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开关电源的共模电感可以用非晶磁芯么,传导频率是20k至30M?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10-16 02:36   点击:102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开关电源的共模电感可以用非晶磁芯么,传导频率是20k至30M?

非晶的特点:饱和磁密远高于普通铁氧体和粉末磁芯,但随着频率升高,磁导率会很快下降,一般用于几十K到上百K的频带。 但你的跨度超出这个,所以应该是不合适的

二、共模电感计算公式?

共模电感设计所需的基本参数为:

输入电流;阻抗及频率。

输入电流决定了绕组所需的线径。在计算线径时,电流密度通常取值为400A/cm3。但此取值须随电感温升的变化。通常情况下,绕组使用单根导线作业,这样可削减高频噪声及趋肤效应损失。

共模电感的阻抗在所给的频率条件一般规定为最小值。串联的线性阻抗可提供一般要求的噪声衰减。但很不幸,线性阻抗有相当少的人知道,因此设计人员经常以50W线性阻抗稳定网络仪来测试共模电感,并渐渐成为一种标准测试共模电感性能的方法。但所得的结果与实际通常有相当大的差别。实际上,共模电感在正常时角频首先会产生每八音度增加-6dB衰减(角频是共模电感产生-3dB)的频率此角频通常很低,以便感抗能够提供阻抗。

故电感可以用下式来表达:Ls=Xx/2πf

电感大家都知道,但值得一提的是,设计时须注意磁芯,磁芯材质及所需的圈数。

(1)首先,设计第一步是磁芯型号的选取,如果有规定电感空间,我们就按此空间来选取合适的磁芯型号,如没有规定,通常磁芯型号的随意选取;

(2)第二步是计算磁芯所能绕最大圈数。共模电感有两绕组,一般为单层,且每绕组分布在磁芯的每一边,两绕组中间须隔开一定的距离。双层及堆积绕组亦有偶尔使用,但此种作法会提高绕组的分布电容及降低电感的高频性能。由于铜线的线径已由线性电流的大小所决定,内圆周长可以由磁芯的内圆半径减去铜线半径计算得来。故最大圈数的就可以铜线加绝缘的线径及每个绕组所占据的圆周来计算。

共模电感是一个以铁氧体等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个尺寸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形成一个四端器件。当两线圈中流过差模电流时,产生两个相互抵消的磁场H1、H2,此时工作电流主要受线圈欧姆电阻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工作频率下小漏感的阻尼,所以差模信号可以无衰减地通过;而当流过共模电流时,磁环中的磁通相互叠加,从而具有相当大的电感量,线圈即呈现出高阻抗,产生很强的阻尼效果,达到对共模电流的抑制作用 。因此共模电感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

共模电感在设计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绕制在线圈磁芯上的导线要相互绝缘,以保证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线圈的匝间不发生击穿短路。

(2)当线圈流过瞬时大电流时,磁芯不要出现饱和。

(3)线圈中的磁芯应与线圈绝缘,以防止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两者之间发生击穿。

(4)线圈应尽可能绕制单层,这样做可减小线圈的寄生电容,增强线圈对瞬时过电压的而授能力。

三、共模电感方向怎么区分?

1、如何区分贴片共模电感的方向,还是要看是贴片共模电感是同相位还是异相位,一般情况下贴片共模电感基本上都是同相位的,我们在安装时可以利用它的脚位区分它的方向。

2、一般情况下在贴片共模电感的脚位上都会标注起始点用以辨别它的方向。有时生产商会在产品上的1脚上面标注一个白点,或者印字的左上角为1脚,并且客户也会在PCB板上备注它的方向。

四、电感饱和电流计算公式?

根据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1mm2的铜线负载电流为6-8A,也即直径为1mm的铜线负载电流为5-7A,为保险我们取值为5A。因此,为了简化,可得出以下经验公式:IR=D*5*QIR:电感额定电流(单位A) D:电感线径(单位mm) Q: 线股数

五、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差别?

 1.共模电感绕制一般是双线双向;差模电感则是单向绕制。

  2.抑制共模干扰的滤波电感被称为共模电感;抑制差模干扰的滤波电感叫差模电感。

  3.绕在同一铁心商的圈数相等,导线直径相等,绕线相反的两组线圈的是共模电感;差模电感是绕在一个铁心上的一个线圈。

  4.共模信号:分别在零线和火线上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新号;差模信号:适合用在信号相同的回路。

  5.共模电感的特点:由于同一铁心上的两组线圈的绕向相反,所以铁心不怕饱和。高导铁氧体材料是市场上用的最多的磁芯材料。

  差模电感的特点:应用在大电流的场合,由于其在一个铁芯商进行绕制的线圈,当流进线圈的电流增大时,线圈的铁芯会饱和,铁粉芯材料是市场上用的最多的铁芯材料,因为价格非常便宜。

六、共模电感为什么都是接在交流侧,而不接在直流侧?

共模电感通常接在交流侧而不接在直流侧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抑制干扰:共模电感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即信号与地之间的噪声电压。这些干扰信号通常是由于不同信号源的电位差引起的,而交流信号比直流信号更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因此将共模电感接在交流侧能更有效地抑制这些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2. 保障系统稳定性:直流侧的电压通常是稳定的,不容易产生干扰信号。将共模电感接在直流侧可能会引入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信号,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3. 减少功耗:直流侧通常要求较高的效率和低功耗,而共模电感的设计和制造会引入一些额外的电阻、电感和铁芯等元件,这些元件会增加系统的功耗。为了减少功耗,通常将共模电感接在交流侧,以避免不必要的电耗。综上所述,将共模电感接在交流侧是为了抑制干扰信号、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障系统稳定性以及减少功耗。

七、铁氧体磁环绕制的共模电感的原理什么?

以下是共模电感的工作原理共模电感是一个以铁氧体磁环材质为磁芯的共模干扰抑制器件,它由两根线径相同,匝数相同的线圈对称地绕制在同一个铁氧体环形磁芯上,形成一个2个绕组的四端电感器,要对于共模信号呈现出大电感具有抑制作用,而对于差模信号呈现出很小的漏电感几乎不起作用.共模电感的工作原理是流过共模电流时磁环中的磁通相互叠加,从而具有相当大的电感量,对共模电流起到抑制作用,而当两线圈流过差模电流时,磁环中的磁通相互抵消,几乎没有电感量,所以差模电流可以无衰减地通过,因此共模电感在平衡线路中能有效地抑制共模干扰信号,而对线路正常传输的差模信号无影响。铁氧体磁环绕制共模电感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绕制在线圈磁芯上的导线要相互绝缘,以保证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线圈的匝间不发生击穿短路;2)当线圈流过瞬时大电流时,铁氧体磁芯不要出现饱和;3)线圈中的铁氧体磁芯应与线圈绝缘,以防止在瞬时过电压作用下两者之间发生击穿;4)线圈应尽可能绕制单层,这样做可减小线圈的寄生电容,增强线圈对瞬时过电压的承受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用户反馈
问题反馈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