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表内阻的测定(电表内阻的测定方法)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08:04   点击:26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表内阻的测定方法

电表内阻测量的常见测量电路 电流表内阻测量电路 , 两电流表满偏电压近似相等, 同时接近满偏。 数据处理 电压表内阻测量电路。为了使测量值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电流的原来值,就要求电流表的电阻R远小于电路的电阻R,所以在选用电流表时除了要考虑仪表的等级精度外,还要考虑电流表的内阻。

2. 电表测电阻方法

1、首先要有辅助电阻,这样才能开始测量,有时也能依靠小灯泡进行代替,但是LED的不能使用,把辅助的电阻记为R1。

2、连好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先用万用表测量装置电源的电压,然后记录下来,记为V1,然后改变电路,再测量电阻的电压,记为V2。

3、利用公式和测量的数值,以及辅助电阻的阻值,就能算出电源的电阻值。电源的电阻值只需要用R1乘上V2,再除以V1,这样就得到了阻值数

3. 电表内阻怎么测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选择都要首先满足安全的原则,就是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不能超过量程。然后量程越接近实际的电压或电流则为需要选择的电压表或电流表。

如果是选择电表的接法,则比较电压表的内阻与被测电阻之比R(U)/R和被测电阻与电流表电阻之比R/R(I)。前者大则电流表外接,如果前者小则电流表内接。

变阻器的选择则根据实验的需要,如果是分压法,则选择比较小的变阻器,如果是限流法,则选择较大的变阻器。 一般都选择分压法,那样电压表的示数可以从零调节。

4. 电表内阻的测定方法有

电池不能用电表测电阻的,只能测电压,若要测内阻,需通过测量不同负载电池的电池电压来获得。

5. 电表内阻的测定方法视频

1. 检查供电:直接用万用表测量VCC和GND的电平,是否符合要求。如果VCC偏离5V或3.3V过多,检查7805或其他稳压、滤波电路的输出。

2. 检查晶振…… 这个我也不知道怎么检查晶振好坏,我的方法比较土:一般是多换几个晶振上电试试,反正石英晶振不值很多钱:) 

3. 检查RESET引脚电平逻辑,注意所用机型是高电平复位还是低电平复位的,如果MCU一直处于反复被复位状态,呵呵,结果不言而喻。

4. 如果设计时,程序是从扩展的外部ROM开始运行的,还需检查EA脚。

5. 检查MCU是否损坏或flash无法下载,最好换块新的芯片试试。

6. 如果确定上述几点都没问题,按道理说硬件是应该正常运行的了(为了防止万一,也可以写一段较简短的并口亮灯程序测试下最小系统)……如果测试程序运行正常。那就基本确定是控制程序的问题了,在keil里反复跟踪调试程序,留意调用子程序后工作寄存器组、累加器、DPTR等是否为预期值。

如何判断ic芯片的好坏

一、不在路检测

这种方法是在ic未焊入电路时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可用万用表测量各引脚对应于接地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并和完好的ic进行 较。

二、在路检测

这是一种通过万用表检测ic各引脚在路(ic在电路中)直流电阻、对地交直流电压以及总工作电流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克服了代换试验法需要有可代换ic的局限性和拆卸ic的麻烦,是检测ic最常用和实用的方法。

2.直流工作电压测量

这是一种在通电情况下,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挡对直流供电电压、外围元件的工作电压进行测量;检测ic各引脚对地直流电压值,并与正常值相 较,进而压缩故障范围, 出损坏的元件。测量时要注意以下八 :

(1)万用表要有足够大的内阻, 少要大于被测电路电阻的10倍以上,以免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

(2)通常把各电位器旋到中间位置,如果是电视机,信号源要采用标准彩条信号发生器。

3)表笔或探头要采取防滑措施。因任何瞬间短路都容易损坏ic。可采取如下方法防止表笔滑动:取一段自行车用气门芯套在表笔尖上,并长出表笔尖约0.5mm左右,这既能使表笔尖良好地与被测试点接触,又能有效防止打滑,即使碰上邻近点也不会短路。

(4)当测得某一引脚电压与正常值不符时,应根据该引脚电压对ic正常工作有无重要影响以及其他引脚电压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 能判断ic的好坏。

(5)ic引脚电压会受外围元器件影响。当外围元器件发生漏电、短路、开路或变值时,或外围电路连接的是一个阻值可变的电位器,则电位器滑动臂所处的位置不同,都会使引脚电压发生变化。

(6)若ic各引脚电压正常,则一般认为ic正常;若ic部分引脚电压异常,则应从偏离正常值最大处入手,检查外围元件有无故障,若无故障,则ic很可能损坏。

(7)对于动态接收装置,如电视机,在有无信号时,ic各引脚电压是不同的。如发现引脚电压不该变化的反而变化大,该随信号大小和可调元件不同位置而变化的反而不变化,就可确定ic损坏。

(8)对于多种工作方式的装置,如录像机,在不同工作方式下,ic各引脚电压也是不同的。

3.交流工作电压测量法

为了掌握ic交流信号的变化情况,可以用带有db插孔的万用表对ic的交流工作电压进行近似测量。检测时万用表置于交流电压挡,正表笔插入db插孔;对于无db插孔的万用表,需要在正表笔串接一只0.1~0.5μf隔直电容。该法适用于工作频率 较低的ic,如电视机的视频放大级、场扫描电路等。由于这些电路的固有频率不同,波形不同,所以所测的数据是近似值,只能供参考。

4.总电流测量法

该法是通过检测ic电源进线的总电流,来判ic好坏的一种方法。由于ic内部绝大多数为直接耦合,ic损坏时(如某一个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所以通过测量总电流的方法可以判 ic的好坏。也可用测量电源通路中电阻的电压降,用欧姆定律计算出总电流值。

6. 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答:R=U/I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其中R为导体的电阻(单位欧姆Ω),U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伏特V),I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安培A)。伏安法测电阻是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直接测量导体电阻的常见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电流表内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两种。

7. 测电压表内阻的方法

电压表和电阻箱(阻值够大)串联,一开始电阻箱归零,电压表测出一个电压值;

调整电阻箱的电阻使得电压表的读数是一开始那个电压值的1/2,那么近似地,电阻箱的电阻等于电压表的内阻。

有电源的环境下,电压表的阻值足够大,以致可以忽略电源内阻,这时电压表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调整之后,电压表和电阻箱两端的电压分别等于电源电动势的一半,这样两个电阻就应该是一致的

8. 电表内阻的测量数据处理

比如中值刻度是15,拨到×1档内阻就是15欧姆,拨到×10档内阻就是150欧姆,以此类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