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荞麦封闭除草剂(荞麦封闭除草剂配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22:49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荞麦封闭除草剂配方

敌草隆是蓝莓园中最常用的除草剂。它能够杀死大多数的1年生阔叶杂草,包括荞麦和牧草。蟋蟀草和红根草也可被控制。应用敌草隆可基本上控制蓝莓园杂草而对树体和产量无不良影响;过量使用(4.5kg/ha)连续5年才略有树体伤害。使用适宜量为2.24kg/ha,使用的时间从春季到果实采收前1周。敌草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2. 荞麦除草应该打什么药

最常见的荞麦除草剂有禾耐斯与速收,但是药效也是一般,还有针对荞麦芽除草的的药剂,有的人就是用了这类除草剂之后在种植其他植物时却发现其他植物也不能在此生长发育了,这就是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的影响,使用荞麦除草剂之前首先要有正对性的选择除草剂,首先你要清楚荞麦的特性,比如荞麦是单叶子还是双叶子等等。

如今荞麦比较常见的除草剂还有专用的荞麦除草剂,精喹禾灵等等,再此我建议大家使用荞麦除草剂时还是使用专用的除草剂比较好,这样对植物伤害也相对较少,对后茬的作物也无影响。

3. 小麦封闭除草剂

小麦药害主要是由于农药使用剂量不当或施药时间和方法不当,农药中的化学物质渗入植物体后,植物新陈代谢发生变化,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外部形态出现畸形,甚至死亡的现象。

常见的药害主要是由于不正当的使用化学除草剂引起的,一般情况下,杀菌剂和杀虫剂不易引起小麦药害,但个别杀菌剂(例如三唑酮等)在拌种时如果使用过量或土壤湿度过低可引起出苗推迟或发芽率降低等现象,乳油类杀虫剂使用不当也可引起小麦叶片灼伤现象。

4. 荞麦田封闭除草

华北荞麦种植时间

荞麦春播在3月底~5月初,荞麦秋播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就要播完。在高山地区只适宜春播和夏播,如果有条件秋播的,最好在七月中旬就要播完。荞麦的种植时间要掌握一个原则:荞麦的盛花期要避开当地的高温(大于26度)期,同时保证霜前成熟为基本原则。早熟春荞地区,播种不宜太早,早播易受晚霜危害,晚播易受早霜危害。

种植方法

荞麦对土壤的适应较强,不适合其他禾类作物生长的贫瘠地、新垦地均可种植。但有机肥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的土壤能生产出优质荞麦,并获得高产。荞麦耕作包括基本耕作与播种前耕作。

土壤基本耕作是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第一次深耕(20-25厘米)。深耕又分为春深耕、伏深耕和秋冬深耕,其中以伏深耕效果最好。深耕能提高土壤肥力,利于蓄水保墒、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利于荞麦出苗、生长发育。

播种前耕作是当荞麦作为复种或补种作物时,必须在播种前认真抓好耕耙灭茬,清除坷垃,清除田间杂草,以保证荞麦苗全、苗壮、扎根好。耙耱是为了破碎坷垃,疏松表土,平隙,使土壤上虚下实,蓄水保墒,提高整地质量,利于荞麦出苗整齐、健壮。

5. 荞麦封闭除草剂配方表

绿磺隆除草剂是内吸、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药剂被杂草叶面或根系吸收后,可传导到植株全身,通过抑制乙酰乳酸酶的活性,阻碍支链氨基酸、缬氨酸和亮氨酸的合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止,植株失绿,枯萎而死。

用于防除禾谷作物田的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如藜、蓼、苋、猪殃殃、苘麻、田旋花、田蓟、荞麦蔓、母菊,以及狗尾草、黑麦草、早熟禾、小根蒜等。

对野燕麦、龙葵效果不佳。不可以灭杂树。

芽前或芽后早期使用,一般在秋季作物播后芽前或春季杂草芽后施药,更宜芽后叶面处理。用0.15~0.6g有效成分/100m2 ,对水喷雾。

与绿麦隆、异丙隆混用效果良好。对后茬敏感的作物有玉米、油菜等,药量超过0.6g对后茬水稻也略有影响。它是低毒广谱的麦田选择性除草剂,其突出的特点是有超高活性。

使用方法:杂草芽前或芽后都可使用,芽后叶面喷雾效果更好。一般秋季作物播后芽前或春季杂草后施药。每亩用有效成分1-2克,对水喷雾。

剂型

80%可湿性粉剂,20%、75%干胶悬剂。

6. 麦草净除草剂

(一)除草剂药害在茎叶上的症状表现

用做茎叶喷雾的除草剂,需要渗透叶片绒毛和叶表的蜡质层进入叶肉组织才能发挥其除 草效果或在作物上造成药害;应用于土壤处理的除草剂,也需植物的胚芽鞘或根的吸收进入 植株体内发生作用。当然,叶面喷雾的除草剂与经由根部吸收的除草剂,其药害症状的表现 有很大差异。

叶上的药害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褪绿 褪绿是叶片内叶绿体崩溃、叶绿素分解造成的。褪绿症状可以发生在叶缘、叶 尖、叶脉间或叶脉及其近缘,也可全叶褪绿。褪绿的色调因除草剂种类和植物种类的不同而 异,有完全白化苗、黄化苗,也有的仅仅是部分褪绿。三氮苯类、脲类除草剂是典型的光合 作用抑制剂,多数作物的根部吸收除草剂后,药剂随蒸腾作用向茎叶转移,首先是植株下部 叶片表现症状,沿叶脉出现黄白化;这类除草剂用做茎叶喷雾时,在叶脉间出现褪绿黄化症 状,但出现症状的时间要比用做土壤处理的快。

2.坏死 坏死是作物的某个部分如器官、组织或细胞的死亡。坏死的部位可以在叶缘、 叶脉间或叶脉及其近缘,坏死部分的颜色差别也很大。例如,需光型除草剂草枯醚、除草醚 等,在水稻移栽后数天内以毒土法施入稻田,水中的药剂沿叶鞘呈毛细管现象上升,使叶鞘 表层呈现黑褐色,这种症状一般称为叶鞘变色。又如,氟磺胺草醚(虎威)应用于大豆时,在 高温强光下,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造成局部坏死。

3.落叶 褪绿和坏死严重的叶片,最后因离层形成而落叶。这种现象在果树上,特别是在柑橘上最易见到,大田作物的大豆、花生、棉花等也常发生。

4.畸形叶 与正常叶相比,叶形和叶片大小都发生明显变化成畸形。例如,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非禾本科作物上应用,会出现类似激素引起的柳条叶、鸡爪叶、捻曲叶等症状,部分组织异常膨大,这种情况下,常常是造成生长点枯死,周缘腋芽丛生。又如,抑制蛋白质合成的除草剂应用于稻田,在过量使用情况下会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变宽、色浓绿、叶身和 叶鞘缩短、出叶顺序错位,抽出心叶常呈蛇形扭曲。这类症状也是畸形叶的一种。

5.植株矮化 对于禾本科作物,其叶片生长受抑制也就伴随着植株矮化。但也有仅仅是植株节间缩短而矮化的例子。例如,水稻生长中后期施用2, 4-滴丁酯、二甲四氯钠盐时 混用异稻瘟净,使稻株秆壁增厚,硅细胞增加,节间缩短,植株矮化。

除草剂在茎叶上的药害症状主要表现为叶色、叶形变化,落叶和叶片部分缺损以及植株矮化。

(二)除草剂药害在根部的症状表现

除草剂药害在根部的表现主要是根数变少,根变色或畸形。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作用 机制是抑制次生根的生长,使次生根肿大,继而停止生长;水稻田使用过量的二甲四氯丁酸 后,水稻须根生长受阻,稻根呈疙瘩状。

(三)除草剂药害在花、果部位的症状表现

除草剂的使用时间一般都是在种子播种前后或在作物生长前期,在开花结实(果)期很少使用。在作物生长前期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花果造成严重影响,有的表现为开花时间推迟或开花数量减少,甚至完全不开花。例如,麦草畏在小麦花药四分体时期应用,起初对小麦外部形态的影响不明显,但抽穗推迟,抽穗后绝大多数为空瘪粒。果园使用除草剂时,如有部分药液随风飘移到花或果实上,常常会造成落花、落果、畸形果或者果实局部枯斑,果实着色不匀,水果品质和商品价值下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