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休闲小食品生产设备(新型小型食品加工设备)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4 20:23   点击:23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新型小型食品加工设备

不管是什么手续其实都简单,开始建厂的思想就得是要做到卫生环境良好,生产规模不大但得正规化,硬件建设等要求都要合格,这些是必须的也是按步顺章的去办理,也是无从选择;设备嘛看你生产什么食品了,但必须的要有高温灭菌设备和真空包装机;谈到资金,在硬件建设中可以预算,手续费用可以预算,这个你都可以大概算一下的,但最主要的还是你生产的产品所想面对的市场投入,这就要看你想生产什么产品,又打算卖到哪里去,也就是流动资金可能要占投资的一大部分的。

再提醒你一点,无论生产什么食品,必须要做好了硬件建设,然后验收开始申请QS,QS是要有一个时间比较长的等待过程的。

2. 大型食品加工设备

食品加工机械设备的分类食品加工过程涉及对原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加工或保藏;涉及对原料的预处理、分离、中间产品重组和终产品的成型包装;涉及不同类型半成品和成品的防腐灭菌处理。食品加工过程原料和产品种类繁多,加工处理对象的性质存在差异,加工产品规格要求不一,某些品种生产存在季节性、区域性的特点;凡此种种,决定了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种类也必然极其繁多。因此,无论是从食品加工应用中的设备选型角度,还是从设备制造与新机种开发角度。对种类繁多的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进行系统分类十分重要。我国尚未制定食品机械分类标准。各部门根据工作方便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目前主要按两种方式进行分类:一是根据原料、产品类型分类,二是根据设备的操作功能分类。按原料或生产产品分类,可将食品机械分成众多的生产线设备。例如,制糖机械、豆制品加工设备、焙烤食品机械、乳品机械、果蔬加工和保鲜机械、罐头食品机械、糖果食品机械、酿造机械、饮料机械、方便食品机械、调味品以及食品添加剂机械、水产品加工机械、粮油加工机械、炊事机械(烟草机械有时也列入在食品加工机械中)等。按机械设备的功能分类,实际上是根据设备的单元操作功能分类。一般可将食品机械设备分为筛分与清洗机械、粉碎和切割机械、混合机械、分级分选机械、成型机械,多相分离机械、搅拌及均质机械、蒸煮煎炸机械、蒸发浓缩机械、干燥机械、烘烤机械、冷冻和制冷机械、挤压膨化机械、计量机械、包装与灌装机械、输送机械、泵、换热设备和容器等。从研究、设计和制造的角度看,以上两种分类方法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生产发展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原料或产品进行分类,可以通过对各类食品加工生产涉及的各种作业机械的内部联系的研究。促进配套生产线的发展。以功能作为分类基础,有利于对各种单元操作的生产效率和机械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可以在技术上以局部突破带动全面发展。

3. 小型最新食品加工设备有哪些

能不用尽量不用,如果一定要用的话,八四消毒液,兑水比例1:50之后,在进行清洁,清洁完了别忘了冲洗一下

4. 新型小型食品加工设备厂家

1.达到卫生要求,要有卫生许可证,人员要有健康证,无肠道及严重疾病。

2.排烟,排污设施达到防疫站要求。

3.作坊设备的安全,合格要求要符合生产要求。放蝇灯,紫外线杀虫灯要配备。

4.器具要有消毒设施,如红外线消毒柜。

5.建立24小时内开机关机清洗流程和记录,月度季度清洁计划和记录。

6.采购规章及防止采购和鉴别蔬菜肉类,不符合食用产品的处理汇报上级单位的制度。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必须具备与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相适应的,生产加工车间。车间地面应用无毒、防滑的硬质材料铺设,无裂缝,排水状况良好。墙壁一般用浅色无毒材料覆涂,房顶应无灰尘,生产车间内不允许有厕所;生产所需煤炭锅炉、煤炭火炉应与操作间隔离,车间生产工艺布局合理,各工序之间应尽量避免交叉感染。具有与生产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并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生产、包装、贮存等固定场所。到质监局申请,一般情况下你要准备的硬件:厂地要宽敞,厂周围环境要清洁,设备要食品级的,要有消毒设施,更衣设施,要有三防设施。

5. 新型食品机器加工设备

  食品机械是不需要生产许可证。  生产许可证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适用于企业发证、换证、迁址、增项等的生产许可证申请。集团公司与其所属单位一起取证的,集团公司与所属单位分别填写《申请书》。增项包括增加产品单元、增加规格型号、产品升级、增加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等。

6. 新型小型食品加工设备有哪些

生产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原料主要是氰尿酸、烧碱和氯气,生产方法主要有二氯异氰尿酸法、次氯酸钠法、三氯异氰尿酸复合分解3种。

过程: 将氰尿酸与烧碱按1 :2的比例(摩尔比)配制成氰尿酸二钠盐,通入氯气进行氯化反应生成二氯异氰尿酸浆料,离心分离得到湿的二氯异氰尿酸;接着将其投入到二氯异氰尿酸钠的母液中,按1 :1的比例(摩尔比)滴加烧碱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结晶、过滤得到湿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干燥后得到二氯异氰尿酸钠或其二水化合物产品。优点: (1)可以实现二氯异氰尿酸和二氯异氰尿酸钠联产,其中二氯异氰尿酸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产品的一个重要品 种,可作为消毒杀菌剂使用 (2)产品质量高。由于二氯异氰尿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仅0.7%,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基本可以洗涤干净,中和反应没 有其它杂质生成,因此产品纯度较高,含盐量少; (3)原料消耗较低。缺点: (1)二氯异氰尿酸的腐蚀性较大,对反应釜和离心设备的防腐要求较高,设备投资相对较大; (2)氯化尾气吸收有较多的次氯酸钠副产物。次氯酸钠法 由于该工艺可消耗大量的次氯酸钠溶液,因而在有大量次氯酸钠副产的氯碱厂可采用此工艺进行生产。过程: 氯气和烧碱反应制得浓度为10%~11%的次氯酸钠水溶液,次氯酸钠与氰尿酸进行氯化反应生成二氯异氰尿酸钠和氯化钠产品。为控制反应过程中的pH值,可以采用补充氯气的方法,使反应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也可以采用无机酸(如盐酸)中和的办法。优点: 反应在接近中性区域内进行,所以对设备材质的要求不高,采用一般的搪瓷设备和不锈钢离心机即可。缺点: (1)产品质量稍差,一般均含有3%~4%的氯化钠,干品有效氯含量只能达到60%左右; (2)该工艺二氯母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氯异氰尿酸钠,由于含盐较高,不能回收利用,因此原材料消耗较高。改进方法: (1)采用高浓度次氯酸钠(如25%~30%)来生产二氯异氰尿酸钠,这样可以减少产品 (2)利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母液生产三氯异氰尿酸,从而达到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目的。过程: 氰尿酸与氢氧化钠按1 :3(摩尔比)的比例配制成氰尿酸三钠盐,之后在一定温度下与氯气进行氯化反应并经离心过滤得到湿的三氯异氰尿酸;再与氰尿酸、氢氧化钠溶液按2 :1 :3的比例(摩尔比),在30~40摄氏度下进行复分解反应,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后得到粉末状二氯异氰尿酸钠产品。优点: (1)可以同时生产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氯异氰尿酸钠2种主要的氯代异氰尿酸类产品,并可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随意调节这2种产品的生产量; (2)复分解反应采用50%左右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实现二氯母液全部套用而不排放,对环境污染小; (3)反应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含盐少,二氯异氰尿酸钠产品的有效氯含量可以达到62%以上,二水化合物的有效氯含量也可以达到55%; (4)三氯异氰尿酸合成可采用连续氯化工艺,生产安全可靠。缺点: (1)合成三氯异氰尿酸工序对反应和离心分离设备的要求较高,设备投资较大; (2)在三氯异氰尿酸生产中,氯化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未反应氯气,一般用氢氧化钠吸收后生成次氯酸钠,因此有大量副产的次氯酸钠产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