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pda琼脂斜面培养基(PDA培养基成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7 21:05   点击:58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pda琼脂斜面培养基

1)在斜面培养基中培养扩展青霉WH-3,25℃培养7天至长出浓密孢子,无菌生理盐水悬浮孢子并振荡混匀,用无菌的三层擦镜纸过滤除去菌丝体;

2)过滤后的上述孢子液接种至种子培养基中,25℃振荡培养24~36h,得到扩展青霉种子液;

3)取上述扩展青霉种子液转接至产酶培养基中,25℃振荡培养5天,获得相应的扩展青霉细胞和发酵液,然后分别将得到的扩展青霉细胞和发酵液加入到顺式环氧琥珀酸或其盐溶液中,30℃振荡培养,转化5天,得到细胞转化液和发酵液转化液;

4)向两种转化液中分别加入过量的CaCl2,得到酒石酸钙沉淀,过滤并用蒸馏水冲洗酒石酸钙沉淀,再用硫酸酸解酒石酸钙沉淀,然后过滤后得到的酸解液经过阴阳离子交换精制、浓缩、结晶、烘干后得到L(+)-酒石酸或其盐的成品。

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所述的种子培养基为PDB培养基;所述的产酶培养基为YSM培养基。

2. PDA培养基成分

1.称量和熬煮 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去皮土豆。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维持20-30min,用可用2层纱布趁热在量杯上过滤,滤渣弃取。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ml。

2.

加热溶解 把滤液放入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提前搞碎),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3.

分装 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4.

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5.

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或橡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或橡皮筋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3. pda培养基先加葡萄糖还是琼脂

斜面培养基”仅仅指的是培养基的一种类型,并不是说它是什么培养基.

将待配置的琼脂培养基融化,分装入小试管,然后灭菌,灭菌完后取出倾斜放置,冷却后琼脂凝固,这样就在试管里形成了一个斜面.此时就叫做斜面培养基.

如果你用的是PDA培养基做的斜面,那么此时就叫PDA琼脂斜面;如果是用营养琼脂做的斜面,那就叫营养琼脂斜面;如果是卵黄琼脂做的斜面,就叫卵黄琼脂斜面……

因此只说斜面培养基并不能说明它是哪一种斜面,只能说它是斜面这种形式的培养基.

4. pda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 20克

琼脂 15~20克 自来水 1000毫升

自然PH 1.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须放在37C温箱培养24h,无菌生长者方可使用。

2.PDA培养基一般不需要调pH。对于要调节pH的培养基,一般用pH试纸测定其pH。如果培养基偏酸或偏碱时,可用lmol/LNaOH或lmol/LHCL溶液进行调节。调节时应逐滴加入NaOH或HCl溶液,防止局部过酸或过碱破坏培养基成分。

3.培养基在使用时也可以做成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用于菌类的震荡培养。

4.培养基也可以加入氯霉素或土霉素,加入量为0.2g/L培养基,主要是为了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干扰性 (1)称量和熬煮

按培养基配方逐一称取去皮土豆。土豆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ml,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沸腾,维持20-30min,用可用2层纱布趁热在量杯上过滤,滤渣弃取。滤液补充水分到1000ml。

(2)加热溶解

把滤液放入锅中,加入葡萄糖20g,琼脂15~20g(提前搞碎),然后放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并用玻棒不断搅拌,以防琼脂糊底或溢出,待琼脂完全溶解后,再补充水分至所需量。

(3)分装

按实训要求,将配制的培养基分装入试管或500ml三角瓶内。分装时可用三角漏斗以免使培养基沾在管口或瓶口上造成污染。

分装量:固体培养基约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制成斜面,分装入三角瓶内以不超过其容积的一半为宜;半固体培养基以试管高度的1/3为宜,灭菌后垂直待凝。

(4)加棉塞

培养基分装完毕后,在试管口或三角烧瓶口上塞上棉塞(或泡沫塑料塞或试管帽等),以阻止外界微生物进入培养基内造成污染,并保证有良好的通气性能。

(5)包扎

加塞后,将全部试管用麻绳或橡皮筋捆好,再在棉塞外包一层牛皮纸,以防止灭菌时冷凝水润湿棉塞,其外再用一道线绳或橡皮筋扎好,用记号笔注明培养基名称、组别、配制日期。

5. pda培养基培养

1.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水1000毫升,pH7.4~7.6。

2.高氏1号培养基(用于放线菌培养)

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氯化钠0.5g,K2HPO 4 3H2O 0.5g,硫酸镁7H2O0.5g,硫酸亚铁7H2O0.01g,水1000毫升,pH7.4~7.6。配制时注意:可溶性淀粉要先用冷水调匀后再加入到以上培养基中。

3.马丁氏(Martin)培养基(用于从土壤中分离真菌)

K2HPO41g,硫酸镁7H2O0.5g,蛋白胨5g,葡萄糖10g,1/3000孟加拉红水溶液100mL,水900毫升,自然酸碱度,121湿热灭菌30分钟。待培养基融化后冷却55~60时加入链霉素(链霉素含量为30微克/毫升).

4.马铃薯培养基(PDA)(用于霉菌或酵母菌培养)

马铃薯(去皮)200g,蔗糖(或葡萄糖)20g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