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现在电脑瓶颈基本是硬盘(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2-12-21 20:37   点击:18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

磁盘的性能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电脑的所有数据都存放在磁盘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cpu和内存的运行速度都非常快,磁盘由于其构造等多方面的原因使数据传输产生瓶颈,会造成电脑运行速度慢、卡顿等现象。因此磁盘的性能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脑的性能。

2. 硬盘为什么会成为计算机运行速度的瓶颈

增加硬盘出现卡顿的原因:

1、增加硬盘会增加电脑功耗,当电脑功耗低于系统性能要求是,CPU的电压会降低导致系统卡顿。

2、增加硬盘后分区错误导致系统反复从两个硬盘中寻址,造成系统卡顿。 解决方法:

1、撤掉新增加的硬盘或增大电脑电源。

2、双硬盘下系统全部重新安装,合理分区,软件与存储空间。

3. 硬盘成为最大瓶颈

影响。

  机械硬盘的速度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主轴电机转速和缓存容量大小。

  目前转速主要以RPM为单位,意思是转/分。有5400rpm、7200rpm、10000rpm、15000rpm几个档次。台式机上5400rpm的硬盘已经退出市场,以7200rpm为主流代表,10000rpm的是高端高性能的象征,以西数猛禽为代表;15000rpm的基本常用于专业服务器存储,价格高昂,注重多任务多线程的并发式数据访问,这点与普通家用硬盘不同。

  缓存容量目前基本分为16MB、32MB、64MB几种,缓存越大,寻道时间越短,性能越优异。

  特别要说明的是机械硬盘性能的提升已到瓶颈,目前出现的固态硬盘性能远胜机械硬盘,那怕是15000rpm的服务器硬盘也远不能和固态硬盘相比。以我自己的i7台式计算机为例,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混插,当使用7200rpm机械硬盘的时候不论如何优化,开机时间基本都在36秒以上;但是使用SSD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引导同一套系统的时候开机时间可以缩短到6秒左右,这就是最直观的性能差异。

  理论规理论,实际上读写次数多了,硬盘速度是会下降的。不信可以做个测试,一块硬盘买来,装好系统,装好驱动,进行适当优化。然后用HD Tune测试一下硬盘的读、写速度。然后你多重装几次系统,将系统调至第一次测试环境再用该软件测试一下,数据肯定不一样的。

  还有更简单的例子,新硬盘使用的时候,硬盘灯闪烁频率低,操作响应时间短;用上1、2年再看,相同的操作,硬盘灯狂闪,就是不理你。

  再不信,可以装个HDDlife,刚买来的时候性能是良好的话,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变差,读写命中率也下降,等等。

  用了4年要看你怎么用的,只是一般操作,打打字上上网,对硬盘损伤不大的。如果你经常装删系统或软件,经常开着BT,

  P2P,或者迅雷下载,那肯定寿命缩短不少。你可以在硬盘读写的时候看看它的声音和震动情况,或者装个HDDLife检测一下它的身体状况,及时做好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4. 硬盘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USB3.0理论速度可以达到100M,这需要在很多路都畅通的情况下,比如说像你提到的机械硬盘,实际最高100M,但达不到100M,原因是什么,比如说你的操作系统每时每刻都在读写东西,这需要占用,当然还有更多因素

5. 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内部还是外部

硬盘在电脑中有什么重要的角色,因为电脑中的所有东西都放在它上面。现在电脑发展的最大瓶颈也是硬盘内部速率上不去。 家用电脑一般都是带硬盘的。有不带硬盘的电脑,一般用于网吧,属于远航系统,原因是为了方便管理。家用电脑现在一般容量为160G-500G不等。现在硬盘已经什么便宜了,500G与160G也就差100元出头一点。如果现在组装电脑,建议用500G的。

6. 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哪些方面

  因为硬盘的内部传输率太低,而且提高很慢,单纯提高硬盘转速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几年来,硬盘的转速最高是万转,通常是7200转,这个数字不象电脑的其它参数一样发生很大的变化,而是很久就这样了。

  至于硬盘的接口,比如SATA、SATA2。这只能改善外部接口,对内部传输率提高意义不大,所以,现在,无论什么配置,打PHOTOSHOP都需要一段时间,改变硬盘的内部传输率的方向有这样几种,而且也有相关的产品,一是单纯的闪存式硬盘,就是全部用U盘的存储芯片做硬盘,但价格很高,容量的提升还很缓慢。

    二是混合硬盘,就是把闪存芯片和传统硬盘结合起来。三是内存硬盘,内部由供电部分、内存和硬盘组成,这是当今最快的硬盘。所有硬盘中的数据全从这个硬盘中的内存读取,进系统最多用10秒,PHOTOSHOP和其它软件一样,一点就进,几乎没有等待时间。

7. 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什么

最明显的区别是MBR最大支持2T的硬盘,而GPT则更大。

1、最先出现在Windows8中设置新磁盘,系统会询问你是想要使用MBR还是GPT分区,GPT是一种新的硬盘分区标准。GPT带来了很多新特性,最大支持18EB的大容量(EB=1024 PB,PB=1024 TB);MBR最大只支持2TB,但拥有最好的兼容性。

2、MBR分区:MBR的意思是“主引导记录”,它有自己的启动器,也就是启动代码,一旦启动代码被破坏,系统就没法启动,只有通过修复才能启动系统。最大支持2TB容量,在容量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瓶颈,那么GPT在今后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占优势,MBR也会逐渐被GPT取代。

3、GPT分区:GPT意为GUID分区表,这是一个正逐渐取代MBR的新标准,它由UEFI辅住而形成的,这样就有了UEFI用于取代老旧的BIOS,而GPT则取代老旧的MBR。这个标准没有MBR的那些限制。磁盘驱动器容量可以大得多,大到操作系统和文件系统都没法支持。它同时还支持几乎无限个分区数量,限制只在于操作系统,Windows支持最多128个GPT分区。通过UEFI,所有的64位的win10,win8,win7和Vista,以及所对应的服务器都能从GPT启动。

4、MBR对应的是利用BISO选择启动器代码,GPT对应是利用UEFI选择启动。

8. 硬盘的发展现状

固态硬盘分四代版本

1、SATA 3.0接口

作为最常见的接口,采用SATA 3.0接口的固态硬盘拥有较高的性价比。和上代SATA 2.0接口相比,SATA 3.0接口的传输速度可达6GB/S。

2、MSATA接口

MSATA接口全称为【Mini-SATA】接口,采用该接口的固态硬盘比SATA 3.0接口的固态硬盘在体积上要小很多。由于体积的优势,M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常见用于轻薄笔记本,其传输速度和稳定性和SATA 3.0接口的固态硬盘没有区别。

3、M.2接口

M.2接口的固态硬盘拥有体积小,性能强的优点。目前,主流的主板和M.2接口固态硬盘都支持PCI-E 3.0 x 4通道,理论带宽可达32Gbps,性能十分出众。

4、PCI-E接口

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只能用于台式机,它采用通过总线与CPU直连的方式,拥有优于M.2接口固态硬盘的性能,但是价格比较高,适用性也比较低。

除此之外,固态硬盘还有SATA-express、SAS、U.2等接口类型。

9. 硬盘重要性

1t机械硬盘重不重要,这取决于你平时你对视频文件需求量大不大,或者软件游戏之类。

1t=931个G左右,平常如果重放一部高清1080的电影,那需要占用5g左右,只能存186个视频(1080p),其他清晰度另说。

如果是你安装游戏的需求或者软件比较多的话,还是建议买1t硬盘,现在内存是越大越好,但是也不要太大,引起性能过剩。

10. 目前机械硬盘发展的瓶颈在于

本人认为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数据在磁盘表面的记录密度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再提高很难,二是磁盘的旋转速度在达到7200转之后再进行大幅度的提高牵涉到发热量、噪音等问题,所以主流硬盘的发展速度不是很快。不过现在ssd硬盘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上一篇:返回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