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提水增氧机(水上增氧机)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19:20   点击:12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水上增氧机

可能是水位不足,导致水压不够,水泵难以抽水。本身水泵都是很小功率的,排空气量有限,吸力不足,因为水位不足,很难将低水位的水抽上。

抽水管漏气导致,气压不足。水泵之所以能吸水,是因为水泵在运转过程中排空了水管的空气,水管内气压比鱼缸的水压低,所以才有水上来。

2. 水流增氧机

我们称之为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IPRS)。国内对这项技术的叫法很多,有池塘跑道式养殖、池塘工业化养殖等,但我们认为“循环流水”是IPRS技术的精髓,所以还是一直采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技术的叫法。

IPRS的价值与优势

中国水产养殖目前面临很多的挑战,包括:1.传统水产养殖布局不合理,存在超容量和超规划养殖、养殖污染水环境、水产品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等问题;2.水产养殖空间被严重挤占;3.优质水产品供应不足;4.产业虽大而不强,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的程度较低,且养殖生产效益逐渐下降,营销力、竞争力和水产大国的地位也不匹配。

中国如果想从水产养殖大国迈入强国之列,只有持续稳定生产出健康、安全的水产品,才能决定我们水产养殖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话语权。那么,在传统水产养殖基础设施较差的行业现状下,中国水产养殖如何才能向可持续和绿色方向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技术转型和升级,二是养殖模式创新。

基于环境友善、水产品安全、可持续发展,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中国开展水产项目的宗旨,我们不管推广哪一项技术,都是围绕三个宗旨来进行。IPRS技术是我们2013年时引入中国,并结合本土的实际养殖情况做了升级,将传统池塘“开放式散养”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圈养”模式,这是水产养殖理念和技术的再一次创新。

它的技术原理是在池塘中兴建流水槽,将其分为鱼类养殖区和水质生态净化区。流水槽用于“生态圈养”吃食性鱼类,水质生态净化区套养滤食性鱼、虾、贝类或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安装在流水槽上游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将流水槽中吃食性鱼类的排泄物推集到下游指定的废弃物收集区。废弃物再通过自动吸污装置回收到沉淀池。最后经过沉淀脱水处理,变成陆生植物(如蔬菜、瓜果、花卉等)的高效有机肥。整个池塘实现循环微流水、高溶氧养鱼,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池塘养殖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IPRS的技术特点也非常明显,简单称为“八型”,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先进型、养殖集约型、操作便易型、生产可控型、产品安全型、效益倍增型,大家只要接触过这项技术就能深深体会到。

我们也归纳了IPRS的技术优势,包括:1.由于鱼类长期生活在高溶氧微流水的环境中,其生长速度快、疾病少、成活率可达95%以上,且能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系数,因此相比传统养殖可以有效提高产量和生产业绩200-300%;2.采用的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可以降低单位产量的能耗;3.能有效收集养殖鱼类的排泄物和残剩饲料,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问题,实现零水体排放,减少污染;4.日常管理操作方便,能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且起捕率达100%;5.多个流水槽可以进行多品种养殖,避免单一品种养殖的风险,同时还可以进行同一品种多规格的养殖,实现均匀上市,加速资金的周转;6.大大减少了病害发生率和药物的使用,提高了水产品质量;7.实现室外池塘规模化、工程化养殖和物联网监控,为实现中国智能渔业奠定基础。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IPRS流水槽已经超过6000条。在这里,感谢中国各级渔业部门对IPRS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予的政策扶持和资金配套,也感谢广大的养殖应用企业、设备企业的支持和帮助。

现在,IPRS在淡水养殖上已经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养殖品种也包括草鱼、青鱼、鲫鱼、加州鲈、鳜鱼、鲤鱼、乌鳢、罗非鱼、团头鲂、黄颡鱼、太阳鱼、斑点叉尾鮰等。我们也在逐步尝试,把IPRS技术应用到海水养殖上,当前在浙江宁海试养日本鲈鱼。

IPRS的设计与建造

接下来想跟大家分享IPRS系统的设计和建造,这个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养殖户到现场考察后一看模式很简单,回去也建了几个槽,但由于他们对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不太了解,照葫芦画瓢弄得不好,结果效益体现不出来。

IPRS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流水槽、废弃物沉淀收集池、拦鱼栅、增氧推水设备、底层增氧设备、吸污装置、投饲料机、备用发电机、捕鱼网具、自动报警装置等。这些设备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第一,先来讲老池塘如何改造。实施池塘循环流水养鱼的池塘总面积最好不低于30亩,否则会增加单位投资成本。池塘的朝向也要考虑是否有利于风力搅动水面,这样可以减少增氧推水设备的能耗。在进行老池塘改造时,要彻底清除淤泥污物,同时要考虑到塘埂顶面有一定的宽度,一般为3-5米,塘埂坡比为1:1.5-3.0,这取决于池塘的土质、池深及是否有护坡等因素。个人建议流水养鱼的大池塘要进行护坡处理,这样可以确保池塘年复一年的使用,无需再干塘清淤维护。目前,常用的护坡材料有水泥预制板、混凝土、防渗膜等。改造完成后,要确保池塘不漏水,水深常年维持在1.7米以上,因为流水槽的单产与水深有密切的联系。

第二,流水养鱼池塘的条件。要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方,如能考虑利用地势自流进排水为佳,同时流水养鱼池塘应选择电力供应稳定、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兴建。

第三,流水槽的设计和建造。考虑到设备安装和生产操作方便等因素,流水槽通常应建在大池塘的长边一端。建造流水养鱼池的材料应根据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主要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砖石、玻璃钢及软体材料等。流水槽为长方形,规格为长22米、宽5米、水深大于1.7米。流水槽与大池塘的面积比例一般控制在2.0-3.0%范围内,可以根据养殖的不同品种和单产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建议在流水槽的池壁顶部预留凹槽,用于安装辅助增氧设备。

第四,废弃物沉淀收集池的设计与建造。在流水槽的下游建造收集池,宽度为3-6米,并在收集池的下游建50-70厘米高的矮墙(取决于池塘水深),供收集鱼类粪便之用。收集池的长度应与数个流水槽的宽度之和相等,且收集池底部与流水养鱼池底为同一水平,无需有斜坡或下沉。

第五,吸污装置,由吸污设备和废弃物手机沉淀池组成。鱼类排泄物可以通过人工吸污、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方法吸污。目前,国内常用的有牵引式单轨和双轨自动吸污装置。从废弃物沉淀池收集的固体作为高效有机肥可以直接用于花卉、蔬菜种植,废弃污水则可以通过水生植物再利用处理,水质达标后再进入大池塘循环使用。

第六,拦鱼栅的设计与安装。流水槽一般是将片状铅丝网、不锈钢网或喷塑铁丝网、塑料网等绷夹在滤网框上,安装在流水槽上下游的插槽内,作为拦鱼设施。网片孔目的大小应根据养殖鱼类的品种和规格而定。我们建议在流水槽的上下游均设计双插槽,便于更换不同网目的拦鱼栅和维修,两个相邻插槽间距为20-30厘米。

第七,流水槽的流量与流速。IPRS流水槽的流量调节是流水养鱼的关键技术之一。理论上来说,根据某一养殖阶段内流水养鱼槽的体积、载鱼量,所养品种在当时的水温、规格下耗氧来计算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流量大小。一般情况下,流速越快、流量越大,水中溶氧高,产量就会增加,但如果流速超过养殖鱼类适应流速的范围,鱼类会为克服流速消耗能量,从而影响其生长。而且,流速过快或过慢还会影响到鱼类排泄物的收集效果。通常,我们建议流水养鱼槽需每4-6分钟换水一次,这个参数主要取决于养殖的品种和规格及流水槽的载鱼量。

第八,流水槽底层增氧设备。除了在每个流水养鱼池的上游安装有独立的微孔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外,在每个流水槽还要安装底层增氧设备,以便必要时使用。

第九,鼓风机的选型和选用。鼓风机种类很多,目前水产上常用的有漩涡鼓风机和罗茨鼓风机,其中漩涡鼓风机又分单段漩涡鼓风机和双段漩涡鼓风机。鼓风机长期在最大通气阻力下工作会降低鼓风机主要配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漩涡鼓风机的长期工作阻力最好不要超过其最大工作压力的70%。

第十,IPRS导流设施的设计。导流设施的开口宽度应是流水槽宽度总和的2-3倍以上,且对角需安装增氧推水设备,保证大池塘水体的循环流动。

3. 水下增氧机

底部增氧好

从增氧效果上来对比,采用底部增氧的方式更适合高密度的养殖

水面增氧这个采用的是水车式增氧机,是漂浮在水面上的,通过叶片的拍打将水花泛起使水与空气的方式来增加水体内的含氧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个对于池子底部的水体含氧量的增加很小。

水底增氧这个是采用微孔增氧盘,投放在池子的底部,空气从底部曝气,从而增加空气与水的融合,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提高了水体内的溶氧量。

4. 水底增氧机

调整饵料比重,适当加麸类饵料来减轻比重,其次是钓滑鱼,漂调的稍微钝一点儿,小药儿比正钓减量

5. 水车增氧机

要开

下雨时外来的水源容易进入虾塘,此时虾塘内的水质会发生变化,水质发生变化后虾塘就容易缺氧,特别是遇到连续的雨天时虾塘内会更容易缺氧,因此下雨天要适时观察虾的活动情况,以便及时开增氧机。注意事项:下雨天容易使塘水浑浊,当塘水浑浊后可对其进行消毒。

6. 推水增氧机

建议按照需求选择,详情如下:

  一、喷水式增氧机

  优点

  1、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果

  2、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二、射流式增氧机

  优点

  1、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搅拌水体。

  2、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水车式增氧机

  优点

  1、适用于养鳗池,它可造成方向性水流,并能诱使鳗鱼上食台摄食。

  2、整机重量较轻,结构较为简单,造价低,浅水池塘增氧效果好 。

  3、水车式增氧机在中上层有着较强的推流能力和一定的混合能力,能获得较好的氧液接触面积,增氧效率高。

  缺点

  1、对底层上升体力不够大,对深水区增氧效果不理想。

  2、在鱼发生浮头时,不适合用作急救

  充气式增氧机

  优点

  1、水越深效果越好,适合于深水水体中使用。

  2、它对下层水的增氧能力比叶轮式增氧机强

  缺点:对上层水的增氧能力较低,稍逊于叶轮式增氧机。

  吸入式增氧机

  优点:通过负压吸气把空气送入水中,并与水形成涡流混合把水向前推进,因而混合力强。

  缺点:不适宜在水位较浅的池塘使用

  涡流式增氧机

  优点

  1、主要用于北方冰下水体增氧

  2、工作能力较强

  缺点

  1、只能形成局部增氧

  2、能耗大,增氧效果不如其他

  叶轮式增氧机

  优点

  1、增氧机除增氧外,还有搅水、曝气的功能,促进浮游植物 的生长繁殖,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

  2、在使用过程中,可形成中上层水流,使中上层水体溶氧均匀,适用于池塘养殖和池塘急救设备。

  3、使用过程中很少发生机械故障,维护较为方便,减少了维修成本

  缺点

  1、必须在通电顺畅的条件下才可以使用,在偏远缺电的山区,架设电线,成本费用较高。

  2、增氧机一般都必须固定在池塘的一个点上,变换位置较为麻烦,且增氧区域只限于一定范围内,用于较大池塘时对底层水体的增氧效果较差。

  3、属于单点增氧,且机械运行噪音较大,容易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和碰伤水产动物 。

  4、运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的池塘养殖。

  5、容易将鱼塘的底泥抽吸上来,不适宜在水位较浅的池塘使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