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德国农机车(德国大型农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09:29   点击:215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德国大型农机

芬特目前有房车项目在中国有代理商,农机目前还没有在中国有销售。

2017年6月19日, 中国农机企业家欧洲考察团代表抵达“走进高端”之行的最后一站——位于德国Marktoberdorf的芬特(FENDT)工厂。

来自中国一拖、雷沃重工、山东五征、CNH、CLAAS及零部件龙头企业高管共15人组成的中国农机企业家欧洲考察团访问了芬特工厂,与多位总裁及各品牌主管深入对话,还与中国一拖法国公司代表及金融机构代表交流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经验.

相信不久会有相应的合作产品出口到中国。

2. 德国大型农机价格

德国的农村和城市几乎没有差距,也没有农村的概念,政府把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各环节的全部内容始终作为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来开发,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间的连接比较顺畅,农产品的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德国的农业从业人员约占总劳动力的4%,农户不足60万户,平均每个劳动力养活124人,80%以上的农产品能够自给。德国还是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出口国,从播种到收获全部机械化。

这一串惊人的数字背后,是德国农业的高度机械化。在德国,小麦、谷物的生产、收储、牧草的收割、翻晒、起堆、打包等作业环节,全部使用机械。

3. 德国大型农机车大全价格

一、汽车和汽车配件工业

德国是世界上汽车制造强国,奔驰、宝马老少咸知,大众、奥迪、保时捷有口皆碑。德国高档汽车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德国汽车工业之所以能以较多的优势领先于其他产业,长期保持德国第一产业地位,展现超群的实力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其发展特点值得关注。首先,德国汽车生产企业高度重视研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仅2013年,德国汽车工业研发投入就高达182.7亿欧元,与2012年相比增长5.2%。德国工业领域28%的研发人员从事汽车研发,而汽车工业九分之一的员工供职于研发部门。德国汽车工业平均每十天就有一项专利产生,每年获得的专利3650项,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冠军。所有这些都确保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的技术领先优势,凸现了德国汽车工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核心地位。

德国主要汽车制造商有大众汽车、戴姆勒、宝马、奥迪、保时捷、欧宝和曼(商用车)等整车企业和博世、大陆、采埃孚(ZF)、蒂森·克虏伯、西门子VDO等汽配企业。

中国已成为德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和销售市场。德国宝马、奔驰、大众等公司均在中国建有合资企业。博世也在中国设有企业和研发中心。自2009年以来中国是大众公司最大汽车销售市场,大众汽车2013年在华销量突破300万辆,达327万辆,增长16.2%。其旗下品牌奥迪在华销量增长21.2%,达49.2万辆。从2009年至2013年,德国轿车在华销量从160万辆增至370万辆,翻了一番多。而中国汽车市场同期只增长了74%。德国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也由2009年的15.1%增加至2013年的20.5%。2014年第一季度,德国轿车在华销量增长了17%,所占份额上升至21.8%。

二、机械设备制造

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德国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根据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提供的数据,2013年有98.6万人在该行业6000多家企业从业。该行业以中型企业为主,87%的企业员工人数不足250人。2013年机械制造业销售额2058亿欧元,下降0.5%。

德机械设备制造业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是世界第一大机械设备出口国,75%的机械设备产品销往国外。2013年德国机械设备出口额达1490亿欧元,约占世界机械设备出口总额的15.9%,出口盈余930亿欧元。在机械设备业32个产品领域中,德国产品在16个领域为世界出口第一,包括驱动技术机械、材料处理机械、农业机械、食品及包装机械、压缩气压及真空技术机械、精密仪器、加工机械、液压泵、液压设备、塑料及橡胶机械、印刷机械及造纸技术设备、纺织机械、测量机械、工业炉和冶金设备、木材加工机械、建筑机械及清洁机械设备。另外在民用航空技术设备、阀门及管件、机床、电力消防器材和设备等5个领域据

世界出口第二。

德国知名的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有蒂森克虏伯、西马克、海德堡印刷、海瑞克、福伊特、普茨迈斯特、通快等。

三、化工制药业

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化工产品出口国,是欧洲首选的化工投资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研究机构和高素质劳动力。根据德国化学工业协会数据,2013年德国化工制药业销售额1887亿欧元,增长1.1%。其中国内销售总额750亿欧元,增长1.4%;国外销售总额1137亿欧元,增长0.8%。全行业从业人员43.7万人,受高等教育程度很高。58所大学的化工系、24所大学的应用科学系及68所非大学化工研究机构提供化学研究,使德国化工制药业多年来保持研发优势。据德联邦统计局数字,2013年德化工医药产品出口1054.7亿欧元,增长0.8%。

德国也是欧洲化学制品和合成材料的消费市场。欧洲化学品年均消费6740亿欧元,其中德国占1050亿欧元;欧洲合成塑料年均消费4520万吨,德国消费量占24%。德国原料生产商处于欧洲领先地位,拥有数十年的专业经验,是产品高质量的保障。知名的德国化工制药企业有巴斯夫、拜耳、朗盛、汉高、赢创、默克、勃林格殷格翰等。德国的一批中小企业也和那些跨国公司一样积极开展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业务,尤其是从可再生材料中获取化学制品方面。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在研发领域的战略合作或引入新产品迅速进入欧洲市场。

四、电子电气工业

德国拥有世界技术领先的电子电气工业。德国电子电气行业总会(ZVEI)年度报告显示,2013年该行业年产值1368亿欧元,下降4.0%,销售额达1666亿欧元,萎缩2.1%。其中出口额达1582亿欧元,下降1.0%,进口额为1350亿欧元,减少1.6%。订单量与2010年相比增长2.6%,从业人数83.89万人,减少0.3%。

德国电子电气工业每年技术革新支出150亿欧元,占该行业营业额的10%,其中研发投入120亿欧元,约占德国工业总研发投入的五分之一。德国制造的电子元件一半以上用于出口,出口的80%以上进入欧盟国家。据德国电子电气行业总会数据,2013年,行业出口总额1583亿欧元,下降1%;前5大出口目的国分别是美国、中国、法国、英国,奥地利,出口额分别为132亿、131亿、115亿、84亿和76亿欧元。对中国出口增长最快,增幅达9.2%。

德国电子元件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高保真分立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缩合器、感应器、无源及混合微电路、电子机械元件(连接器、开关)和印刷/混合电路板等。

德国电子元件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德国汽车业的发展。汽车电子行业是德国电子元件的最大消费者,通信领域、电子数据处理和工业电子也是其主要用户,分别占20%左右的销售份额。未来德国电子元件市场的发展主要依赖汽车业的发展及工业电子领域的发展。

知名的德国电子电气行业龙头企业有西门子、英飞凌、博世、捷德(Giesecke & Devrient)、库卡(KUKA)等。

五、可再生能源产业

德国不仅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确保能源安全、能源多元化供应和替代能源的重要战略选择,而且也视之为减少碳排放和节约化石类燃料引起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

德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力发电等开发利用方面居世界领先水平。

4. 德国大型农机作业视频

4米。

道依茨法尔CD1604,是德国进口农用拖拉机。

道依茨法尔CD1604农用拖拉机,发动机是160马力,四轮驱动,马力强劲,动力换档,有20/20个档位,(前进档/倒档)。

液压升降有力控、位控、浮动调节等。

发动机配备欧Ⅲ排放,道依茨电控高压共轨发动机,德国2F(采埃孚)变速箱,动力强劲,油耗低,经济高效。

道依茨尔发动机,采用同步换档变速箱,意大利卡拉罗(cARRARO)前桥,性能卓越,使用更方便。液压转向,操控更灵活省力。

可选挂前置农机具,根据不同的作业要求,选择适合的农机具。

并配有GPS自动导航,操作可实现记忆功能。

依道茨尔是国家补贴农机,售价40万6千,补贴后30.8万元,是现代农业的理想农机,可以和国产″东方红"拖拉机媲美。

5. 德国大型农机具

法国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产农业机械,到20世纪30年代拥有内燃机、电动机、拖拉机、割捆机、脱粒机等农业生产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运输、加工、储存等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经过最近50年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量的相对稳定,农机消费水平和主要农业机械保有量也已基本稳定,到2000年全国拥有拖拉机130万台、联合收割机11万台、割捆机27万台。2000年农机销售额250亿法郎,其中法国自产产品100亿法郎,其余150亿法郎是从欧盟国家进口的。在进口农机产品中拖拉机占36%。法国农机生产企业约有2000家,共有6万多职工,的产值250亿法郎,71%用于出口,出口总量中70%销往德国等欧盟国家。随着农业经济效益逐年稳步增长,农机总利润年增长0.4%。农机化水平和农机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6. 德国大型农机市场

2017年度,久保田拖拉机超越芬特拖拉机品牌,以14.5的得分夺得排行榜第一位,比排行榜第10位赛迈(SAME)高出3.8分。

第1名久保田是中国农机行业家

喻户晓的品牌,其公司于1898年在日本成立,以中小型拖拉机为主,近些年占据着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型拖拉机市场较大比例,品牌知名度高,为此近3年连续被评为全球拖拉机品牌前两位。

7. 德国大型农机视频大全

不会的,中国农村劳动力太多,机械化程度太高,会使农村人口失业率提高,不利于社会稳定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