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农药安鲜多吡唑醚菌酯作用(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0:53   点击:25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用

在苹果花后的第一遍药一般在落花80%左右的时候,如果霉心病不严重的果园可以在落花后打药,第二遍药在第一遍药之后7~10天左右,第三遍药在套袋前一天左右。

苹果树花后打杀菌剂药剂的选择和打药的方法

这三遍药选择的药剂很多,主要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以及三唑类的戊唑醇、腈菌唑、苯醚甲环唑等,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去年有一些果园发生了泡斑病,这个病害比较特殊,属于细菌性病害,如果说去年发生过泡斑病,今年花期以及花后雨水比较充足的话,建议添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等药剂防治。这遍药要求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效果,所以在打药的时候要注意既要打匀还不能打太多,不能打的往下滴。

2. 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能混配吗

可以。玉米控旺药剂,只要能够抑制玉米雄株生长,对玉米起矮化强健作用的调节剂都能用于玉米控旺,如矮壮素、多效唑、缩节胺、乙稀利等,要安照说明书使用。

防治玉米锈病的药剂,可以和控旺药同时喷打,也可以在绣病初发期喷打,药剂有多菌灵、粉锈宁、三唑铜、吡唑醚菌酯等,选择使用。

3. 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用可以吗?

多菌灵,又名苯并咪唑44号。原药为棕色粉末,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防治由多种子囊菌及半知菌等引起的许多真菌性花卉病害。对人毒性低,对花丼安全。

吡唑醚菌酯,别称百克敏、唑菌胺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其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止细胞色素合成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4. 多菌灵可以和吡唑醚菌酯混用吗

一、多菌灵,又名苯并咪唑44号。原药为棕色粉末,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性内吸杀菌剂,能防治由多种子囊菌及半知菌等引起的许多真菌性花卉病害。对人毒性低,对花丼安全。

常用剂型有50%、25%及10%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强碱性药物及含铜制剂混用。应注意避免长期单一使用本剂。

二、吡唑醚菌酯的分子结构比醚菌酯多一个吡唑环,作为杀菌剂,其性能、应用范围与醚菌酯相似,产品为250克/升乳油。本剂对鱼类高毒,不得污染水源。

5. 醚菌酯和多菌灵混合用行吗

30%吡唑醚菌酯使用倍数是1000-1500倍液喷雾,所以30%吡唑醚菌酯在桃树上用量为20-30克/亩。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新型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酣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具有保护、冶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功效。吡唑醚菌酯除对病原菌有直接作用外,还能诱变许多作物尤其是谷物的生理现象,如提高对氮的吸收,从而促进作物快速生长,提高作物产量,从而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6. 吡唑醚菌酯能和多菌灵混配吗

1、作用机理独特

氟硅唑是甾醇脱甲基化的抑制剂,抑制脱甲基化反应,损坏真菌细胞膜的麦角甾醇的合成,造成细胞膜无法形成,导致病菌死亡。氟硅唑不仅能控制真菌菌丝体的伸长,还能阻碍真菌孢子芽管的生长,从而达到治病、防病效果。

2、防治谱广

氟硅唑杀菌谱广,可防治多种真菌如担子菌、子囊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效果非常好。如果树类、瓜果蔬菜、禾谷类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如黑星病、白粉病、叶斑病、早疫病、叶霉病、褐斑病、轮纹病、颖枯病、斑点病、锈病、炭疽病、黑痘病等病害。

3、适用作物广

氟硅唑可用于黄瓜、番茄、烟草、小麦、葡萄、梨、苹果树、香蕉、枸杞、菊花等多种作物。

4、传导性强

氟硅唑具有较强的内吸活性,施用后可迅速被植株吸收并传导至感病部位,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对多种病害具有预防和铲除作用。

5、复配用药

为避免和延缓抗性的产生,常常与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混配使用,如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咪鲜胺、多菌灵等药剂混配使用。

缺点

氟硅唑使用浓度过高,对作物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注意用量。

3

7. 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混用治葵花菌核病怎么样

辣椒叶斑病主要危害的是甜椒、辣椒的叶子。一旦有辣椒叶斑病 叶子是会有变色的,叶子上会有浅褐色、黄褐色之类的。叶背部可能还会有黑色的像发霉一样的绒绒的东西。辣椒叶斑病一般是在苗床上就有了,经过长期潜伏,高温或者是特别湿润的地方,辣椒叶斑病越容易发出来。第一种方法就是在采收的时候 就把那些有辣椒叶斑病的辣椒全部都集中在一块烧了。还有一种就是用杀菌的药剂 按照一定量的比例进行喷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