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06:44   点击:246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

电气间隙 0.4kV 20mm 1~3kV 75mm 6kV 100mm 10kV 125mm 15kV 150mm 20kV 180mm 35kV 300mm 爬电距离 爬距以污秽等级来计算,零级污秽14.8mm/KV,一级污秽16mm/KV,较多人引用二级污秽20mm/KV,电压以最高工作电压计算。

2.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标准

电压660V的安全电气间隙和最小爬电距离分别是8mm、14mm。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

爬电距离

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在绝缘材料表面会形成泄漏电流路径。若这些泄漏电流路径构成一条导电通路,则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绝缘材料的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它是由长时间加在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所引起的,器件周围环境的污染能加速这一变化。

因此在确定端子爬电距离时要考虑工作电压的大小、污染等级及所运用的绝缘材料的抗爬电特性。根据基准电压、污染等级及绝缘材料组别来选择爬电距离。基准电压值是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值推导出来的。

电气间隙Clearance

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

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电压分为Ⅰ至Ⅳ四个等级。

可见,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实际是两个相关参数,都是针对电气绝缘性而来。特别是在继电器、开关等工控产品的选用中,需要遵守相关标准的同时,还要按实际的使用环境要求(气压、污染等),设定合适的爬电距离及电气间隙,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电气性能的稳定

3. 爬电距离 电气间隙规定

低压配电不能超过500米

低压配电柜安全距离是2.5米,无遮拦裸带电部分至地(楼)面之间最小电气安全距离为2.5\\\\2.3米;一般地,低压柜高2.2米,母排侧进时,母排离地距离小于2.2米。

安全距离一般在(2.5m±0.5m)的样子,下面是具体距离: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最小宽度(净距)单位:mm双列面对面布置:柜后维护通道:800柜前操作通道分固定式和手车式两种,具体如下:固定式:2000手车式:双车长+900

4. 什么叫电气间隙,什么叫爬电距离

10KV高压柜的电气间隙为125mm,爬电距离为250mm。

高压柜的电气间隙根据其自身电压等级不同电气间隙也不相同,10kV高压开关柜及配电柜的电气间隙要求是不小于125mm。35KV开关柜要求电气间隙是300mm。

不同带电体间最短的空气距离就是电气间隙,在《电气设计禁忌手册》中规定额定电压“大于300V小于660V”爬电距离为14mm,12kV的电器产品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要求是125mm。

5.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国标要求

低压配电系统国家标准编辑GB/T18216。12000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20010501实施GB/T18216。

2200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2部分:绝缘电阻20030501实施GB/T18216。 32007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3部分:环路阻抗20071201实施GB/T18216。

42007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4部分:接地电阻和等电位接地电阻20071201实施GB/T18216。 52007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5部分:对地电阻20071201实施GB/T18216。

122010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12部分:性能测量和监控装置(PMD)20110501实施GB/T18268。 22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2部分:特殊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用便携式试验、测量和监控设备的试验配置、工作条件和性能判据20110501实施GB18802。

12011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1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18802。 122006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12部分:选择和使用导则20060601实施GB/T18216。

120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2012年第28号公告GB/T18216。 220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2部分:绝缘电阻2012年第28号公告GB/T18216。

420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4部分:接地电阻和等电位接地电阻2012年第28号公告GB/T18216。 52012交流1000V和直流1500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5部分:对地阻抗2012年第28号公告GB/T18216。

6.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尺寸要求

具体来说就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爬电距离。爬电距离的大小,和两导电部件间的电压有关,和绝缘材料的耐泄痕指数有关,和电器所处环境的污染等级有关。

爬电距离的计算,首先要确定爬电比距,根据所处环境污秽等级不同,分为0~4级。三级污秽的时候,发电厂变电站内设备的爬电比距是2.88cm/kv(基于额定电压)其次需要设备的额定电压。比如是220kv那么,爬电距离就是2.88cm/kvx220kv=6336mm。也就是说,我们要求这个设备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的爬电距离应大于6336mm。

楼要的是不是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是两个概念,爬电距离任何时候不可以小于电气间隙。

7. 电气间隙爬电距离标准国标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是: 10KV及以下的的安全距离是0.7米.35KV安全距离是1.00米.110KV是1.5米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是: 10KV及以下为0.35米.35KV为0.6米.110KV为1.5米. 据《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TX 5.1.3条规定:35KV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为400mm;110KV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为1000mm。而条文解释中又列出了原苏联配电装置最小安全距离,35KV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为320mm;110KV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净距为800mm。上述距离必然留有充足的裕量,故35KV高压空气击穿距离应小于320mm;110KV高压空气击穿距离应小于800mm。 10KV中压配电设备,国标中要求是带电部分的绝缘间距是125mm,注意:是带电部分的净间距

8.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国家标准

平常的高压柜是以海拔不超过1000M设计的

高海拔的电气间隙按海拔每增加1000M(在1000M的基础上),间隙加大10%(例如10KV开关柜,海拔为3000的电气间隙应该大于或等于125+125*20%为150MM)

爬电距离可按照II级污秽条件来设计其外绝缘爬电比距,即瓷质为18MM/KV,有机绝缘为20MM/KV(个别污秽较重地区可按25MM/KV来考虑)

9. 什么是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示意图

电气间隙: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直接直线最短距离

爬电距离:在两个导电部分之间沿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沿绝缘材料表面最短距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