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钢丝绳锚固(钢丝绳锚固规范)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2 00:15   点击:2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钢丝绳锚固规范

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7倍左右,绳卡必须得要一顺排列,需将U形环的部分卡在绳头的那一面,压板放在主绳那一面。;绳卡数目一般情况下,不应小于3—5个,绳卡的间距应大于等于钢丝绳经的6倍,最后的卡子距绳头间距大于等于140mm卡子的数量根据钢丝绳直径而定的。;

1、≤19mm,设3个,;

2、19-32mm,设4个,;

3、32-38mm,设5个,;

4、38-44mm,设6个,;

5、44-60mm,设7个。;扩展资料;:;钢丝绳绳卡应配套使用,绳直径在19mm以下时,绳卡应不小于3个,19-32mm时应不小于4个。;钢丝绳卡头安装后受载一、二次应做检查是否松动。一般情况下,螺母需要进一步拧紧。;使用时请注意以下的两点:

1、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型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离太大不宜卡紧绳子,容易发生事故。 ;

2、上卡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卡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

3、卡头要一顺排列,U型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

如果U型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是容易断丝。;

4、为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卡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按一个卡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

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的时候。“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安全绳卡安装在距最后一个绳卡约500mm左右的,将绳头放出一段安全弯后再与主绳夹紧,这样如卡子有滑动现象,安全弯就会被拉直,便于随时发现和及时加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钢丝绳卡头

2. 钢丝绳锚杆施工规范

  1、一般采用轻型手持式凿岩机钻凿锚杆孔。  2、钻孔作业一般宜采用自上而下的施工顺序进行,在此过程中可对尚未完全清除的影响施工安全的坡面浮土、浮石进行再次清除。  3、一般应在钻孔前或钻孔的同时,在孔口处凿一满足设计要求的凹坑,其作用主要在于使穿过该位置处锚杆外露环套的支撑绳能贴紧坡面,因此,其尺寸大小能使锚杆外露环套的顶部内缘不高出孔口处地面即可。以下两种情况下是不必人工开凿凹坑的,一是锚孔本身处于满足要求的天然凹坑处,二是监近锚孔间的坡面凸起或为孤危石时,因为在这一情况下即使锚孔处的支撑绳将悬空,但在跨越凸起体时它也是能贴紧坡面的。  4、钢丝绳锚杆的锚固段是两根并接的钢丝绳,由φ16钢丝绳制作的锚杆扁平方向的直径为32mm,锚杆孔直径应该比该尺寸至少大10mm;当成孔设备有限时,可以考虑在同一位置钻凿两个相邻的、方位约有不同的小直径“人”字形锚杆孔,使锚杆的两根钢丝绳可以分别锚入两个孔内,以满足锚固力的要求。  5、和其他锚固工程一样,锚杆孔的方位一般应尽可能垂直于坡面,或在有可以判断的潜在滑动面(包括节理裂隙等非连续面)处尽可能与该潜在滑动面垂直。

3. 钢丝绳锚固方法规范要求

1、一次性悬挑脚手架不宜超过20M2、型钢悬挑宜采用双轴对称的工字钢 3、悬挑钢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锚固型钢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 4、钢丝绳采用建筑结构的吊环使用HPB235级钢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 5、悬挑钢梁的长度应按设计计算,固定长度不应小于悬挑长度的1.25倍,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上梁板底层钢筋位置 6、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时楼板不宜小于120mm,小于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

7、悬挑梁一般情况下为2m,局部悬挑不宜超过3m。 悬挑脚手架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每层一挑,将立杆底部顶在楼板、梁或墙体等建筑部位,向外倾斜固定后,在其上部搭设横杆、铺脚手板形成施工层,施工一个层高,待转入上层后,再重新搭设脚手架,提供上一层施工;另外一种是多层悬挑,将全高的脚手架分成若干段,每段搭设高度不超过20m,利用悬挑梁或悬挑架作脚手架基础分段悬挑分段搭设脚手架,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搭设超过50m以上的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外立面须满设剪刀撑。

4. 钢丝绳安装标准 规范

钢平台钢丝绳安装要避开高温。

5. 钢丝绳锚固规范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在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学员必须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2、安装后进行下列各项检查试验,确认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1)检查屋面机构的安装,应配合良好,锚固可靠;悬臂长度及连接方式均正确;2)钢丝绳无扭结、挤伤、松散;磨损、断丝不超限,悬挂、绕绳方式及悬重均正确;3)防坠落及外旋转机构的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4)电机无异响、过热,启动正常、制动可靠;5)吊篮应做额定起重量125%的静超载试验和110%的动超载试验,要求升降正常,限位装置灵敏可靠。

3、作业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屋面机构、悬重及钢丝绳符合要求;2)电源电压应正常,接地(接零)保护良好;3)机械设备正常,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4)吊篮内无杂物,严禁超载。

4、启动后,进行升降吊篮运转试验,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5、作业中,发现运转不正常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未经专业人员检验修复前不得继续使用。

6、利用吊篮进行电焊作业时,必须对吊篮、钢丝绳进行全面防护,不得用其作为接线回路。

7、作业后,吊篮应清扫干净,悬挂离地面3m处,切断电源,撤去梯子。

6. 钢丝绳固定规范要求

钢丝绳拉线的连接方法:

1、楔形套筒固定法。钢丝绳⼀端绕过特制的斜楔,利⽤楔在套筒内的锁紧作⽤使钢丝绳固定,固定处的强度约为钢丝绳⾃⾝强度的75%-85%。

2、锥形套筒固定法。钢丝绳末端穿过锥形套筒后,将头部钢丝弯成⼩钩并浇⼊铅或锌液凝固后即成,固定处的强度与钢丝绳⾃⾝强度⼤致相同。

3、绳卡固定法。钢丝绳套在⼼型套环上,⽤特制的钢丝绳卡头固定,绳卡底板应扣在钢丝绳⼯作段上,U形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部。钢丝绳卡头数⽬不得少于3个。

7. 钢丝绳锚固规范图片

悬挑槽钢预埋件锚固端常见为Φ20园钢,不包括弯钩长度为80厘米。

悬挑卸料平台后端锚固长度为1.25米为宜。 悬挑式卸料平台规范规定堆放荷载是根据卸料平台设计时计算确定。根据现行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附录五,是按照1.5KN/m^2考虑的。由于这个规范较早,目前都是型钢悬挑卸料平台,设计计算通过的话,取值可以大一些。

料平台采用16#槽钢制作,宽度为2.5米,长度为6.5米,上铺5CM厚的木板,采用f17的钢丝绳拉锚,于结构相连处采取在结构顶板上予留100*100洞,采用钢丝绳扣与之相连。

8. 钢丝绳锚固规范标准

卸料平台采用公称直径为18mm的钢丝绳,钢丝绳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圆股钢丝绳》的规定,并有合格证书;钢丝绳端部的固定采用绳卡,绳卡应与绳径匹配,其数量不得少于四个。

9. 钢丝绳与地锚设置应符合()规定

依据: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

1、必须编制吊装作业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道路、架空电线等情况。作业前应进行技术交底;作业中,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2、参加起重吊装的人员应经过严格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作业前,应检查起重吊装所使用的起重机滑轮、吊索、卡环和地锚等,应确保其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4、起重作业人员必须穿防滑鞋、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应佩挂安全带,并应系挂可靠和严格遵守高挂低用。

5、吊装作业区四周应设置明显标志,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起重设备通行的道路应平整坚实。

7、登高梯子的上端应予固定,高空用的吊篮和临时工作台应绑扎牢靠。吊篮和工作台的脚手板应铺平绑牢,严禁出现探头板。吊移操作平台时,平台上面严禁站人。

8、绑扎所用的吊索、卡环、绳扣等的规格应按计算确定。

9、起吊前,应对起重机钢绳及连接部位和索具设备进行检查。

10、高空吊装屋架、梁和斜吊法吊装柱时,应于构件两端绑扎溜绳,由操作人员控制构件的平衡和稳定。

11、构件吊装和翻身扶直时的吊点必须符合设计规定。异型构件或无设计规定时,应经计算确定,并保证使构件起吊平稳。

12、安装所使用的螺栓、钢楔(或木楔)、钢垫板、垫木和电焊条等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的材质标准及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13、吊装大、重、新结构构件和采用新的吊装工艺时,应先进行试吊,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正式起吊。

14、大雨天、雾天、大雪天及六级以上大风天等恶劣天气应停止吊装作业。事后应及时清理冰雪并应采取防滑和防漏电措施。雨雪过后作业前,应先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可进行作业。

15、吊起的构件应确保在起重机吊杆顶的正下方,严禁采用斜拉、斜吊,严禁起吊埋于地下或粘结在地面上的构件。

16、起重机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或在架空输电线路下行走时,必须与架空输电线始终保持不小于国家现行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规定的安全距离。当需要在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范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并应经供电部门审查批准。

17、采用双机抬吊时,宜选用同类型或性能相近的起重机,负载分配应合理,单机载荷不得超过额定起重量的80%.两机应协调起吊和就位,起吊的速度应平稳缓慢。

18、严禁超载吊装和起吊重量不明的重大构件和设备。

19、起吊过程中,在起重机行走、回转、俯仰吊臂、起落吊钩等动作前,起重司机应鸣声示意。一次只宜进行一个动作,待前一动作结束后,再进行下一动作。

20、开始起吊时,应先将构件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止起吊,并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装置的可靠性、构件的平衡性和绑扎的牢固性等,待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起吊。已吊起的构件不得长久停滞在空中。

21、严禁在吊起的构件上行走或站立,不得用起重机载运人员,不得在构件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

22、起吊时不得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回转时动作应平稳,当回转未停稳前不得做反向动作。

23、严禁在已吊起的构件下面或起重臂下旋转范围内作业或行走。

24、因故(天气、下班、停电等)对吊装中未形成空间稳定体系的部分,应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

25、高处作业所使用的工具和零配件等,必须放在工具袋(盒)内,严防掉落,并严禁上下抛掷。

26、吊装中的焊接作业应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避免发生过大的变形,冬季焊接应有焊前预热(包括焊条预热)措施,焊接时应有防风防水措施,焊后应有保温措施。

27、已安装好的结构构件,未经有关设计和技术部门批准不得用作受力支承点和在构件上随意凿洞开孔。不得在其上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施工荷载。

28、永久固定的连接,应经过严格检查,并确保无误后,方可拆除临时固定工具。

29、高处安装中的电、气焊作业,应严格采取安全防火措施,在作业处下面周围10m范围内不得有人。

30、对起吊物进行移动、吊升、停止、安装时的全过程应用旗语或通用手势信号进行指挥,信号不明不得起动,上下相互协调联系应采用对讲机。

10. 钢丝绳锚固长度规范

锚杆总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和外锚段的长度之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应不小于5m,且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2、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按规定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同时,土层锚杆的锚固段氏度不应小于4m,且不宜大于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45D和6.5m,或55D和8m(对预应力锚索);位于软质岩中的预应力锚索,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最大锚固长度。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体质量、改变锚头构造或扩大锚固段直径等技术措施,提高锚固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