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表(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表格如何填写)

来源:www.haichao.net  时间:2023-01-13 06:25   点击:281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表格如何填写

1.你先要计算角度闭合差是不是在容许范围内,如果不在则需重新测量,如果在容许范围内则将角度闭合差反号后平均分配给各内角,若有余差,则将余差分入短边的邻角。

2.坐标方位角的推算,注意左转折和右转折的区别。

3.坐标增量的计算

4.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平差,理论上坐标增量应该为0,但由于测量有误差,所以坐标增量不为0,这时fx为纵坐标闭合差,fy为横坐标闭合差。

5.计算导线的全长闭合差fd为(fx^2+fy^2)^(1/2)

6.计算导线的全长相对闭合差k=fd/d(d为导线全长)

经纬仪导线测量规定k要小于1/3000

2. 经纬仪导线计算公式

经纬仪一般能够看到1000M左右,但是真正测量的距离也就500-600M,如果做二级控制点,是有相关的测量规范的,根据你的控制点个数和导线长度来决定每段导线的长度。

经纬仪主要是用角度测量,精度是以秒为单位,目前市场上有2秒6秒等。

全站仪主要是用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角精度是以秒为单位一般是2秒;

测距精度是以毫米为单位一般是2毫米

测距仪主要是距离测量,精度是毫米级别,一般是1毫米到2毫米不等。

3. 经纬仪测量表格数据

一、目的与要求1.理解竖直角测量原理.2.熟悉经纬仪竖直度盘部分的构造.3.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4.掌握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方法.5.限差要求:同一测站不同目标的指标差互差,DJ6型光学经纬仪应不超过±25″.6.观察经纬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由3 5人组成.2.实验设备为每组DJ6型光学经纬仪1 台,记录板1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1把.3.选择实验场地周围3个以上高目标,目标最好高、低都有,以便观测的竖直有仰角和俯角.高目标可选择避雷针、电视天线等的顶部,低目标可选择地面上的一个低点.4.每人练习对一目标进行竖直角观测一个测回,记入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六.三、方法与步骤1.竖直角观测(1)在实验场地安置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每人选一个目标.转动望远镜使视线上仰,观察竖盘读数的变化规律.写出竖直角及竖盘指标差的计算公式.(2)盘左 瞄准目标,用十字丝的横丝切于目标顶端,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L,计算竖直角αL,记入实验报告六.(3)盘右 同法观测读取竖盘读数R,计算竖直角值αR,记入实验报告六.(4)计算一测回竖盘指标差及竖直角平均值.其公式为竖直角公式(顺时针注记) :αL = 90 °-L αR=R-270° α=1/2(αL+αR)竖盘指标差公式(顺时针注记) :x=(L+R-360°)/2四、注意事项1. 对中、整平的步骤和要求与观测水平角时相同.2. 若盘左位置时望远镜向上仰,竖盘读数比90°小,则该仪器的竖盘为顺时针注记.若盘左位置时望远镜向上仰,竖盘读数比90°大,则该仪器的竖盘为逆时针注记.注意两种注记方式竖直角的计算公式是相反的.3. 用十字丝的横丝切于目标顶端,每次读数前应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4. 计算竖直角和指标差时,应注意正、负号.5. 测量一个竖直角时,盘左、盘右要瞄准同一目标的相同部位.

4. 经纬仪的表格填写

一、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进行,以达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其范围应考虑城镇发展的远景规划,首网布设一个主控制网作为骨干,然后视建设和管理要求,分区分期逐步有计划地进行加密;其精度方面,要留有适当的余地,特别是要使控制网外围边长的精度留有余地,以使得主控制网有扩大控制范围的可能性,避免将来因控制范围不够而重新布设控制网。

目前我国城镇地区的房产图、地籍图和地形图采用1:500或1:1000两种比例尺。

通常情况下,城市繁华地段、中心区域和老城区采用1:500比例尺成图,其他地区一般采用1:1000比例尺成图。

《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建筑物密集区的分幅图一般采用1:500比例尺,其他区域的分幅图可采用1:1000比例尺。

由此可见,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必须有足够的精度和密度,以满足1:500比例尺房地产分幅图测绘的需要。

由于全国范围内已有一、二等水平控制网,大部分城市也已由城建勘察部门建成了二、三、四等水平控制网。

此时,应考虑利用,避免重复布网、标石紊乱、资料混杂和资金浪费的不良局面。

如果已有的水平控制网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规格和精度要求,那么,可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布设低等级的平面控制点,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一、二级导线点的精度一般可达到《房产测量规范》的要求,也可拿来就用。

新布设的控制网点应与城建勘察部门已有的控制网点相区别,采用不同式样的保护盖和不同的字样。

新旧点不要混杂在一起,要远离一段距离,避免误用。

若已有的等级控制网点不符合《房产测量规范》的技术、精度要求,则可选择一个高级点作为整个测区的起算点,选择该点至另一高级点间的方向作为该测区的起算方向,建立房地产平面控制网。

布设新网时,适当联测一些原有的网点,旧边作为检核,原控制网点规格、埋设合乎规范要求时,应充分考虑利用。

房地产平面控制分为二、三、四等和五等一、二级平面控制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可越级布设,除二、三级以外,均可作为房地产测绘的首缉控制。

二、已有控制成果的分析和利用 为了测量成果统一和节省测量费用,对测区原有的测绘资料,应该充分利用。

在使用前,首先进行必要的实地踏勘和检查。

然后,对其精度进行综合分析评定,以确定其利用程度:或利用平差成果;或利用其观测成果;或利用觇标、标石等。

分析和鉴定原有测绘资料质量时,对各项主要精度数据要仔细审阅,逐一复核: 原有起算数据的来源、等级、质量情况;投影带和投影面的选择,其综合误差的影响是否满足房地产测绘的需要;起算边(或扩大边)精度、基线尺检定间隔时间,基线长度中误差。

依控制网几何条件检查原观测质量,如三角形闭合差的分布是否符合偶然误差的特性,测角中误差等,平差后测角的改正数通常应接近于测角中误差,接近或超过两倍的应为少数,如有更大的改正数,应分析是由于起算数据误差还是由于观测误差所致。

仪器检验项目和精度,归心元素的测定精度、观测成果取舍是否合理;成果中是否存在比较严重的系统误差和其他有关的误差,对最后成果质量有何影响。

角度改正数大,不能满足大比例尺测图要求,1958年以后,布设的称新二等网,其精度较高,符合《房产测量规范》二等网的主要技术和精度规定,因此可采用。

对符合《房产测量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在使用中应注意原点位是否有变动,点位和成果是否对应,有无标移位,特别是要警惕标石毁坏后再重新埋设标石的现象,此种情况往往是将其作为另一控制网点测设的。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还要尽量利用原有点位,以测区内布网的最高精度联测附近高等级的国家水平控制网点。

联测点和重合点之和不得少于2个,以便于把地方坐标换算成国家统一坐标。

三、房地产平面控制网布设的一般过程 1.了解控制测量的目的和收集资料 主要了解测区的地理位置、形状大小,今后发展远景,测量成果使用的精度要求,完成任务的期限以及生产上对控制点位置、密度的要求等。

房地产测绘人员应到有关测绘业务及管理部门收集有关资料。

如设计时需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50000),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并到测区踏勘了解旧标石标架的保存情况,为确定布网方案、设计和施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确定布网方案 根据控制成果今后的使用要求和已收集到的测量资料及拥有的仪器设备、技术力量等条件,确定布设控制网的方案。

例如是在国家水平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还是布设独立网;测量方法是三角测量,还是三边测量,导线测量或GPS相对定位测量;是一次全面布设还是分区分期布设;是采用三度带还是1.5°带投影等等。

图上设计宜在1:10000或1:25000的地形图上进行:首先展绘已知点、网;按照已定的布网方案从图上判断点与点之间是否彼此通视,由各点组成的图形能满足规范所规定的精度和其他要求,布在位置也应能满足使用要求。

图上选点后,须到实地确定,是否切实可行,为了保证控制网精度和避免返工浪费,还应该估算控制网中推算元素的精度。

此处限于篇幅不再展述,请读者参看有关控制测量书籍。

3.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编写技术设计的目的在于拟定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计划,从整体规划上、技术上、组织上作出说明,其要点是: (1)概况内容包括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测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测区原有成果的作业情况,成果质量情况及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

(2)设计方案及其说明平面控制网的等级、图形、密度;起算数据的确定;控制网的图上设计及精度估计。

(3)作业方法作业的原则、方法和要求,觇标类型及埋设标石的规格,提出标志建造和委托保管的要求,提出测角,测边仪器的检验,边长、角度观测,外业成果的记录方法,成果检验和质量评估的办法和要求等等。

(4)各种附表附图编制工作量综合、进程表;需用主要物资一览表,控制网设计图以及其他各种辅助图表等。

4.造标埋石 确定了控制点的位置以后,须着手进行造标埋石工作,埋设的标石作为点的标志,建造的觇标作为观测时照准的目标,一切观测成果和点的坐标都归算到标石中心上。

5.外业观测 待所建造的觇标和埋设的标石稳定后,即可开展观测工作。

观测前,须按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检校,测距仪还须进行检测。

对于经纬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照准部旋转各位置气泡不超过1格。

(2)光学测微器行差及隙动差,DJ1不超过1〃,DJ2不超过2〃。

(3)横轴不垂直于竖轴之差,DJl不超过10〃,DJ2不超过15〃,DJ3不超过10〃 (4)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时,视准轴在水平方向上不产生偏移。

(5)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之差,DJl不超过5〃,DJ2不超过8〃,DJ6不超过10〃。

(6)光学对点器视轴与竖轴的偏差,在0.8m到1.5m高度范围内不超过土Imm。

对于测距仪,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发光、接收、照准三轴的不平行性不超过土30〃。

(2)测尺频率变化不大于比例误差的2/3。

(3)照准误差和幅相误差均不超过固定误差的1/2。

(4)仪器内部符合标准偏差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4。

(5)周期误差振幅不大于周定误差的3/5。

(6)加常数和乘常数检定的单位权标准差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2。

(7)电压变化对测距的影响不超过标准精度的1/3。

(8)光学对中器的对中误差在仪器高1.5m范围内不超过1mm。

还须对气压计,干湿温度计进行检验与校正。

观测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观测规则和操作规程。

在观测过程中和观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的外业检查,以检查外业观测工作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只有全部外业工作都符合要求之后,观测工作才算完成。

6.内业计算 内业计算包括概算、平差和坐标计算三部分。

概算就是把地面上观测的成果投影到高斯平面上的计算工作和平差前其他准备工作,如三角测量概算主要有以下内容:外业成果整理和检查;编制已知数据表和绘制三角网略图;三角形近似边长和球面角超计算;归心改正计算,并将观测方向化归至标石中心,如为分组观测,当两组测站归心元素不同时,需分别归心改正后,再进行测站平差;近似坐标计算;方向计算改正;水平方向值表的编制;验算各种几何条件闭合差,并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

在三角网中的观测边长,应将其边长化算到椭球面上,再由椭球面上边长化算到高斯平面上,三角测量计算程序可见上图。

平差计算就是消除多余观测带来的几何图形的矛盾,鉴定观测值与平差元素的精度,求出各推算元素(如边长、方位角或坐标值)的最或然值。

7.编写技术总结 全部计算工作完成后,应该列出成果表,即将所有各点的坐标,各边边长和方位角列成表格,最后编写技术总结,以供测量成果使用者作参考,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技术总结中主要叙述的内容有: (1)测区概况,任务概述,作业起止时间及完成的工作量 (2)布设的锁(网)或导线的名称及点位密度边和长(最大、最小、平均)和角度(最大、最小)情况。

(3)作业技术依据 (4)觇标的规格与标石的埋没。

(5)对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与联测情况,观测成果使用的坐标系统,投影系统,起算数据的精度。

(6)平差计算方法与成果精度统计,重合点统计说明。

(7)质量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取得的经验等。

5. 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表例题

答:由洞外向洞内传递方向和坐标联系导线:洞外导线的方向和坐标传递给洞内导线,构成一个洞内、外统一的控制系统。主要是支导线。

斜井、横洞或竖井:增加开挖面方法:垂准仪光学投点、陀螺经纬仪定向

由洞外向洞内传递高程

斜井或横洞往返水准测量:斜井坡度陡,视线短,测站多,照明差,误差积累较大。每隔10站左右应在斜井边布一临时水准点,以便往返测量时校核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温度,对向观测

竖井

悬挂钢尺

光电测距快速、准确,50米深更显优势

前面括号:A与测距仪照准头转动中心的高差

后面括号:B与反射镜转动中心的高差

一、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给出隧道正确的掘进方向,并保证准确贯通,应进行洞内控制测量。

由于隧道洞内场地狭窄,平面控制常采用中线或导线 两种形式。

(一)中线形式

用中线点直接进行施工放样。

适用于较短隧道,以定测精度测设中线点,距离和角度数据由坐标值反算。

测设新中线点,算出新点实际的精确点位,与理论坐标比较,若差值较大,应将新点移到正确的中线位置上。

(二)导线形式

l洞内控制依靠导线,施工放样用的中线点由导线测设。

l导线控制的方法较中线形式灵活,点位易于选择,测量工作也较简单,而且具有多种检核方法,适用于长隧道。

洞内导线与洞外导线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l洞内导线是逐渐向前延伸,只能敷设支导线 或 狭长形导线环 ;

l导线形状取决于坑道形状;导线点的埋石顶面应比洞内地面低20~30cm,上面加设护盖、填平地面,以免遭受破坏。

洞内导线常采用的形式

1、单导线 半数测回测左角,半数测回测右角。

2、导线环 每测一对新点后(如5和5’),按两点坐标反算5~5‘距离,与实测距离比较。

3、主副导线环 双线为主导线,单线为副导线。副导线只测角不量距。按虚线形成第二闭合环时,主导线在3点处能以平差角传算3~4边的方位角;以后均仿此法形成闭合环。

4、交叉导线 并行导线每前进一段交叉一次,每个新点由两条路线换算坐标,取平均值。

5、旁点闭合环 A、B为旁点。旁点闭合环一般测内角,作角度平差;旁点两侧的边长,可测可不测。当有平行导坑时,可利用横通道将正洞和导坑相连,形成导线闭合环。

6. 经纬仪导线坐标计算表数据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高压线路测量多采用经纬仪配合塔尺测量两塔位间的挡距和高差。具体做法如下:

1.首先在一杆位上架设经纬仪并量取仪器高(i)。

2.在另一个杆位上立塔尺。

3.经纬仪测量天顶距Z,并读取塔尺的视距S,视线高t。

4.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高差h:

D=S×sinZ×sinZ

h=D÷tgZ+i一t

7. 经纬线的表格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计算两点间袭的经纬度。

1、首先在表格中输入两点的经度跟维度信息。

2、之后再距离单元格中输入=号。

3、在等号之后输入以下公式:6371004*SQRT(POWER(COS(B3*PI()/180)*(C3*PI()/180-A3*PI()/180),2)+POWER((D3*PI()/180-B3*PI()/180),2))。

4、之后就会在距离单元格自动计算出A点跟B点的距离。

拓展资料

地球是在不停地绕地轴旋转(地轴是一根通过地球南北两极和地球中心的 假想线),在地球中腰画一个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使圈上的每一点都和南北两极的距离相等,这个圆圈 就叫作“赤道”。在赤道的南北两边,画出许多和赤道平行的圆圈,就是“纬圈”;构成这些圆圈的线段, 叫做纬线。我们把赤道定为纬度零度,向南向北各为90度,在赤道以南的叫南纬,在赤道以北的叫北纬。 北极就是北纬90度,南极就是南纬90度。纬度的高低也标志着气候的冷热,如赤道和低纬度地地区无冬, 两极和高纬度地区无夏,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 其次,从北极点到南极点,可以画出许多南北方向的与地球赤道垂直的大圆圈,这叫作“经圈”;构成这 些圆圈的线段,就叫经线。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