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家畜健康养殖(家畜饲养业)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21:23   点击:11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家畜饲养业

牛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营养来源,市场上的需求量不断上升。最近几年,奶业发展迅速,有很多的农户加入到养殖奶牛的行业。在奶牛养殖技术中,如何提高奶牛的产奶量是关注的重点。高产奶牛饲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从犊牛、育成奶牛、干奶期奶牛、围产期奶牛、泌乳早期奶牛、直至泌乳中后期的奶牛,每一个阶段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奶牛的产奶量。

初生犊牛的饲养管理

1、初生犊牛通过哺喂初乳,提高抵抗力

犊牛在出生后的1小时内要哺喂初乳,第一次哺喂初乳量一般为1.5~2kg,也有的养殖户建议第一次哺喂4升初乳,第二次哺喂初乳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小时左右。

初乳一天要喂3~4次,连续饲喂4~5天,然后逐步改为常乳每天喂3次。初乳最好即挤即喂,以保持合适的温度。犊牛一般是用人工哺乳法,方法主要有三种:哺乳壶哺喂法、桶式哺喂法、犊牛饲喂器灌服饲喂法。

(1)哺乳壶哺喂法:要求奶嘴质量要好,固定结实。哺乳时让犊牛自由吮吸,喂量1.5~2kg。

(2)桶式哺喂法:采用奶桶哺喂,要求奶桶固定结实。第一次饲喂时,通常一手持桶,另一手食指和中指(预先清洗干净)蘸乳放入犊牛口中使其吮吸,慢慢抬高桶,使犊牛嘴紧贴牛乳吮吸。习惯后,将手指从犊牛口中抽出,犊牛即会自行吮吸。通常初乳喂量为1.5~2kg。

(3) 犊牛饲喂器灌服哺喂法:犊牛出生后第一次哺喂初乳4升,但新生犊牛还不能主动食入大量初乳,因此多采用犊牛饲喂器进行灌服,灌服时注意卫生和操作,灌服后尽量保持犊牛安静,少运动。

2、犊牛过了初乳期后,改喂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

哺乳期犊牛饲养3~5天的初乳期后,就可以开始喂常乳或混合初乳。犊牛2周左右的时候,开始逐渐改为嫩草和营养价值高的精饲料。诱导犊牛吃精料的方法可在喂奶之后将少许牛奶洒在精料上,或将精料煮成粥加在牛奶中饲喂。

3、初生犊牛管理要点 

管理期间要认真细心,做到“三勤”——勤打扫、勤换垫草、勤观察。保持犊牛舍干燥卫生。随时观察犊牛的精神状况、粪便状态,做好“四定”、“四看”的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定质:就是给犊牛哺喂健康牛的奶,并防止牛奶变质。

(2)定量:按哺乳计划严格控制哺乳量,从7~10日开始添加犊牛料,同时训练吃干草。

(3)定时:固定喂奶时间,两次饲喂之间的间隔一般为8小时左右。

(4)定温:奶温应保持恒定,不能忽冷忽热,饲喂时温度一般夏天掌握在36~38℃,冬天38~40℃。

(5)看精神:健康犊牛喜欢在运动场活动,有病的犊牛没有精神,活动能力不强。

(6)看食欲:健康犊牛食欲旺盛,抢食,亲近饲养人员,有病的犊牛,没有食欲,吃几口就会走。

(7)看粪便:正常犊牛粪便呈黄褐色,开始吃草后变干呈盘状,若是消化不良时呈灰白,受凉粪便会有气泡,患肠炎时粪便有黏液。

(8)看天气:外界气温11~16℃,犊牛感到舒适,超过这个温度范围,要尽量采取各种措施,避免犊牛不适而影响健康。

2. 牲畜养殖

以猪为例:

一般在150天左右一个周期,目前国内主要养殖品种有杜洛克、长白、约克、大白等及以上各品种间的二元、三元杂交猪

肥羊的周期一般是养殖3-4个月的,育肥羊的利润很低的,一般在200-300元左右的。不如养殖母羊繁殖的利润大的

3. 家畜饲养业开始于什么阶段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

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所以原始农业发展的标志为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 家畜饲养业属于哪个阶段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史,直到最后建立夏朝。这时期时间的跨度最大,从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猿人包括云南的元谋人、陕西的蓝田人,后来的北京人的头结构又有了新的进步,北京人使用的是粗制的石器,过着极为艰难的原始生活。

此后是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时期,母系氏族公社有一个共同的祖先,从汉字“姓”中就很形象地体现了远古的母系氏族的事实。母系氏族在全盛期之后逐渐衰落,过度到父系氏族时期,同时,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也形成了,原始社会开始走向了解体。

原始人群

原始人群是史前时期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人群又可分为“猿人”、“古人”两个阶段。这一时期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的早期和中期。

猿人化石的主要代表有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猿人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主要依赖采集果实和挖掘根块为生,同时狩猎活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猿人还懂得使用天然火,改善了生活环境,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猿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血缘家庭,若干个血缘家庭形成了较为松散的社会组织。由于猿人脱离动物不久,所以其婚姻还处于杂交状态。

古人的体质较猿人明显进步,已接近现代人。古人化石和遗迹分布更为广泛,主要代表有大荔人、长阳人、丁村人及许家窑人等。古人使用的工具仍然是打制石器,但打制的技术有所提高,并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古人在生活上仍然依赖采集、狩猎。在此阶段,婚姻状态有所进步,先由原始杂交过渡到同辈群婚,再过渡到一个家族的男子与另一个家族的女子群婚。

母系社会

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早期。

中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等。这一阶段的打制工具有较大改进,并发明了弓箭。其生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同一氏族的成员都是同姓的,子女也从母姓。

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此时,生产力水平有明显进步,磨制、穿孔石器取代打制石器;原始农业产生;家畜饲养、原始手工业及副业出现等等。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审美和宗教观念继续发展,并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符号。

父系社会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的时间,大约在四千年前。其主要文化遗存代表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此时在考古学上属于新石器晚期。

父系氏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比以往有较大的提高,其表现主要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家畜饲养规模的扩大;制陶技术的进步;铜器制造的出现;丝织品的发明;手工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社会分工的形成等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男子在生产部门中突出地位的出现,原来男女在氏族中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男子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婚姻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父权制随家庭出现而产生,财产按照父系继承,世系随父系计算。父系氏族制形成后,私有制萌芽、产生。在贫富分化加剧的情况下,阶级对立出现。由此进一步导致原始社会解体,国家开始产生。

5. 家畜家禽养殖

概念不同:养殖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它包括牲畜饲牧、家禽饲养、经济兽类驯养等。畜牧业主要包括牛、马、驴、骡、骆驼、猪、羊、鸡、鸭、鹅、兔、蜂等家畜家禽饲养业和鹿、貂、水獭、麝等野生经济动物驯养业。它不但为纺织、油脂、食品、制药等工业提供原料,也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丰富食品,为农业提供役畜和粪肥。

条件不同:养殖业的条件: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养殖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养殖业的类型很多,其中按饲料种类、畜种构成、 经营方式,可分为牧区养殖业、农区养殖业和城郊养殖业。发展畜牧业的条件是:自然条件适宜,即光、热、水、土适合各类牧草和牲畜的生长发育,草场面积较大,质量较好,类型较多;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生产潜力很大,能做到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

作用不同:养殖业:①能经济地为人类提供优质动物蛋白食品。在动物饲养中,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较之陆生恒温的家畜、家禽能量消耗少,饲料转化效率高,产品中动物蛋白质含量也高。②能为工业提供原料,是医药工业、化学工业、饲料工业等的重要原料来源。畜牧业: ①提供肉、奶、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②为工业提供羊毛、山羊绒、皮、鬃、兽骨、肠衣等原料。 ③通过畜产品出口取得外汇。 ④促进畜牧业投入品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劳动就业机会。 ⑤为农作物生产提供有机肥料。 ⑥增加农民收入。 ⑦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畜力。

6. 畜牧养殖业

养殖业是利用畜禽等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动物,或者鹿、麝、狐、貂、水獭、鹌鹑等野生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的生产部门。

7. 家畜饲养业怎么读

、读音为chù的组词

1、牲畜 拼音:[shēng chù]

意思:家畜:~家禽。

2、种畜 拼音:[zhǒng chù]

意思:配种用的公畜或母畜。

3、畜生 拼音:[chù sheng]

意思:泛指禽兽(常用作骂人的话)。也作畜牲。

4、役畜 拼音:[yì chù]

意思:可供使役的牲畜。畜(chù)。

5、母畜 拼音:[mǔ chù]

意思:雌性牲畜。畜牧业上通常指能生小牲畜的雌性牲畜。

6、畜疫 拼音:[chù yì]意思:家畜的传染病,如鼻疽、口蹄疫、猪瘟、牛瘟等。

二、读音为xù的组词

1、畜产,拼音:[xù chǎn]

意思:畜牧业产品。

2、畜牧,拼音:[xù mù]

大批牲畜和家禽(多专指牲畜)的饲养:~业。从事~。

3、牧畜,拼音:[mù xù]

意思:畜牧:当地居民大都以~为生。

4、积畜,拼音:[jī xù]

意思:积聚,贮存。亦指积聚之物。

5、畜牧业,拼音:[xù mù yè]

意思:专门饲养牲畜或家禽的生产部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