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小麦镰刀菌超标(小麦细菌病)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2 17:14   点击:27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小麦镰刀菌超标

1、危害小麦储藏的主要害虫有:玉米象、米象、锯谷盗、大谷盗、长角谷盗、谷蠹、印度谷蛾、麦蛾、腐食酪螨等。

2、危害小麦储藏的微生物主要有:除与危害稻谷的储粮微生物相同外,还有交链孢霉、禾镰刀菌(田间危害名为赤霉病),入仓后如遇湿度大,温度高,能继续发展危害,且可能产生毒素,造成人畜中毒现象发生。

3、老鼠:危害小麦储藏的鼠类主要有褐鼠、黑鼠和小家鼠。 小麦“三低”储藏 :“三低”储藏一般也是指低氧储藏、低药熏蒸和低温储藏三项储藏技术先后综合用于保管小麦的方法。

2. 小麦细菌病

小麦青枯病是指小麦植株未能正常落黄就枯萎死亡的现象。青枯病发生速度快,持续时间短,减产幅度大,一旦发生便无法挽救。  一、发生原因:   1、气候原因。小麦进入灌浆期后,气温升高很快,气温大于30度的天数明显增多。气温升高的同时,往往出现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容易出现大幅度突然降温现象,雨后骤晴,气温又猛然回升,小麦植株适应不了气温的这种骤然的变化,体内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出现青枯现象。   2、播期原因。播期越晚,越容易受青枯病危害。晚播小麦冬季苗体小,春季生长速度快,两极分化晚,体内含氮化合物比例大,抗逆能力差,极易发生青枯死亡。   3、施肥原因。青枯与肥料配比、肥料使用量及使用时期有很大关系。施氮肥过多,不施或很少施磷钾肥、农家肥的麦田,小麦植株体内含氮化合物就会增多,极易发生青枯病。拔节期施氮肥过多,也是发生青枯的主要原因。  二、预防措施:   1、控制小麦中后期氮肥的使用量。2、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磷酸二氢钾、微肥等。具体方法是,小麦抽穗后,配合病虫害的防治,每亩选用磷钾动力 100克 +海绿素15毫升,间隔7-10天,连续喷施2-3次。

3. 小麦镰刀菌毒素

增效效应(Potentiative effects)是指一种霉菌毒素对某组织或器官不产生毒性作用,但摄入另一霉菌毒素后,前者使后者毒性增强,如萎蔫酸就是一种最常见的镰刀菌毒素Bacon等,l996),它可增强呕吐毒素的毒性(Smith等,l997),但在没有其他霉菌毒素存在的情况下萎蔫酸的毒性就非常弱,以致在生产中很少检测饲料中的萎蔫酸含量(Smith等1991;Smith和Sousadias,1993)。

4. 小麦禾谷镰刀菌

【东北玉米的呕吐毒素】呕吐毒素主体成分为DON(deoxynivalenol,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粉红镰刀菌、雪腐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尤其是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另外,头孢菌属、漆班菌属、木霉属等的菌株都可产生该毒素。

由于温度、湿度等的差别,不同地区、同一季节收获的玉米所带菌属有较大差别,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玉米所带菌属也不一样。

北方地区的玉米(如河南、山西等地的部分玉米)以镰刀菌为主要菌属,而东北玉米以圆弧青霉为主要菌属,镰刀菌次之。【呕吐毒素】英文名:vomitoxin,又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化学名为3α, 7α, 15一三羟基草镰孢菌-9-烯-8-酮,属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由于它可以引起猪的呕吐而得名,对人体有一定危害作用,欧盟分类标准为三级致癌物。

5. 小麦玉米限量标准的镰刀菌

生石灰能杀孢子镰刀菌。

镰刀菌主要可以引起根腐病、茎腐病、茎基腐病、花腐病、穗腐病等病害,它是农业生产上比较难防治的病菌之一。镰刀菌的寄主植物有100种左右,它可以侵染寄主植物的维管束系统,并且会破坏植物的输导组织,同时它在生长发育和代谢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这会使得作物因萎蔫而死亡,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以及品质。

镰刀菌根腐病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健康的种子和种苗。

  (2)选择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地块种。

  (3)及时清除病株或病根,病穴用石灰或药剂消毒。

  (4)冬春防止忽干忽湿,旱季要及时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