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钢结构设计大全(钢结构详细图)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2 15:42   点击:29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钢结构详细图

XC下弦水平支撑CC垂直支撑SC水平支撑T20a 20a号拉条C8 8号撑杆钢结构图纸其他名词:tf--翼板厚度 hf--焊缝厚度 tw--腹板厚度 th--端板厚

2. 钢材结构图

表示这块楼板编号为楼板3,楼板厚度100mm,楼板下铁刚劲在X,Y两个方向配筋都是直径为8mm的钢筋,间距为150mm,上铁钢筋在X方向间距150mm

3. 钢结构简图

原题中的:

钢,

似应改写为:

刚。

在平面结构体系中,刚结点是指既没有转角位移、也没有水平线位移和竖向线位移的结点。

在计算简图中表示刚结点方法:先在杆端沿垂直杆件轴线方向画一条短粗直线,再在直线另一侧画3-5道45度方向的短细阴影线。就表达了刚结点。

4. 钢结构 图集

答:钢结构剖面图看懂并不难,首先要知道无论是正面图还是侧面图,因为里面的结构表示不清,所以才出示剖面图

5. 钢结构图解

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满焊:也称“全焊”,就是将准备焊在一起的2个工件的所有接触的地方都进行熔焊。操作:比如两块钢板拼接,把一条焊缝全部焊满就是满焊,用于要求焊接强度较高的条件下。

点焊:是焊件在接头处接触面的个别点上被焊接起来,点焊要求金属要有较好的塑性。比方说,要把两块金属板呈现直角,只需要焊2~3个点就可以搞定了,就是间隔一段距离,焊接一下了,这就是点焊了。

2、工艺不同。满焊工艺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无缝焊接,焊接之后还要经过打磨、拉丝或者抛光工艺,成品之后是看不到焊接的缝隙的。

而点焊的工艺,也就角焊工艺,是分别在交接的阳角与阴角上点焊的,例如屏风,正面看过去,就能看见接口的缝隙的。缝隙的大小,与开料师傅、焊接师傅都很大的关系,好手的老师傅点焊出来做出来的产品缝隙是十分细小的,当然缝隙越细小就越好。

6. 钢结构构造图

GJ:刚架YP:雨蓬; DL:吊车梁; SC:水平支撑; ZC:柱间支撑; LT:柃条; GJ:刚架。YC XG JC 不是规范的“构件代号”,一般应在图纸中作出“说明”。

7. 最新钢结构图集大全

要看懂钢结构施工图,首先要看钢结构设计总说明,总说明中会介绍工程的概况、遵照的标准、参考的图集、焊接工艺的要求、预拼装的要求、防火的要求、摩擦系数的要求、涂装的要求等等。看施工图之前,必须要看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其次要能够看懂机械制图,要懂得三视图的几何关系、要能看懂剖面图、剖视图等等。如果你能看懂机械制图,那么看钢结构的图纸就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如果你不懂机械制图,那么你就要先补充这方面的知识。然后就是看钢结构的基础图、平面图、立面图,看平面图和立面图要配合节点图来看,才能把平面图和立面图看懂。

再次就是要看建筑制图的一些表示方法。比如节点图的索引的符号。还有就是要懂得焊接符号和焊接工艺。

只有这样才能把图纸看懂看透彻,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图纸、不懂就问,不断的学习,识图能力就会慢慢增强。

8. 钢结构 图片

一、结构不同

1、钢构桥:主要承重结构采用钢材的桥梁,即钢结构桥梁、钢桥。

2、刚构桥:主要承重结构采用刚构的桥梁,即梁和腿或墩台身构成刚性连接。

二、结构形式不同

1、钢构桥:结构形式可分为门式刚构桥、斜腿刚构桥 、T形刚构桥和连续刚构桥。

2、刚构桥:结构形式主要是门式、斜腿、T形、连续。

三、特点不同

1、钢构桥:主要的设计概念是以最少种类的单元构件,拼装成能承载各种荷载、不同跨径的装配式钢桥,且只需一般中型卡车运输,特殊情况下能全部依靠人力来搭建。

2、刚构桥:其腿和梁垂直相交呈门形构造,可分为单跨门构、双悬臂单跨门构、多跨门构和三跨两腿门桥。前三种跨越能力不大,适用于跨线桥 ,要求地质条件良好,可用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

9. 钢结构详图图样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即是装配式的新型建造模式+钢结构建筑结构的全新建筑形式。

装配式建筑

所谓装配式建筑,即是以预制构件为核心,把预制构件及配件在工厂按标准生产好,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通过机械进行拼接安装的新型建造模式。简单来说,装配式建筑即是预先将建筑的各个部分在工厂完成生产,而后在现场进行组装的新型建造模式。

与装配式建筑对应的,是传统的现浇施工建筑模式,相较而言,装配式建筑模式更利于绿色施工,在节水、节能、节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同时,装配式建筑具有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特征,不仅能够有效缩短建筑周期、降低建筑成本,也是我国建筑业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钢结构建筑

钢结构建筑,则是与木结构、混凝土结构共同组成国内三大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同样,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与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也是我国三大主要装配式建筑形式。同后两者相比,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有安全性较高、成本较低、施工工期较短、节能环保等优势特点,是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形式。

1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历程

国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开端,始自于上世纪末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提出加强新型结构技术的开发研究,积极开发和推广使用轻钢框架结构及其配套的装配式板材。

但其真正快速发展,则主要是十八大后国家在政策上的重点推动。尤其在2016年以后,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政策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在多份重要中央政策文件支持下,各地相继开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试点,真正推动着国内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

1

201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

2

2017年6月1日,国家发布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2-2016 )正式实施。

3

2018年3月7日,住建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2018 年工作要点》指出刚结构装配式住宅对改善住宅性能、品质、经济性、舒适性、耐用性等问题有施工进度快、节能效果明显的优势,进一步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房屋住宅领域的应用发展。

4

2019年7月开始,住建部相继同意湖南省、山东省、四川、浙江、河南、江西等六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加速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国内发展。

2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与问题

正如上文所述,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始自于上世纪末,但真正获得快速发展则应在2016年以后。因此,其实际市场发展时间依旧较短,缺乏成熟的市场认知与应用推广。

以2018年全国建筑业数据为例,全国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仅为2.9亿平方米。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仅在30%左右,且主要集中于公共建筑领域,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数据不到1%。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两大方面,即市场应用推广与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技术服务。

市场应用推广

作为全新的房屋住宅建筑形式,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目前存在较大的市场接受度问题。

1

首先对于开发商而言,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建筑成本较高。即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模式具有减少建筑周期,降低建筑成本的优势特点,但其前提是拥有较为完善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生产管理体系,从预制构件及配件的工厂生产到现场的施工组装,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到管理,相关成本在成熟的体系化建设之下实现有效降低。

但就目前而言,无论工厂配件的生产成本,还是专业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成本等,相较于传统浇筑施工都明显较高。

2

其次对于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而言,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作为全新的建筑模式,是较为陌生的市场领域。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对其需要的相关技术与管理力量都较为缺乏,从主观上并不愿意承揽这类业务。

这样的市场接受度问题,导致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产业发展与市场应用方面都较为迟缓,无法快速形成规模化发展,降低生产工艺成本,突显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各项优势特点。

技术服务

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其技术服务方面目前也存在相应问题。

1

首先即是在技术积累方面,无论从设计方面还是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技术、管理力量,造成相应成本居高不下;

2

其次,在配套服务方面,房屋住宅建筑不同于一般公共建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要求的是一个完成的技术、标准、产品体系,需要拥有一套整体的解决服务方案,但目前钢结构市场分包商只负责结构,而后续的维护、装修、完成建筑产品等环节活动则由其他人负责,这就造成相应技术服务标准与质量的差异,以及更复杂的工程质量责任问题。

毫无疑问,来自国家政策力量的大力推动,将成为解决上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问题的有效办法。继2019年湖南、山东等6省相继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此次国家住建部部长于《人民日报》发文再次提出大力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进一步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市场应用创造契机。可以预见,2020年国内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市场应用范围将会加速扩展,相应生产企业的技术与市场业务发展也将迎来全新契机。

3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质量风险保障

相较传统现场浇筑施工,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缺乏成熟的市场应用,帮助其形成较为完善的设计、施工、生产体系与成熟的技术管理操作经验。这将令其未来的市场应用发展,不得不面临相应的质量风险问题。

房屋住宅不同于其它一般建筑,其使用者为数量庞大的国民消费者,房屋住宅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市场对于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质量与舒适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而言,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抗震、保温、隔音、防水以及墙体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技术仍不成熟,可能出现相应的房屋住宅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其建立完善的住宅质量风险保障制度。具体而言,即是通过工程质量担保与投保相应工程质量保险,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提供有效的质量安全保障。

缺陷责任期的质量保障

工程质量担保,主要针对施工方在项目竣工后缺陷责任期的质量维修风险。一旦项目工程在缺陷责任期发生质量问题,若施工方违约不履行维修义务,由保证担保人代替其履行维修义务或进行损失赔偿。

缺陷责任期后的质量保障

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主要针对的是项目缺陷责任期之后的住宅质量风险。其保险标的包括房屋住宅在保修范围与保修期限内,因设计、材料、施工等原因导致出现的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保温与防水工程潜在质量缺陷问题,如常见的开裂、破损、渗漏、墙体脱落,都在保险责任范围内。

工程质量担保与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能够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提供有效的质量风险保障,尤其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提供的TIS质量风险管理服务,能够令专业的技术人员力量参与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风险管理当中,弥补目前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在一些重要技术方面的不成熟问题。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是我国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因此无论其市场应用发展问题,还是涉及的住宅质量问题,都应成为国家与行业考虑的重点问题。前者通过国家政策进一步的大力推进,将有效加速、扩展其市场应用;而后者则可以通过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的方式,为住宅质量风险提供有效保障。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