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da端是什么(PDA是啥)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4 06:13   点击:279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PDA是啥

什么叫pda?pda是指具有操作系统、内存、CPU、显卡、屏幕和键盘,具备数据传输处理能力,配置有电池,可以移动使用的数据处理终端。pda针对工业使用特点做了很多的优化,坚固耐用,具有较高的工业防护等级。从功能上来说, pda具有内置扫描头,可扫描一维、二维条码,甚至DPM码,配备有蓝牙、摄像头、通话、GPS、数据通讯等功能,带有大容量电池,续航时间长。pda助力企业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pda产品推荐:东集小码哥8T 东集小码哥8T是一款5.7英寸的全面屏工业pda,性能强劲,握感舒适,每秒识别速度达3次以上,可以轻松识别弯曲、高密度、屏幕、污损、写大笔等异常条码。4G高速传输,2.4G和5G双频Wi-Fi+信号放大技术,实时数据传输,更快,更稳定。5000mAh大容量电池,3+小时快充,持久续航,满足全天候使用。东集小码哥8T具有IP67 防尘防水等级,轻薄,依然坚固。 pda在零售店管理中的应用 在门店中使pda扫描商品条码,通过WIFI无线网络可实时从服务器下载数据,为工作带来便捷,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和全面的服务,增强其消费体验。 1、产品信息实时查询,及时掌握信息:使用pda扫描商品条码,通过WIFI无线网络可实时从服务器下载数据,将该商品的价格、数量、库存等数据显示在pda上,此功能可支持营业员实时查询商品信息,为工作带来便捷。 2、货物入库扫描,确保放入对应的货架,查找方便:收货员在pda上输入/扫描订单号;依次扫描商品条码、输入实收数量、生产日期;打印收货标签,贴到包装箱;全部完成扫描后放入对应的货架,实现查找方便,确保先入先出,避免货物积压。 3、实时掌握库存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由总部统一下发任务,每个门店均通过pda下载自己的任务,根据任务对具体的货架商品进行查找,数据实时上传,方便管理层实时掌握库存情况。

2. PDA是啥物质

Potato Dextrose Agar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培养基是按照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其中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维生素以及水分等,微生物在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还必须在最适pH范围内才能生长得更好。

3. PDA是啥缩写

PDA是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个人数字助理”。

这种手持设备集中了计算,电话,传真,和网络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用来管理个人信息(如通讯录,计划等),更重要的是可以上网浏览,收发Email,可以发传真,甚至还可以当作手机来用。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实现。当然,并不是任何PDA都具备以上所有功能;即使具备,也可能由于缺乏相应的服务而不能实现。但可以预见,PDA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就是计算、通信、网络、存储、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的融合。

4. PDA是啥材料

灭菌以后需要倒置,接种完之后更需要倒置,理由是防止微生物产生的水分低落在培养皿上,而且倒置可以避免空气的流通。

PDA培养基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的简称,即Potato Dextrose Agar (Medium),分别对应马铃薯、葡萄糖、琼脂的英文。它属于固体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PDA培养基宜于微生物生长发育、节省原料等优势,一般在培养酵母菌、霉菌、蘑菇等真菌方面应用广泛。

5. p大是啥

1-10M2应用1P

10-15M2应用1.25P

16-20M2应用大1.5P

20-30M2应用2P

31-45M2应用大3P

60-80M2应用5P

这是一个P数和平方数的对照表.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力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x1.5x1.162=3486(w),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

在选择空调时,请您根据以上介绍,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从而选到满意的空调机。

6. PDA是啥检测器

嗯,hplc是分离装置,高效液相色谱,其PDA是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前面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紫外检测器。后者是高效液相色谱只分离,没有检测。

7. PDA是啥指南

网络频率 900MHz,1800MHz,1900MHz,2GHz,Band 38,Band 39,Band

40,Band 41(2555-2575 MHZ,2575-2635 MHZ,2635-2655 MHZ,2500-2690 MHZ),Band

3,1.9GHz,I,II V

屏幕数量 1

可选颜色 黑白红橙黄绿青蓝紫

机身尺寸 134×67.21×9.2(mm)

重量 134(克)

彩色屏色深 1600万

承载频段 四频

标准配置 主机、适配器、USB线、入门指南、电池

手机制式 GSM,TD-SCDMA,TD-LTE,LTE FDD,WCDMA

内屏参数

外屏参数 屏幕像素:1280×720;屏幕尺寸:4.7(英寸),TFT,电容

天线 内置

终端款式 直板

电池额定容量 2200mAH

CPU主频 1.2GHz

RAM内存容量 1GB,2GB

操作系统 android

操作系统版本号 Android 4.4.4

WAP功能 支持,Wap 2.0

GPRS功能 支持

照相功能 支持,主:800万像素,副:200万像素

摄像头数量 2

JAVA功能 不支持

手机内存 8GB,16GB

本地连接方式 蓝牙,USB

手写输入 支持

收音机 支持,内置

USSD 支持

POC(PTT)一键通 不支持

WLAN 支持

流媒体 支持

IMPS 不支持

SyncML 支持

视频播放 3GP,RM,MPEG-4,AVI

音频播放 WAV,AMR,MP3,MID

图片格式 JPG,GIF,PNG,BMP

EDGE功能 支持

电子字典 不支持

PDA功能 不支持

GPS 支持

光学变焦倍数 不支持

扩展存储 支持,Tflash卡

扩展卡容量 32G

定制 非定制手机

电视功能 流媒体方式

TV OUT 不支持

车用FM发射机 不支持

可视电话(VT) 不支持

视频拍摄 支持,1080p

传感器类型 CMOS传感器

CPU内核数 4

E-Mail电子邮件

HDMI输出 不支持

特色功能 重力感应器,距离感应器,光线感应器

语音模式 支持语音回落到GSM

短信 普通文字短信,MMS多媒体短信

内置天线 支持

短信群发 支持

语音拨号 支持

录音功能 支持

来电图片识别 支持

话机通讯录容量 >1000(条)

EFR STK 功能 支持

语音菜单 不支持

情景模式 支持

支持的补充业务 号码识别,呼叫转移,呼叫等待,呼叫保持

紧急呼叫 122,110,119,112,120

来电铃声识别 支持

PUK2 支持

闹钟 支持关机

日历 支持农历

耳机端口 独立端口

键盘类型 虚拟键盘

8. PDA是啥药

答:自然界里,食用菌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和许多细菌、放射菌、霉菌等生活在一起的。所谓菌种分离,就是把这些和食用菌一起生活的杂菌分离出来,通过培养,获得纯的优良菌种。菌种分母种、原种、栽培种。

(一)母种的分离培养

食用菌母种的分离,可分为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以及基内菌丝分离等。

1.孢子分离法

孢子分离法,是用食用菌的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萌发成菌丝,培养成菌种的方法。这种菌种生活力较强,但孢子个体之间有差异,且自然分化现象较严重,变异大,需经出菇试验才能在生产上应用。

(l)单孢分离法:是每次或每支试管只取一个担孢子,

让它萌发成菌丝体来获得纯菌种的方法。蘑菇和草菇用单孢分离得到的菌丝,有结实能力,可采用此法分离生产纯菌种。单孢分离生产上较少采用,而且技术复杂,一般采用多孢分离法。

(2)多孢分离法:就是把许多孢子接种在同一培养基上,让它们萌发、自由交配来获得食用菌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种菇孢子弹射法:选择个体健壮、朵形圆正,无病虫害、出菇均匀、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八九分成熟的种菇,切去大部分,菌柄用无菌水冲洗数遍后再用已灭菌的纱布或脱脂棉、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在接种箱或无菌室内,把种菇的菌褶朝下用铁丝倒挂在玻璃漏斗下面,漏斗倒盖在培养皿上面;上端小孔用棉花塞住。培养皿放在一个铺有纱布的搪瓷盘上,静置12~20小时,菌褶上的孢子就会散落在培养皿内。形成一层粉末状孢子印(平菇极淡紫色,蘑菇、草菇

为褐色,香菇、金针菇孢子印白色)。用接种针沾取少量孢子在试管中的琼脂外面或培养皿上划线接种。待孢子萌发,生成菌落时,选孢子萌发早、长势好的菌落进行试管培养。

还可用孢子采集器收集孢子。方法是选好种菇后,按上述程序,轻轻掀开玻璃钟罩,将种菇柄朝下插在孢子采收器的钢丝架上,放在培养皿正中央。随即盖好玻璃罩,用纱布将钟掌周围塞好。并在纱布上倒少许升汞或无菌水。移入

20℃左右恒温箱培养。

②褶上涂抹法:按无菌操作分离时;应选择成熟的种菇,用接种针直接插入褶片之间,轻轻抹取褶片表面子实体尚未弹射的孢子,再在培养基上划线接种。

③钩悬法:取成熟菌盖的几片菌褶或一小块耳片(黑木耳、毛木耳、白木耳〕,用无菌不锈钢丝(或铁丝、棉线等其他悬挂材料)悬挂于三角瓶内的培养基的上方,勿使接触到培养基或四周瓶壁。置适宜温度下培养、转接即可。

④贴附法:按无菌操作将成熟的菌褶或耳片取一小块,

用溶化的琼脂培养基或阿拉伯胶、浆糊等贴附在配管斜面培养基正上方的试管壁上。经6~12小时的培养,待孢子落在斜面上,立即把孢子连同部分琼脂培养基移植到新的试管中培养即可。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进一步提纯复壮,当母种定植一星期左右,菌丝布满斜面时,选择菌丝健壮、生长旺盛无老化、无感染杂茵的母种试管,进而转管扩大,一般到栽培种,转管不宜超过5次。

孢子分离得到的母种,必须通过出菇试验,鉴定为优质菌种后,才可供生产使用。

一般菌类如蘑菇、平菇、凤尾菇、香菇、冬菇和草菇等,都可用多孢分离法获得母种。

现就银耳孢子分离略述于下:

按无菌操作获取种耳后,悬挂种耳的三角瓶经12小时培养后,瓶底培养基表面就有"孢子印"。取出种耳,置

20℃—25℃温箱培养2~3天,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乳白色透明的糊状小菌落,就是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形成的少量银耳菌丝。此时移接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长满斜面后,再移接入营养丰富,且表面比较干燥的培养基上。经30天左右,菌落长出白色菌丝。

银耳的酵母状分生孢子、菌丝只有与羽毛状菌丝的子囊菌(香灰菌丝)混合培养时,由后者帮助分解木材及其他一些纤维物质,提供营养,才能利于银耳孢子萌发,菌丝的定植和子实体的形成。

在两种菌丝交会时,先选出两种纯菌丝。

羽毛状菌丝要纯化选育,一般要选取生长迅速,爬壁力强的试管斜面或种瓶,取先端菌丝,转管移接,置25℃—28℃上培养,重复转管几次即可得到优良纯种。

银耳菌丝的特点,菌丝生长缓慢,担孢子也不易萌发。在进行两菌混合时,先取经8~IO天培养的银耳菌丝斜面,按无菌操作方法在该斜面上距银耳菌丝约0.5厘米处接入一

小块羽毛状菌丝。置25℃下培养1周即得到混合好的银耳母种。

2.组织分离培养法

利用子实体内部组织,进行无性繁殖而获得母种的简便方法,即组织分离。该法操作简便,菌丝生长发育快,品种特性易保存下来,特别是杂交育种后,优良菌株用组织分离法能使遗传特性稳定下来。常采用以下分离方法。

(l)子实体分离:种菇要选朵大盖厚,柄短,八九分成熟的优良品种。切去菇两基部,在无菌箱内以0.1%的升汞水浸几分钟,再用无菌水冲洗并揩干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菌盖与菌柄2次,进行表面消毒。接种时,只要将种菇撕开,在萌盖和菌柄交界处或菌褶处,挑取一小块组织;移接

到PDA培养基上。置25℃左右温度下培养3-5天,就可以看到组织上产生白色绒毛状菌丝,转管扩大即得到菌种。如香菇、平菇等可以用此方法。

(2)菌核分离:茯苓、猪苓、雷丸等菌的子实体不易采集。而常见的是它贮藏营养的菌核。用菌核分离,同样可以获得菌种。方法是将菌核表面洗净,用酒精或升汞消毒后,切开菌核,取中间组织一小块,约黄豆大小,接种在PDA

培养基斜面上,保温培养。应注意的是,菌核是贮藏器官,大部分是多糖类物质,只含有少量的菌丝,因此挑取的组织块要大一些,如果组织块过小,则不易分出菌种。

(3)菌素分离:有一部分子实体不易找到,也没有菌核,可以用菌素进行分离。如蜜环菌、假蜜环菌。其操作方法是先用酒精或升汞将菌素表面黑色皮层轻轻擦拭2~3次,

然后去掉黑色外皮层(菌鞘),抽出白色菌髓部分;用无菌剪刀将菌髓剪一小段,接种在培养基上,保温培养,即得该菌菌种。

菌素分离要注意:因菌素比较细小,分离素也比较细小,分离时极易污染杂菌,所以要严格操作。

3.基内菌丝分离培养法

利用食用菌生育的基质作为分离材料,来得到纯菌种的一种方法,叫基内菌丝分离法。

此种分离方法是适宜只有在特定的季节才出现,而且是朝生暮死,不易采得的子实体。基内分离法与组织分离法不同之点是,干燥的菇木或耳木中的菌丝常呈休眠状态。接种后有时并不立刻恢复生长。因此,有必要保留较长的时间(约1个月),以断定菌丝是否能成活。基内菌丝分离法又可分为,材中菌丝分离(即菇木或耳木分离法)及土中菌丝分离法等。

(1)材中菌丝分离法:就是菇木或耳木分离法,为了减少杂菌的感染,菇(耳)木在分离之前,必须进行无菌处理。可以把菇(耳)水表面用酒精灯火焰轻轻烧过,以烧死霉菌的孢子,或再用0.1%的升汞水浸孢几分钟,然后用无菌水冲洗后用无菌滤纸吸干。接种块切取时应注意。接种块必须在该菌菌丝分布的范围内切取。所以,菌丝生长缓慢的种类应浅取;菌种生长快的种类可以深取。同时。还应根据菇菌的种类、木材质地、菇(耳)木粗细、发育时间的长短来确定菌丝分布的范围。然后用一把利刀进行切取。接种块应尽量小些,以减少杂菌感染机会,提离菌种的纯度。接种块移到培养基上,就应该放到适合菌丝生长的22℃~26℃

的温室或温箱中培养,使菌丝恢复生长。

(2)土中菌丝分离:食用菌种类很多,许多土生的食用菌;孢子不易萌发。组织分离也不易成功,用土中菌丝分离获得纯种的方法,叫土中菌丝分离。

土中菌丝分离时要注意,由于土中菌丝体的周围生活着多种多样的土壤微生物,因此分离时必须尽可能避开这些微生物的干扰,尽可能批取清洁菌丝素的尖端、不带杂物的菌丝接种,反复用无菌水冲洗,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抑制细菌

生长的药物,如

40微克/升的链霉素或金霉素。如发现感染细菌,可以把菌落边缘的菌丝挑出来,接种到木屑培养基中。因细菌没有分解木质素的能力,因此在木屑培养基中不易扩展;只局限于接种处。待菌丝长出感染区后,就可以再进行扩大提纯了。

(3)子实体基部分离:从瓶栽、袋栽或大床栽培的子实体基部分离出新菌丝的方法,叫子实体基部分离,现以袋栽银耳为例说明:

从出耳早、出耳率离、无病虫害的栽培室中;选择生活力最强的幼耳5袋,移到气候温和,有散射光的野外场所进行后期培养,以增强菌丝体的生活力。经培养7~10天后,待子实体直径达4~5厘米时便可取回,作为分离的母体。再从中筛选最理想的一朵,用利刀割掉银耳子实体,放置于

0℃的冰箱或有敌敌畏的容器中过夜,以便杀死瓶中的害虫。然后用75%酒精或升汞擦洗耳基和袋子外边的杂质,连同接种工具、接种培养基等移进无菌室。经灭菌后,用接种刀把袋口上部约15毫米厚的老菌根挖除,并进行培养。待袋口露出白色菌丝时,用接种针挑取一块半粒米大的白色菌结体,迅速移入母种试管培养基的中央,轻轻地脱去接种针,

塞上棉塞。

为了能够获得较多的母种,一次接种量要有100—200支试管,以便从中选择。分离后应及时移入22℃—24℃恒温箱或温室中培养。由于培养基内水分较多,菌丝恢复要比耳木分离得快。经2-3天后,分离物的边缘就可看

到白色菌丝。每天要至少观察两次,以便提纯。观察、提纯方法与耳木分离法担同。经适温培养10-15天后,当接种块扭结团出现红、黄色水珠时,即可扩大原种。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接种培养

母种获得以后,为了满足菌种生产的需要。应选出优良、纯度高的母种进一步扩大为原种。

原种培养基一般采用棉籽壳、木屑、草类等培养基。

瓶装或袋装的原种培养基灭菌后,可送入灭过菌的接种箱内,待瓶中的培养基冷至30℃以下,可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

菌种瓶(袋)放入培养室时,要经常进行检查,一经发现杂菌污染,立即取出。培养成的原种,菌丝体必须健壮有力,紧贴瓶壁而不干缩,颜色纯正,具有一定清香味,生活力强,扩制成栽培种时吃料快。

栽培种就是将原种进一步扩大培养成三级种,它和原种的接种及培养相同。一般香菇、平菇、冬菇、猴头、木耳、银耳的栽培种多用锯木、棉皮作培养基。蘑菇多用粪草做培养料。

栽培种要求料块不脱水干缩。菌丝体健壮有力、颜色纯正,有清香味,无老化现象,无杂菌污染,有的种许可有少量原基,接入栽培料后,发菌快,长势好,生活力强。

原种在接栽培种时,原种瓶口的一层菌丝体应挖去不用。

(三)液体种的简单培养

目前,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菌种,具有生产量大、周期短、菌龄整齐、成本低廉、接种方便等特点,是实现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目标。现将液体种培育过程简述于后,供参考。

简言之就是将纯正优良的菌种,接入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使菌丝繁殖形成大量小菌球,然后将这种培养基拌入木屑或棉籽皮料内,制成菌块、培养其形成子实体。还可用于制原种、栽培种。

培养液体菌种,可将培养液装入三角瓶中,约占空瓶的五分之一重量。用摇瓶机(也称摇床)来培养。摇瓶机有旋转式和往复式两种,一般多用往复式。液体培养基可用马铃薯汁(加糖),麦芽汁配制,也可用玉米粉、豆饼粉、糖、无机盐等配制。可以混合培养基,因适用于多种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均有好效果。组分:豆饼粉2%,玉米粉1%,

葡萄糖3%,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 0.2%, pH自然, 12℃灭菌半小时。然后接种培养。

如果生产量较大,在三角瓶的基础上,再逐级扩大种子缸,发酵罐中进行液体深层通气发酵,产生大量菌种。但由于生产中要求设备繁多,技术性强,我们还应创造条件;实现食用菌栽培的现代化。

(四)菌种质量的鉴定

菌种质量鉴定最好的方法是,做出菇试验。但是时间比较长。在购置菌种时,或在菌种生产中,如何能知菌丝生长情况,快速判断菌种质量?我们介绍几种方法:

1.肉眼观察:优良菌种菌丝浓白,绒状,粗壮密集,生长整齐,速度快,香味浓厚。

2.优良菌种标准可归纳为:"纯、香、正、壮、润"五个字。检查时,打开瓶塞,从菌种瓶中部取出小块菌丝体,观察色泽,闻其气味,手捏料块检查其含水量,看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标准。

3.显微镜检查:挑取少量菌丝,置显微镜上观察其形态,菌丝分枝,分隔情况,锁状联合,细胞膜的厚薄。

培养观察:从菌种瓶中挑取小块菌丝体,接种斜面试管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中培养,经五周后检查菌种生活力。如果菌丝生长快,旺盛纯一,健壮浓厚,长且整齐,则表示菌种的生活力强。

4.分块法:在桌上放一张白纸,把菌龄相同的菌种从瓶内取出一大块,用手分成2块,再把2块分成4块,4块

分成8块,依次进行。优良菌种整块多,碎渣少。劣次菌整块少,碎渣多。

5.液体菌种鉴别:当三角瓶或发酵缸培养3-7天后,如液面出现气泡,产生"油皮"、混浊等现象,说明菌种本

身带有杂菌。如菌块上浮,或迟迟长出很薄的菌丝层,则说明菌种生活力弱。白块四周的菌丝生长快、浓白、棉絮状,表明菌种生命力强。

(五)菌种生产过程中的杂茵防治

在生产菌种时,要时刻注意杂菌污染,以防为主,一旦发生,根治很不容易。所以整个制种过程都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接种箱及所有分离、接种的用具、器皿,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双手要用消毒剂清洗,并穿戴消过毒的工作服、帽和口罩,动作要敏捷、准确,尽量不要讲话走动,以防空气中的杂菌感染。

分离母种时,选择出菇早、生活力强,第一潮菇是关键,因它生活力强,接种后迅速占领阵地,无杂菌侵入的机会。

被污染的菌种,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是灭菌不彻底所致,或因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瓶盖不合适造成的。所以灭菌一定要彻底,最好在接种萌将培养基置25℃左右温箱中做效果检查,经2天不长杂菌,说明彻底,可以使用,接种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无菌操作。

污染杂菌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分离母种时感染杂菌,因种菇表面带菌,消毒不彻底,通过组织块将杂菌带入培养基。

总之,污染机会很多,要注意环境消毒,按无菌操作规程彻底灭菌,层层把关,环环抓紧,严加注意;提离菌种质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