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组建raid0需要相同硬盘(raid1需要相同硬盘吗)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8 23:42   点击:2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raid1需要相同硬盘吗

ssd硬盘 当然能做raid1,我们单位的缓存服务器就是用两块固态做的raid1

raid1是linux服务器最常用的一种硬盘冗余备份的方案,它能在硬盘损坏的情况下保证硬盘数据内的安全。需要至少两块硬盘,最好是完全相同的两块硬盘,所创建的若磁盘中有谁损坏,则备用盘自动替补上去。

raid1数据读取确实较单一硬盘来的快,因为数据会从两块硬盘中较快的一块中读出。RAID 1磁盘阵列的写入速度通常较慢,因为数据得分别写入两块硬盘中并做比较

2. raid1硬盘越多越好吗

磁盘阵列在电脑当中我们通常称之为Raid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常使用raid 有raid0 raid1 raid5 raid10

RAID0

至少需要的硬盘数:2,将一个完整的数据拆分后分别放到磁盘中,写入时各磁盘同时写入,读取时各磁盘同时读取,和内存双通道一个道理,带宽翻倍速度翻倍的效果,加的磁盘越多速度就是越快,同样的磁盘越多数据就越危险

RAID1

至少需要的硬盘数:2,是将一份完整的数据复制到阵列中所有的磁盘当中,但速度及容量都会取决于最慢与最小的磁盘

RAID5

至少需要的硬盘数:3,使用相当于是1块盘的大小作为校验盘,n-1块盘的大小作为数据盘,但校验码分布在各个磁盘中,不是单独的一块磁盘,也就是分布式校验盘。

RAID10

至少需要的硬盘数:4,且必须为偶数,可以理解为先组合成较安全的RAID1,再将多个RAID1组合成RAID0,达到既高效又高速的目的。主要用于数据容量不大,但要求速度和差错控制的数据库中

3. raid1硬盘容量不一样

用raid1就是为了防止硬盘坏,一个硬盘作为另外一个硬盘的备份而存在的,所以两个一起坏的几率很小

4. 1块硬盘能不能做raid1

  Raid1换硬盘,要分主盘和从盘。方法有所不同。  假设两块盘插在sata0和1上,分别是主盘和从盘。 一、插sata1的slave从硬盘坏掉,更换新硬盘的方法:  直接将新硬盘替换到slave位置,线序不变,开机按ctrl+E(或其它热键,根据不同的主板和raid卡有所不同)进入管理界面即可自动热备二、插sata0的master主硬盘坏掉,更换新硬盘的方法 。  1.拔掉slave盘,单接坏掉的master主硬盘,开机按ctrl+E进入RAID  configure界面,选择clear array来清除主盘的raid信息   2.将正常的slave盘的sata数据线从sata1插口换到主板的sata0插口,再将新的硬盘插入sata1插口,开机按ctrl+E即进入自动热备状态!   不过要注意,个别raid卡没有在线备份的功能,那只有进系统,把另一块全盘拷贝出来,再重建raid1了。

5. raid1的硬盘可以直接单独使用吗

只能拿新硬盘做热备盘,当RAID1有一块硬盘发生故障,热备盘可以马上进行重建,保证RAID1状态良好。

如果是需要扩充容量则要更加实际应用更换raid级别。比如说将raid1改成raid5或raid10,否则raid1加硬盘没有意义。

6. raid1需要一样的硬盘吗

看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

如果有空闲的硬盘位,RAID1上有想当一部分数据并不重要:加一块硬盘,把不重要不需要用RAID1保护的数据移动到新硬盘上,腾出RAID1上面的空间就行。

如果有空闲的硬盘位,但RAID1上的数据都很重要:再买两块硬盘新建一个RAID1。如果新买的硬盘和原来硬盘容量一样,也可以把原来的RAID1动态升级到RAID 10,前提是你的RAID卡/驱动支持动态升级RAID级别。但如果买的新硬盘容量比旧硬盘大,例如原来是1T,新买的是2T甚至3T/4T的话,RAID空间只增加1T,很浪费。

没有空闲硬盘位,RAID卡/驱动支持动态扩展RAID容量。买两块容量更大的硬盘。拔掉一块,插一块新的进去重建RAID1。重建完成之后再拔掉小的那块,插入另一块新的进去重建。都重建完了之后动态扩展RAID容量,然后用磁盘工具扩展分区大小。

没有空闲硬盘位,RAID卡/驱动支持动态扩展RAID容量。买两块容量更大的硬盘。拔掉一块,插一块新的进去,但不要重组RAID1,新硬盘分好区格式化,把旧硬盘的数据复制过去。然后旧硬盘拔掉,插入另一块新硬盘,建一个新的RAID 1。

7. 硬盘raid0和raid1

三者区别:

Raid0 :最少需要两块盘, 没用冗余数据,不做备份,任何一块磁盘损坏都无法运行。适用于安全性不高,要求比较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或者个人站。

 Raid1:至少需要两块盘,磁盘数量是2的n倍,每一块磁盘要有对应的备份盘,利用率是50%,换盘后需要长时间的镜像同步,不影响外界访问,但整个系统性能下降。磁盘控制器负载比较大。适用于安全性较高,且能较快恢复。

 Raid5:至少需要3块盘,读取速度接近Raid0,但是安全性更高。安全性上接近Raid1,但只允许有一块盘出错,可以通过另外多块盘来计算出故障盘的数据,故障之后必须尽快更换。

8. 两块1t的硬盘做RAID0和RAID1的区别

7种raid的区别:

RAID 0: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 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0+1: 也被称为RAID 10标准,实际是将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它的优点是同时拥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

RAID 2:将数据条块化地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并使用称为“加重平均纠错码(海明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 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 3:它同RAID 2非常类似,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区别在于RAID 3使用简单的奇偶校验,并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 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来说,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 4:RAID 4同样也将数据条块化并分布于不同的磁盘上,但条块单位为块或记录。RAID 4使用一块磁盘作为奇偶校验盘,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这时奇偶校验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因此RAID 4在商业环境中也很少使用。

RAID 5:RAID 5不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在所有磁盘上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在RAID 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 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

9. 不同容量硬盘组raid1

硬盘组简单说就是把一组物理硬盘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提展示给操作系统,然后通过划分为虚拟硬盘提供给系统使用(相当于单独一块硬盘)。

因此,一块RAID卡,可以建一个磁盘组,或者多个多个磁盘组;可以在一个磁盘组建虚拟磁盘,或者在多个磁盘组建立虚拟磁盘。

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用2块硬盘建RAID1,作为操作系统安装盘,用5块盘建RAID5,作为数据库存储空间使用。

具体支持数量,要参考厂商提供的技术手册,通常来说从2个到64个不等。

10. raid0两块硬盘必须一样吗

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是组RAID0磁盘系统。

并且要求最好是同品牌同型号同大小。

这样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并且不太会出现兼容性问题。

组建磁盘阵列也会出现组双通道内存时当内存级别不同高级别内存降低性能的情况。

另外,需要主板支持。

如果其中一块硬盘损坏,那么RAID0磁盘系统中所有数据都会损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