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下列哪些情况 电容器组必须退出运行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3-13 02:29   点击:296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电容器的投退对系统的影响?

  电容器组的投入和退出:  

1、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或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当功率因数低于0.9时应投入电容器组,功率因数超过0.95并有超前趋势时,应退出电容器组。  

2、电容器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0℃时,均应将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3、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⑴电容器爆炸。 ⑵电容器喷油或起火。  ⑶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⑷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⑸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有严重异常响声。 ⑹电容器有异形膨胀。

二、滤波电容器的投退原则是什么?

滤波电容器的投退原则如下:

1、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组的投入或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无功负荷潮流或负荷功率因数以及电压情况来决定,当功率因数低于0.9时应投入电容器组,功率因数超过0.95并有超前趋势时,应退出电容器组。

2、电容器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或者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以及电容器室的环境温度超过±40℃时,均应将电容器组退出运行。

3、当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

⑴电容器爆炸。

⑵电容器喷油或起火。

⑶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⑷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

⑸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有严重异常响声。

⑹电容器有异形膨胀。

4、凡装有有载调压变压器和电容器的变电站,在运行中发现电压高于合格范围上限时,值班人员应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根据情况退出部分或全部电容器组。运行中发现电压低于合格范围下限值应首先投入部分或全部电容器组,此时,如果电压仍低于下限,再调整有载调压变压器抽头。10kV母线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0%~+7%,即电压允许波动范围为10kV~10.7kV。

5、电网高峰负荷时,如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偏低超过规定范围,首先应投入并联电容器组,然后再考虑调节主变分接开关。

6、电网低谷负荷时,变电站10KV母线电压偏高超过规定范围,首先应调节主变分接开关,仍不合格时,再考虑退出并联电容器组。

7、35KV主变每天调节次数不超过10次,110主变不超过5次。每操作一档后如电压还需调整,应有一定间隔时间,一般不小于一分钟,才能进行下一档位的操作。其他操作程序按有关调压装置规定执行。

8、凡装有无功自投装置的变电站,应保证无功自投装置的正常可靠运行,不得私自退出运行。

9、空母线时严禁电容器的投退操作。

10、各供电所应做好10kV配电线路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巡视维护工作,正常情况下均应使其处于运行状态,不得随意将电容器退出运行。当线路有特殊原因时,汇报至局电压无功专责决定线路电容器组是否投退。

11、10kV配电变压器上配置的无功自投装置,供电所应加强监管,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不得随意退出运行。

三、什么是投入和退出?

当负荷的功率因数偏低或负荷侧电压偏低时,应该投入电力电容器;当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能够满足要求,或电源电源过高时,电容器组应该退出运行。

四、电力电容器投入或退出应注意哪些?

(1)正常情况下电容器的投入与退出,必须根据系统的无功分布及电压情况来定,并按当地调度规程执行。一般根据厂家规定,当母线电压超过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应将电容器退出运行。

事故情况下,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将电容器停下并报告调度:

1) 电容器爆炸;

2) 电容器接头过热或熔化;

3) 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

4) 电容器喷油或起火;

5) 环境温度超过40℃。

电容器的投入与切除,600kvar以下可以使用负荷断路器,600kvar以上应使用油断路器或空气断路器。

(2)新装电容器在投入运行前应作如下检查:

1)电容器完好,试验合格;

2)电容器布线正确,安装合格,三相电容之间的差值不超过一相总电容的50%;

3)各部件连接严密可靠,电容器外壳和架构应有可靠接地;

4)电容器的各附件及电缆试验合格;

5)电容器组的保护与监视回路完整并全部投入;

6)电容器的断路器状态符合要求。

对电容器装置投切的断路器有哪些技术要求?

(1)无弹跳

1) 合闸弹跳不应大于2ms;

2) 分闸弹跳应小于断口间距的25%。

(2)无重燃

1)优先采用无重燃的SF6断路器;

2)采用高序号的真空断路器;

3)对于容量不大、投切不频繁的装置,方可采用少油断路器。

五、高压电容器组发生什么情况应当立即退出运行?

你好: ——★1、电容器的器身温度过高(一般检测电容器上贴着的 “示温蜡片” )、漏液、以及电流异常时,就应该立即退出运行的。 ——★2、已经退出运行的电容器,需要进行彻底的放电,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更换操作,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六、当高压电容器组发生什么情况时应立即退?

你好:——★1、电容器的器身温度过高、漏液、以及电流异常时,就应该立即退出运行的。

——★2、退出运行的电容器,需要彻底放电,才可以进行更换操作,这点需要特别注意的。

七、电容器在断电后?

电容安全运行指南

高压电容器组运行操作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全变电所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高压电容器支路的断路器,再拉开其他各支路的断路器;恢复全变电所送电视的操作顺序与停电相反,应先合上各支路的断路器,最后合入高压电容器组的断路器.事故情况下,全厂无电后,必须将高压电容器组的支路断路器先断开.

2.高压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突然熔断时,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可更换熔体恢复送电。

3.高压电容器禁止在自身带电荷时合闸。如果电容器本身有存储电荷,将它接入交流电路中,电容器两端所承受的电压就会超过其额定电压。如果电容器刚断电即又合闸,因电容器 本身有存储的电荷,电容器所承受的电压可以达到2倍以上的额定电压,这不仅有害于电容器,更可能烧断熔断器或断路器跳闸,造成事故。因此,高压电容器严禁带电荷合闸,以防产生过电压。高压电容器组再次合闸,应在其断电3min后进行。

高压电容器组投入或退出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1.正常情况下,高压电容器组的投入和退出运行应根据系统的无功潮流、负荷的功率因数和电压等情况确定。一般功率因数低于0.85时,要投入高压电容器组;功率因数高于0.95且仍有上升的趋势时,高压电容器组应退出运行;系统电压偏低时,也可以投入高压电容器组。

2.高压电容器组所接的母线的电压超过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的1.1倍或电容器的电流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时,高压电容器组应退出运行。电容器室的温度超过±40℃范围时,高压电容器组亦应退出运行。

3.当高压电容器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退出运行:电容器爆炸;电容器喷油或起火;瓷套管发生严重放电、闪络;接点严重过热或熔化;电容器内部或放电设备由严重异常响声;电容器外壳有异形膨胀。 4.禁止高压电容器组带电荷合闸。 运行中的高压电容器检查

1.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长时间运行电压不得超过额定的1.1倍;发现长期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时,应立即停运.

2.电容器应在额定电流下运行,其最大电流不应该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一旦超过,应立即停运.

3.电容器外壳是否膨胀,是否有漏油、渗漏现象。

4.电容器外壳是否有放电痕迹,其内部是否有放电声或其它异常声响。

5.电容器部件是否完整,引出端子、出线瓷套管是否松动,出线瓷套管是否有裂痕和漏油,瓷釉有无脱落,外壳表面涂漆油五脱落。 6.电容器接头是否发热。

八、电容器发生哪些情况时应即退出运行?

谢邀。你所说的是空气开关加接触器组合的方式,此方式较为普遍。其缺陷是,当电容器组投入使用的时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较大充(放)电电流,称为

涌流

,若持续时间大于空气开关的反应时间或选择的空气开关不当时,空气开关会误动作导致投切失败。在目前的电容器柜中,也有很多使用刀熔开关加接触器方式,此方式优于第一种。

1、只要熔断器能避开电容器的充电时间就能可靠工作。

2、当电容器发生故障导致短路发生时,熔断器能更加迅速切断电路(反应时间是比微断路器快的,可以计算),使电容器组退出运行。---------------------------------------------------------------------------------------------------------------------------这里谈到智能电容器概念,我觉得至少要实现两个功能:1、能自动实现动态补偿。在最初投切时,一般不需100%的电容量都进入动态补偿状态,习惯上把其中一部分电容接在“直接通状态”,也叫做“静态补偿部分”。随后,采取自动根据总用电量(或功率因数)的变化需要,自动地接入或断开相应电容器组。2、熔断器(或微断路器)与无涌流电容投切器配合方式。主要使用同步开关技术实现电压过零投入(无涌流)和电流过零切除(无电弧,切出的电容没有电荷存储)。既是智能电容器,那配套的微断路器分段电流取值合适即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