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医疗器械分几类?如何分辨?

115 2024-01-08 23:20 admin   手机版

一、医疗器械分几类?如何分辨?

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主要分三类,也就是一类、二类、三类。那么如何分辨你的产品属于几类有几种方法:

第一,看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一类、二类医疗器械的备案凭证都会写明这是一类或者二类的备案凭证,如下图:

但并非所有二类都是备案凭证,有的产品和三类医疗器械一样,他们是有注册证的,那么怎么通过注册证来看产品属于哪一类呢,可以看注册证号,如下图:

注意看图中的注册证编号,前面的汉子我们不用看,主要看后面数字,前四位指的是注册证下的年份,而年份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也就是第五位数字,如果是2,那就是二类,如果是3,那就是三类。

第二,如果想知道本身产品注册时,应该注册二类还是三类,那么就要到国家数据库分类目录里查询,如下图:

其中有一个医疗器械的分类目录,在里面就可以查到产品分类及应该注册几类。但是有一点请注意,虽然有的产品可以注册为三类,也可以注册为一类或者二类,比如功能性敷料,有的就是注册三类敷料,但也有产品会把相同产品注册为一类或者二类,那么这时候,应该怎么决定呢?那就看看产品在各地是不是挂网的,而挂网是有要求的,我们还是拿敷料举例,像在上海,只有三类的功能性敷料可以挂网,其他是不可以挂的,所以你注册了二类或者一类(特别备注一类敷料从2022年开始也被取消,不再下证)是无法申报的,也就不能在上海销售,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第三,除了一类、二类、三类的目录,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点,那就是国家重点监管的一次性耗材目录,这是最近几年才有,是三类目录以外,单独的目录,这个目录里的产品有严格的管控要求,经销商公司的经营许可证上也要标明可以做一次性重点监管的才可以做,比如以前,我们避光输液器只要有相关经营项目就可以,但是现在这个经营许可证上,有的经营公司会写明(不含一次性重点监管),那么避光输液器这家公司还是做不了,如下图:

所以关于一次性重点监管产品也是有目录的,也可以才相关政府网站查询的。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官方途径,目前关于医疗器械相关分类及属性,还是以官方为主。

二、医疗器械分几类?

ⅠⅡⅢ类医疗器械是根据其使用安全性分类的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

比如医用口罩,医用托盘。

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

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

但一个医疗器械的审批倒底是划到几类里边也不是终身不变的,是由它的安全性决定的,国家局有权改变它的分类,比如口罩在一般时期都分为一类,但在非典时期就被划到了二类! 疝气磁疗带属于二类医疗器械。

三、医疗器械分为几类?

(一) “依据影响医疗器械风险程度的因素,医疗器械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根据结构特征的不同,分为无源医疗器械和有源医疗器械。

2.根据是否接触人体,分为接触人体器械和非接触人体器械。

3.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和是否接触人体,医疗器械的使用形式包括: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液体输送器械、改变血液体液器械、医用敷料、侵入器械、重复使用手术器械、植入器械、避孕和计划生育器械、其他无源接触人体器械。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护理器械、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器械、其他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能量治疗器械、诊断监护器械、液体输送器械、电离辐射器械、植入器械、其他有源接触人体器械。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临床检验仪器设备、独立软件、医疗器械消毒灭菌设备、其他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 

4.根据不同的结构特征、是否接触人体以及使用形式,医疗器械的使用状态或者其产生的影响包括以下情形:  

无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使用时限分为暂时使用、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接触人体的部位分为皮肤或腔道(口)、创伤或组织、血液循环系统或中枢神经系统。  

无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  

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失控后可能造成的损伤程度分为轻微损伤、中度损伤、严重损伤。  

有源非接触人体器械:根据对医疗效果的影响程度分为基本不影响、轻微影响、重要影响。

(名词解释:无源医疗器械:不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但是可以通过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任何依靠电能或者其他能源,而不是直接由人体或者重力产生的能量,发挥其功能的医疗器械。独立软件: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医疗目的,无需医疗器械硬件即可完成自身预期目的,运行于通用计算平台的软件。这一类也是医疗器械)

(二)风险程度分类管理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

第一类:风险程度低。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最常见为医用口罩,其他如手术器械(刀、凿、剪、镊、钳、夹、针)、听诊器、医用x线胶片、医用X线防护装置、全自动电泳仪、医用离心机、切片机、牙科椅、煮沸消毒器、纱布绷带、弹力绷带、橡皮膏、创可贴、拔罐器、手术衣、手术帽、口罩、集尿袋等。

第一类需向地市药监局提交备案资料。备案依据《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

第二类:中度风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常见的有体温计、血压计,其他如助听器、制氧机、避孕套、针灸针、心电诊断仪器、无创监护仪器、光学内窥镜、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培养箱、牙科综合治疗仪、医用脱脂棉、医用脱脂纱布等。

第二类需向省级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第三类:较高风险。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如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体外震波碎石机、病人有创监护系统、人工晶体、有创内窥镜、超声手术刀、彩色超声成像设备、激光手术设备、高频电刀、微波治疗仪、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x线治疗设备、200mA以上x线机、医用高能设备、人工心肺机、内固定器材、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肾、呼吸麻醉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输血器、CT设备等。

第三类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申请。

补充的分类原则:

1.如果同一医疗器械适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分类,应当采取其中风险程度最高的分类;由多个医疗器械组成的医疗器械包,其分类应当与包内风险程度最高的医疗器械一致。

2.可作为附件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综合考虑该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如果附件对配套主体医疗器械有重要影响,附件的分类应不低于配套主体医疗器械的分类。

3.监控或者影响医疗器械主要功能的医疗器械,其分类应当与被监控、影响的医疗器械的分类一致。

4.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5.可被人体吸收的医疗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6.对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的有源接触人体器械,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

7.医用敷料如果有以下情形,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管理,包括:预期具有防组织或器官粘连功能,作为人工皮肤,接触真皮深层或其以下组织受损的创面,用于慢性创面,或者可被人体全部或部分吸收的。

(三)按《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中的大类

01 有源手术器械02 无源手术器械03 神经和心血管手术器械04 骨科手术器械05 放射治疗器械06 医用成像器械07 医用诊察和监护器械08 呼吸、麻醉和急救器械09 物理治疗器械10 输血、透析和体外循环器械11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器械12 有源植入器械13 无源植入器械14 注输、护理和防护器械15 患者承载器械16 眼科器械17 口腔科器械18 妇产科、辅助生殖和避孕器械19 医用康复器械20 中医器械21 医用软件22 临床检验器械

(四)其他国家的分类

1.美国FDA(U.S. Food&Drug Administration)

美国FDA医疗器械产品目录中共有1700多种。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FDA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Ⅰ,Ⅱ,Ⅲ)。风险等级逐级升高,Ⅲ类风险等级最高。FDA对每一种医疗器械都明确规定了其器械分类和管理要求。同时为方便查询器械适用的监管法规,FDA将1700类器械按照医学专业用途分为16类,每类器械均有对应的监管法规条款。

I类器械:实施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指危险性小或基本无危险性产品,例如医用手套、压舌板、手动手术器械、温度计等。

Ⅱ类器械:一般控制 + 特殊控制(Special Control),指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产品,例如心电图仪、超声诊断仪、输血输液器具、呼吸器等。

Ⅲ类器械:一般控制 + 上市前许可(Premarket Approval),指具有较大危险性或危害性,或用于支持、维护生命的产品,例如人工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人工晶体、人工血管等。

2.欧盟

欧盟根据风险等级将医疗器械划分为:I,Ⅱa,Ⅱb,Ⅲ 四类,风险逐渐递升。与中国、美国不同的是,欧盟没有详细划定4类产品管理类别,只是表示风险等级,也没有列出医疗器械分类条目或数据库,主要由公告机构审核员实施时对规则进行把握,从而明确类别。

3.日本

与欧盟类似,日本将医疗器械分类为I,II,III,IV四级,风险等级依次递升。I类医疗器械称为一般医疗器械,II类属于控制类医疗器械,III,IV类称为严格控制类医疗器械。

(五)市场视角的医疗器械分类

1.按临床科室分类如:IVD、影像、心血管、骨科、普外科、眼科、神经外科等。

2.按产品形态和属性分类

1)高值医用耗材(血管介入、电生理、骨科、眼科、口腔科、神经外科、其他介入类);

2)低值医用耗材(医用卫生材料及敷料、注射穿刺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类、医用消毒类、麻醉耗材类、手术室耗材类、医技耗材类);

3) 医疗设备

A.诊断设备、治疗设备、生命支持设备、医用监视器/监护仪;B.医学实验室检测设备;C.家用医疗设备等;

4)IVD体外诊断

四、医疗器械注册证分几类?

医疗器械是根据其使用安全性分类的第Ⅰ类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第Ⅱ类是指,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第Ⅲ类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 一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发给注册证的。但一个医疗器械的审批倒底是划到几类里边也不是终身不变的,是由它的安全性决定的,国家局有权改变它的分类,比如口罩在一般时期都分为一类,但在非典时期就被划到了二类.

五、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把医疗器械分几类?

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区别第五条 国家对医疗器械实行分类管理。

六、人分几类?

无私奉献的人、自私的人、只想过好生活的人

七、冰箱属几类医疗器械?

冰箱不属于医疗器械管理。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 (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 (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 (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 (五)妊娠控制; (六)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八、口罩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医用口罩,会被分到一类产品,在非典时期等感染率极高的时间段,就会划分到了二类,这是为了确保医用口罩具有明确的隔离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普通口罩。

医疗器械产品主要分为Ⅰ、Ⅱ、Ⅲ类,这个分类主要根据医疗器械本身的安全性进行分类,从而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Ⅰ类产品只是确保了产品的规范,相对要求不会太严格。Ⅱ类产品由食药监局对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以控制,要求更高。Ⅲ类产品指代需要植入人体,用于支持和维持生命的产品,因为这类产品具有潜在的危险,所以食药监局对此的审批会更加严格,只有通过审批的医疗器械产品才能拥有注册证。

  一次性口罩又分为一次性两层口罩、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一次性三层口罩、一次性活性炭口罩,根据口罩类别不同过滤效果有所差别,适用场地也有不同。

九、口罩是几类医疗器械?

口罩不属于医疗器械,在医院器材消耗清单中列为日常消耗品。

   口罩只是在新冠时期成了人们防护病毒的必须品,平时它的确不是耀眼的东西。即使当做劳保用品光顾的人也不多。

   当然,口罩对于医生护士还是重要的防护用品,他们在治疗病人的同时需要保护自己。

十、助听器属于几类医疗器械?

助听器属于二类医疗器械这一类产品是最常见的。有一种叫做经皮气导助听系统的,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很少见。

扩展资料;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音只是压力波通过空气的运动。压力波振动内耳的小骨头(听小骨),这些振动被转化为微小的电子脑波,它就是我们觉察到的声音。内耳采用的原理与麦克风捕获声波或扬声器的发音一样,它是移动的机械部分与气压波之间的关系。自然,在声波音调低、移动缓慢并足够大时,我们实际上可以“感觉”到气压波振动身体。

助听器是一个小型扩音器,把原本听不到的声音加以扩大,再利用听障者的残余听力,使声音能送到大脑听觉中枢,而感觉到声音。主要由传声器、放大器、耳机、电源和音量调控五部分组成。助听器按传导方式分为气导助听器和骨导助听器;按使用方式分类为盒式、眼镜式、发夹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助听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