒往往采用的都是鲜食葡萄,与专门的酿酒葡萄相比,它们的表皮多酚类物质比例并不高,酿成酒在风味上也会打折扣

。此外,鲜食葡萄的糖分也难以达到酿酒葡萄的水平,为了达到一定的酒精度,就只能依靠额外添加糖。如果是为了追求“保健效果”,选择自制葡萄酒也不值得。

自酿葡萄酒要注意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得到好喝的葡萄酒,自己在家制作并不算值得,还可能要承担更多的健康风险。不过,毕竟还是有不少人希望能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如果你确实想自己在家酿制葡萄酒,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挑选无破损、无霉变的原材料,尽量采用新鲜的葡萄。

操作过程保证卫生干净。尽量对容器和操作工具进行消毒。

发酵环境控温,不要将容器置于过热的地方(红葡萄酒适宜的发酵温度为28-32℃,白葡萄酒发酵温度为20℃左右)。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