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增氧机波箱(增氧机波箱拆解)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10:28   点击:28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增氧机波箱拆解

1、首先得保证机器处于静止且冷机状态下,齿轮油温度不要超过50度,其次,拧开变速箱底部放油塞;

2、用桶盛接住废油直到放油口呈滴状外漏即可,然后用新油冲洗变速箱。之后拧上放油塞,加注新油至规定液面高即可;

3、齿轮油以石油润滑油基础油或合成润滑油为主,加入极压抗磨剂和油性剂调制而成的一种重要的润滑油;

4、用于各种齿轮传动装置,以防止齿面磨损、擦伤、烧结等,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传递功率效率;

5、齿轮油应具有良好的抗磨、耐负荷性能和合适的粘度。此外,还应具有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抗泡性、水分离性能和防锈性能。

2. 增氧机波箱拆解方法

一般增氧机加润滑油

1、减少摩擦,由于润滑油膜的存在,可以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并大大减少摩擦力,减少磨损。

2、冷却作用,转速高的话,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转移热量,温度会上升,会烧坏零部件。

3、保护作用,金属最容易生锈,表面涂上油脂可防止生锈。

4、密封作用,在密封板根部和轴封上涂抹润滑油,可以有效地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泄漏,防止灰尘渗透。

5、洗涤作用,特别是在循环式稀油润滑系统中,不断清洗摩擦表面,去除灰尘和污垢,防止摩擦面被刮伤。

3. 增氧机怎样拆开

1:鱼的密度过大。

饲养密度是咱们养育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发生的根源。建议您一定要重视饲养密度。

2:水体流动过慢。

这个主要是两方面导致的:

1):水泵功率太小了,您的鱼缸太大了。

2):水泵小,同时您的鱼又不是那种体型大、喜欢游动的鱼。

3:光照不够。

其实咱们说光照,主要是因为光照决定了鱼缸中的一些花草、藻类等等一些植物的活性。

4. 增氧机波箱拆解教程

要用机油,

增氧机加的 为轮滑机油,有一定的耐高温度,有一定的粘稠度,不是普通的汽油。

加机油的量根据增氧机的机械,油箱大小而定,一般都有一个油表的,油表有相应的刻度,到红线范围就可以,多了增氧机会正常溢出。我觉得应该是加机油,加齿轮油可能不大,因为齿轮油主要是用在变速箱和前后桥的

5. 增氧机波箱拆解视频

泰国虎鱼胡饲养方法及经验:;

1、鱼缸: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鱼缸才能让爱虎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因为一般情况下饲喂得当一只8厘米左右的幼年泰国虎经过两年多的饲养基本可以长到40厘米左右,因此应该选择大型鱼缸饲养,基本1.5米*0.6米*0.6米的水族箱就能够满足饲养要求,这样才能让你喜欢的泰国虎更加健康成长。;

2、喂食:泰国虎处于生长期的食量是惊人的,所以喂食多,自然饲料残渣也就多,因此对于泰国虎鱼必须选择足够的过滤系统来完善水质的处理,满足水质调控的需要。很少有人单独一台水族箱仅仅饲养一只泰国虎,泰国虎多与其他大型观赏鱼混养。 ;

3、水质:泰国虎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经过长时间的饲养,在水温26~33度都能很好适应,PH值在5~8.5左右就能满足生长要求,但是对于泰国虎来说,溶氧量必须要满足要求,在实际的饲养过程中随着水温的不断增加需要及时使用增氧设备,创造高溶解氧的水质条件。 ;

4、总结:其实对于泰国虎鱼怎么养的问题是很简单的,只要养好水质,稳定水质,溶氧量达到要求,喂食规律,泰国虎就可以健康的生长!;扩展资料:;饲养经验;1、泰国虎鱼别称南托斯鱼暹罗虎鱼,原产为泰国的溪流和河流中,在婆罗洲、苏门答腊也有分布,幼年的泰国虎鱼的基本体色是白色有黑色条纹的色彩,成年以后白色会逐渐变成黄色,形成老虎一样的花纹,为颇受欢迎的观赏鱼。;2、泰国虎适应水质的能力是比较强的,非一般的鱼类能比,对于水质的温度和酸碱度的要求也是比较宽松的,但是对于水质的溶氧量是比较高的,所以饲主在饲养泰国虎的时候一定要给它溶氧量比较高的水质环境。;3、泰国虎鱼是猎食性鱼类,非常喜欢吃活饵,喂食活饵可以调动它的活动积极性,也比较新鲜干净,同时捕捉活饵的画面,会让饲养者得到一种满足感和欣慰感。;4、活饵一般可以选择喂食泥鳅、小鱼、小虾等等。喂食泥鳅的时候,一定要用大盐泡着,而且泥鳅生命力特别旺盛,所以喂食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剪成段喂食,以防穿透虎鱼的肠胃。;

5、喂食小鱼的时候,用高锰酸钾或者大盐消消毒,然后用清水饲养几天,期间不给喂食,以免污染水质,保证饲料鱼是健康的。喂虾的时候,一定要去掉虾头虾尾,同样的理由,不能划伤虎鱼的小肠胃。

6. 增氧机拆卸

暴雨天气对水产养殖的危害与管理措施

  暴雨,多发生在高温持续中突遇气候变化,常伴随大风和雷电,容易产生洪水、垮塌等自然灾害。对于水产养殖行业,在天气突变特别是暴雨降落的时候,水中溶解氧急速降低,鱼虾会出现缺氧浮头的现象。

暴雨极端天气容易造成昼夜和水体上下层温差大,水质变化快,水产养殖动物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免疫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这对水产养殖业危害特别大。

一、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

天气突变造成水体溶解氧的变化,可从水中氧气的来源与消耗来分析:

水体溶解氧的来源:

水中溶解氧主要来源是依靠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

1.空气的溶解;

2.水生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水体溶解氧的消耗:

1.养殖生物呼吸作用;

2.微生物耗养;

3.水中化学耗养;

4.水中氧气的逸出。

在精养池中,晴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以达到精养池的一昼夜溶解氧总吸入的90.3%,扩散溶入水中的仅占9.5%。

池水中消耗溶解氧最多的为晚上的浮游生物、细菌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可占到72.19%,鱼类耗氧占16.1%,上层过饱和逸出的约占10.4%,底泥耗氧约0.6%。

二、影响溶解氧变化的因素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变化,主要受光线强度和气压两个方面的影响。

1.水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水生物的光合转换作用,其次才是对空气的溶氧。

天气突变常导致气温、光照、气压的突变。水温相对气温的恒定性较好,因此气温的突变并不是水中溶氧变化的主要原因。但光照的突变将严重影响水生物的光合转换过程,导致产氧量下降。

2.气压的降低,造成水体对氧的溶解度降低,导致水体缺氧。

3.在气压低的情况下,常可见水体底部污染物泛起,这就是所谓“泛塘现象。

“泛塘”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气压对水体的影响力,“泛塘”的结果造成水底因缺氧而抑制的好氧菌重新得到获取氧气的机会,由此急剧消耗水体溶氧。

4.环境气压低对养殖动物体内的溶氧能力同样产生了负面作用,导致血液携氧量的降低,因此动物需要通过更多的呼吸来增加氧的摄入。

5.一般在气压低的时候比如下雨之前,尤其是夏季暴雨来临之前溶解氧非常低,还有水生生物的光合作用,夜里要进行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也容易造成溶解氧偏低。

因此,天气突变时水体缺氧并且养殖动物很容易浮头和生病,其原因主要是光照和气压影响的结果,而这个影响主要通过降低产氧、降低溶氧、增加耗氧综合形成的。

三、水体富营养化或偏肥的影响

现在水产养殖的水体大多富营养化或偏肥,甚者还施用一定的肥料来促使水体生产力提高,如果过量施肥,任何季节任何时候都会造成一定的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溶解氧降低。

解决的方法是:水体容易富营养化的池塘应该多投放一些鲢鳙鱼等依靠浮游生物为食的鱼类,如果遭遇雷电大风暴雨天气,应尽量开启增氧机加氧。

四、暴雨前后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暴雨前,气压低、天气闷热,池塘溶解氧快速下降,容易导致养殖动物处于不适状态。

暴雨时,水温急剧下降,光照减弱,微生物出现大量死亡,藻菌相易转换,池塘的微生态结构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养殖动物容易发生“应激”反应。

暴雨后,天气晴热,多数池塘蓝藻大量繁殖,加上死亡的微生物腐败,导致池塘水质变差,底层缺氧,养殖动物容易患病。

五、空气压强与气候温度的关系

压强与温度是成正比关系的,降雨时空气中气温下降,但水温下降的比较慢,此时空气中压强小于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阴雨天气影响日光的穿透,从而很难维持稳定的水温,同时连续阴天数日还会影响藻类繁衍,导致氧的损耗。

六、暴雨期间水产养殖的管理措施

1、暴雨前,应该加强巡塘,加固塘基及防逃设施,检查养殖器械和用电设施的安全等。

2、暴雨前中后都要开启增氧机,尽可能增加池塘溶解氧,减缓池塘微生物死亡,稳定水相,防止疫病大规模发生。可使用帮邦魔盒在线水质检测仪在手机软件上设置溶氧上下限,当停电,溶氧不正常时可以电话报警,让养殖户加快反应速度,减少损失。

3、暴雨期间,少投或不投饲料,以免增加池塘有机物耗氧量,同时增加鱼虾活动量,以摄食池塘微生物,从而减少池塘生物总耗氧量。

4、暴雨成灾的,在暴雨过后应及时做好灾后处理工作。如死鱼、病鱼,受暴风卷起的水草要立即捞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腐烂污染水质,并估算死亡养殖动物的数量、重量,以供补放苗种参考。

5、灾害发生后,抓紧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塘坎和各种养殖设施,加固坝坎,及时清除池塘里过多的淤泥,迅速恢复生产能力。如对水浸泡的养殖设施如增氧机、水泵、投饵机等,应抓紧拆卸、烘干、冲洗并进行检修和维护,以便尽快恢复生产。

6、加强消毒工作。对有鱼虾池塘应尽量采用低刺激消毒剂,如使用活性碘、水产用二溴海因等泼洒消毒,可有效防止鱼体因擦伤所引起的体表溃疡、烂皮烂尾等继发性疾病。对无鱼虾池塘,将水尽快抽干,曝晒、清池,用生石灰150千克/亩,对池塘和周边进行消毒。

7、暴雨后,要调控好水质。有条件的可将浑水及时抽出,换注新水;对pH值在8.5以内的池塘,可泼洒生石灰调节养殖水体的pH值,改善水质。平均水深在1.5~2.0米的池塘,可每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10千克,化浆水后全池泼洒一次;对水质变清的池塘,可投放生物菌肥、复合肥料等,以保持池塘有足够的肥量让藻相和菌相平衡;对水质过浓,池底有机质含量过多的池塘,建议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比如酵之源,菌多多,弧克。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同时,必须开动增氧机,避免缺氧。

8、灾后及时补放苗种。对池塘逃鱼、应激死亡的鱼虾等情况进行观察、判断,以摸清存塘生物量,确定补放品种及数量。鱼种入池前应用2~3%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以防病菌的传播。

9、加强灾后饲养管理工作,重点是投足饲料、施足肥料。饲料中要适当添加VC、免疫多糖、保肝健、免疫多肽进行投喂,提高鱼虾蟹抗应激能力;如果已经发生细菌性病害,则还需另外添加鱼用抗菌药物。

10、养殖池塘是养殖鱼类的生存环境,如何让经受洪涝灾害后的养殖池塘环境尽快稳定下来,为养殖鱼类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是水产养殖业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对在洪涝灾害中受损的池埂,进行修复和加固;对损坏的进、排水系统要及时恢复其功能。彻底清除沉积在池塘中的淤泥、杂物和垃圾等,为养殖鱼类重建良好的生存空间。对养殖池塘的供水系统与供电设施进行检修,发现问题要立即修复;同时,对养殖用设备,如增氧机、抽水机、渔船和网具等要仔细地检修,对于已经损坏的养殖用设备要及时修理和重新配置。

鱼急性烂鳃病、鳃霉病、出血病等爆发性疾病预防:

11、连日下雨及阴天,水温又再次回落到28℃以下,正是“ 急性烂鳃病”的爆发条件之一,同时连续阴天,水体藻类死亡老化,消毒不及时,底质有机质过多时,又是鳃霉病和出血病的爆发高峰。尤其是草鱼、鲤鱼、观赏鱼感染鳃霉较为严重,爆发性死亡率高;而花白鲢、草鱼、鮰鱼等出血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因此,在此天气条件下,加强此类疾病的预防。主要是,在做好消毒、调水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对鱼体体制的增强。增强鱼体免疫力及抵抗力在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龙昌杜仲叶提取物属于中草药绿色饲料添加剂,对于提高免疫力,尤其是强对流天气后的抵抗力,作用于鱼体虾蟹本身效果更为直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