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器配置(怎么配置电容?)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4-15 09:54   点击:55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怎么配置电容?

按照运行电容每百瓦按4.5微法选取。

因为1KW以内的电机选200微法450V,2000W以内电动机可按300-400微法选取。

二、630kw/A的变压器开关柜无功补偿30%,电容器怎么配置?

对于一般负荷,如果不精确计算,人们常按变压器容量的30%选择补偿电容器;对于630KVA的变压器,应补偿电容器的量为:630*30%=189k.var;如果取单台电容器的容量是16k.var,则选用12块就够了,总补偿容量达到192k.var,能够满足需要;

如果负荷的自然功率因数比较低,可按变压器容量的40%选择补偿电容器;对于630KVA的变压器,应补偿电容器的量为:630*40%=252k.var;如果取单台电容器的容量是16k.var,则选用16块就够了,总补偿容量达到256k.var,能够满足补偿需求;

过去的单台电容器容量制造的比较小,需要的块数比较多,当数量超过10块时,一个柜子可能就放不下了,需要增加柜子的数量;同时,自动控制器输出路数也限制了单台电容器的数量;因而可以选择单台容量大一些的电容器。

三、单相电机3千瓦标准电容配置?

3千瓦的单相电动机一般有一个启动电容和一个运行电容,启动电容选择250微法至300微法,运行电容选择40微法至50微法。

单相运行电容公式:C=1950×I/U×cosφ

(I:电机额定电流U:电源电压cosφ:功率数0.7~0.8间) 相电容器容量公式 :C=350000*I/2p*f*U*cosφ

耐压公式:U(电容)于或等于1.42*U

C容量;I电流;f频率;U电压;功率数高2p=2,功率数低2p=4;cosφ功率数取0.55~0.75双值电容

四、电容选配及计算方法?

是需要根据具体电路和应用需求进行选择的。首先,明确结论,即电容选配和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次,解释原因,即电容在电路中具有存储电荷和能量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电容可以满足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要求。在具体选配时,需要考虑电容的额定值、耐压能力、温度特性、尺寸和成本等因素。最后,内容延伸,还需要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类型的电容,例如铝电解电容、陶瓷电容、电介质电容等,同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电路设计确定电容的位置和连接方式。

五、为什么电容器配置电流速断保护?

答:

电容器配置电流速断保护是为了防止短路故障。

中小容量变压器采用的保护有:

(1)过负荷保护:保护变压器过载,一般通过低压侧出线断路器的长延时保护来实现。

(2)过电流保护:保护变压器外部相间短路故障引起的变压器过电流,应带一定延时【时限】跳闸,作为线路后备保护。

(3)电流速断保护:保护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引出线、套管或内部相间的短路故障,瞬动跳闸,作为主保护。

六、电容器按主变容量怎么配置?

根据《电力电容器配置技术规范》DL/T 474-2010,电容器的主变容量配置要求如下:

1. 电容器的容量应充分满足主变器的情况,电容器容量应大于等于主变器最大容量的95%。

2. 电容器每支容量应尽量大,但不超过额定容量的90%。

3. 若电容器安装在高压侧,每支容量应大于30KVAr,否则安装在低压侧时,每支容量应小于等于30KVAr。

七、中小容量高压电容器配置?

答:中小容量高压电容器配置?一般装设电流速断或延时电流速断作为相间短路保护。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一般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2~2.5倍,动作时间0秒,如采用延时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可取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5~2倍,动作时间0.2秒。一般采用后者的较多。

八、电机配电容的最简单方法?

单相电动机的电容(以1千瓦的电动机为例)选配方法如下:  

1、启动电容: C=8JS(μF),J-电机启动绕组电流密度,一般选5~7A/mm2;S-启动绕组导线截面积(mm2)。  

2、单相运行电容公式:C=1950×I/U×cosφ ,(I-电机额定电流,U-电源电压,cosφ-功率因数为0.7~0.8间) ,1KW电机配电容C=1950*4.5/220*0.8≈34(μF)。  

3、对启动电容来说,由于是只需要起到产生移相旋转电动势的作用,所以可在很宽的范围内选取。凡是350W-2.2KW的电机都用450V200μF无极性电容。  

4、根据经验,运行电容550W-2.2KW选用450V30μF即可,100W-350W用10-16μF即可,15W-80W小型电机可用1μF,耐压都应大于400V,电容规格不是连续的。

九、配电容口诀?

电机配电容的口诀如下:

1.单相双值电机运行电容器的 选配公式:C=1100×I/U×cosφ ,式中的 1100为经验公式的一个系数;I 为电机额定电流,U为电源电压;cosφ为电机的功率因数为(0.7~0.8间,一般取0.75为宜)

2.单相电动机电流计算公式为:P=IUcosφ。P为单相电动机功率;I为电动机电流,一般为所求;U为电动机电压,一般为220V ;cosφ为电动机功率因数,一般取0.75,如有具体数据根据实际。例如:一台功率为1.5KW的单相电机,其计算它的工作电流;P=l×Uxcosφ,丨=P/U×cosφ=1500/165=9.1A它的电容值为:C=1100×I/U×COSφ =1100×9.1/220×0.75≈34(μF)

3.启动电容器可以按照电机的运行的3.75倍选取; 34×3.75=127.5uF。

十、如何根据负载配置补偿电容?

基本原则

1.欠补偿

补偿的电容电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电感电流。补偿后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性无功电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1。

2.全补偿

按照感性实际负荷电流配置电容器,I=I将感性电流用容性电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

3.过补偿

大量投入电容器,在全部抵消掉电感电流后,还剩余一部分电容电流,此时原感性负载转化为容性负荷性质。功率因数cosφ仍然小于1。

在以上的三种情况中,按电路规律进行分析后,确定补偿的基本原则为欠补偿最为合理。全补偿在RLC混联电路中,如若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等时,系统中就会发生电流谐振,设备中将产生几倍于额定值的冲击电流,危及系统和设备安全。

过补偿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当系统负载性质转换为容性时,在功率因数超过1以后,反而降低。而且在超过l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电路电流谐振。以上两种补偿方式显然都不可取。

补偿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采用欠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则要求小于1,并且尽量接近1。为了防止谐振,一般将上限确定在0.95。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