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如何改装玉米播种机(改装玉米播种机楼腿)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3 06:21   点击:2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改装玉米播种机楼腿

选配良种

大豆选用耐荫抗倒、株型收敛、宜机收的早中熟高产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抗倒抗病、中矮秆、适宜密植和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根据全国、全省推荐品种,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齐黄34、荷豆33、潍豆9、中黄13、圣豆5等大豆品种,登海605、郑单958、立原296、鑫瑞25等玉米品种,种子质量要符合精播要求。

2.选择模式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核心是扩间增光、缩株保密。可选用4~6行大豆间作2~4行玉米等多种模式。为达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目标,需做到每亩玉米株数与清种相当、大豆株数达清种的70%以上。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现有农机条件,科学选择适宜种植模式。

①4:2模式。4行大豆带与2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290厘米左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亩播种9200粒左右;玉米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亩播种4600粒左右。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左右。

②4:3模式。4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350厘米左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亩播种7600粒左右;玉米行距50厘米左右、边行株距12厘米左右、中间行株距15厘米左右,亩播种4400粒左右。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左右。

③4:4模式。4行大豆带与4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400厘米左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左右、株距8厘米左右,亩播种8300粒左右;玉米行距50厘米左右等行距种植或大小行种植(小行距不低于40厘米),边行株距12厘米左右、中间行株距15厘米左右,亩播种4900粒左右。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左右。

④6:3模式。6行大豆带与3行玉米带复合种植。带宽455厘米左右,其中,大豆行距45厘米左右、株距10厘米左右,亩播种8800粒左右;玉米行距50厘米左右、边行株距12厘米左右、中间行株距15厘米左右,亩播种3400粒左右。大豆带与玉米带间距65厘米左右。

3.整地播种

播种机优选玉米大豆密植分控多功能一体化播种机,选用改造机具需满足株行距、单位面积施肥量、播种精度等方面要求。注意播种作业时,注意保持衔接行行距均匀一致;玉米采用铁茬直播,大豆播种带灭茬旋耕播种。

(1)4:2模式。该模式播种以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为主,大豆玉米分步播种为辅。

①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时,可选用1+X+1型(大豆居中,玉米两侧)或2+2+2型(玉米居中,大豆两侧)大豆玉米一体化精量播种机,提高播种精度和作业效率。

②大豆玉米分步播种时,选用4行大豆专用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播种大豆,且镇压轮改为空心镇压轮。玉米播种时,将播种机改装为2行,调整行距为40厘米。同时应注意选择适宜的配套动力轮距,避免后播作物播种时碾压已播种苗带,影响出苗。

(2)4:3、4:4和6:3模式。玉米播种时,可选用3或4行玉米播种机,调整行距至50厘米或根据农艺技术要求调整行距,通过改变传动比将边行株距调整至12厘米,中间行株距调整至15厘米。大豆播种时,优先选用4行或6行大豆播种机,或兼用可调整至窄行距的玉米播种机,通过改变传动比和更换排种盘调整穴距至10厘米。

4.田间施肥

大豆、玉米同时播种时,玉米选用高氮缓控释肥,亩施纯氮14~18公斤/亩,后期视长势追施叶面肥;大豆选用低氮缓控释肥,亩施纯氮2~3公斤/亩。

5.控旺防倒

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边际效应增强,但单位面积群体较大,存在倒伏减产和影响大豆生长的风险。若大豆、玉米长势过旺,可在大豆初花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选用胺鲜•甲哌鎓或甲哌鎓进行喷雾控旺,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倒能力,改善群体结构。

6.防除杂草

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前,先用草铵膦进行喷雾处理灭杀已经出苗的杂草。在玉米和大豆播种后24小时内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异丙甲草胺、乙草胺)+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等药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需茎叶喷雾处理的,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大豆2~3片三出复叶期,杂草2~5叶期,根据草情,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实施茎叶定向除草(要采用物理隔帘将玉米大豆隔开施药)。后期对于难防杂草可人工拔除。

7.病虫害防控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地下害虫、土传病害和苗期病虫害常发重发地块,应根据病虫害种类选择对路的种衣(拌种)剂,进行种了包衣(拌种)防治;作物生长期,应在病虫害发生种类和发生动态监测基础上,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科学用药等防治技术措施,适期开展防治,需重点做好玉米(大豆)苗期、玉米喇叭口(大豆初花期)、玉米抽雄期(大豆结荚—鼓粒期)病虫防治,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适时开展统防统治。

8.机械收获

先确定两种作物收获时期及先后收获次序,选择适宜的收获机,调整各项作业参数。玉米收获机应选择与玉米带行数和行距相匹配的割台配置,行距偏差不应超过5厘米。用于大豆收获的联合收割机应选择与大豆带幅宽相匹配的割台割幅,推荐选配割幅匹配的大豆收获专用挠性割台,降低收获损失率。大面积作业前,应进行试收,及时查验收获作业质量、调整机具参数。

(1)4:2模式。如大豆玉米成熟期不同,应选择小两行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先收玉米,或选择窄幅履带式大豆收获机先收大豆,待后收作物成熟时,再用当地常规收获机完成后收作物收获作业;也可购置高地隙跨带玉米收获机,先收两带4行玉米,再收大豆。如大豆玉米同期成熟,可选用当地常用的2种收获机一前一后同步跟随收获作业。

(2)4:3、4:4和6:3模式。目前常用的玉米收获机、谷物联合收割机改装型大豆收获机均可匹配,可根据不同行数选择适宜的收获机分步作业或跟随同步作业。

9.注意事项

(1)播种时两个生产单元链接处保持玉米行距、大豆行距不变,切忌过宽。

(2)除草时防漂移药害,可采用改装分条带喷施的喷杆喷雾机。

(3)追肥时忌将尿素类肥料混入灌溉水中对田块漫灌。

2. 玉米收割机二次拉茎改装

一、改接前的管理

改接最佳时间在葡萄盛花期后的10天,尽量1周内完成,这个期间按正常的栽培管理,注意适当地多喷波尔多液或科博,保护好叶片。如果待结葡萄树是巨峰等落花落果重的葡萄,则开花前在花序上部留4-6片叶摘心;如果是京秀等坐果率非常高的葡萄品种,则在花后留8-12片叶摘心。不管摘心部位高低,都在摘心点下面第一、二片叶之间嫁接。

二、嫁接技术要领

全部采用绿枝嫁接的方法改接。葡萄绿枝嫁接是老树更新换头的好办法。嫁接时间在夏播之后的农闲季节。用半木质化绿枝,嫁接成活率可达95%以上。每人每天可接500-800株苗。接后抽生的新枝秋前可木质化,能安全越冬,接口愈合好,苗木质量高。在传统的绿枝嫁接方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改带叶柄嫁接为不带叶柄嫁接,这样包扎严、不透气、成活率高。改嫁接叶芽为嫁接冬芽,冬芽肥壮,嫁接成活后萌发的新枝健壮,秋季前全部木质化。接后用薄的塑料条或地膜包裹接穗,使之不透气、不失水,便于成活,用厚条扎紧砧木接口处,便于愈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选择优良品种、无病、粗细适中的健壮枝条作为接穗,用做接穗枝条上的果序和副梢在接前20-30天摘除。

2、嫁接时间一般在葡萄盛花期后的10天,尽量1周内完成,宁早勿晚,嫁接前二、三天葡萄园浇一次水。晴天上午9时以后嫁接,刀具用单刃剃须刀,嫁接枝的粗细与接穗枝的粗细要大致相同,均要半木质化,即茎的髓心发白。接穗要随采随用。如果需要远距离采接穗时,可以用广口保温瓶贮运,瓶内装冰块降温保湿,防止接穗失水。

3、嫁接时在摘心点下第一、二片叶之间剪成平茬,平茬口中间用刀向下切3厘米的切口,切口要南北方向,插入接穗的芽朝南有利于生长。接穗冬芽要饱满回实,去掉冬芽旁的副梢芽,再去掉冬芽下的全部叶柄。每个接穗长5厘米,在接穗芽上端留1厘米,下端留4厘米,接穗芽下两侧1厘米处各向下削2.5-3厘米长的模形斜面,削口要平整光滑。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里,对齐一侧的形成层,即对齐皮层,用宽1-l.2厘米、长20-25厘米厚的塑料条包扎砧木,自下向上绑扎好,再用薄的塑料条把接穗全部缠裹绑紧,只露出芽。

接后浇一次透水,以后见干及时浇水,接后7-10天萌生新梢。新梢高到20-25厘米时要及时插杆绑缚,防止风吹倒伏。平时要抹除大树上的副芽。每立柱间选两株改接(最好选择靠近两侧立柱的2株),每株接2-4个芽,嫁接部位距地面1-1.2米,嫁接植株正常结果。嫁接1周后检查成活率,成活率差的及时补接。嫁接后20天再次检查,并选择1-2个强壮植株往上生长,其余的去掉。以后注意及时地绑缚和去副稍

3. 玉米播种机前后腿高度调整

七行小麦播种机要调整两行,一般情况下,前行留三条腿后行留四条腿。调整时要注意前腿之间的距离和后腿之间距离相等。

4. 玉米播种机改装吊化肥

播种机都需要使用拖拉机等大型机械拖拽,对于目前已经返青抽薹的小麦,遭受大型机械的碾压后,就很容易把小麦的根基茎部折断,即便是后期还能够重新生长,这样也会延长了小麦的生长时间,势必对于小麦苗的正常生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播种机耧角的构造比较宽,这样也是为了下播种子时,便于把土壤分开,种子下中后,后方设备又能把土壤重新把种子覆盖上。但是要知道播种机的耧角与耧角之间的距离是与麦垄相等的,如果采用播种机播种肥料的时候,就需要错开垄间的距离,加上耧角的宽度,这样的播肥难度就很大,稍有不慎就会把麦苗耧起来,对麦田造成了不可逆性的伤害。

再则,肥料播入土壤的深度需要在5厘米以下,才更加有利于小麦根系的吸收,播种机如果调的下播深度过大,对播肥的难度就进一步加大不说,并且在对土壤覆盖上,也会受到麦苗的阻挡,不能完全都能达到覆盖的效果,同时还会有抛撒在外面的肥料,都会因蒸腾作用降低肥效,对肥料也构成了浪费。

所以说,通过以上的分析,对冬小麦追肥使用播种机虽然能够节省人力快速完成,但对小麦苗造成的损伤较严重,并且在化肥的利用效果上,也有导致浪费的现象,因此不建议使用播种机给小麦追肥使用。

5. 玉米播种机改装吧

1.作业前准备

使用前首先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检查播种机上的相关零部件,对玉米播种机的各种性能要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发生机器故障。每次作业前都应检查播种机传动部位润滑油是否充足,零部件连接是否紧密,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在播种作业中若发现有声音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停车检查,查看故障,进行必要的检修。

2.挂接

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后,机架不得倾斜,工作时应使机架前后呈水平状态。

3.作业状态调整

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和农艺要求,将开沟器的行距、开沟覆土镇压轮的深浅、播种量进行适当调整。

4.种子加装

加入种子箱的种子,达到无小、秕、杂,以保证种子的有效性;种子箱的加种量至少要加到能盖住排种盒入口处,以保证排种流畅。

5.试播

为保证播种质量,在进行大面积播种前,一定要坚持试播20米,观察播种机的工作情况。请农技人员、当地农民等检测会诊,确认符合当地的农艺要求后再进行大面积播种。

6.播种顺序

先横播地头,以免将地头轧硬,造成播深太浅。

7.作业路线

农机手选择作业行走路线,应保证加种和机械进出方便,播种时要注意匀速直线前行,不能忽快忽慢或中途停车,以免重播、漏播;为防止开沟器堵塞,播种机的升降要在行进中操作,倒退或转弯时应将播种机提起。

3/3

8.作业监控

播种时经常观察排种器、开沟器、覆盖器以及传动机构的工作情况,如出现堵塞、粘土、缠草、种子覆盖不严等现象,及时予以排除。调整、修理、润滑或清理缠草等工作必须在停车后进行。

9.种箱管理

作业时种子箱内的种子不得少于种子箱容积的1/5;运输或转移地块里时,种子箱内不得装有种子,更不能装其他重物。

10.机件保护

玉米播种机工作时,严禁倒退或急转弯,玉米播种机的提升或降落应缓慢进行,以免损坏机件。

6. 玉米收割机改装吧

收割机型号不一样,改造方法也有区别。

割台和滚筒都需要更换,其实小麦收割机改玉米收割机的技术也不太成熟,懂点机械原理的人应该也知道,机械最重要的是稳定,改装带来的问题是很多的!不建议去改装

7. 改装小麦播种机耧腿图

十五画

释义:

◎ 播种用的农具,前边牵引,后边人扶,可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车。~犁。~播(用耧播种。亦称“耩地”)。

详细字义

〈名〉

(形声。从耒,( lěi),娄声。从“耒”。表示与原始农具有关。

本义:下种用的农具名,即“耧车”)同本义 。如:耧犁(即耧车);耧锄(一种翻松土壤用的农具);耧播(用耧车播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