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电容接触器结构(电容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2 21:48   点击:2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电容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原理:

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动作,主触点闭合,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断开,辅助常开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 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和主触点机械相连的辅助常闭触点闭合,辅助常开触点断开,从而切断电源。

特点

永磁交流接触器的革新技术特点是用永磁式驱动机构取代了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即利用永久磁铁与微电子模块组成的控制装置,置换了传统产品中的电磁装置,运行中无工作电流,仅由微弱信号电流(0.8-1.5mA)。微电子模块中包含六个基本的部分:1.电源整流; 2.控制电源电压实时检测; 3.释放储能(有的也有吸合储能,但不是必须有); 4.储能电容电压检测; 5.抗干扰门槛电压检测;6.释放逻辑电路。这6部分是永磁操作机构电子控制部分的必要组成,如果缺少任何一个部分,操作机构在特定的情况下就没法正常工作。这6个部分,也就决定了操作机构可以具备抗晃电功能。

①.节能:

传统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是靠合闸线圈通电产生电磁力来克服分闸弹簧来实现的,一旦电流变小使产生的电磁力不足以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接触器就不能保持合闸状态,所以,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合闸保持是必须靠线圈持续不断的通电来维持的,这个电流从数十到数千毫安。而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依靠的是永磁力,而不需要线圈通过电流产生电磁力来进行合闸保持,只有电子模块的0.8mA—1.5mA的工作电流,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节约电能,节电率高达99.8%以上。

②. 无噪音:

传统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是靠线圈通电使硅钢片产生电磁力,使动静硅钢片吸合,当电网电压不足或动静硅钢片表面不平整或有灰尘、异物等时,就会有噪音产生。而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保持是依靠永磁力来保持的,因而不会有噪音产生。

③. 无温升:

传统接触器依靠线圈通电产生足够的电磁力来保持吸合,线圈是由电阻和电感组成的,长期通以电流必然会发热,另一方面,铁芯中的磁通穿过也会产生热量,这两种热量在接触器腔内共同作用,常使接触器线圈烧坏,同时,发热降低主触头容量。而永磁交流接触器是依靠永磁力来保持的,没有维持线圈,自然也就没有温升。

④. 触头不振颤:

传统交流接触器的吸持是靠线圈通电来实现的,吸持力量跟电流、磁隙有关,当电压在合闸与分闸临界状态波动时,接触器处于似合似分状态,便会不断地振颤,造成触头熔焊或烧毁,而使电机烧坏。而永磁交流接触器的吸持,完全依靠永磁力来实现,一次完成吸合,电压波动不会对永磁力产生影响,要么处于吸合状态,要么处于分闸状态,不会处于中间状态,所以不会因振颤而烧毁主触头,烧坏电机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

⑤. 寿命长,可靠性高:

接触器寿命和可靠性主要是由线圈和触头寿命决定的。传统交流接触器由于它工作时线圈和铁芯会发热,特别是电压、电流、磁隙增大时容易导致发热而将线圈烧毁,而永磁交流触器不存在烧毁线圈的可能。触头烧蚀主要是由分闸、合闸时产生的电弧造成的。与传统接触器相比,永磁交流接触器在合闸时,除同样有电磁力作用外,还具有永磁力的作用,因而合闸速度较传统交流接触器快很多,经检测,永磁交流接触器合闸时间一般小于20ms,而传统接触器合闸速度一般在60ms左右。分闸时,永磁交流接触器除分闸弹簧的作用外,还具有磁极相斥力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使分闸的速度较传统接触器快很多,经检测,永磁交流接触器分闸时间一般小于25ms,而传统接触器分闸速度一般在80ms以上。此外,线圈和铁芯的发热会降低主触头容量,电压波动导致的吸力不够或振颤会使传统接触器主触头发热、拉弧甚至熔焊。永磁交流接触器触头寿命与传统交流接触器触头相比,在同等条件下寿命提高3-5倍。

⑥. 防电磁干扰:

永磁交流接触器使用的永磁体磁路是完全密封的,,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电磁干扰,也不会对外界进行电磁干扰。

⑦ .智能防晃电:

控制电子模块控制设定的释放电压值,可延迟一定时间再发出反向脉冲电流以达到低电压延时释放或断电延时释放,使其控制的电机免受电网电压波动(晃电)而跳停,从而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尤其是装置型连续生产的企业,可减少放空和恢复生产的电、蒸汽、天然气消耗和人工费、设备损坏修理费等。

2. 电容交流接触器原理图

CJ19切换电容器接触器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的电力线路中,供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投入或切除低压并联电容器之用。接触器带有抑制涌流装置,能有效地减小合闸涌流对电容的冲击和抑制开断时的过电压。

快速

导航

结构特点

使用条件

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2.周围环境温度:-5~+40℃。

3.空气相对湿度:在+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下允许有较大的相对湿度;在+25℃时不超过90%;并虑到发生在产品表面上的凝露。

4.污染等级:3级。

5.安装类别:III类。

结构特点

1.CJ19切换电容器接触器为直动式双断点结构,触头系统分上下两层布置,上层有三对限流触头与限流电阻构成抑制涌流装置。当合闸时它先接通经数毫秒之后工作触头接通,限流触头中永外磁块在弹簧反作用下释放,断开限流电阻,使电容器下常工作,接触器内部电路连接。

2.CJ19切换电容器接触器有两对辅助触头,CJ19-63~95的接触器有三对辅助触头。

3.CJ19切换电容器接触器接线端有绝缘罩覆盖,安全可靠。线圈接线端带有标出电压数据,可防止接错。CJ19-25~43按触器可用螺钉安装,也可借底部的滑块扣装在35mm标准卡轨上。

3. 电容式接触器原理图

  电容柜切换电容接触器线圈电压一般为380V。

  切换电容器接触器(以下简称接触器)都是用于通断低压并联电容器的专用接触器,广泛用于自动补偿的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中,适用于交流频率50hz、额定工作电压至380v的电力系统中通断电容器至90kvar以改善功率因数。接触器为积木式的,电阻电路部分在主电路部分的上方,电阻电路为三路。主触头设计合理,单独负荷,工作可靠。  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工作条件   a、周围空气温度:上限为+40°c,24h内其平均值不超过+35°c,下限为-5°c;  b、海拔:接触器安装地点的海拔不超过2000m;  c、温度:接触器安装地点的空气相对湿度,在温度为+40°c时不超过50],最湿月平均最低温度不超过+25°c,该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超过90];  d、污染等级:3级;  e、安装类别:iii类;  f、冲击与震动:接触器安装在无显着摇动、冲击和振动的地方;  g、安装条件:接触器安装面与垂直面得倾斜度不大于5°。  切换电容器接触器原理   串接电阻的提前接通触头为电阻切合电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时,电阻切合电路提前接通, 电流经过电阻向电容器充电,电阻抑制了电容器合闸涌流,随后主触头闭合承载了电容电流。电阻电路在完成抑制电容器合闸涌流后即与主电路脱开自动复位,可减少电容器切断时烧坏电阻的机会。

4. 电容器接触器工作原理

原理作用一样。电容接触器是把无功补偿电容直接接入380伏,由于接入空置电容时,电容充电电流非常大,对接触器和电网不利,所以电容接触器先是通过副触点串联电阻接通电容器,再自动直接接入主触点、退出(断开)电阻充电电路,完成小电流接入电容的过程。其过程类似于降压启动电动机的过程。

5. 电容接触器原理图

1、电容接触器和交流接触器的的区别是前者的辅助触点接了一定阻值的电阻后再与主触点并联。

2、他能够有效的降低浪涌冲击对电容的影响。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3、主要适用于交流400V的配电系统中,把合闸流峰值限制在额定工作电流的20倍以下,更好地抑制了合闸涌流对电容的冲击和断开时的过电压。

6. 电容专用接触器的原理

  切换补偿电容消弧接触器,在切断的过程中串入电阻泄压而实现灭弧。

  灭弧装置: 围绕着机械式开关的弧触头,用以限制电弧并帮助电弧熄灭的装置。

  产生电弧的根本原因在于开关电器触头本身及触头周围的介质中含有大量可被游离的电子,当分断的触头间存在足够大的外施电压,而且电路电流也达到最小生弧电流时,就会强烈游离而形成电弧。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