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型生姜开沟机(小型生姜开沟机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7 03:31   点击:24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小型生姜开沟机器

云南合适开沟种植生姜。

一是选种关

一般讲,选一年或两年生种均可,重点要把握好种姜粗细均匀,有2~3个龙头,根须发达,无病虫害。每亩用种量一般200~300公斤。

二是播种关

开沟种植法:一般以67厘米宽为一厢,先在厢中开沟埋肥,合垄后用薄土盖粪,再按大行33厘米、株距16~20厘米,均匀地摆上姜块,然后在行中撒上专用肥,再取沟土覆盖。厢高16~20厘米,盖土深度4~6厘米。包膜种植法:先按80厘来一厢划线,然后均匀地撒上农家肥、专用肥与黄姜种,最后按边线取沟土覆盖。此种植方法每亩可节约工时2~5个,产量无明显差异。

三是施肥关

开沟要深施农家肥,下种要重施专用肥,酌情巧施微量元素肥,如硼、锌、铜肥等,有的可以浸种,有的可以喷叶,有的可以拌肥追撒。专用肥每亩需100~300公斤,据试验总体概算,每亩鲜姜200公斤,约需氮肥45公斤、磷肥100公斤、钾肥60公斤。

四是搭架关

黄姜喜攀怕缠,搭架与否,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在苗芽10~20厘米高时,要及时搭架,架杆一般1.2米左右,3~4杆为一架并扎紧。杆头插地时,要注意防止刺伤种姜,引起腐烂。

五是防病关

新播地块病虫较少,要注意对重茬地土壤消毒,重点防治根腐病、地老虎、蛴螬等,可用多菌灵拌种,减轻病害,或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杀防治,效果较好。

2. 生姜开沟机多少钱一台

生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不喜欢强光,怕水涝,温度太低便不会生长。生姜开沟的沟距和种植密度密切相关,要使每一株生姜充分的利用田间的水、肥、光、热,也就是合理密植。密度过小造成浪费,产量低;密度过大则会出现因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水肥不足造成的减产。

3. 大型生姜开沟机

在大棚前茬作物收获后,对棚内土壤进行秋耕、深翻、冻垡,经过冬季的冻融交替,可以减少土壤内的病原菌和越冬害虫,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每667m2施有机肥1000-1500kg、草木灰75-100kg作为底肥。另外,每667m2施25kg生物菌肥,1/3撒施,2/3沟施。按60cm行距开种植沟,在种植沟一侧10cm处开施肥沟。施肥后,肥土混匀,耙平。

三、播种

将催好芽的姜种掰(或用刀切)成50-75g的姜块,每块姜种上保留1个壮芽(少数姜块也可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掰除。掰好后的姜种,用1%波尔多液浸种20min,或用草木灰浸出液浸种20min消毒,取出晾干备播。在挖好的种植沟内浇足底水,水渗下后,将姜种水平排放在沟内。东西向的行,姜芽一律向南;南北向的行,姜芽一律向西。覆土4-5cm。如采用地膜覆盖可起小拱10-15cm,可以提前20-25d播种。出苗后再覆盖一层黑色地膜可达到增产的目的。

四、田间管理

1.铺地膜

由于早春地温低,为了尽早提高姜种的发芽速度,在种完姜以后,马上铺地膜。采用白色透光地膜,宽度80cm,厚度0.05mm。把两个姜沟做成一个小高垄,便于铺地膜,地膜两边用土压实,防止因漏气而产生杂草。

2.遮阴

当生姜出苗率达30%时,及时对种姜大棚进行遮阳网覆盖。选用遮光率50%的遮阳网或1:7的利索降温遮阴涂料喷涂。进入到8月初,生姜植株长到120cm左右时,可以把遮阳网撤下,或用利可宁洗去利索降温涂料,这时光照强度逐渐减弱,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时期。

3.浇水追肥

为了便于浇水,在姜沟上装滴灌管,可以省工省时。出苗80%时浇1次水。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左右为宜。当姜苗高30cm左右,并具有1-2个小分枝时,进行第1次追肥,可追有机肥浸出液100kg左右。当姜苗进入三权期后,生姜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为宜,视墒情每4-6d浇1次水。进行第2次追肥时,将肥料于距姜苗植株15-20cm处开沟施入,每667m2可施有机肥500kg,草木灰50kg。在收姜前3-4d浇一水,以便采收的姜块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储藏。

4.培土

结合追肥、浇水进行培土。每隔15-20d培土1次,共培土3-4次。

五、采收

姜不耐霜冻,应在初霜到来之前进行采收,北京地区10月初霜来临前,可以在大棚周围绷上棚膜,进行延迟栽培。绷膜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5-18℃。由于外界温度降低,蒸腾量减少,要控制浇水,可以延迟生长期20-30d,至11月上旬收获,达到增产的目的。挖姜时要注意从姜沟的一侧挖,不要挖坏姜块。

4. 大姜起垄开沟机什么样的好

采用绿膜覆盖栽培取得成功,产量可提高20%,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培育壮芽

在播种前20~30天从贮窖中取出种姜,洗去姜块上的泥土,平铺在草苫或干净地面上晾晒1~2天,晾晒时应注意适度,不可曝晒,若阳光太强,应适度用草苫遮阴。将种姜置于室内堆放2~3天,姜堆上覆盖草苫。与此同时严格选种,淘汰瘦弱干瘪、肉质变褐或发软的姜块,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危害的健壮姜块做姜种。然后再进行催芽,催芽是生姜生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其方法很多,基本原理是保持22~25℃温度条件下催芽20~25天即可达到播种要求,且幼芽饱满粗壮。我地可采用阳畦催芽,即在避风向阳处建阳畦,深0.6m,宽1.2m,长依种姜多少定,在底部及四周铺10cm厚的干草,将晒好的姜摆放其中,姜的厚度以30~35cm为宜,在姜块上盖15cm厚的干草,保持黑暗和疏松透气,最后架上拱架,盖好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帘,保证畦温20~25℃。催芽时应注意姜种保湿,在保证透气的条件下,尽量增加覆盖物厚度,以减少水分蒸发。催芽标准为芽长0.5~2.0cm,粗0.5~1.0cm。

二、整地施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能灌能排、松软透气、呈微酸性的肥沃壤土,深翻30cm以上,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75kg,整平耙细,高畦栽培,畦宽1.5m包沟,高20cm以上,畦面上开3行10cm深的沟,可种3行。

三、播种

姜种块以50~75g左右大小为宜,出苗早,姜苗生长旺,产量高,若种块太小,则出苗迟,幼苗弱,单株产量低,商品性差,每块姜种上只留一个短壮芽,其余芽全部抹除,掰姜时发现芽基部或姜块断面变褐,应剔除。然后将掰好的姜块放入250~500mg/kg的乙烯利溶液中浸泡15min,捞出后随即播种,可促进生姜植株分枝,增强长势,提高产量。我地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到3月下旬播种,比露地栽培提早1个多月。

播种前1h应浇足底水,但不可把垄湿透,以利操作,用平播法排入种姜,即将姜块水平放入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东西沟向,芽一致向南;南北沟向,芽朝西,放好姜种后用手轻轻按入泥中,使姜芽与沟面相平,种姜播后立即覆土4~5cm厚,然后耙平土面。一般667m2栽7500~8000株,用种量300~500kg。

生姜播种覆土后,趁土壤湿润,667m2用1kg除草醚对水20kg,均匀喷在姜沟及周围地面上,喷药时人员倒退操作,喷药后保持地面湿润。

生姜播种后,用宽1.2m的地膜拉紧于沟两侧的垄上,压紧地膜,沟底与上端膜的距离保持15cm,幼芽出土后,待苗与上端地膜接触时,打孔引出幼苗,5月中下旬撤去地膜。

四、田间管理

1.遮阴生姜不耐强光和高温,5月中下旬去膜后要进行遮阴,8月上中旬去除,方法是用2~3cm粗的竹竿插于畦两侧,再在其上1.7~2.0m处绑横档小竹竿,其上覆草。也可盖60%~70%遮阳率的遮阳网,然后用绳固定。也可在行间插高秆或套种瓜类搭架遮阴,一般遮阴60%较适宜,遮阴不够,作用减少,遮阴过大,植株徒长,产量大幅度下降。

2.肥水管理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半月后第1次浇水,2~3天后第2次浇水,幼苗期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度65%~70%,夏季浇水以早晚为宜,暴雨后注意排涝,立秋后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较多,4~6天应浇水1次,保持土壤相对湿度75%~80%。

发芽期不需追肥,苗高30cm,发1~2个分枝时追1次壮苗肥,667m2施硫酸铵或磷酸二铵20kg,立秋前后结合拆姜棚追重肥,此期为姜膨大期,667m2施饼肥75kg,复合肥50kg,同时结合追肥第1次培土,以后结合浇水进行第2、3次培土。9月中旬追补充肥,667m2施复合肥25kg。

3.病虫害防治主要是姜瘟病,一般从7月份始发,高温多雨发病重,此病主要采用农业综合防治,如轮作换茬,严格选种等,田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将病株四周0.5m内的健株一并去除,挖去带菌土壤,病穴内及四周撒消石灰1kg,并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灌根,或50%的代森铵800倍液或50%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以防止病害继续发生。

4.及时收获收种姜可与鲜姜在初霜到来前同时收获,也可提前至立秋时收获,一般不提倡早收,因易产生伤口引起病菌的侵入,鲜姜一般在初霜之前的11月上旬及时收获。

5. 小型生姜开沟机器视频

好,在我们这里都是开沟子种姜,姜很大很多

6. 种姜开沟机器

因种姜先发芽,留一个芽栽下去之后,要一点一点培土,使生姜长得又大又长,所以挖深沟。

生姜的主要食用的是它的地下块茎部分,挖深坑这样才有利于生姜的地下块茎的生长。

目前大部分姜农开沟的深度一般在28-30公分,沟宽13公分左右。开深沟可以使底部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有利于生姜根系的发育;另外开深沟翻上来的土量多,后期培土就会有更多的土培在生姜块茎上,有利于生姜的膨大和品质的形成。

7. 生姜专用培土开沟机

生姜在栽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栽种的密度,生姜的栽种密度要从土壤的肥力,生姜的大小,种植的面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综合进行考虑,下面把种植的密度分为3中情况,给大家说一下。

<1>肥水低的姜田,种植的姜块要尽量小于50克,行距48厘米左右,株距1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株数9000株左右,产量大约在1500公斤。

<2>中肥水的姜田,种植的姜块尽量在50到70克左右,行距50厘米,株距18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株为8000株左右,产量大约在1500到2200公斤左右,

<3>肥水高的姜田,姜块可以在50到80克左右,行距50厘米,株距19厘米,产量大约在2300公斤以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