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器混联(电容器串并联电压如何分配?)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4-15 04:50   点击:19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电容器串并联电压如何分配?

1.如果是直流电压源,可根据中学物理中介绍电容串联分压特点为:

(1)电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电容器两端的分压之和。即u=u1+u2+u3+…+un。

(2)电容器串联时各电容器上所分配的电压与其电容量成反比。即un=q/cn(因为在电容器串联电路中,每个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都相等,所以电容量越大的电容器分配的电压越低,电容量越小的电容器分配的电压越高。)

那么4v的电压源,0.5f和1f的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分别是8/3v和4/3v

2.如果是交流电压源,由电容的阻抗xc=1/jωc,可知|xc|与c成反比,将|xc|当做电阻来分压计算,可所得同样结果!

二、电容的串并联属于什么?

电容的串并联属于:

单纯的串联属于电容串联电路;

单纯的并联属于电容并联电路;

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属于电容简单的混联电路。

三、电容串并联的计算公式?

电容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电容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扩展资料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拉,即:C=Q/U。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电容的决定式为:C=εS/4πkd。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

  定义式:

  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QU/2=Q/2C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电容并联和串联的区别:

  电容串联,容量减少(串联后总容量的计算,参照电阻的并联方法),耐压增加。

  电容并联,容量增加(各容量相加),耐压以最小的计。串联电容:串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小,但耐压增大,其容量关系:1/C=1/C1+1/C2+1/C3。并联电容:并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大,但耐压不变,其容量关系:C=C1+C2+C3。

四、三相电容串联并联有什么区别?

一、总容量不同

电容串联:总容量是减少的,但是耐压值是升高的,耐压值为两个电容耐压值之和。

电容并联:总容量是增大的,耐压值取最小的一个电容的耐压值,如果两个是完全一样的电容,那么耐压值不变。

二、计算公式不同

1、电容并联可增大电容量,串联减小。串联后容量是减小了,但是这样可以增加他的耐压值。计算公式是:C=C1*C2/(C1+C2)。

并联后容量是增大了,但是它的耐压值不变。计算公式是:C=C1+C2(反正跟电阻那个相反) 电容的串联电压:总的电压等于各个电容的电压之和。电容的并联 总的电流等于各个电容的电流之和。

2、电容串并联计算

电容串联值下降,相当板距在加长,各容倒数再求和,再求倒数总容量。电容并联值增加,相当板面在增大,并后容量很好求,各容数值来相加。想起电阻串并联,电容计算正相反,电容串联电阻并,电容并联电阻串。

扩展资料

电容器必须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才能储存电荷。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压作用下储存的电荷量也可能不相同。国际上统一规定,给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它所能储存的电荷量,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即单位电压下的电量),用字母C表示。

电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在1伏特直流电压作用下,如果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为1库仑,电容量就被定为1法拉,法拉用符号F表示,1F=1Q/V。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