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钠和碳酸氢铵溶液(钠与碳酸氢铵)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1:42   点击:23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钠与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NH4HCO3)和碳酸氢钠(NaHCO3)都是酸式盐,都是碳酸氢盐。

碳酸氢铵的水溶液呈碱性,性质不稳定,36℃以上分解为二氧化碳、氨和水,60℃可分解完。有吸湿性,潮解后分解会加快。与其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HCl===NH4Cl+H2O+CO2↑;

NH4HCO3==Δ==NH3↑+H2O+CO2↑;

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

2. 钠与碳酸氢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2AlO₂⁻ +2HCO₃⁻+2H₂O==2AL(OH)₃↓+2CO₃²⁻弱酸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例如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直至完全的反应。但是实际上偏铝酸根和碳酸氢根并不一定发生完全双水解,只要稍加控制反应条件,偏铝酸根与碳酸氢根就可以发生反应形成碱式碳酸铝盐。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的溶解度非常小物质。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扩展资料:互相促进水解其水解程度增大,由于Al(OH)₃溶解度非常小且H₂CO₃又不稳定易分解即生成的水解产物能脱离反应体系,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水解反应继续向右进行,直至反应完全进行。但Mg(OH)₂溶解度比 Al(OH)₃大些,不容易脱离反应体系,则水解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达到平衡,水解反应不能完全进行。由上不难看出:生成的水解产物脱离反应体系是反应得以完全进行的重要原因。因此,“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是:水解产物是容易脱离反应体系(溶解度非常小)的物质如:Al(OH)₃、Fe(OH)₃或H₂S、CO₂等极难溶的气体。当然,若互相促进水解程度非常大水解反应也可以认为完全进行。 综上所述,双水解反应能否完全进行决定于两个因素:

1.互相促进水解程度大小(包括物质本性、外界条件等的影响)。

2.水解产物的溶解度。

3. 钠与碳酸氢铵反应方程

碳酸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CO + 2NaOH = NaCO + 2NH + 2HO 铵盐是既能与酸发生反应也能与碱发生反应。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及浓氨水。在空气中不稳定,会逐渐变成碳酸氢铵及氨基甲酸铵

4. 钠与碳酸氢铵反应方程式

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H₄⁺+HCO₃⁻+OH⁻=2NH₃+2H₂O,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氨盐是一类,弱酸的酸式盐是一类 ,铵盐与碱生成了一水,合氨或者是生成了氨气,弱酸的酸式盐与碱生成的是正盐和水,在这个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两个方面的特征都有。

5. 钠与碳酸氢铵的离子方程式

二者不反应,无法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首先碳酸氢铵(NH4HCO3)为盐,氢氧化钠(NaOH)为碱,二者都是化合物,若反应一定为复分解反应,这类反应只需在溶液中进行,不需加热。

其次在盐与碱反应时要求生成的新盐和新碱中至少有一个为沉淀,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而二者若反应,生成的铵碱和钠盐皆可溶,所以二者不反应,无法写出方程式。

6. 钠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

碳酸氨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₄)₂CO₃ + 2NaOH = Na₂CO₃ + 2NH₃ + 2H₂O

铵盐是既能与酸发生反应也能与碱发生反应。不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及浓氨水。在空气中不稳定,会逐渐变成碳酸氢铵及氨基甲酸铵。干燥物在58℃下很容易分解,放出氨及二氧化碳。70℃时水溶液开始分解。对光和热均不稳定。稍有吸湿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