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皮带钢扣连接(皮带钢扣连接最小滚筒半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24 21:54   点击:10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皮带钢扣连接

PVC输送带断开有三中接法:皮带扣连接法、热熔法、冷粘接法。这三种方法可以有效的修复输送带。

1.皮带扣连接法

皮带扣连接时,输送带强度将由于接头强度的降低而降低使用,因此,皮带扣连接只适用于较短式的输送机或输送机不方便拆卸的场合,皮带扣是按输送带厚度选择。

2.热熔法

将输送带两端分层打磨,然后将两头拼在一起,用热风枪做简单的固定。将对拼好的输送带放在热熔设备上加热加压进行热熔,温度140°C左右,布层等达到保温时间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冷却到常温,去下输送带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3.冷粘接法

按要求把输送带割剥成阶梯状打毛,用丙铜把表面清洗干净,用SK313与UT-R40搅拌均匀的混合液涂刷在割剥层上,两面均要涂,用平头锤均匀砸实,在对缝处用混合液涂平,用压力均压,放置24小时后即可使用。

进行接头操作需要考虑物料的具体性质,包括:松散密度、物料的粒度、最大块度情况、物料的湿度、物料的磨损性、粘结性和摩擦系数。输送量都在考虑范围内。

2. 皮带钢扣连接最小滚筒半径

胶带运输机安装验收标准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带运输机的安装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胶带运输机的安装和检查管理。

2 设计安装标准

2.1 皮带机巷道高度不低于2.4m,胶带输送机巷道行人侧输送机与巷帮的间隙不小于0.8m,非行人侧输送机与巷帮的间隙不小于0.5m,行人侧和机头、机尾处高度不得低于1.8m。胶带输送机电机安设在非人行道侧时,电机外沿与巷帮支护的间隙不得小于0.7m。

2.2 皮带机严格按巷道中心线和腰线为基准进行安装,距离偏差不得超过10mm,做到平、直、稳,传动滚筒、转向滚筒安装时其宽度中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mm,其轴心线与胶带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不超过滚筒宽度的2/1000,轴的水平度不超过0.3/1000。胶带输送机巷道平直,在纵向方向上,机头、机尾滚筒中心线及机身应成一条直线, 机头、机身、机尾的中心线,其偏差为≤2mm。机身要直,沿皮带机中心线不允许有弯曲、折线,确需胶带机弯曲运行需有设计并做专题汇报。在铅垂面上允许有弯曲,上凸段的曲率半径不小于40m,下凹段经计算满足空载时不飘带。机身左右要保持水平,如果巷道底板不平整时,要垫实H架,不得悬空。

2.3 司机有操作峒室,操作峒室设在机头的一侧或侧前方,严禁设在机头前方。操作峒室高度不小于2m,宽度不小于1.5m,深度不小于0.7m,若安设操作台后,操作台距输送机间距大于0.8m时,可不设操作硐室。

2.4 胶带输送机配套的电气设备不得占用人行道并且与巷邦的间隙不小于0.2m,不满足时要开壁龛,壁龛高度不小于1.8m,深度满足以上要求,长度根据设计的设备台数满足设备与设备之间距离不小于0.5m,非行人侧设备与巷邦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

2.5 胶带输送机巷道积水点,必须设有水仓,并安设排水装置,水仓的容积满足该积水点1小时的涌水量,但最小不得小于1m3。

2.6 皮带输送机的选型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后皮带机试运转要有记录。两部皮带机搭接时,若中心线重合,搭接长度不低于800mm,卸载滚筒底皮带离上部皮带机胶带外缘高度不低于500mm,若中心线存在角度,要求卸载滚筒底皮带离上部皮带机胶带外缘高度不低于500mm,延皮带机中心线卸载煤流正好能卸载到上部皮带机中线线上。

2.7 倾斜井巷中使用的带式输送机,上运时,必须同时装设防逆转装置和制动装置;下运时,必须装设制动装置。带式输送机应加设软启动装置,下运带式输送机应加设软制动装置。液力偶合器严禁使用可燃性传动介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限)。

2.8 胶带输送机各运转部位运行正常无异声,无颤动,紧固件牢固可靠,密封处不漏油,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80℃。减速箱内油质、油量合格,温升不超过规定值。

3 机头、储带仓标准

3.1 机道有人横过的地方应设过桥且稳固可靠,一米皮带过煤高度不小于600mm,一米以下皮带过煤高度不小于400mm,过桥以上间隙不得小于800mm,过桥宽度不小于600mm,过桥有扶手,过桥处有警示标语。

3.2 皮带机驱动、拉紧、机尾安装时必须固定牢固,650mm伸缩皮带机可采用锚杆固定(Φ20*2400全长锚固),1m皮带机必须浇灌固定基础(承载整部皮带拉力的地脚螺栓长度不得低于800mm,直径不小于架基础眼直径减4mm)。

3.3 在机头和机尾安设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的防护栏。现场安装的防护装置,但不能妨碍保护试验。

3.4 皮带机要时刻保持清洁,储带仓改向滚筒轴不得缠有皮带帆线,储带仓架不得有煤泥。三串托辊及平托辊不得缠有皮带帆线。

3.5 液力偶合器应符合以下标准。

3.5.1 偶合器壳体无裂纹和变形。接合面配合严密,不漏油。

3.5.2 油量适当,油质合格,油温最高不得超过80℃。轴承温度不得超过65℃。

3.5.3 偶合器冷却、润滑管路畅通无堵塞现象,油位标记清晰,温度表、压力表指示正常。

3.5.4 调速性能良好,调速杆必须有高、低位保护,运行中转动灵活无明显震动和异响。

3.5.5 皮带机液力偶合器易熔塞不得用其他物品代替。

3.6 制动闸应符合以下标准。

3.6.1 各传动件灵活可靠,销轴不松旷、不缺油。闸轮表面无油迹。液压系统不漏油。

3.6.2 松闸状态下,闸瓦间隙不大于2mm。制动时,闸瓦与闸轮紧密接触,有效接触面积不小于设计的60%,制动可靠。

3.6.3 闸带(闸瓦衬带)无断裂,磨损剩余厚度不小于3mm。闸轮表面沟痕深度不大于1.5mm,沟宽不超过闸轮有效宽度的10%。

3.7 滚筒应符合以下标准。

3.7.1 滚筒无破裂,键不松动,胶层与滚筒贴合紧密,无脱层和裂口。

3.7.2 轴承温度不超过75℃,运转无异响,润滑脂质量合格,占油腔的1/3。皮带的运转部位必须按时加油。驱动滚筒、卸载滚筒、机尾滚筒、改向滚筒等应每月加油一次,并填写加油记录。

3.7.3 筒壳无破裂,各部螺栓、铆钉、键必须紧固,轮毂与轴的配合必须严密,不得松动。

3.7.4 膨胀套接合紧密、无异响和相对运动,各部螺栓齐全紧固。

3.8 张紧小车的轨道安装时其轨距偏差不应大于3㎜,轨道直线度不超过3/1000,两轨高低差不大于1.5/1000,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5㎜,轨道接头错动上下不大于0.5㎜、左右不大于1㎜。拉紧装置工作可靠,调整行程不小于全行程的1/2。拉紧装置调整灵活。拉紧小车的车轮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

4 机身与胶带、托辊、清扫器标准

4.1 落地式皮带机架底脚垫稳垫实,联接件齐全。固定式胶带输送机底皮带距底板不小于400mm,伸缩式胶带输送机底皮带距底板不小于200mm。皮带涨紧后上皮带应保证不小于500mm的过煤高度。

4.2 皮带接头必须牢固合格,接头平整与皮带中心线垂直,长度不小于带宽的95%。皮带扣应保持完好,边缘损坏扣数不得超过2扣,且应及时将妨碍运行的一侧皮带倒角抹去,中间连续损坏不得超过2扣,同一接头处一米皮带皮带扣损坏总数不得超过8扣,650皮带总损坏扣数不得大于5扣。

4.3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阻燃胶带,皮带无破裂,横向裂口不得超过带宽的 5%,保护层脱皮不得超过0.3平方米,中间纤维层破损面宽度不得超过带宽的5%。一米皮带宽度低于800mm,650皮带宽度低于500mm时,应立即更换,不得使用。

4.4 在用皮带机架杆要编号管理。

4.5 皮带机托辊、H架、纵梁管、涨紧销要齐全。托辊转动灵活、无异响、无卡阻现象,润滑良好。缓冲托辊表面胶层磨损不得超过原厚度的1/2。纵梁安装必须采用标准胀销与H架连接,连接牢固可靠,两纵梁接头处上下错位、左右偏移不大于1㎜。

4.6 可伸缩皮带机安设角度6°到10°(包含10°)之间每隔100m安设一道防H架歪倒装置,10°到15°(包含15°)每隔60m安设一道防H架歪倒装置,15°以上每隔30m安设一道防H架歪倒装置。防倒装置必须从顶板安设。

4.7 皮带运行不跑偏,判断皮带跑偏的标准:上层皮带边缘不超过三串托辊转动部位,下层皮带不磨皮带架,卸载滚筒、储带仓、驱动滚筒及改向滚筒皮带外侧不超出边缘,出现皮带跑偏应立即调整。

4.8 清扫器与胶带距离不大于2-3mm,并有足够的压力。其接触长度应大于带宽的85%。

4.8.1 头部清扫器数量:普通皮带机1道、强力皮带机2道,清扫介质:普通皮带机使用胶条、强力皮带机使用合金或聚氨酯。

4.8.2 中部清扫器安装位置:与皮带中部卸载点后方5米范围内,或皮带机机身(距离机头)2/3位置。数量:普通皮带机至少1道、强力皮带机至少2道,清扫介质:普通皮带机使用胶条、强力皮带机使用胶条或聚氨酯。

4.8.3 尾部空段清扫器数量:至少1道。清扫介质:普通皮带机使用胶条、强力皮带机使用胶条或聚氨酯。安装位置:机尾缓冲托辊架前方5米范围内。

4.8.4 刮板的清扫面应与胶带接触,其接触后清扫覆盖面积覆盖不应小于皮带宽度85%;800mm皮带机清扫幅面宽度不低于680mm、1000mm皮带机清扫清扫幅面宽度不低于850mm、1200mm皮带机清扫清扫幅面宽度不低于1020mm。

4.8.5 清扫介质(胶条)厚度应不小于10mm,伸出固定框部分高度不小于20mm,固定框不能在皮带运行过程中磨带面。

4.8.6 发现清扫器卡入石块及铁丝后应及时清理,避免损伤皮带。

5 皮带机保护标准

5.1 我矿井下使用的皮带机,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各固定皮带机还必须装设输送带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和防撕裂保护装置。

5.2 防滑保护装置应将磁铁安装在从动滚筒的侧面,速度传感器要安装在与磁铁相对应的支架上,传感器和磁铁间安装距离在30-60mm间为宜。

5.3 堆煤保护装置安装一般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安装在煤仓上口,堆煤保护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应在低于机头下胶带200mm水平以下,其平面位置应在煤仓口范围之内,当煤堆积触及到堆煤保护探头时,保护器将自动停机报警。 另一种是安装在两部带式输送机搭接处,在两部皮带机搭接处堆煤保护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应在后部输送机机头滚筒轴线水平以下0-100mm,其平面位置应在前部胶带机的煤流方向,且距离应在前部胶带机卸载煤流与滚筒轴线水平交点前方200-300mm,当堆煤触及到堆煤保护探头时,保护器将自动停机报警。

5.4 防跑偏装置应安装在距离槽形托辊外沿50-100mm范围内,每50m安装一组。在用的固定带式输送机,中间部分安装自动纠偏装置,当胶带出现跑偏时,自动纠偏装置发生偏转,使胶带自动复位;采区伸缩皮带、650输送机应安装防跑偏抗轮,以阻碍皮带跑偏。

3. 皮带打钢扣

是正品。lv腰带扣头上带24k代表"纯铜"的意思。个人觉得正品LV皮带,他的扣是钢的,不是铜的,因为正品LV皮带扣那里是不容易生锈的,用的是精钢制作,所以不会生锈,也不容易磨损,看起来非常的锃亮,同的话,看起来颜色会有一些偏黄偏暗,而且容易生锈,容易磨损,不符合LV的品质

4. 皮带钢扣连接方法图解

1、先停稳汽车,拉紧手刹,并拔下车钥匙,然后打开引擎盖。

2、拆下进气温度传感器插头。

3、用大嘴钳挪开皮管上的钢夹子。

4、抽下皮管。

5、用平口起子逆时针旋松卡箍。

6、用棘轮扳手、接杆和10mm、12mm套筒分别拆下空滤壳体两侧螺栓。

7、拆下空滤壳体和进气管。

8、用脚将右前轮螺帽逆时针踩松。(注意:只松一点就行了。)

9、用千斤顶将右前轮顶起来。(注意:将车轮顶离地面即可,太顶高了不安全。)

10、手持车轮扳手将螺帽旋松拆下。

11、拆下车轮,并将车轮放在千斤顶后面,以防万一。 注:如果有两个千斤顶和保安支架,,将车身两侧都顶起来,并用保安支架支撑,以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在车底作业,如换机油、更换零件等都可以如此进行。

12、用小棘轮扳手、接杆、10mm、7mm套筒和十字螺丝刀旋松右侧防溅罩及下护板螺丝,并拆下防溅罩和下护板。

13、躺在硬纸板上,手持15mm梅花扳手套住张紧轮螺栓顺时针使劲往下压,将发电机皮带拆下。

14、用15mm梅花扳手逆时针旋松拆下张紧轮转轮。(注:张紧轮所处的位置很特殊,很难拆卸,所以先将转轮拆下,以便于作业。)

15、旋松拆下张紧轮固定螺栓,并拆下张紧轮底座。由于张紧轮所处的位置空间很小,我试了各种棘轮扳手和套筒,但都使不上劲。买来一个带有14mm套筒的三叉扳手,并用钢锯将14mm套筒锯下。 再用17mm梅花扳手套住14mm套筒尾端,可用来旋松拆下张紧轮螺栓。

16、安装新张紧轮,并用手将两个固定螺栓旋紧。

17、用“二合一”工具将螺栓顺时针拧紧。

18、用15mm梅花扳手逆时针旋松拆下新张紧轮转轮。

19、用“二合一”工具将张紧轮另一个螺栓拧紧。

20、用15mm梅花扳手将新张紧轮转轮安装拧紧。

21、安装发电机皮带。先将皮带与其他轮子相连,并拉至张紧轮旁,然后用15mm梅花扳手使劲下压张紧轮,并将皮带套在轮上。

5. 皮带扣连接方法

1、如果是自动扣皮带,先撬开自动扣的固定牙齿。

2、量好自己的腰围,把多余的部分用剪刀把头部前去。

3、装上皮带扣,把固定牙按下,就完成了。

4、如果是针扣皮带,要用螺丝刀拧下针扣扣头背面的螺丝。

5、量好自己的腰围,把多余的部分用剪刀把头部前去。

6、把剪下的皮带部分和皮带重叠起来对好,然后用冲子做个印记,然后把剪下的部分放到皮带头的下面垫起来再用冲子对准印记把孔打好。

7、最好把扣头与皮带用螺丝连接好。

8、平滑扣皮带的调节方法,先用螺丝刀拧下平滑扣背面的螺丝。

9、比好自己的腰围,把多余的部分从带头处剪掉。

10、打孔方法和针扣皮带一样。

11、最后用螺丝刀重新连接好扣头和带身。

6. 皮带钢扣接头

皮带扣头不锈钢的好还是钛合金的好,其实他们各有各的优点,不锈钢的皮带扣头,它具有经久耐用,不腐蚀等作用,但他在美观上面不及钛合金,钛合金在经久耐用,在牢固性上面他不如不锈钢,所以我们在选择皮带头的时候,要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

7. 皮带扣的安装

把表扣向两侧分开,之后掰开顶部卡部,把长端的表带穿过表扣卡扣,根据手的大小调整表带长度,对准锁止孔位,把小针用力插入孔位,听到声音即可,把短侧表带归为插入环中听到声音,最后把长端皮带归位,再按紧表扣即可完成。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