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播种机花烂(花生播种后烂种)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31 13:45   点击:1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花生播种后烂种

炛生播种下去越冷天气不会烂种,只是生得漫些。

2. 花生种发芽烂种的原因

造成花生种霉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花生种子在收获期间遇连阴雨天, 使收获后的花生种子多日不能晒干,因长时间水分过大, 加之当时气温相对较高, 极易造成花生种子霉变;二是虽然花生种子收获期天气晴好, 但在花生种子尚未晒到安全含水量 8%以下, 即进行贮藏, 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用霉变或轻微霉变的种子播种,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烂种死苗现象。

3. 花生烂种出不齐苗怎么办

摘果辊上的摘果叶片粘泥或缠绕地膜、杂草,造成堵塞;收获机行驶偏离花生垄沟,造成所夹持的花生秧高低不齐,超出摘果叶片打击范围;夹持位置太高,致使所夹持的花生秧结果部分超出摘果叶片打击范围;发动机转速低,致使各收获部位转速不够。

排除摘果不净故障的方法是:清理摘果辊叶片和缠绕的地膜、杂草,把握好机器前进方向,使收获器正对花生垄,不可以来回猛拉转向杆左右摇摆;

调整限深轮使夹持链条入口距离地面5~7厘米的位置,确保花生秧夹持高度在摘果辊叶片打击范围内;

掌握好发动机转速,使其在中油门以上,发动机转速在1700~2000r/分钟之间。

4. 花生为什么会烂种

花生有烂角的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种情况:

1、虫蛀引起烂果:花生幼荚生长期,遭受蛴螬的危害,导致荚果腐烂。

2、干旱引起烂果:花生饱果形成后,遇到严重干旱,花生果柄逐渐老化,此后又遇到较大的降雨或灌水,病菌及水分乘虚侵入荚果,致使饱果发生霉烂。

3、涝害引起烂果:地膜花生突遇大雨或土壤含水量过高,未及时破膜,散墒不及时,而导致烂果。

4、病菌引起烂果:根腐病、茎腐病、立枯病等病菌侵染是形成烂果严重的主要原因。

5、缺钙烂果:花生缺钙后,果壳薄、组织疏松,病菌和水分易侵入,造成烂果。

6、收获偏晚烂果:花生成熟后,未能及时收获,已成熟的荚果果柄形成离层,病菌、水分由此侵入造成烂果。

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烂果率明显增多。轻病田要隔年轮作,重病田要轮作3—5年。

2、土壤处理:烂果严重的田块,花生播种前,要进行土壤处理,亩用50%多菌灵1公斤,掺细土25公斤,全田撒施,可防治多种土传病害。

3、做好种子的收、选、晒、藏等项工作,播前和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选择正规厂家的种衣剂进行包衣。可保温、保湿、吸胀,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幼苗健壮。驱避地下虫害,隔离病毒感染。

4、实行起垄地膜覆盖种植 :使土壤中的养分增加,土壤空隙度增加,通透性增强,容重下降,土壤膨松疏松。是减轻花生烂果、提高花生产量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5、深耕改土,增施腐熟有机肥或生物菌肥:培肥地力,可使花生植株生长健壮,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6、增施钙肥,补施硼肥、锌肥:对于缺钙地块,在施磷肥时,注意用过磷酸钙,不用磷酸二铵。推广使用硼肥、锌肥,不仅可以减少秕果,增加双果,提高产量,还可以促进钙素的吸收。

7、合理灌排。一般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要及时浇水,浇水以沟灌为宜,喷灌效果更好。阴雨连绵时,要进行排水,保持田内无明水,增强植株和荚果的抗逆性能,降低烂果率。

8、破膜散墒减轻烂果:对采用地膜覆盖的花生田,在荚果要成熟时,如土壤含水量过高,应及时破膜散墒,保持土壤通气良好,以减轻烂果的发生。

花生种植一是个细致活,一个环节的出错可能就会影响最后的产量。了解花生种植的注意事项,科学种植,不偷懒,不报侥幸心理,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才能最大化的保障这一年的付出!

5. 花生播种后烂种什么原因

一、烂种死苗原因 1、种子霉变。 造成花生种霉变的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花生种子在收获期间遇连阴雨天, 使收获后的花生种子多日不能晒干,因长时间水分过大, 加之当时气温相对较高, 极易造成花生种子霉变;二是虽然花生种子收获期天气晴好, 但在花生种子尚未晒到安全含水量 8%以下, 即进行贮藏, 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霉变用霉变或轻微霉变的种子播种,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烂种死苗现象。 2、播种过早。播种过早, 由于地温偏低, 使种子酶的活性降低, 呼吸减弱, 花生发芽出苗缓慢, 留土时间延长,既增加了种子感病的机会, 也降低了种子抗病能力,易发生烂种死苗现象。形成播种过早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在花生适播前降雨,农民为了省去施水播种的麻烦, 而进行抢墒早播。二是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农民误认为地膜保温可以早播。因此,许多农民将应在 5 月 1 日前后播种的适宜时间提前到 4 月上、中旬。调查显示,田间缺苗现象早播田明显重于晚播田。 3、播种过深。 播种过深,不仅使留土时间延长,土壤通透性差,氧气不足,也会影响种子发芽。在施水播种田,如播后遇长时间干旱,粘土地易使种子周围形成硬土块,不利于种子出苗。这些均易造成缺苗现象, 且粘质土壤田重于沙质土壤田。 4、播种质量差。播种前整地差, 土块大, 坷垃多, 播种时易造成土块压种影响出苗, 也会导致土坷垃悬种,使土壤透风失水而影响出苗。有些是因为不懂播种技术,施水忽多忽少,播种深浅不一,也是造成田间出苗参差不齐的一个因素。药肥使用不当 使用化肥、未腐熟的粪肥、化学杀虫剂等直接与种子接触或使用量过大, 则易造成灼种烂种; 除草剂使用量过大或因喷洒不均匀使局部药量过大,也会导致幼苗发生药害死亡。 5、病虫害较重。花生播种至出苗期病虫害主要是根腐病、茎腐病、蛴螬、金针虫、蝼蛄等。未使用杀菌剂拌种或播种时未施用杀虫剂的地块往往发生较重,尤其是临近村庄、树林的壤土田地下害虫发生危害严重是导致烂种死苗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防治措施 1、选用优质种子。无论购买种子或自留种子, 都要选择高产、优质的新品种。同时, 还要检查种子质量, 挑选无虫伤、无霉变、不干瘪的种子。检查霉变种子要掰开两片子叶,查看胚芽处是否变色, 如发黄、变褐等则表示有霉变。也可生食花生粒,如口感有异味则表示霉变。 2、搞好种子处理。对于作种用的花生果,要在临种前在烈日下晒 1到2d,然后剥出子粒待播,这样有利于促进种子发芽。播种前要搞好种子药剂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 0.3%拌种防病。 3、提高播种质量。 田间耕作要精细, 确保地平土松,无大坷垃。耕地时可用药剂拌土, 均匀撒施, 然后耕入地下防治地下害虫。使用化肥作种肥时要实行种、分离,防止灼种。浇水要充足均匀,播种深度要一致,以3cm 左右为宜,覆土要严密。喷洒除草剂要均匀,不能漏喷或重喷。 4、及时查苗补苗。 在多数种子出苗后, 如发现有些未出苗的种穴,可挖查是否种子已变质腐烂或不能出苗。如可出苗, 则查明原因, 改善种子出苗条件; 如已不能出苗, 则应及时补种,将有助于增加花生产量。

6. 花生播种后烂种怎么办

花生,双子叶植物,网状脉,种子有花生果皮包被。花生长于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样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花生在种植时也避免不了会得病虫害,有的会使花生腐烂,例如,常见的茎腐病和根腐病。

茎腐病病菌从子叶或幼根侵入植株,在根颈部产生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变黑褐色,引起根基组织腐烂。防治:

1. 适时收获,避免种子受潮湿、防止发霉;晒干种子;;选用抗病品种。

2. 合理轮作。

3. 药剂防治:用25%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或按种子量0.5%-1%药剂兑水配成药液浸种,以能淹没种子为准,浸泡24小时取出播种。

花生根腐病在花生各生育期皆可发生,花生播后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防治:

1. 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密封24小时后播种。

2. 应采用特效杀菌剂+叶面肥混合灌根或茎基部喷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