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器相间短路(电容器稳定后相当于短路)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5 20:47   点击:254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容器稳定后相当于短路

       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串联时,相当于绝缘距离加长,因为只有最靠两边的两块极板起作用,又因电容和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加,电容下降;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极板的面积增大了,又因电容和面积成正比,面积增加,电容增大。

         电容串联:电容串联后容量减小,耐压值变大。公式:1C1+1C2=1C 如两个50uf串联起来就变成25uf.

耐压值=两个电容耐压值相加如两个耐压100V的串联起来就变成200V的了.

         电解电容器串联时,应将一个电容器正极与另一个的负极相接,最后接入线路的两条引线,应该有一条为正,一条为负。 也可以将负负相串做无极电容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如工频),可以用两个有极性电容同极相接串联代替,但是它的容量和普通无极性电容串联算法不同,因为在反向电压下的极性电容相当于短路,所以两个极性20uF电容串联,其容量接近20uF。最好在每个极性电容两端并接一个二极管,极性与电容相同,形成反向电流通路。

2. 电容放电时相当于短路吗

第一:我们把电路的不稳定状态叫做过渡过程;

第二:对于电容器来说,在过渡过程的开始,它相当于一个电压源,而不是一条导线;

其中,若电容初始电压为零,那么它相当于短路;若电容的初始电压不为零,那么它相当于电源放电。

第三:在分析既有工作电源也有电容的电路时,在电容接通的瞬间,要用迭加原理来处理。

迭加原理,其实是迭加定理。它适用于3种情况:

1)分析含有两个或者多个电源的电路,并且这些电源既不是串联,也不是并联;2)分析每个电源对特定量的影响;3)对于不同类型的电源(例如直流电源或者交流电源),可以单独分析它们的作用,最后计算各个电源作用的代数和,就能得到最终结果。

3. 电容器通电瞬间相当于短路

电容在一通电时相当于短路

根据电容特性 在充电初期相当与短路,随着电容两端的电压升高饱和,充电电流不存在,一般不需要接限流电阻,这样电容充电时间将会增大,且充电电压降低,故电路中使用电容时根据具体使用作用要考虑电容耐压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电容器相间短路保护

电容器过流保护动作可能是电容线路有短路点,经巡视检查未发现线路有故障点时,则可能是电容器内部故障,要对电容器进行试验查找。

1、渗漏油,电力电容器如果渗漏油,则水分、潮气将进入其内部,使绝缘电阻降低。漏油导致油面下降,使引线或元件的上端露出油面,导致极对外壳放电或击穿元件。渗漏油的部位多为箱壁焊缝、套管根部法兰和帽盖处。

2、鼓肚,正常运行时,由于电容器的温升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外壳随着温度变化会发生膨胀和收缩。但对外壳明显鼓肚、塑性变形的电容器应停止使用。这是因为内部发生局部放电,绝缘油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内部压力增大所致。

5. 电容器稳定后相当于短路电压

电容器:

1、在直流电路中,它的特性是属于不通路的--相当于断路。

2、在交流电路中,它在电路的阻抗特性为Xc=1/ωC。其中ω=2 X π X f (其中:C为电容量。f为交流电的频率)由此可见,电容量越大、频率越高,容抗Xc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电容器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这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常常用来过滤高次谐波的交流电。

3、从以上可见:在滤波器中,电容器往往可以阻隔直流分量,导通高次交流分量。

6. 电容器稳定后相当于短路吗

因为在电容器充电初始瞬间,充电电流是很大的,这时候电容器两端电压近似为零,随着充电时间的延长,两电极慢慢积累了电荷,充电电流逐渐减小,电压上升。所以在开关刚闭合式可以视电容器为短路状态。

而电感正好和电容相反,由于电抗器的感抗作用,在外界突然加电的情况下,电感的电流不能突变,在通电瞬间电感的电流几乎为零,所以在开关合上的瞬间可以视电感为开路。

7. 为什么电路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短路

先说下电容器吧,在直流电源状态,当电容器充满电后两端的电压就会等同于电源电压,也就是说处于开路状态。

当电容器处于高频信号的线路中,因为信号幅度不断反复变化,电容器也在不断的进行充电放电状态,此时电容器的阻抗极小,看作短路状态。 再说下电感元件吧,当线圈中有电流通过时,线圈的周围就会产生磁场。

当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其周围的磁场也产生相应的变化,此变化的磁场可使线圈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用以表示有源元件理想电源的端电压),电感的特性与电容的特性正好相反,它具有阻止交流电通过而让直流电顺利通过的特性。电感的特性是通直流、阻交流,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