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器补偿无功功率原理 课件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3-14 16:19   点击:111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变压器电容补偿原理?

补偿原理:

电容柜切断电容后,电容内部仍带有大量电荷。

未释放完时再次投入,残余电荷会使电容产生的峰值电压最高达额定电压两倍。

对电气设备和电容器本身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设计电容柜时都装有放电装置,电容器内的残留电压在电容器切断30s内降至50V以下。

电容器在原理上相当于产生容性无功电流的发电机。其无功补偿的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和感性功率负荷并联在同一电容器上,能量在两种负荷间相互转换。

这样,电网中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负荷降低,从而输出有功能力增加。在输出一定有功功率的情况下,供电系统的损耗降低。比较起来电容器是减轻变压器、供电系统和 工业 配电负荷的最简便、最经济的方法。因此,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势在必行。当前,采用并联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装置已经非常普遍。

二、电气基础知识:什么是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

无功补偿又称为无功功率补偿。电网中电力设备大多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他们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的磁场,在一个周期内吸收的功率和释放的功率相等。

电源能量在通过纯电感或纯电容电路时并没有能量消耗,仅在负荷与电源之间往复交换,在三相之间流动,由于这种交换功率不对外做功,因此称为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是:把具有容性功率负荷的装置与感性功率负荷并联接在同一电路,能量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交换。

这样,感性负荷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可由容性负荷输出的无功功率补偿。

三、无功补偿原理和维护措施?

无功补偿原理:在交流电路中,由电源供给负载的电功率有两种;一种是有功功率,一种是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的维护措施: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随机补偿、随器补偿、跟踪补偿。 

1.  随机补偿就是将低压电容器组与电动机并接,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此种方式可较好地限制用电单位无功负荷。

2.  随器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保险接在配电变压器二次侧,以补偿配电变压器空载无功的补偿方式。配变在轻载或空载时的无功负荷主要是变压器的空载励磁无功,配变空载无功是用电单位无功负荷的主要部分,对于轻负载的配变而言,这部分损耗占供电量的比例很大,从而导致电费单价的增加。

3. 跟踪补偿是指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将低压电容器组补偿在大用户0.4kv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100kVA以上的专用配变用户,可以替代随机、随器两种补偿方式,补偿效果好。

四、用并联电容器来无功功率补偿的原理?

用并联电容器来无功功率补偿原理是在交流电路中,感性无功电流的相位滞后于电压相位90°,而容性无功电流的相位超前电压相位90°,而且容性无功电流和感性无功电流的相位相反,因此两者可以相互抵消。

把并联电容器和感性负载并联在一起时,能量会在两种负荷之间相互转换,感性负载所需的无功功率将由并联电容器提供。这样电网中有功功率比例上升,功率因数得到提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