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庭葡萄酒酿酒设备(葡萄酿酒设备小型)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19:13   点击:8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葡萄酿酒设备小型

不用搅碎的,直接放进去就好的。

它到一定时间就只剩下皮了肉几乎没有了。发酵2个月左右就好了。想喝的时候再捏碎也是可以的。自酿葡萄酒时,把葡萄捏碎或捣碎,有利于葡萄中有益成分的溶出利用,囫囵葡萄酿酒会延长发酵时间。葡萄只要掰开裂口,没捣碎影响不是很大,发酵过程搅拌几次就可以了。

2. 自酿葡萄酒设备成套

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因为酿造的工艺不同、酿酒品种不同、添加材料有差异,做出来的葡萄酒风格及口感有区别,混合在一块就破坏了原本的品质和口感。自酿葡萄酒注意事项:

1,各类容器一定要洗干净,葡萄在酿制过程中不能碰到油污、铁器、铜器、锡器等,包括不绣钢制品。

2,在发酵时,发酵容器的盖子一定要盖严,但一定不要盖死,防止爆炸。

3,糖不要多放,那样会影响发酵过程,产生我们不希望的成分,如果想喝甜葡萄酒,可以在发酵完成后饮用时加糖。

4,合理选择容器,葡萄的酿造过程中,不宜与空气过度接触,那样容易使得葡萄汁液氧化,产生有害物质。最好用非金属器皿,比如玻璃瓶、玻璃罐。

5,饮用量控制在50ml左右,饮用时间最好是在睡觉前30min。

6,建议自酿葡萄酒在1-2年内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完,毕竟并不是专业的酿酒,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储藏时间太长容易导致酒液出现变质,当然也不排除能酿造出经得住陈年的好酒。

3. 葡萄酒酿造设备有哪些

一、 葡萄处理工具

剪刀:买回来的葡萄需要去除葡萄的梗,去梗应该用剪刀或者小刀沿着尾部切掉。如果用手直接拔出来,就会让葡萄果肉处于空气中,被氧化了,不妥。

筛子:如果你的葡萄清洗过,就需要将葡萄晾干,不能让葡萄带水就开始发酵,避免细菌生长。各种漏水的设备都可以。

二、 发酵容器

主发酵器一般是玻璃缸,陶瓷罐子,酒坛子,食品级塑料桶,不锈钢桶或者其他的自制设备。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的发酵容器一般不一样,红葡萄酒的发酵容器口子可以大一点。

主发酵器对容量,材质,密封性都有一定的要求,各种类别的容器各有特色,详情请查看:《红葡萄酒发酵使用什么容器》

三、 搅拌工具

长木棍子。搅拌的主要目的是压帽,就是将浮于上部的葡萄皮渣压下去,侵渍酒精,同时起到散热作用。其他的替代搅拌容器很多种,自制也很方便。

4. 家庭小型酿葡萄酒设备

自制葡萄酒(Homemade wine)是将成熟的红葡萄用清水冲洗干净后,除去果梗及青粒、霉粒、破粒等,放入经过消毒后晾干的容器(玻璃桶或瓷缸,最好不要用铜铁铝塑料的容器)里,用手挤碎或捣碎葡萄,但操作前须将手、木棒、容器等先用高锰酸钾水洗一次,再用清水冲一次,以防止杂菌污染,同时要注意不要使用铁、铜等金属的工具和容器(或用干净铝勺在杯中经消毒)将葡萄捣碎。加白糖密封后使劲晃动容器使之融合,进行发酵。大约发酵一周后,进行第一次过滤。要过滤3次以上。喝的话要等2、3个月以后味道会好点,越陈越香。

俗说好吃的葡萄酿不出好酒,要选皮红酸涩为优。如果能买到酿酒用的名牌葡萄当然理想,但真正酿酒用的葡萄无市售。购买葡萄要选择那些成熟、饱满、没有病害的,葡萄皮的颜色越深越好。洗葡萄

正在加载自制葡萄酒

由于葡萄表皮很可能残留农药,清洗葡萄的环节就相当重要,一般来说买来的葡萄最好不要洗,因为自制葡萄酒发酵是靠葡萄表面附着的野生酵母微生物发酵,如果要洗的话,最好整串冲洗,不要用手搓洗,更不可以用刷子刷,也不要给葡萄消毒,要确保野生酵母的成活。工业上葡萄是不洗的,很多大型葡萄酒厂都有自己的种植园,是严禁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市面上的葡萄如果有农药的话表皮面会有斑点。

晾干葡萄

葡萄洗干净后,要放在筐子里把水充分晾干,或者整窜挂起来晾干。

选择容器

酒坛子可以是陶瓷罐子,也可以是玻璃瓶,但不主张用塑料容器,因为塑料很可能会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危害人体健康。可选择大容量的医用广口瓶,以能装15-20斤葡萄的为宜,因是玻璃瓶,可看清里面的发酵状况。

装瓶

首次发酵:破碎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葡萄捏碎,只要把皮肉分离即可,连皮、籽一起装入,装到容器的三分之二处就可以了(剩余的空间是留给发酵时葡萄皮上升的空间)。

发酵

正在加载自制葡萄酒

发酵是将葡萄皮汁中的糖分经酵母的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红葡萄酒的前发酵过程是皮汁混在一起的,酵母在葡萄破碎时已接入汁中,因为葡萄皮上的白霜存在有酵母,所以自制葡萄酒在发酵时可以不另外加入酵母。发酵的温度最好在15~25℃,不应超出35℃,但用小型容器发酵,散热较容易,一般可以达到不超过32℃.当皮汁装入容器后,一般经过一天即可开始发酵。液面开始是平静,这时已有微弱的二氧化碳气泡产生,表示酵母已开始繁殖,经过2~3天有大量二氧化碳放出,皮渣上浮结成一层帽盖,口尝果汁,甜味渐减,酒味渐增。发酵时每天应将上浮的葡萄皮用消毒筷子压到汁内两次,这样做一方面防止葡萄皮生霉,变酸,同时可将皮上的色素浸入汁中。酵母菌兼性厌氧,氧气不足时产生酒精,所以要保持密封,使发酵更旺盛。高潮后,发酵势头开始减弱,此时可以进行加糖,加糖是用葡萄原酒来溶解,而不要用水化糖后再加入,等白糖完全溶解后,继续在容器中进行发酵,最后二氧化碳放出至微弱而接近平静,酒精味很浓、糖分减少至1%以下,汁液开始清晰,即为发酵结束,进行压榨,将皮汁分离。

加糖

发酵是微生物消耗葡萄汁液里的糖分泌出酒精的过程,酿酒用葡萄一般每百克内含糖13-15克,据经验每克糖经发酵后能产生0.6度左右的酒精,因此单靠葡萄本身的糖只能酿出8-9度的酒,要想酿出12-15度的酒,显然需要外加糖。

可按照10公斤葡萄、一公斤白糖的比例加糖的,出来的葡萄酒大约在10度,类似市场出售的干红。加糖一般分几次加入。第一次在装入葡萄后24小时,加入一半,3-4天后视发酵情况再加剩余的部分。

一般每升葡萄汁加17克糖可提高一度。另外用冰糖也不理想,因为这种结晶糖溶解速度慢,会造成葡萄汁里一段时间内果液各处糖浓度不均匀,不利于均衡发酵。

葡萄装瓶后把瓶子盖好(不要盖的很严,留有出气口,只要不进灰尘就可以了),放在温暖的地方等待葡萄自然发酵。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我们不必考虑发酵菌种问题。东北的家庭都有暖气,室温在18℃左右,这样的室温很适宜做葡萄酒。一般说来,装瓶后24小时即可观察到瓶内有气泡出现,以后便发现葡萄里的汁液析出,葡萄皮浮起,泡沫逐渐增多。这时每天用勺子搅动两次,把露出来的葡萄皮压进,让葡萄皮得到葡萄汁液的充分浸泡。

我们土法是连皮、籽一起发酵。利用皮的色红素增加红色,利用皮、籽里含的丹宁增加涩味。所以葡萄皮颜色越红紫,酿出的葡萄酒颜色越深越漂亮。

经过一周左右发酵,把糖消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要等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

渣液分离

达到止发酵点后,葡萄皮浮在上面,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残渣沉在瓶底,此时就应该把残渣和酒液分离。具体办法是先用虹吸管将中间的酒液吸出,然后把残渣装进纱布,用手由轻到重的挤压,再像拧衣服一样拧,使残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净。最后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装进广口瓶继续发酵。此时酒液很混浊,你大可不必介意,此时的酒称为元酒。

二次发酵

正在加载自制葡萄酒

二次发酵会有少量细腻的泡沫产生,2到3周后基本完成此事酒液特别清澈(不如买的好,只是没有加入澄清剂),二次发酵不是靠酵母发酵,而是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因此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瓶内压力不会继续增大,没有爆瓶危险。所以容器尽量装满,拧紧瓶盖。

建议不要加入鸡蛋清澄清(长时间保存的话,味道不够新鲜)。

2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上层的清纯酒液再用虹吸或过滤的方法提纯灌装。最好把它装进小瓶储藏,用1.5升的旧葡萄酒瓶最为理想,装“可乐”的2.25升塑料瓶也不错,装瓶要装的满一些,瓶盖也要盖紧,然后放到家中温度比较低的地方(据说储存温度最理想的是13℃)。什么时候想喝,就拿出一瓶,也可以在酒液里加一点高度无杂味的白酒(比如二锅头)。

自制葡萄酒的危害

自酿葡萄酒,甲醇中毒可致失明、死亡。

媒体报道,宁波张先生喝了1公斤自制葡萄酒后,头晕眼花,双眼视力模糊不清,医生检查,张先生患了中毒性急性视神经炎,视力一落千丈,最低到0.1。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王兴红曾指出,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主要代谢产物是乙醇,但同时也会产生甲醇。国外允许自酿葡萄酒,但是不允许用葡萄酒蒸馏提纯白兰地,就是因为如果不懂分馏,很容易造成有害物质浓缩。

甲醇有强毒性,用于工业,一些“假白酒”之所以造成受害人失明、死亡,多源自酒中掺杂了甲醇成分。

专家指出,市面上出售的食用葡萄往往并不适宜用来酿酒,因为食用葡萄的单宁含量比较少,而单宁是葡萄酒中的重要物质。自酿葡萄酒,要使用相对可靠的玻璃、陶瓷器皿作,而且发酵过程温度也不要过高。

隐患

自酿的葡萄酒由于设备条件不足,无法得知在葡萄酒酿制过程发生了什么,无法进行干预和调控,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

首先,酿制葡萄酒使用的是专门的葡萄,并不是什么样的葡萄都可以用于酿酒;

其次,在酿制的过程中要有温度的控制,因为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如果温度持续升高而不进行控制有利于甲醛的产生。

所以偶尔喝一喝自酿的葡萄酒可能问题不大,但不建议长期饮用自酿的葡萄酒。专家提醒:酿酒要用专门的酵母、工具,且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像葡萄这样方面酿制,所以专家提示大家不要随便在家自酿果酒。

自酿葡萄酒注意事项

1,各类容器一定要洗干净,葡萄在酿制过程中不能碰到油污、铁器、铜器、锡器等,包括不绣钢制品。

​2,在发酵时,发酵容器的盖子一定要盖严,但一定不要盖死,防止爆炸。

3,糖不要多放,那样会影响发酵过程,产生我们不希望的成分,如果想喝甜葡萄酒,可以在发酵完成后饮用时加糖。

4,合理选择容器,葡萄的酿造过程中,不宜与空气过度接触,那样容易使得葡萄汁液氧化,产生有害物质。最好用非金属器皿,比如玻璃瓶、玻璃罐。

5,饮用量控制在50ml左右,饮用时间最好是在睡觉前30min。

6,建议自酿葡萄酒在1-2年内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一起分享完,毕竟并不是专业的酿酒,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果储藏时间太长容易导致酒液出现变质,当然也不排除能酿造出经得住陈年的好酒。

喜欢的话点个赞加关注评论。

5. 葡萄酿酒设备小型机器

葡萄分选去梗→压榨→将果汁与皮分离并澄清→经低温发酵、贮存陈酿及后加工处理,酿制成干白葡萄酒。

1、去皮、榨汁、澄清。酿造白葡萄酒不需要用到葡萄皮,所以酿造白葡萄酒时先挤碎,然后榨汁发酵,当然,如果您想改善一下酒的味道,也可以任性一次,将葡萄皮留在葡萄汁里浸一下,但这个时间不要太长哟。

从榨汁机里流出的第一批葡萄汁,味道蕞醇美,香气蕞纯正。所以上等的酒都是由第一批即“自然流出”的葡萄汁制成的。

随着压榨的进行,葡萄皮中的一些苦味物质会进入到葡萄汁中,如果想得到更加美味的白葡萄酒,雅大酒业建议大家去除葡萄汁中像豌豆汤一样的、黄绿色、不透明、有甜味的液体。然后经澄清后去除滤渣。

2、口感影响因素。葡萄汁澄清后,就可以进行发酵了。白葡萄酒酿造中发酵对酒的气味的影响有两个基本途径:温度及所用的容器。

3、低温自然发酵。低温可保持葡萄的原味。发酵在自然状态下是放热的,所以发酵的大容器一般都用流水降温,以维持在10-17.8℃之间。高温可加快生化反应,缩短发酵过程,但葡萄汁中的香味会在高温的过程中损失掉。

4、发酵容器的选择。白葡萄酒发酵建议用陶缸、不锈钢发酵罐来发酵,当然,如果您有条件,也可以用更加专业的橡木桶发酵,当然,在发酵后的藏酿中加入橡木,也是可以的。

5、防酸、防氧。白葡萄酒喝起来清新爽口,故在发酵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会导致酸度降低的乳酸发酵。

防氧也是白葡萄酒酿造中必须注意的环节,因白葡萄酒中含有多种酚类化合物,它们有较强的嗜氧性,如果被氧化,会使颜色变深,酒的新鲜果香味减少,甚至出现氧化味。

因白葡萄酒是采用榨汁、澄清后的葡萄汁来发酵,故发酵过程中不需用到纯粮酿酒设备。

6. 葡萄酿酒设备小型厂家

一直都不主张大家自己自酿,虽然大部分自己在家搞葡萄酒的,都是闲得无聊,以为自己亲手酿造的,没有色素、酒精勾兑,便宜还健康,真正的纯绿色。其实,你所谓的天然纯绿色食品,有巨大的隐患。自己在家酿造葡萄酒发生爆炸、中毒的事件,也并没有少报道。

我们喝的葡萄酒都会有酸味儿,葡萄酒讲究的是单宁的涩味味和葡萄的酸味的平衡感。但是自己酿造的葡萄酒没有酒味,只有一个酸味,这是葡萄酒变质的信号。有以下几个可能:

1.说明你的这些“葡萄酒”已经被杂菌污染,产生了酸败的现象。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游离着非常多的野生酵母和醋酸菌。在不完全灭菌的情况下,葡萄汁成为这些微生物理想的培养基。这些杂菌会将葡萄果皮中的果胶转化为甲醇,产生中毒危险。现代化生产的葡萄酒采用了多种手段来防范杂菌的污染,包括了加硫、使用选育的酵母菌株等等。只有解决了杂菌污染的问题,才能够谈“酒味”。

2.你的葡萄酒,没有发酵好,假象发酵。第一种可能是,发酵温度可能太低,葡萄没有正常发酵,酿葡萄酒的问不能太低,低于25度,加温,但不要超过30度。第二种可能,天然酵母被你洗掉了,又没有添加酵母,导致葡萄酒无法发酵。第三种可能,就是你加糖加得太多了,抑制了 酵母的生长繁殖。

不管出于哪一种原因,变酸的葡萄酒,建议你倒掉,别再喝。

可以说自酿葡萄酒是个伪命题,从原料、到技术、设备等等,自酿都存在着莫大的隐患。在我们酒友圈常常开玩笑的说:如果你恨TA,就在家酿葡萄酒亲自喂TA喝。葡萄决定葡萄酒的品质,就菜市场上面的食用葡萄,酿出来的果酒,真的不能谈什么“风土”“香气”。当然酿这样的葡萄果酒,风险还是很大的。

1.随时面临爆炸的危险

自酿时被炸伤的案例还是很多的,葡萄酒的发酵,可是会产生激烈的化学反应的。很多中年叔叔阿姨用玻璃容器,且在密封的条件下进行自酿,发酵产生的二氧化氮被挤爆了,只能爆炸了。轻则玻璃四溅,重则,插肉缝针。

2.甲醇中毒

玻璃爆炸,也只是皮外伤,喝下外行家庭自酿的葡萄酒,万一甲醇中毒,对身体内脏带来的侵害,绝不是去医院缝几针就能治愈的!严重的情况是要洗胃的。

3.细菌中毒

酿酒环境不干净,或者没有放适量的二氧化硫杀毒,很可能,这缸葡萄酒就成为了杂菌的培养液。喝了,轻则呕吐腹泻,重则进急救室。

为了安全,为了健康,不建议在家里用食用葡萄搞自酿葡萄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