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二相电增氧机(二相电增氧机使用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22:38   点击:8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二相电增氧机使用方法

答:

因为电源相序问题,所以三相线增氧机反转,断开电源,任意调换两相电相序,即可解决问题。

三相增氧机是由三相电机驱动的增氧设备,从而达到对鱼塘增氧的。由于三相电机的转向是由三相电源的相序决定的,而增氧设备又不能反转。

三相电线对接三相增氧机之前,必须让电机与增氧设备脱离。三相电源先连接一个倒顺形状,再到控制开关,最后连接三相电机。

2. 三相增氧机

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

根据增氧机的使用功率,电动机有三相异步电动机与单相电机。三相电机要先脱离设备连接,接上三相电源后通电 测试转向,转向不对时更换其中两条线。单相电机直接把零线、火线接好就可以了。

3. 两用增氧机

故障原因:

1、首先把泵朝水面上放点,放的低了压力大, 空气进不去也就不吹泡泡。

2、在就是看你插气泡管子跟泵连接的那块,是个小插口,那个东西能去掉的,你把那个卸下来,转个方向在试试。

3、还有可能就是泵里边被脏东西堵塞了,打开清洗下就好了。

4、氧泵电机损耗,导致压力不够,适当缩短管子的长度,或者气头不要放置太深。

5、也可能是管子有打弯的地方,导致不出气。

4. 交流电增氧机

鱼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需要氧气来维持生命,水中没有足够的溶解氧,它们便不能存活,而且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的鱼在不同季节(水温)对氧气的要求各不相同。当水体中溶解氧含量达不到满足观赏鱼的生理需求时,它们就会感到呼吸困难继而浮于水面呼吸,用口吸取氧气,这种现象称为“浮头”。

鱼缸水体溶解氧要求及其缺氧时的表现

鱼缸一般溶解氧含量

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水中溶解氧一般应保持在5-8mg/L,至少应保持在4mg/L以上,以确保观赏鱼的耗氧需要。可用快速试剂盒检测。

不同程度缺氧时鱼虾的表现

1、轻度缺氧时,鱼虾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加快,大多集中在表层水中活动,个别浮头。轻度缺氧及时采取增氧措施还能对观赏鱼进行补救,若是缺氧过久,之后再增氧也可能“无药可救”了。

下图锦鲤不是缺氧哦,只是想要食物,所以活动于水体上层

2、重度缺氧时,多数鱼虾浮头,并张口大量吞空气,游泳无力,甚至窒息死亡。氧过饱和一般无危害,但有时会引起鱼类气泡病。

在观赏鱼饲养过程中,特别是鱼缸小,密度高,需要格外注意鱼缸溶解氧 确保鱼缸溶氧充足。虽然我们已经格外注意鱼缸水中溶解氧,但有些情况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比如因某些原因导致停电,鱼缸增氧设备无法工作,这时就需要我们想办法保证水中溶解氧的充足了。

停水停电导致的缺氧

停电造成事故,主要是对于需要充气泵等设备增氧的鱼缸,停电,导致鱼缸水中溶解氧的消耗不能及时补充,观赏鱼得不到足够多的溶氧而窒息死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防止观赏鱼死亡。

1、增大水面

什么意思呢?就是增大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中的速度。最原始的办法就是将鱼缸中的观赏鱼分开暂养到其他鱼缸或容器中(降低密度),一般都可以渡过难关。突然停电不一定有足够多的水供我们暂养,我们只需要用原缸的水(或配1/3自来水)即可,水浅一点没关系,氧进入水中的速率只跟水表面积有关,与水的深浅、容器形状等无关。如果是池子养鱼,我们可以采用滴流的方式增加溶解氧。

滴流,相当于补充溶解氧高的水

2、手工搅动鱼缸中的水

如果有时间,可以守在鱼缸旁,手持抄网或其他东西,进行手工增氧。讲白了就是把水搅动起来,加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水中。采用此法,鱼缸的密度不会太高,不然鱼都要被我们吓死、拍死,而且效果会大大下降。搅动时最好不要打圈圈,或者动静太大造成鱼顶流挣扎,消耗更多氧。

3、可储备电瓶,停电时电瓶供电

如有必要,可配备全自动转换交直流充气泵,配备一个中等容量的电瓶。一停电,就可以启动工作,这非常好的,而且可以使用较长时间。不仅可以用于鱼缸增氧,还可以用于晚上家用照明,一举多得。

氧气瓶

除此以外,还有一次其他办法,比如采用化学增氧剂,通过化学反应释放氧气。还可以直接将鱼转移至运输袋(已泵入纯氧),在家有氧气罐或者容易购买到氧气时,可以采用此法。

以上就是小鱼应对停电时所想到的办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你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应对停电吗?

了解更多观赏鱼、龟相关内容,欢迎关注水族小鱼哦!

5. 两相电增氧机

用1.5平方的线。因为1.5平方的铜芯线能够承载的电流为8~15安,可承载的最大功率为3300瓦;所以3000瓦功率的设备最少要用1.5平方的电线,另外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电线会慢慢老化,后期比较难达到理想效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