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阻的作用(预充电阻的作用)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03 17:38   点击:272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预充电阻的作用

概述:电阻器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检查其性能好坏就是测量实际阻值与标称值是否相符,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 测量时要注意两点:

1、要根据被测电阻值确定量程电阻器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检查其性能好坏就是测量实际阻值与标称值是否相符,误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方法就是用万用表的电阻档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两点:1、要根据被测电阻值确定量程,使指针指示在刻度线的中间一段,这样便于观察。

2、确定电阻档量程后,要进行调零,方法是两表笔短路(直接相电阻器碰),调节“调零”电器使指针准确的指在Ω刻度线的“0”上,然后再测电阻的阻值。另外,还要注意人手不要碰电阻两端或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否则会引起测试误差。用万用表测出的电阻值接近标称值。就可以认为基本上质量是好的,如果相差太多或根本不通,就是坏的。

2. 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的作用

这很可能是硬件发生故障了,可以按照如下方向去排查:

1、充电电阻损坏,必定因为大电流,继电器没有吸合,工作电流都通过充电电阻,充电电阻必坏无疑。

2、母线电压检测电阻阻值变化,造成MCU检测电压异常,继电器不吸合。

3、继电器驱动电路损坏,三极管击穿。

4、根据万用表测试上述元件,基本可以快速排除。

5、如果充电电阻烧断,手里又没有正好的电阻,客户又着急,可以用四分之一直插电阻代替,用多个电阻并联,达到阻止和功率,也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不是很了解变频器,建议联系变频器厂家或专业维修变频器的人士进行检测,然后确认。

3. 预充电阻受什么控制

在预充电过程中在充电回路串联预充电电阻,对预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行限制。

U(电压)=I(电流)*R(电阻)

电功率计算公式:P=W/t =UI;

在纯电阻电路中,根据欧姆定律U=IR代入P=UI中还可以得到:P=I2R=(U2)/R

一般纯电动汽车预充电阻选型有技术参考,选择市场中常用的预充电阻如:HSC5050RJ,HSC100100RJ等。

4. 预充电阻的阻值

预充电电阻一般是在整流器后端在直流部分,在变频器的储能电容之前,一般是有一个压电二极管或者是直可控硅控制是否将电阻接入回路。 变频器在上电后电容会进行充电,如果没有电阻分流,电容直接充电电流瞬间冲击非常大,所以才有预充电电阻。主要的作用:在变频器上电时电容充电储能过程中减少电流冲击。 预充电电阻烧毁一般就几种情况, 1、电阻选型错误,阻值过小 2、控制回路异常,长时间通电不断开,损坏 3、电阻绝缘损坏或者接地 烧毁

5. 预充电路与预充电阻

电容预充电就是在电容充电前,用比充电容是一个储能元件,电路闭合瞬间,电容内若没有充满能量,则电路中电容的充电电流会非常大,会引起过流现象。

所以通常是通过一个限流电阻来给电容进行预充电,过一段时间电路正常工作时再将限流电阻短路即可。

6. 预充电阻的作用是( )

就是在接通充电电路,让充电电流先经过预充接触器和预充电阻,这样使充电电流减小。

因为汽车上的用电负荷本身有一定的电容,如果直接接通充电电路,不经过预充电阻,充电电流太大,会造成电路中一些触点,插头烧蚀。

待电路中的电容性负载充满以后,在再接通充电电路,这时充电电流经过。充电接触器,不再经过预充电阻。

7. 预充电阻原理

如果触点材质不好,那接触电阻就会较大,充电电阻就没有完全短路。这样触点电阻就会与充电电阻形成并联关系,久而久之就会烧掉。

8. 预充电阻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电池前端都有较大的电容C,若无预充电,主继电器直接与电容C接通,此时电池电压较高,而电容C上电压接近为0,此时相当于瞬间短路,负载电阻为导线和继电器触点电阻,电阻值很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压大,电阻小,显然瞬间电流可达上万安培。此时主继电器肯定会损坏。

  加入预充过程,主继电器先断开,预充继电器和预充电阻构成的预充回路先接通,电阻值会在30Ω以上,回路电压假设在300V,此时回路电流最大也就10A,预充继电器容量子10A以上,预充回路安全。

  所以预充继电器的作用就是控制预充回路的断开、闭合,预充电阻的作用就是限流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