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滴灌小型设备(喷灌滴灌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9 03:58   点击:2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喷灌滴灌设备

       调整后的城市(镇)公共自来水,Ⅰ区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为0.12元/立方米,地表水标准为0.06元/立方米;Ⅱ区地下水水资源费标准为0.09元/立方米,地表水标准为0.05元/立方米。

       调整后的非农业用水水资源费,城市(镇)生活、绿化和公用事业等自备水源标准按城市(镇)公共自来水水资源费的2倍核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自备水源,Ⅰ区和Ⅱ区取用地下水的水资源费标准分别为1.2元/立方米、1.0元/立方米,地表水标准按地下水的50%核定;洗车、生产矿泉水、纯净水等行业自备水源地标准按城市(镇)范围内工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的4倍核定;水利工程非农业供水,Ⅰ区和Ⅱ区取用地下水的水资源费标准分别为0.5元/立方米、0.4元/立方米,地表水标准按地下水的50%核定。

2. 喷灌 滴灌

喷灌是高压喷头类似降雨,从空中将水撒向地面。

滴灌则是将水引入树下根系,缓慢渗透。省水省电。

滴灌所需设备:高压泵,压力表、施肥罐、塑料主管道、毛管、发丝(出水滴灌口)。

其中滴灌的毛管分布很有讲究,要求在单位面积内压力均匀,需要设水阻管,保证发丝均匀出水,在一单位面积内同时浇透水。

3. 绿化滴灌设备

1、进水。用水泵、电动机、电器开关等组成进水设备,将河水、湖水或水库中的水引进罐桶。

2、贮水。将铝制的罐桶立于果园较高处,使水泵引进的水暂时贮存。桶的大小,根据果园面积而定。桶的底侧有出水阀门,用以连接塑料管。

3、输水。以直径Φ32-Φ63的塑料管铺设于果园的行间一端连接罐桶,一端连接支管。这种输水管,可埋于土中,也可露于土面。

4、滴水。采用直径Φ16-Φ20的塑料管作为毛管,在支管上打孔安装滴头,滴头可选择稳流器或压力补偿滴头。

4. 喷灌滴灌设备厂家

1,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始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距今已经2200余年,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的代表性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深淘滩、低作堰”等技术特点而著称,引长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的美誉,目前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

在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摩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2.广西兴安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3.浙江龙游县姜席堰

姜席堰位于浙江龙游县,距今已有680余年历史,渠首自衢江支流灵山港引水,利用河中沙洲建上下二堰引水,灌溉3.5万亩农田,并为县城区供水,灌渠沿线利用高差还修建有多处水能利用设施。

自建成以来,姜席堰历经近700年,其间遭遇的大洪水不下六、七十次,但堰身、坝体一直没有被完全摧毁,足以体现其在设计上的高超技术水平。

现龙游县正在复建石面桶堰,新建水情博物馆、姜席主题公园,加强堰神树保护,恢复重建堰神庙,重塑姜公席公神像。

4.湖北襄阳长渠

长渠(又名白起渠)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楚都鄢城时,在蛮河武安镇立碣壅水、引水围城作战而开凿的,是古代“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如今的长渠由战渠变为引水灌溉渠,至今仍滋润着沿线30万亩良田。

5.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已有2000年历史的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6.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村、赵家村、花明泉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一带隐藏着上千口古井。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古井密布如此,在全国也堪称一绝。

7.四川乐山东风堰

东风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东风堰流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摩岩造像景区,与千佛岩风景区构成青衣江畔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了灌溉文明,深化灌溉文化的内涵。

8.浙江宁波它山堰

它(tuō)山堰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太和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

9.浙江湖州溇港

溇港是太湖流域一项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的古代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共有34条,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

10.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11.安徽寿县芍陂

芍陂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12.陕西泾阳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13.陕西汉中三堰

陕西汉中三堰,分别是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这三处古堰都是汉代修建的重要灌溉水利工程,已有2000多年的灌溉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滋润着汉江以北的沃野千里。

14.江西吉安槎滩陂

槎滩陂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完善的古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得这座水利工程虽然历千年风雨,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

15.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三面被沙漠包围,黄河流经这里虽然不足400公里,但却是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河道、地势的特点,兴修水利,实现了无坝引水和自流灌溉,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网。而这些水利技术的应用,也使宁夏成为自汉代以来,西北最古老、最大的人工灌区之一。

16.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

17.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地处福建宁德市,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工程分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骨干渠系长1万多米,灌溉面积两万多亩,具有农业灌溉、生活供水、水力加工等综合功能。

5. 喷滴灌设施

1.安装滴灌设备的地块要整地细碎,拣净根茬。根茬、石块、杂草等物容易扎破滴灌带和将地膜托起后造成水汽在地膜内积水,形成透镜效应。

2.安装时工作人员要认真阅读各部件使用说明,用正确的安装方法连接各部件。

3.铺设滴灌带时要保持迷宫侧朝上(即压纹突起侧朝上)平铺于膜。下,不得铺反,不得拧劲。

4.干、支、附管一但安装到地块后,严谨农机、农具碾压、刮碰到管道,避免外力损伤减少使用寿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