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器的停电步骤(电容器断电后)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5 11:24   点击:93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容器断电后

并联电容器所接的线停电后必须断开电容器组是对的。

最简单的电容器是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 绝缘电介质(包括空气)构成的。通电后,极板带电,形成电压(电势差),但是由于中间的绝缘物质,所以整个电容器是不导电的。不过,这样的情况是在没有超过电容器的 临界电压(击穿电压)的前提条件下的。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是相对绝缘的,当物质两端的电压加大到一定程度后,物质是都可以导电的,我们称这个电压叫击穿电压。电容也不例外,电容被击穿后,就不是绝缘体了。不过在中学阶段,这样的电压在电路中是见不到的,所以都是在击穿电压以下工作的,可以被当做绝缘体看。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容器带电荷再次合闸,则电容器可能承受2倍以上的额定电压(峰值),这对电容器是有害的。

所以,运行规程规定;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必须在电容器断开3min后进行。

放电操作必须有专业训练持专业电工证的专业工人操作,没有相应资质的人千万不要操作以免发生意外伤害还财产损失。

2. 电容器断电后电流流向

24小时。放电的时候相当于一个电压源,放电的时间跟电容两端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电阻r和电容大小c有关,rc越大(即时间越大)放电越慢,放电时间要看电容质量好坏,可在维修前先放电,一般该电容体积较大,小拇指大小,很容易看到,可以用电阻放电(电烙铁,白炽灯,或做一个专用放电器,几百欧电阻,加引线),修理时可以再直接短路放电。

3. 电容器断电后自动放电吗

用仪表测量电容值时,会损坏仪表,有高电压。

因为周期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平均值为零,交流电不同于方向不随时间发生改变的直流电,现今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频率是50Hz,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当没有对电路做任何操作时,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此时L1-L2、L2-L3、L1-L3之间的阻值为无穷大。

当开关QS闭合,手动接通KM1,此时L1-L2、L2-L3、L1-L3之间的阻值为电机线圈电阻值。

当开关QS闭合,手动接通KM2,此时L1-L2、L2-L3、L1-L3之间的阻值为电机线圈电阻值。

当开关QS闭合,同时手动接通KM1、KM2,此时L1-L3之间的阻值为几欧(短路),L1-L2、L2-L3之间的电阻为电动机线圈电阻和其他电阻的并联值。

4. 电容器断电后电场强度

可以看到当离开两板之间时电场线迅速变得稀疏,以至于经常忽略边缘效应,作近似处理

至于两板的上下

很容易证明对一对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无限大带电平板而言,其电场只分布在两板之间

可以看到一个无限大带电平面两侧的电场强度是不随距离而变化的匀强电场,当存在一对等量异号带电平面时,它们的外侧产生的延伸到无穷远的相反的电场抵消变成0,而两板之间电场强度加倍,也就是只有板间才存在电场

无限大带电平面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理想模型,但是对于平行板电容器,只要两个板足够薄,靠的足够近,可以把它们近似处理成无限大平面(板的边长远大于板间距和板厚度),这时候就认为它只有板间才存在电场

而对那个边缘效应,在计算时时常是忽略不计的

5. 电容器断电后什么不变

这个是正常现象,开关电源是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的装置,在开关电源的输出级为了输出稳定的直流电一般都在整流电路后面配置了大容量的滤波电容器,因此当开关电源断电以后那些滤波电容中存贮的电并不会马上消失,会继续向负载供电,因此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还有电。因为电容器中存贮的电量有限,这个时间是比较短的。

6. 电容器断电后需过几分钟后才能合闸

一、并联电容器组在正常情况下停电、送电操作的顺序:

1、全站停电操作时,先拉开电容器组开关,后拉开各路出线开关;

2、全站送电操作时,先合各路出线开关,后合电容器组开关;

二、在异常情况下,操作并联电容器组的安全注意事项:

1、运行中,电容器组自动开关掉闸后不可强送;

2、熔丝熔断后,未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前,不可更换熔丝再次给电容器组送电;

3、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并联电容器组停电后,可靠放电至少3分钟后方可再次合闸送电。

7. 电容器断电后多久可以在投入

因为电容的特性,跟电池是不一样的,电池都有内阻,本身有自放电现象,电容没有内阻,理论上电容储存电能后是不会损失的,但是由于加工时达不到理想状态,也会有一定得损耗,但是相对于电池而言还是很小的,具体多长时间这还没有定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